A. 工业革命的起因 要详细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1),或者称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气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发明蒸气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气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气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长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B. 详细介绍三次工业革命的起因、发展过程及对当时与现代的影响、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因: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
过程: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作用:
1.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使世界分裂成两个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
4.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因:美德工业发展迅速。
过程:电力开始广泛应用。
美国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意大利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作用:
1.科学技术成就循序运用到生产中,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2.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生活,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加强了世界联系,带来了环境污染。
4.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因: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程:1.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出现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
3.环境污染,军备竞争。
作用: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是什么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
对工业革命起因的解释,大体上可分为“单因论”(或“主要原因论”)和“多因论”两派。汤因比认为,英国社会的“自由”对工业革命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是主要推动力。②坎宁安认为,日益增加的资本积累和不断扩大的市场相结合,是英国工业发展的基础。③保尔·芒图考察了工业革命前夕的各种变化,认为,工业革命本质上是商业现象,“商业的扩张往往先于并决定工业的进步。”④包登等一些历史学家强调需求和市场的作用,让培认为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海外市场的日益扩大使新的生产方法必不可少。①哈特威尔等人则更强调国内需求的作用。他们指出,工业品最大的市场在国内,“是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广泛的领域内刺激了工业的增长……”②由此可见,这一批史学家虽不排除其它因素的作用,但主要强调一个或两个原因的主导作用,因而实际上是“单因论”者。
另外一些历史学家对工业革命的起因作了多方面的解释。李普坦蠢唯森认为,工业革命的起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海外贸易的扩大、资本的积累、人口的增长、煤炭的早期开发和国内市场的扩大。③艾什顿在《1760年—1830年英国工业革命》一书中,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工业革命的起因,认为“不断增长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使工业的发展成为可能”。④迪恩和柯尔认为,农业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在18世档梁纪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⑤这一派学者把工业革命的发生看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可以称之为“多因论”者。
不论是“单因论”,还是“多因论”,对工业革命起因的解释都存在着缺陷。英国的工业革命是最早开始的,它的起因无疑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与经济因素有关,而且与政治、社会和文化教育因素有关,用一两个因素来说明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英国工业发展中起作用的某些因素,在其它国家(如法国)同样存在。因此,像“多因论”那样仅仅列出相关的因素也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将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因素作综合分析,找出英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总体性特征,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D. 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1、农业革命与人口增加
在18世纪,英国人口不断增加,以及英国农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后果,以致农业劳动力过剩,不得不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亦日渐增加,为批量化生产的商品提供了销路。
2、自然资源的因素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北部,那里拥有丰富的浅层煤矿和铁矿资源,但缺乏木材资源。工业革命下产生的蒸汽机,以及利用焦煤而不是木材炼钢的冶金技术革新,这些使得英国的煤矿和铁矿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3、贸易限制的解除
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允许设立专利权保护新发明的权利,开始刺激许多新发明的产生。工业革命约于1750年开始于大英地区。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4、殖民地市场和原料
此外,世界贸易的发展亦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1],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5、资本与新技术
资金的积聚及新机器的发明也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主要原因。18世纪时,欧洲本土的贸易发展蓬勃,使商人累积了大量财富。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他们便致力投资开设工厂、购置原料和发明新机器。加上随着各类型机器的发明及应用,旧有以人力为主的生产工序逐渐被由蒸汽推动的机器取代。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提高了工农业的产量。结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就成就了工业革命的辉煌。
E. 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主要原因是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促使了技术改革。英国在17-18世纪完成了农业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并且资产阶级的统治日益加强。劳动力成本较高促使工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技术研发中。经验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共同促成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引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其影响传播至欧洲大陆和北美,推动了经济发展并进入了“电气时代”,这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科学理论的突破、物质和技术基础的形成,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共同催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
拓展知识:
1. 事件结果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生产技术方面,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深刻改变了社会面貌,并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2. 事件影响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工业革命导致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环境污染。经过长期环境治理,污染状况才得到改善。工业革命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巨大能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机器发明、动力资源变更和新材料供应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空前增长,与人均收入、人口总量、知识、投资和技术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使人类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