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工业40时代应该做什么准备

工业40时代应该做什么准备

发布时间:2023-02-06 07:57:15

Ⅰ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什么为主导,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来改变现状

第四次工业革命估计是以软件之类的为主导。改变现状?无论我们怎样做都不能改变现状

Ⅱ 在工业4.0时代,作为大学生应如何应对

面对工业4.0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不应盲目跟从、一峪上,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切合实际的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一篇大文章,既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迷失方向。

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可能出现超越某一阶段的跃升式发展。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立足国内产业,以**和辩的方式来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与理念,才能够真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实现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一历史任务。

新的机会来了,如果没有及时积极应对,很可能会抑制产业发展,从而在新的技术大潮中败下阵来。而对我国来说,只要能借助新的技术力量快速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定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则完全可能成为赢家,成为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先导力量。

我国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如果中国能把握住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趋势,那麽将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制造行业目前数字化3D设计技术应用人才的缺口约为800万人,未来的需求还在不断攀升。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呼唤一种比传统模式更加自由、灵活和有效的3D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变革正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产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最大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技术支撑,都是建立在物联网、**通信技术以及大**分析等相关技术基础上,通过网络与**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来改变当前的产业生产与服务模式。两者更多的区别在于行业覆盖范围、技术要求程度、商业运作模式和运营主体都存在一定差异。与“工业4.0”相比,产业互联网主要存在两大方面不同。

首先,产业互联网覆盖范围更广泛,各行壹将被互联网化。而“工业4.0”的着眼点仍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其次,产业互联网主体更倾向中小企业。而“工业4.0〔会引导企业从“集中型”转变为“分散智能型”,但仍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集聚性要求。

新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中国必须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通过制定激励政铂鼓励物联网、大**、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产业加快互联网化应用。

Ⅲ 工业4.0工厂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业界对于工业4.0的讨论不绝于耳,再加上西门子、SAP等德国工业4.0的重要参与者推波助澜,一时间仿佛中国的工业4.0时代马上就要到来。然而,相比工业4.0示范工厂生产线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工人,我国很多工厂却还在采用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那么,我们到底要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业4.0?

在2014年10月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中,工业4.0是其中一个合作内容。这一纲要的发布,进一步引发了国内业界对于工业4.0新一轮的热议。

工业发展的选择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愿景,以保持德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工业4.0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之所以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在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信息技术对产业影响不断深入等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而且工业4.0的很多理念,与我国提出的“两化”融合战略不谋而合。

“工业4.0是行业大趋势,可能也是工业发展的惟一选择。”SAP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和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总裁柯曼认为,“中国不仅是工业4.0或物联网发展的受益者,更是重要的推动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本身是个工业大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而工业4.0有助于中国工业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灵活性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拥有大量高科技公司,以及潜力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为工业4.0的落地提供了技术基础。

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认为,仅仅解放生产力还远远不够,工业4.0要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制造企业的角色将逐渐向服务提供商转变,不仅出售设备,还需提供包括维保在内的全套服务。因此,服务创新将是制造企业的下一个战略高地。而工业4.0并不局限于生产线,它还与物联网技术紧密联系,为中国制造企业攀登战略高地创造全新机遇。

据了解,为了推动工业4.0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与德国企业菲尼克斯电气于去年10月共同建成了国内首个工业4.0实验室。

不仅是智能工厂

德国费斯托(Festo)工厂哈雷摩托车生产中心借助SAP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实现了混线生产,使得个性化定制的摩托车生产周期从21天缩减到6个小时。如果客户白天下单,晚上就能收到个性十足的哈雷摩托车了。

这是工业4.0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工业4.0的核心——智能工厂的一个体现。所谓智能工厂,是指工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每个部件都可以通过传感器与生产设备互联,这就使得同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完全不一样的产品。而在以往,通常同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个型号的产品。

纪秉盟认为,小批量、多批次、差异化生产将是未来制造业的趋势。SAP位于波茨坦的创新中心的开放式集成工厂对这样的生产模式进行了充分展示:通过融合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与IT系统,车间的同一生产线能够生产任意订单、任意数量的不同产品,不仅摆脱了对于生产线控制员的依赖,同时还能灵活处理订单更改、产品组合和流程调整等工作。

业界很多人认为,智能工厂就是工业4.0。这种看法有点偏颇。作为德国工业4.0的重要参与者,SAP和西门子都不那么认为。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工业产业的变化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近日,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公开表示,冰箱应该完全免费,而通过背后的数据和服务赚钱。比如用户的冰箱里没有饮料了,冰箱会在屏幕上推送京东的购买信息,一键购买。京东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智能硬件公司。

如此可见,制造业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制造业,工业也不再是以往的工业。工业4.0时代,我们要采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及生产和运营模式。预测性维护、智能化物流也被认为是工业4.0的重要特征。

和以往要基于设备、产品的运行时间定期维护不一样的是,在工业4.0时代,维护人员根据传感器回传的设备运行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预先掌握设备性能状态,从而更加灵活、高效地对设备、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据悉,SAP已经在欧洲帮助风力发电企业降低维护、保养成本,节省资源,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工作绩效。纪秉盟认为,通过采用能够报告自身性能的智能设备,制造商可以收集海量数据,然后利用诸如SAPHANA这样的分析工具来分析这些数据,建立一个预测性维护服务平台。从长远来看,制造商的角色将逐渐向服务提供商转变,不仅出售机器,还提供全套服务和使用模式。这样,客户就只管使用产品,而无需担心产品维护。

柯曼认为物流智能化可以分对内物流和对外物流两类来看。对内物流举例来说,物流公司可以根据货轮运载的集装箱上安装的传感器传送的地理位置等信息预测货轮到港时间,合理安排货车进港时间,从而减少货车等待时间,缓解码头的拥堵状态。吞吐能力达到1.4万吨、可容纳5500辆卡车的德国汉堡港已经做了示范。此前,为了合理安排每天进出港口的5500辆货车,汉堡港要做很多协调、调度工作。现在汉堡港通过与轮船进行信息交互,根据货船的到港时间或者货轮上装载的货物特性来为货车进出港的时间排序。这样,货车平均在港口停留30分钟即可完成作业,大大缓解了港口交通拥堵的状态。汉堡港口未来还希望连通所有运输领域,从水路到公路一直到铁路。对外物流举例来说,整车生产厂家可以预测整车生产还需要多长时间,从而合理安排货运,减少货车的等待时间。

夯实信息化基础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邵立勤近日在一次公开的会议发表言论称,欧美已经开始工业4.0革命,而中国还在为淘宝买卖廉价次品而沾沾自喜,这样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很可能会把中国抛弃掉。这一言论引起了业界的热议。

工业4.0看起来很美,但是确实似乎离我们有点远。记者在近年的采访过程中走访不少工厂发现,尽管我国不乏非常先进的工业企业,但是很多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都比较低,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比较低。甚至可以说,有些工业企业可能还处于工业2.0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2014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坦言,我国的工厂差别很大,在落实工业4.0过程中的关键难点是在于,目前有些工厂实现内部数据共享都很难,更别说要在企业之间打通信息孤岛了。

现在说拥抱工业4.0是否为时过早?

事实并非如此。现实正在驱动中国工业转型变革。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Group)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十年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涨幅超过4倍,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的制造成本直逼美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不能再作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标签,中国制造企业要最大化利用资源,将生产变得更加高效;要尽可能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对市场的响应更加快速,从而快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还要快速实现各环节的灵活变动,将生产变得更加柔性。

拥抱被普遍认为是工业发展方向的工业4.0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拷贝了德国工业4.0示范工厂——德国安贝格电子工厂的西门子成都工厂为未来中国制造的变革方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数据显示,通过数字化的工厂规划,可以减少产品上市时间至少30%;通过优化规划质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

来自西门子的资料称,数字化企业平台是实现数字制造的载体,它可以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到生产执行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高效运行。西门子成都工厂所应用的数字化企业平台涵盖五个层面:第一层企业层,主要指由PLM软件和ERP系统构建的企业顶层结构,用于提供统一的生产数据、工艺路线、设计清单等;第二层管理层,主要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生产管理软件,用于对重要的数据流和生产管理进行控制;第三层操作层,主要包含西门子集散数据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用于监控生产过程、设备状态;第四层现场控制层,主要包含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第五层,设备控制层。第四层和第五层为上层的MES等系统提供各种数据并进行交换。

但是,对于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要达到西门子成都工厂那样的水平并不容易。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近日撰文称,实现工业4.0并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软件是重中之重。目前,基本的技术和现有制造体系的核心价值等均需要调整才能适应工业4.0的具体要求。

如此可见,对于我国生产制造来说,当前向智能制造、工业4.0迈进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信息化方面参考西门子成都工厂的五层架构查缺补漏,最终建成一个完善的数字化企业平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在《工业4.0中国启示录》一文中指出,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国应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

从某种角度来看,工业4.0是由新技术驱动的,因此在迈向工业4.0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引入至关重要。

注重标准和平台建设

工业4.0强调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模式的转变,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这需要大量的新技术作为支撑。柯曼认为,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将技术在工业4.0中大有作为:在海量终端实现互联后,需要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而云计算则是将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同一套数据进行互联的最好途径;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将具有可预见特性的维修信息推送到终端,还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了解工厂的运行情况,而不一定在工厂的控制中心。

柯曼补充说,工业4.0要获得成功,需要满足以下7个因素: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相关安全政策;在数据传输等方面制定国际统一标准;要为社交所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并积累相关技能和人才;应对好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完善工业领域带宽基础架构;法律框架与监管体制调整;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信息交流和互动。

李瑞成比喻,未来的制造业将和服务行业一样,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共同的底盘”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

“共同的底盘”使得横向和纵向的数据集成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集成?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规则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为了保障工业4.0的顺利实现,德国把标准化排在工业4.0八项行动中的首位,同时建议在工业4.0平台下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处理标准化和参考架构的问题。2013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指出,工业4.0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取决于国际通行的规则与标准。中德两国将在标准问题上紧密合作,并将工业4.0议题纳入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双方将继续加强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框架下的现有合作,致力于开展更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

为此,罗文建议,我国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着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得中国制定的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以夺取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柯曼透露,已经全方位参与中国工业4.0建设的SAP非常重视这一点,SAP中国研究院作为中国物联网协会的主要成员将参与中国相关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从国家层面来看,罗文还建议要超前部署、建设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信息物理系统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物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实现能源、材料和信息三种资源高度融合,将使未来产业发生真正革命性的变革,对未来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美、德等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空间构建,加强战略前瞻部署,并取得积极研究进展。中国要决胜未来的竞争,必须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国家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对CPS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同时,在制造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强前瞻部署和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的做法,组建一批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负责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力量研发突破CPS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工具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发应用。

事实上,业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我国相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将工业4.0落地。这是因为我国政府的推动力比其他国家更大。

Ⅳ 工业4.0时代应该掌握哪些能力

人际交往,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内容策划,机器更新创新。

Ⅳ 思考在工业4.0时代,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的

很棒的问题,作为一个从业者,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供参考。
首先就制造业而言,工业设计必然会在新的时代发挥更加重要甚至是核心的作用,当然这里面所说的是对工业设计更加广义的定义,而非单纯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本人认为,从业者对工业设计本身定义的理解,必须从过去单纯的造型设计转变为更全方位的、新型产品从立项研发到生产加工批量销售全流程的管控,甚至说,从业者本身就要具备ie工程师的素质与技能,这是新的时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从业者不被历史淘汰的基本要求——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好的产品,我们设计的是诞生好产品的整个流程。
其次,新的时代,工业设计所能覆盖的领域是否全面与前沿,关乎新产品的成败。智能化生产,网络化、信息化配套与新的销售模式,新的渠道建立,方方面面新的变化,促使各个传统制造业企业急需找到自己的方法整合这些新的变化与资源,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将挑战变成新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工业设计必然将扮演这个整合者与引领者的角色。而作为从业者,对新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学习,以及能否主动出击,将新的资源利用好,使其变成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将成为衡量从业者是否能跟上时代甚至引领时代的标准——工业设计应该是引领发展与潮流的,它是前沿的,创新的,包容的,它能改变和改善人的生活,同时也能指引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Ⅵ 食品工业应采取怎么措施应对工业4.0时代带来的巨变

农业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加工出人们所未尝试过的新鲜产品,这样从形式上还是从口感上都应该有所突破。

Ⅶ 前工业时代为工业革命到来做了哪些准备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是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最初的意识并不清晰,最终可谓把握了一半,仍然没有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第四次机遇的挑战。第一次机遇期:大航海与郑和下西洋 中国面临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竞争对手是西欧。 转折点发生在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地理大发现”,为欧洲提供了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后,欧洲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活跃时期,创造了“欧洲奇迹”。欧洲抓住这次机会,在此后的两三百年中,完全改变了人类历史。欧洲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实际上,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表明,中国在明朝时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可以说,一开始中国具有更好的潜力。 但中国没有能力把这些潜力转化成现实力量。西方的大航海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一个牟利的欲望和机会、一个使牟利得以实现的社会和体制结构”。 而中国的航海,则出于向世界显示中国皇帝的权威和富有,所到之处赐与当地人大量的财物,以换取当地人对中国皇帝的“臣服”。缺乏利益生长的航海,无法触动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统治者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发展中国的绝好时机,因而最后以一道圣旨叫停而告终。 在全球历史展开的关键时刻,中国将力量转向内部,把无穷无尽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者。 第二次机遇期:中日的洋务运动竞赛 第二次战略机遇出现在19世纪末期。 当时的中国和日本都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学习西方,历史向中日两国提供的机遇也相差不多。但在这次机遇面前,日本成为惟一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打败了中国,后又击败俄罗斯,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也是惟一的非西方大国。 中国也强烈意识到了这次机会,同时以洋务派为中心力量的改革派在发展军事力方面也付出了很大努力。当时北洋水师的总吨位、铁甲的厚度及装备的大炮,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结果甲午海战一败,充分说明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方式的低效。 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一开始就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而是在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下进行试图调和矛盾的逐步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勉强地扩大仿效西方模式的领域。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11年清朝廷覆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领域扩大的过程与线索,先是军事领域,其次在经济领域,再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最后终于发展到政治领域。 甲午海战的失败对这样一种努力的打击是巨大的,但并不致命,甚至戊戍变法的夭折也不一定注定中国政治领域改革希望的彻底破灭,但历史给予的战略机遇期不会专门为中国而延长,随后的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多次的国内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发展自我的战略机遇期一去不返,直到冷战格局形成。 第三次机遇:中国只把握住一半 二战后美苏两霸的冷战对峙,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再次为许多国家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对中国来说,这也是第三次战略机遇。与前一次机遇期相似,在战败废墟上需要重建国家的日本,又成为中国的竞争参照。 在被美军占领这一特殊条件下,日本一方面在政治外交上听命于美国,另一方面利用美国与苏联对峙创造的发展空间,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的机会,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再次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创造了“日本奇迹”。虽然日本还没能成为世界大国,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而中国只能算是抓住了这次机遇的一半。 中国在冷战时期,也较好地利用了美苏对峙这一重大的机会。中国与苏联结盟,进行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建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中国利用美苏对峙的机会,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核力量并发射人造卫星;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又与美国改善关系,开始利用美国和西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发展中国的力量。到冷战结束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但之所以说中国只是利用了一半机会,是因为中国对这次机会的利用在前期是不自觉的,选择方向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也丧失了一半的时机。 请回答:说明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得到发展?并简述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清朝中后期 中国未得到发展的原因: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 中国所处历史时期:清朝封建统治 中国未得到发展的原因: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且很快失败,外国资本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 中国未得到发展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开始时,处于半殖半封社会,列强长期侵略和旧中国统治阶级腐朽无能。建国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想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经常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好机会。 对中国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我国的科技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50年代发展缓慢,“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到了80 年代,有些领域已经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四次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概括地说,一段时间要成为国际战略机遇期,一般包括三个条件:一是较好的和平环境,主要国家之间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二是出现能够促发生产力跳跃发展的重大发现与发明,这一点在第一次机遇期中体现为地理大发现与随即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后两次机遇期中体现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就国际战略机遇的第二个条件而言,全球正在进行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为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创造了机会。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体现了这种可能.中国的汉字与信息技术存在融合的优势,汉字的输入速度甚至比英文字母还快;而使用汉语和汉字的人群总数甚至超过使用英语的人群,为信息技术的汉化和在汉语汉字人群中的运用提供了强大的市场经济动力。中国能够在短短10年中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表明了中国发展信息技术的巨大的潜力。 当前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经济自由化、一体化、市场化和知识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中国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要使所有国民都感受到经济发展之惠,更要求各个领域全面达到现代国家的标准。作为失去第二次机遇的教训与日本成功的参照,一个国家的成长,只有全面齐头并进,才能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发展,一个高度积累但不健康的经济体还极有可能轰然崩溃。所以,为经济及时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保证中国在这一次的机遇中能够真正走好、走远。

Ⅷ 我是学风景园林的,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我该做那些准备

扎实基础,考个一级建造师,一级设计师,一级预算师,高级工程师,一辈子吃不完花不完,有其中一个证5-10万一年你算算吧

Ⅸ 听了太多的“工业4.0”“中国制造”时代下,第一步应该使用ERP。有没有什么案例可以供我参考一下

每个领域都有使用ERP获得成功的企业,如果只是想要相关的成功案例,其实搜一搜就有很多。但是希望楼主还是相信大品牌老字号的力量,比如国内的用友和鼎捷软件,就很不错,楼主可以去搜一下他们的成功案例。

阅读全文

与工业40时代应该做什么准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机油盖怎么拆卸 浏览:784
宝马X6涨紧轮怎么松 浏览:787
德国红点汽车有哪些 浏览:801
奔驰车升级需要等多久 浏览:218
汽车座椅怎么加高 浏览:755
余姚市城西工业园属于哪个街道 浏览:72
潍城区有哪些汽车改装厂 浏览:810
汽车记录仪如何录像 浏览:372
邳州哪里有修汽车异响的 浏览:39
垫江县工业园区门窗厂有哪些 浏览:115
宝马5系看前脸怎么区分 浏览:661
500万能投资什么实体工业 浏览:39
奔驰车标坚起来的是什么车型 浏览:420
怎么让工业胶水脱落 浏览:339
奔驰新c级在哪里抽机油 浏览:487
工业用什么显示屏好 浏览:722
汽车什么颜色的漆贵 浏览:757
奔驰c350落地价多少 浏览:645
奔驰slk280怎么查放电 浏览:267
一般汽车扭矩多少 浏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