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北各市gdp排名是怎么样的
2019年湖北各市GDP排名出炉武汉第一名、襄阳第二名、宜昌第三名。在国内排名第几?国内343个城市中,武汉第8名,襄阳46名,宜昌第51名。
具有建筑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5133 .87亿元,增长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93.12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3.60亿元,增长10.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87.2亿元,增长11.2%;完成财政总收入5684.85亿元,增长8.5%;全省国内旅游人数7.27亿人次,增长13.8%。
Ⅱ 湖北省哪个地方最穷
全国公布的贫困县,湖北25 个入选,最穷的应该就是这里找,个人感觉鄂西是最穷,像其他县都是为了拿贫困辅助金的,哎,不解释啊
阳新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孝昌县、大悟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神农架林区
给个赞吧~~谢谢啦
Ⅲ 随州的政治
随州物产丰富,香菇、木耳、银杏、兰草、大蒜、茶叶、蜜枣等农副产品名扬海内外,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古银杏之乡、中国蕙兰之乡。
201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粮食种植面积244.4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3.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2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60.9万吨;棉花总产量1.04万吨;油料产量6.97万吨。全年肉类产量3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9.1万吨。 随州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现已形成汽车机械、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化工工业、光伏电子、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板块,特别是专用汽车在全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226.60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1%。实现利润80.76亿元。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0.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8%。 国内外贸易
2014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37亿元。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0.23亿元,零售业120.69亿元,住宿3.27亿元,餐饮业12.79亿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3054万美元,其中:出口127449万美元,进口15605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958万美元。
金融业
截止2013年,随州市的现有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随州农商银行在内的有10家银行,从业人员达万人。随州农商银行总资产164.7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25%;各项存款余额133.1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72.1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18.9%;存、贷市场份额分别为26.5%、26.9%,存、贷规模均居全市9家金融机构首位。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2013年度综合排名居全省市州行社第2位。全年实现综合效益3.1亿元,近3年平均增长26.9%。资本充足率14.74%,高于监管标准4.2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63%;收入成本比41.87%,经营质效逐步提升。
另外,随州还有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烈山道营业部、中信投资担保公司以及数十家保险公司。现有银行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湖北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农商银行、随州汇丰村镇银行。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5.8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5.7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6.58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6.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7亿元。
科技
随州市已拥有5家省级、8家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电子、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领域。由随州市科技局组织申报的随县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组建的“湖北省油茶籽深加工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组建的“湖北省校企共建甘薯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组建的“湖北省校企共建食用菌精深加工研发中心”被认定为2013年度第一批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约占全省认定比例的10%。
Ⅳ 湖北随州的经济如何
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 ,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目前 , 在随州安家 , 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 陆发特技公司、韩国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 8 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 , 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东风公司催生改装汽车城。随州改裴汽车有着 30 多 年的发展史。 2004 年 , 东风汽车公司在原湖北汽车制造 厂的基础上 , 重新组建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目甜随州以此为龙头共有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5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 29 亿元 , 已成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改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随州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呼,有数家中外知名汽车企业入驻随州。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 2000年 , 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 , 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 , 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 , 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家 , 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 , 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王业园区 , 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 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 , 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目前 , 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 ,年销售额 12 亿元 , 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 2003 年 , 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 , 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 , 集纺纱、印染、服装 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今年 , 随州市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 , 积极培育品牌 , 沿 316 国道建立纺织服饰工业走廊。
香江集团催生商贸旅游城。香江集团是以家居流通、 物流市场为主业 , 以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 2003 年 , 香江集团计划沿 316 国道征地 1000亩 , 投资8 亿元 ,兴建香江随州商贸中心。目前 ,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 以编钟、炎帝神农等人文特色为主的旅游业继续巩固和发展 ,2004 年随州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300 万人 。 旅游综合收入 9.3 亿元。
随州拥有优雅的人文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 峰峻、林幽、洞奇、湖美、泉醇 ", 不仅是地处随州西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楚北天空第一峰 " 大洪山的典型写照 , 也是随州山水风光绝佳景色的浓缩。在这块土地上 , 古随国的遗风、炎帝神农文化、编钟文化的内涵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 融为和谐、淳厚的人文氛围。随州将打造旅游城市,炎帝神农历山风景区、大洪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绕城公路将连接擂鼓墩与历山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2008年10月开馆,以庆祝编钟出土30周年。
Ⅳ 湖北面积最大的县是哪个
湖北面积最大的县市房县,面积511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
房县,国土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 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全国着名的"木耳之乡"、 "黄酒之乡"。
Ⅵ 帮我介绍一下随州
地理环境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过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北面与河南省南阳、信阳二市毗邻,南面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京山县、钟祥市相连,恰好处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真可谓西通宛洛,南达吴越,地当荆豫要冲,扼阻襄汉咽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早在远古代中期以前,随州地区全部原始的海洋所覆盖。在其后的吕梁构造运动中(约距今17亿年前后),因地球构造运动加剧,岩浆不断迸发,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隆起,局部地区海水退缩,使湖北境内的鄂西和大别山区第一次成为陆地,但随州地区依然沉睡于大海之中。寒武纪早期(距今6亿年前后),包括随州在内的大洪山一带才成为古海岛。寒武纪晚期(距今5亿年前后),随南盆地发生过大规模火山喷发。志留纪末期(距今4亿年前后),随着随州西北部的武当山一带上长为陆地,随州乃至湖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成为陆地。在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地壳又一次升降频繁,湖北地区又有两次大的海进海退,随州地区也处于时隐时现的变化之中。直到三叠纪末期(距今约2亿---1.9亿年),地壳再次上升,随州终于连同整个湖北地区告别了大海。
地球的构造作用造就了随州奇特的地势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良好的地势特点和复杂的地貌观: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平原之上,有�水流贯其间。�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水两岸,爱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涢水流域。可谓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同样,地球的构造作用也给随州留下了大理石、铜、金、铁、硫、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落叶混交林。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人类的远古时期,良好地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原始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由于随州地区处磨擦生代以来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绿草成茵、果根丰富、动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发育,因此,随州大地便成为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编钟与随州
编钟与随州
一九七八年春,湖北省随州市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当时,由于是“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军队仍然参与着地方的一些工作,而且,我所在的部队又是随州境内唯一的建制师,因而在地方的邀请下,我们部队参与了对古墓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而当时我刚调任师部政治部新闻干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项工作,所以,对于古墓发掘的部分工作,亲历亲为,对当时的一些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擂鼓墩”在发掘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岗,北望桐柏,南面涡山(大洪山),山岭绵亘,古冢森森。相传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九年),令尹(相当宰相)杜越椒发动叛乱奔随,楚庄王率军追击至此,亲自擂鼓督战,最后全歼叛军,此地因而得名。两千多年后的一天,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施工的一声炮响,使这个沉寂多年的地方再次扬名——一个空前的考古发现展现在世人面前。
曾侯乙墓建于红沙岩坡上,凿石为穴,墓的主人是战国早期曾国(春秋时为随国领地)一名叫乙的国君。墓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深11米,墓圹面积约220平方米,其形状极像我们今天的三室一厅单元房,分东、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优质梓木隔成的小室,用材总量达380立方米。其中中室最大,南北长9.75米,东西宽4.75米,主要放置编钟等青铜礼器,其余三室放置棺椁及其他随葬品。主棺分内外两层,外棺椁高3.5米,内外椁全是彩绘;殉棺21具,多施彩绘,殉葬人多是13-25岁的青年女性。从尸骨中存有锐器或作挣扎状的情况分析,这些殉葬者可能是被生葬或是被杀害后装入棺椁的,可见奴隶社会实行的殉葬制度是极其残酷的。
古代帝王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寝及其随葬品被毁被盗,往往不惜花费人力物力,把墓葬修的十分坚固,保护措施也相当严密。曾侯乙墓也是如此。从整个墓葬结构看,棺室上部及周围填有厚厚的木炭,总重约6万公斤,是用来防潮的。木炭之上盖有一层半米厚的梓木方材,梓木上填有厚达10余米的青膏泥黄褐土,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密封作用。褐土上面密密排列着分别重达数吨的石条,叫做封顶石。再往上才是厚厚的堆土层。
然而,如此严密的防范措施也未能阻挡住盗墓者的光顾。发掘过程中,在墓上方西端发现了一个由杂草丛生的地表直插墓室的深达十几米的盗洞,盗洞底端墓室的淤泥中,发现一具尸骨和几件古代盗墓用的工具。据考古专家分析,盗墓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几个盗墓者乘着月黑风高,夜深人静,前来盗墓,经过几个夜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洞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还是墓中有什么暗器,一个盗墓者腰间系着绳子,刚进入墓室便一命呜呼,上边的人见此情景,都逃之天天。所幸的是,墓内文物并未丢失。
不知是由于千百年的自然渗漏,还是那个盗洞所至,墓室打开后,发现里面充满了积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窑里流出的一般,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无一幸免。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污水中湮没了两千多年的各种文物竟然毫发未损,出土后稍加整理,便光亮如初,璀璨夺目,风姿依然。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条、方梓木、黑木炭,重达成千上万吨的覆盖物,还有一件件珍贵文物,都需要从地下起运到地面上,为此,我们部队专门派出了一个连队配合考古队,锹挖镐刨,昼夜奋战,还特地抽调了一部吊车(吊车司机马树祥同志,现转业在徐水县公安局工作)专门负责较重文物的起吊,确保了挖掘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墓内积水被抽干,墓内大量文物显露出来。经考古工作指挥部与部队首长协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军车运送到部队营房,摆放在我们师部礼堂宽大的舞台上,逐一进行清点、擦拭、整理和测试。
经过初步清理,曾侯乙墓共出土各种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器及竹简等文物一万五千多件,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摆放在礼堂里,俨然一个中型博物馆。墓中出土的文物,可以说是件件精美无比,个个令人叫绝。我记得,有一件二尺多长的金弹簧,是用直径不足一毫米的金丝缠绕而成,拿在手上,弹性十足,熠熠生辉,使人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工匠们是如何锻造成型的;在众多的文物中,有几十件木质漆器也十分抢眼,漆器中有碗、钵、匣等,里面涂有一码的砖红色,外表则绘有黑红相间的漆画,表现主题一般为游鱼、鸳鸯等,色泽艳丽,图案生动,这些漆器经过泥水的长期浸泡掩埋,不但没有变型、腐蚀,就连一点褪色掉漆的地方都没有,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还有一件后来被专家定名为“鹿鹤”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出土文物中绝无仅有的,造型非常别致:一只体态修长的仙鹤头上却长着两只鹿角,引吭高歌,展翅欲飞。望着这只气度非凡,栩栩如生的“鹿鹤”,使人不能不折服先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鹿鹤”还被随州市定为自己城市的标志,从武汉沿316国道乘车去随州,一进城区,便远远看见那只高傲的“鹿鹤”矗立在街心花坛,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古代随州的灿烂文明(鹿鹤今已不存此处)。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鹿鹤为原型。
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124件古乐器,其中以规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击乐器——编钟最为壮观。这套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小的不及水桶那么大,大的则有五、六百公斤,设计精巧,气势宏伟,出土时分三层挂在铜铸的钟架上,只要敲击镌刻在钟下方的标音位置,就能发出或浑厚或清脆的声音,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经湖北省有关专家用精密仪器测试,其准确的发音竟与现代标准乐器丝毫不差!我记得,当时测试过后,在场的专家们都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2500年前的人类,十分简陋的冶炼条件,却如何铸造出如此绝美的乐器?这套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举世瞩目,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第八奇迹”。
在文物清理过程中,湖北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匆匆赶来,在全面反映发掘工作的同时,重点拍摄编钟演奏的情况。于是,就在我们部队的礼堂里,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由我师宣传队的几名女兵担任乐手,一台独特的编钟音乐会拉开了帷幕: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钟声优美浑雄,令人震撼。后来,正是由编钟演奏的这首《东方红》乐曲还在中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反复播放,古韵新声,传遍世界,传向太空。前些时,我有幸又踏上了随州大地。涡山脚下,水河畔,如今的“擂鼓墩”已辟作游览景区,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二、炎帝神农与随州厉山
由于神农与炎帝有时代早晚之别,所以在探讨其生地时也宜将二者分开。至于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则另当别论。
(一)神农生地
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分析,神农生于烈山。《国语•鲁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的说法也基本相同:“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前文已充分论证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实为一人,其子柱或农即神农。烈山,很可能就是神农之先辈也可说是第一代神农放火烧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总之神农起于烈山已无疑问。
�
唐代萧德言所编《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唐代后期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
�
北宋王存等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
南宋罗泌《路史》记载:“神农井在赖山(即厉山),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人不敢触。今惟一穴,大木旁荫,即其处立社。”
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无一例外地表明,神农生于厉山,厉山位于今随州北。神农生于随州厉山一说代代相因,众口一词,足证不谬。
(二)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
虽说炎帝神农氏合一的史实形成于远古,但合一的观念至秦汉之际方才形成。
�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生地的学者,是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郑玄根据《国语•鲁语》中展禽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关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论,参之以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合一的定说,在为《礼记•祭法》的类似记载作注时,将厉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视为一人:“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郑玄以为烈山氏(神农氏)同炎帝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处。时隔不久,三国时吴韦昭率先响应郑说。他在为《国语•鲁语》展禽的话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由于先秦典籍只有神农氏(烈山氏)生地的记载,未见炎帝生地的记载,以致郑玄、韦昭将炎帝神农合一后的生地定在烈山。
�
那么,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究竟是“烈山”还是“华阳”?我们认为,神农氏与炎帝在先秦典籍中是先后出现的两个部落及其首领的称号,因而不可能同一生地。之所以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会出现“烈山”和“华阳”两说,前者或许是因神农生地而沾上了炎帝,后者则很可能是因炎帝生地而沾上了神农,由于五行学说将炎帝派定在南方,这就使“华阳说”釜底抽薪,而使“烈山说”锦上添花了。合二而一以后,华阳由炎帝而沾上了神农,烈山由神农而沾上了炎帝。可是,炎帝位于南方已成定论,因而“烈山说”比“华阳说”更理直气壮。况且,古代的曾国,奠都于随州的厉山(烈山),其公族为姜姓,无疑是正宗的炎帝苗裔。因此,如果一定要找出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厉山说”的理由最充分。何况,炎帝神农氏的遗迹,以长江支流的汉水中游最为多见,以随州的厉山最为集中。谷城县相传是因炎帝神农氏在那里尝五谷而得名的,神农架相传是因炎帝神农在那里尝百草而得名的。至于随州的厉山,则有神农洞、神农宅、神农井、神农社等遗迹湖北省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随州志•胜迹》,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由此,说厉山是炎帝神农故里是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的。
随州旅游
随州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
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 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 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元朝有明玉珍,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国建立者。原名旻玉珍,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柳林古城畈人。元末农民起义攻重庆,陷成都,定四川,自称陇蜀王,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即帝位于重庆,国号大夏(史称“明夏”),建元天统。明军大举入川,明升降附,到南京后被封为归义侯。第二年朱元璋怀疑明升有异心,将其全家送往高丽
地理区位
随州地处湖北省的北部 , 西走川陕 , 北通中原 , 南望江汉 , 自古就是连接荆楚与中原的重镇 ,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域。随州南有大洪山环列 , 北有桐柏山拱峙 , 是中国着 名的南北界河一一淮河的发源地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冲积平原。 2000年6月25日 , 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随州市 , 全市版图面积 9636 平方公里 , 辖曾都区、广水市和经济技术开友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 人口258 万。这里山青水秀,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历史文化
随州历史悠久据《礼记》、《左侍》等众多文献记载 : 随州上古为烈山氏 , 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 " 本起烈山五千年前 , 炎帝神农氏在此 " 创耕耘、殖五谷、尝百草 ", 开启史 前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 , 这里使封因为随。《左传》中有 " 汉东之国随为大 " 之说。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 随州市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 " 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 ", 以纪念华夏始祖的生辰在这一天 , 世界各地的烈山宗亲会等海外华人组织 , 都要组团前来参加节庆替典活动。
说起随州的文化家底 , 不能不提到青铜编钟1978 年夏 , 在随州城西一公里处的擂鼓墩 , 发掘出的一座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 , 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 l5000 多件 , 其中一套大型昔铜编钟苛谓稀世珍宝。这萎亏属有实 65 件 ,军三层 , 雄浑神奇 , 洋洋大观《其规模之恢宏 , 铸造之精美 , 错金铭文之珍贵 , 音律音阶之完备 , 不仅给世界一个惊奇 , 也让天下人对随州这个地方刮目相看。这套2400 多年前的编钟在随州出土, 是 "20 世纪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 ", 尊其为 " 中华乐器和礼器之王 ", 也不为过它的发现 , 改写了中国音乐史 , 将中国古代的音乐历史向前推进了500年。
基础设施
突出历史文化名域的神韵与风采 , 追求现代开放城市的气魄与胸怀——随州人用这样的形象定位 , 来改造和妆 扮自己的家园。市政广场、神农大道、白云大道、波导路等市 政工程全面启动并相继竣工 ; 沿河大道、 316 烈山大道、解放路商业步行街高标准包装改造 , 立交桥维修、明珠广场植绿、白云山公园商业旅游街和88条街巷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白云湖水库即将完工蓄水,届时白云湖将成为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区内湖;城南新区标志性建筑市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 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 建成现代化住宅小区和商业步行街12处 , 市区街道已形成五纵六横的大格局。城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 , 人口40 余万。武汉至安康复线铁路、西宁铁路及与武康铁路的唯一联接线 ,312 国道、316 国道、l07 国道贯穿全境 , 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汉十高速公路和即将竣工的随岳高速公路均在随州城郊交汇,即将开工的麻竹高速公路将经过随州开发区淅河镇。
产业概况
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 ,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目前 , 在随州安家 , 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 陆发特技公司、韩国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 8 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 , 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东风公司催生改装汽车城。随州改裴汽车有着 30 多 年的发展史。 2004 年 , 东风汽车公司在原湖北汽车制造 厂的基础上 , 重新组建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目甜随州以此为龙头共有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5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 29 亿元 , 已成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改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随州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呼,有数家中外知名汽车企业入驻随州。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 2000年 , 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 , 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 , 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 , 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家 , 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 , 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王业园区 , 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 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 , 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目前 , 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 ,年销售额 12 亿元 , 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 2003 年 , 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 , 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 , 集纺纱、印染、服装 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今年 , 随州市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 , 积极培育品牌 , 沿 316 国道建立纺织服饰工业走廊。
香江集团催生商贸旅游城。香江集团是以家居流通、 物流市场为主业 , 以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 2003 年 , 香江集团计划沿 316 国道征地 1000亩 , 投资8 亿元 ,兴建香江随州商贸中心。目前 ,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 以编钟、炎帝神农等人文特色为主的旅游业继续巩固和发展 ,2004 年随州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300 万人 。 旅游综合收入 9.3 亿元。
随州拥有优雅的人文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 峰峻、林幽、洞奇、湖美、泉醇 ", 不仅是地处随州西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楚北天空第一峰 " 大洪山的典型写照 , 也是随州山水风光绝佳景色的浓缩。在这块土地上 , 古随国的遗风、炎帝神农文化、编钟文化的内涵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 融为和谐、淳厚的人文氛围。随州将打造旅游城市,炎帝神农历山风景区、大洪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绕城公路将连接擂鼓墩与历山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新馆将于2008年10月开馆,以庆祝编钟出土30周年。
随州行政区划
随州行政区划
随州市是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全市版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广水市、曾都区。
广水市共有18个乡镇。
曾都区共有29个乡镇、办事处、场。
广水市共有18个乡镇,分别是:
马坪镇 平林镇 郝店镇 城郊乡 武 胜 关镇
杨寨镇 吴店镇 李店乡 太平乡 广水办事处
陈巷镇 骆店乡 长岭镇 十里办事处
关庙镇 余店镇 蔡河镇 应山办事处
曾都区共有29个乡镇、办事处、场,分别是:
洪山镇 双河镇 柳林镇 三里岗镇
均川镇 澴潭镇 安居镇 万福店农场
新街镇 洛阳镇 何店镇 府河镇
淅河镇 万店镇 高城镇 殷店镇 东城办事处
草店镇 小林镇 淮河镇 新城镇 西城办事处
万和镇 尚市镇 唐县镇 吴山镇 南郊办事处
厉山镇 北郊办事处
Ⅶ 随州的经济如何
产业概况</B>随州坚持 " 开放兴市 ,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在中原腹地崛起。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目前 , 在随州安家 , 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 陆发特技公司、韩国甲乙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 8 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 , 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 100 亿元。
东风公司催生改装汽车城。随州改装汽车有着 30 多 年的发展史。 2004 年 , 东风汽车公司在原湖北汽车制造 厂的基础上 , 重新组建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制造公司。目前随州以此为龙头共有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5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 29 亿元 , 已成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改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随州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呼,有数家中外知名汽车企业入驻随州。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 2000年 , 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 , 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 18 个剂型共 137 个品种 , 年销售收入达 2 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 , 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 59 家 , 拥有 10 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 , 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工业园区 , 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 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 , 具备了 10 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目前 , 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 ,年销售额 12 亿元 , 利税 4 亿元。
铁树集团催生纺织服装城。 2003 年 , 香港集嘉、柳莺两公司联合收购了铁树公司 , 成立了随州铁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以铁树、景康为龙头 , 集纺纱、印染、服装 加工等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在随州大地显露生机。今年 , 随州市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 , 积极培育品牌 , 沿 316 国道建立纺织服饰工业走廊。
香江集团催生商贸旅游城。香江集团是以家居流通、 物流市场为主业 , 以房地产、金融为两翼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 2003 年 , 香江集团计划沿 316 国道征地 1000亩 , 投资8 亿元 ,兴建香江随州商贸中心。目前 ,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批发市场已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 , 以编钟、炎帝神农等人文特色为主的旅游业继续巩固和发展 ,2004 年随州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 300 万人 。 旅游综合收入 9.3 亿元。
随峰茶业催生茶产业。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经过几次大规模开发及改造,现有高标准良种茶园13000多亩,各类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8人,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绿茶(随州芽茶、曾侯银剑、编钟龙井、云雾毛尖、神农绿碎)等十几个品种上百种花色的系列产品,设计年生产能力1000余吨。产品严格按照色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2005年该场随峰牌注册商标被评为湖北省着名商标,2007年随峰牌系列产品——云雾毛尖茶连续第三次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11月曾候银剑茶在日本的世界绿茶评比中被评为金奖,2008年曾侯银剑茶又在韩国获得国际绿茶金奖。以此带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发展,在全市茶人的通力协作和努力工作下,预计五年以后,全市茶园面积将恢复发展到20万亩左右,茶叶年创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2500万元以上。
Ⅷ 全国各省地级市
河北省: 石家庄 保定市 秦皇岛 唐山市 邯郸市 邢台市 沧州市 承德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张家口
山西省: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临汾市 晋中市 运城市 晋城市 忻州市 朔州市 吕梁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包头市 赤峰市 乌海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辽宁省: 盘锦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铁岭市 锦州市 丹东市 辽阳市 葫芦岛 阜新市 朝阳市 营口市
吉林省: 吉林市 通化市 白城市 四平市 辽源市 松原市 白山市
黑龙江省: 伊春市 牡丹江 大庆市 鸡西市 鹤岗市 绥化市 双鸭山 七台河 佳木斯 黑河市 齐齐哈尔市
江苏省: 无锡市 常州市 扬州市 徐州市 苏州市 连云港 盐城市 淮安市 宿迁市 镇江市 南通市 泰州市
浙江省: 绍兴市 温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台州市 金华市 舟山市 衢州市 丽水市
安徽省: 合肥市 芜湖市 亳州市 马鞍山 池州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蚌端口市 巢湖市 安庆市 宿州市 宣城市 滁州市 黄山市 六安市 阜阳市 铜陵市
福建省: 福州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三明市 龙岩市 莆田市 宁德市
江西省: 南昌市 赣州市 景德镇 九江市 萍乡市 新余市 抚州市 宜春市 上饶市 鹰潭市 吉安市
山东省: 潍坊市 淄博市 威海市 枣庄市 泰安市 临沂市 东营市 济宁市 烟台市 菏泽市 日照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莱芜市
河南省: 郑州市 洛阳市 焦作市 商丘市 信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开封市 漯河市 南阳市 鹤壁市 平顶山 濮阳市 许昌市 周口市 三门峡 驻马店
湖北省: 荆门市 咸宁市 襄樊市 荆州市 黄石市 宜昌市 随州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 十堰市
湖南省: 长沙市 郴州市 娄底市 衡阳市 株洲市 湘潭市 岳阳市 常德市 邵阳市 益阳市 永州市 张家界 怀化市
广东省: 江门市 佛山市 汕头市 湛江市 韶关市 中山市 珠海市 茂名市 肇庆市 阳江市 惠州市 潮州市 揭阳市 清远市 河源市 东莞市 汕尾市 云浮市
广西省: 南宁市 贺州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玉林市 钦州市 百色市 防城港 贵港市 河池市 崇左市 来宾市
海南省: 海口市 三亚市
四川省: 乐山市 雅安市 广安市 南充市 自贡市 泸州市 内江市 宜宾市 广元市 达州市 资阳市 绵阳市 眉山市 巴中市 攀枝花 遂宁市 德阳市
贵州省: 贵阳市 安顺市 遵义市 六盘水
云南省: 昆明市 玉溪市 大理市 曲靖市 昭通市 保山市 丽江市 临沧市
西藏: 拉萨市 阿里
陕西省: 咸阳市 榆林市 宝鸡市 铜川市 渭南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延安市
甘肃省: 兰州市 白银市 武威市 金昌市 平凉市 张掖市 嘉峪关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天水市
青海省: 西宁市
宁夏: 银川市 固原市 青铜峡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Ⅸ 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随州经济开发区地处随州市城区东部,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联结线和汉丹铁路交汇于此,人流、物流、信息流运转十分便利,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历经数次区划调整,开发区现辖淅河镇,面积305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5万。截止2007年8月,入区企业达到35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个。2006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8.6亿元, GDP达到 48.7亿元,税收1.5亿元,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