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经济开发区,姚李工业区,长集工业区。做高新科技不多,都是在城东开发区皋城东路上。
Ⅱ 安徽芜湖、淮南、阜阳、安庆、滁州、六安、铜陵、毫州、马鞍山这几个市工业排名
芜湖第一,马鞍山第二,安庆第三,淮南第四,铜陵第五,滁州第六,六安,阜阳,亳州。
Ⅲ 六安经济开发区的四大园区介绍
工业园——发展工业核心区
区内现有近300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多家,亿元以上产值企业30家。
科技园——高新技术聚集区园区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宝利嘉纺织、华润啤酒、星瑞齿轮、蓝翔节能玻璃、索伊电器、华源制药、墙煌彩铝等重大项目拥有一流的生产工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所博微长安科技园、奔马先端科技等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重点扶持项目。
生态园——观光休闲度假区
园区地处风景秀丽的淠河之滨,白鹭洲公园、皋陶文化园、淠河生态长廊三大人文及生态公园分布其间,环境优美。皋陶是中国“上古四圣”之一,为中国司法鼻祖,兴建中的皋陶文化园集知识性、文化性、娱乐性于一体。东城都遗址系商周遗迹,展示传统风貌,彰显皋城深厚的历史积淀。淠河生态保护区是沿淠河两岸200米以内的绿化走廊,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观光休闲场所。地域型主题公园金领欢乐界、五星级曙光国际度假村正在加快建设中。
新城区——功能完善商住区
开发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新区的环境营造。20多条主次干道绿化亮化同步到位,日供水5万吨自来水厂和2座11万伏变电所投入使用。区内有六安中学、皋陶学校等基础教育机构3所,科达电脑、鹏飞学校、精美服装学校等职业教育机构5所,城东卫生院等医疗机构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所。新加坡御苑、香榭花城、红叶花园洋房、一品尚都等高档商住小区,购物、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全力打造“五大百亿元”产业板块
一是先进制造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以博微长安、星瑞齿轮、冀东汽贸、双龙机床等为龙头,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先进制造产业板块。
二是轻工纺织产业。以宝利嘉纺织、艾莱依服饰、索伊电器、华润啤酒、星星集团、海洋羽毛等为龙头,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轻工纺织产业板块。
三是新型建材产业。以长江精工、蓝翔节能玻璃、誉丰木业、美雅达铝业、伟宏钢构等为龙头,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新型建材产业板块。
四是现代服务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大型商贸、金融服务、文化旅游业等,以金领欢乐世界、托马斯物流、曙光国际度假村、鑫泰钢材大市场、国际汽车城、城市综合体为龙头,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第三产业板块。
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产业,加快石斛产业园、中视在线、载丰新材料、世龙生物医药等项目建设,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新兴产业板块,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致力抓好“五大提升工程”
一是产业提升工程。包含招商、安商、企业发展壮大三个方面;二是效能提升工程。包括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环境提升工程。包括人的理念、硬件配套、生态环境、政治环境等方面;四是社群提升工程。包括文化、教育、计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五是党建提升工程。坚持党要管党,是各项工作的保障。
Ⅳ 六安工业区,开发区都在什么地方,
六安工业区,开发区是一个,位于位于六安市东部,纬三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西南150米六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附近,淠河总干渠横贯其中,312国道穿区而过,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沪陕高速公路沿区而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便捷。
园区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工业园、科技园、生态园和新城区”。
(4)六安哪里工业最强扩展阅读
规模:园区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宝利嘉纺织、华润啤酒、星瑞齿轮、蓝翔玻业、索伊电器、华源制药、墙煌彩铝等重大项目拥有一流的生产工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引进了中国电子工业集团第三十八所博微长安科技园、奔马先端科技有限公司等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重点扶持项目。
开发区管委与皖西学院等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科技创业服务基地3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Ⅳ 六安市裕安区乡镇,有独山、丁集、徐集、顺河、固镇。这几个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哪个好
这几个地方都不错,独山现在在发展红色旅游,属于山区,茶叶有名,其它几个地方当地都引进了工业,都还不错,要是开发房地产必须都去看看做个调研
Ⅵ 六安市哪个县经济好
霍山县,很多经济指标位居全市甚至整个大别山区县前列
Ⅶ 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
六安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
民国8年(1919年),六安粮食总产25.3万吨,1949年粮食总产75.78万吨,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增加到96.42万吨,1957年达到127.7万吨比1949年增长68.4%。1980年全市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1981年粮食总产达到228.38万吨,1985年粮食总产215.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85倍。
六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1949年油料作物种植29.88万亩,总产1.26万吨,1957年增加到76.28万亩,总产4.81万吨,1961年减少到30.29万亩,总产只有0.67万吨。1965年油料种植38.8l万亩,总产回升到2.27万吨。1978年扩大种植到60万亩、总产3.19万吨,1980年种植62.94万亩,总产3.54万吨,但仍未达到1957年生产水平,1985年种植148.71万亩,总产11.19万吨。
2012年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449.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8万亩,产量17.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7649吨;蔬菜种植面积94.8万亩,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肉类产量51.2万吨,水产品28.1万吨。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31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着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全市现已建成3个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绿宜牌珍珠菜及天香菜、归然牌野生葛粉、鹤莲牌莲籽汁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六安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民国前期,多为手工业匠铺和作坊,主要产品为土陶、土纸、土纺织品、针织品、铁锅、糕点、白酒、蔑席、纸伞、黄烟、铁竹木农具。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4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4153万元,比1949年增长89.3%,其中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24%。 1956年,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造,同时继续兴办一批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373万元。1959年,工业总产值为1816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7倍。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7年的12.5%,上升到28.24%。
1962年,工业总产值降到10670万元,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597万元,1985年,六安有工业企业2418个,全年实现工业产值98907万元,比1949年增长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7.97%,上缴利税822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26个,产值5062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51.18%;集体所有制企业2192个,产值27872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28.18%。全民和集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1990元、4038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53646万元、1329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39062万元、1016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分别为11327万元、6132万元。
1949年以来,六安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85年,已有10多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电力、化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轴承、手扶拖拉机、机制纸、棉纱、麻袋、白厂丝、丝绸织品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1985年有7个产品,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9个产品获省优产品称号;有27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3]
六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70户,比上年增加9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4.8亿元,增长17.7%。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6.0%。
Ⅷ 谁知道六安那个县最富裕
霍山。你可以去那里看一下哦,那边迎驾酒厂,矿泉水厂。而且旅游业也很好。交通也很便利,相对于其他几个县地理位置,历史,自然资源都是较丰富的。
Ⅸ 安徽六安霍山是不是可贫穷了
霍山很有实力 在安徽省范围内 霍山县的实力可以排上前十甚至前五 他是六安市实力最强的县 风景好 旅游资源丰富 而且招商引资做得很好 有很多大型工业企业 比如迎驾集团 世林光源 应流集团 霍山黄芽等
霍山县隶属安徽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处北纬31°03′—31°33′,东经115°52′—116°32′之间。东与舒城县比邻,南与岳西县相望,西与金寨县和湖北省英山县交界,北与六安市接壤。曾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是一个山区县、库区县和革命老区县,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称,也是药材之乡。
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2018年末户籍人口362595人,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拥有佛子岭、大别山主峰和南岳山等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及最高奖“长安杯”、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1年5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霍山县作为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于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流而过,也孕育出霍山县悠久的酒文化。其境内的迎驾贡酒,更是中华老字号,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渡过淮河,沿淠河逆流而上,进入衡山国(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衡山王选用当地最好多酒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连声称赞,迎驾贡酒也因此得名,成为霍山县一张响亮名片,并且这口中华老字号、浓香型白酒畅销全国。综上所述,这里的经济还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