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泗县哪里有卖淘宝包裹袋
泗县玖绿包装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工业园区,主要生产销售纸质包装材料、销售五金电器、电子元件、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包装制品、服装及辅助材料,其中包括淘宝包裹袋。
㈡ 泗县的经济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11%;实现财政收入7.8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增长14%。
建国前,泗县农业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加上水、旱灾害频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长期徘徊在100斤左右。1949年,农业总产值仅为2646.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52年,土地改革(以下简称“土改”)。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5104.47万元,比1949年增长2457.81万元。1958~1960年,受“左”的影响及自然灾害严重,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1960年,农业总产值只有3301.51万元。“文化大革命”中,搞脱离实际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农民依旧未能摆脱贫困。1978年,农业总产值为9310.88万元。1981年,全县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农业总产值达17414万元,比建国初期增长5.5倍多。1985年为26492万元,比1978年增长1.84倍多。
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155.2万吨,增长12.9%。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刘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整合6200万元资金集中投放大路口山芋产业基地,泗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区面积达到3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经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3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63个、家庭农场186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65家,墩集草莓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润农山芋专业合作社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示范社称号。 泗县工业发展缓慢。民国30年(1941),县内(指建国前泗县境)有织布业200家,酿酒业70余家,榨油业55家,染坊70家,木作坊70余家,连同泥水(瓦)匠、竹、铁、屠宰、杠夫、车夫、制丝、彩扎、磨面、食品加工、酱园、烧窑等业,从业人员共3600余人。后由于战争和匪乱,厂、坊纷纷倒闭。1949年,全县只有手工业店铺192户,从业人员533人,总产值21.5万元(折新人民币)。
1950年,县救灾合作社组织灾民榨油、编织;县文教科发动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纺织、编织、轧花、榨油等勤工俭学活动,这是泗县手工业集体经营的开端。
1953年进行“一化三改造”(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底,全县组织手工业合作社17个,生产小组7个,职工417人;产值41.94万元,比1952年增长135.36%。
1958年“大跃进”,县内除兴建炼铁厂、锰矿厂、炼焦厂、耐火材料厂和4个机械厂、298座小高炉外,并在手工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扩建、新建针织、被服、造纸、农具、糕点、水泥、豆腐和其他大小工厂161个,职工达1443人。
1959~1960年,续建造船、化工、黄烟、车辆、五金、玻璃、化肥、电讯修配、食品、轧花、麻袋等厂。
1961年,“大跃进”中办起的一大批工厂下马,只保留酒厂、针织、鞋厂、农具、陶瓷、五金、窑厂、车辆、豆腐、轧花、糕点、面粉、综合、印刷、制药、电厂、农机等17个县属国营厂。
1979年起,县工业系统在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和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基础上,工业企业管理由生产型逐步转向经营开发型。到1985年底,全县有食品、轻纺、化学、机械、建材等定型工业企业109个,其中全民24个,集体85个,职工4186人,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6831万元,其中全民2680万元,集体4151万元。县办工业上交利税584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364万元,集体工业企业220万元。
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乡、村、合作、个体办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并展开竞争,各项经济指标大增。1984年末统计,乡办工业企业单位88个,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579万元,产品销售额603万元,盈利92万元,上交税金2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26万元。1985年末统计,县以下各类工业企业单位4331个(其中乡办67个,村办136个、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4128户),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2011万元(不含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工业),产品销售额3404万元(其中乡办1308万元,村办593万元,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1503万元),盈利201万元(不含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工业),上交税金131万元(其中乡办40万元,村办22万元,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6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86万元(其中乡办614万元,村办172万元,不含合作经营及城乡个体工业)。
201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成功创建全省首家优质轻纺服装生产示范区,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显现,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县经济开发区新建“三纵六横”路网5公里,配套实施亮化、绿化、管网工程,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入驻项目130个,粮食产业园、中体产业园、惠丰产业园内13个工业项目正加快建设,“一区多园”框架逐步拉开。8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入驻企业1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省市考核控制目标。
㈢ 安徽省国家级工业园区有哪些
-1、国家级开发区
合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
芜湖: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芜湖出口加工区
马鞍山:安徽马鞍山经济开发区
安庆: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
池州: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
㈣ 安徽都有哪些工业园区和开发区
多 了,各地市有,各县也有,海了,全民招商吗!不过好的应该是芜湖开发区(国家级)合肥高新(国家级),合肥经济开发区,还有各地市级开发区(省级)都还好!
㈤ 睢宁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睢宁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
睢(suī)宁县,是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名字由水系睢水取“睢水安宁”之意而得来。
睢宁县有两个省级开发区:江苏睢宁经济开发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四大工业园区:宁江工业园、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桃岚化工园。区域面积176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睢宁县常住人口为1088553人。
睢宁县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8年,睢宁县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76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86位。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位置境域:
睢宁县位于江苏省西北,徐州市东南,地理坐标为北纬33°40′-34°10′,东经117°31′-ll8°10′。县城距徐州市云龙区80公里,东临宿迁市,西接铜山区,南、西部与安徽泗县、灵璧县接壤,北与邳州市毗邻。县域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区域面积1769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