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宁德的主要工业有哪些

宁德的主要工业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5 02:59:06

Ⅰ 福建宁德有哪些钢厂或钢材公司

福安有钢铁厂,宁德往古田,大甲,有家钢铁厂

Ⅱ 宁德的经济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闽东处于封闭、半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原始农业为主,没有农业机械,缺乏水利设施,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促使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变。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7倍,年均递增6.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走“立体式农业、填补型工业、多渠道引进”的道路,致力发展对外贸易,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至1992年,宁德市工农业总产值达54.6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加2.9倍,年均递增10.24%。其中,工业产值28.87亿元,农业产值25.74亿元,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2012年全年,宁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7.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8015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7%,47.8%,和33.5%。 宁德是中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茶叶种植基地、银耳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和太子参主产区。2011年,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花卉、蔬菜、畜牧等产业已基本形成基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1949年,宁德市年产粮食25.36万吨,人均年占有粮食203公斤。经过土地改革、生产合作化,变革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生产条件发生显着变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宁德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302.5万亩增至1992年的443.7万亩。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从无到有,至199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540441千瓦,农用拖拉机833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209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4万亩;化肥年施用量23万吨,耕地亩均施用量106.30公斤;水电总装机容量4.85万千瓦。宁德市已建成引水工程43321处,蓄水工程284处,提水工程370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市推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通过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改造中低产田,优化施肥,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92年,宁德市耕地面积比1949年减少34.37万亩,但粮食产量仍达到92.3万吨,为1949年的3.64倍。食用菌、茶叶、对虾、水果、畜牧、三菜(海带、紫菜、榨菜)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基本建立。食用菌、茶叶、水果、对虾生产成为闽东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宗产品。
截至201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9.51万亩,比上年减少6.12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30.24万亩,减少4.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95万亩,增加0.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18万亩,增加3.5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56万吨,比上年减少2.57万吨,下降3.8%,其中稻谷50.66万吨,减少2.27万吨,下降4.3%。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1.03万吨,比上年增长11.9%。肉类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猪肉产量8.0万吨,增长15.7%;牛肉产量0.07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0.13万吨,增长1.7%。生猪年末存栏74.10万头,增长9.7%;生猪出栏106.64万头,增长17.8%。奶产量0.25万吨,减产15.3%;禽蛋产量1.68万吨,增长7.0%。全年水产品产量73.21万吨,增长5.4%。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88万吨,增长11.4%;海洋捕捞19.06万吨,增长0.2%;海水养殖50.26万吨,增长7.0%。全市木材产量99.3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6%。2012年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8.0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89.82万亩。全市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市级234家。35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94.52亿元,增长28.4%;销售收入90.94亿元,增长29.8%;出口创汇3.41亿美元,增长35.2%;带动农户29.71万户。 2012年全年,宁德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增幅连续八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8%,集体企业增长12.8%,股份制企业增长2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1%;轻工业增长23.4%,重工业增长18.5%。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1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00家,比上年增加79家。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5.25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94.73亿元,增长82.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23亿元,增长230.9%;非公有制企业100.79亿元,增长80.2%。 个体私营
1949年,闽东只有40家手工作坊,生产或加工土烟、土纸、铸锅、家具等产品。1955年宁德市有私营手工业企业4310家,从业人员16921人。次年开始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并入地方国营或集体企业,到1958年宁德市已无私营工业企业,只有极少数的个体手工业。80年代,宁德市各县人民政府鼓励城乡居民投资办工业,1985年宁德市私有工业3477家,从业人员5898人,年产值1923万元,这些私营个体企业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古田、屏南、寿宁、周宁和柘荣等县以发展食用菌和茶叶加工以及手工业制品为主,其余县市则以发展电机、电器、造船及水产品冷冻加工行业以及兴办陶瓷业和花岗石板材开采业为主。1990年后,各县市都运用灵活政策,发展个体工业经济。1992年宁德市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企业8036户,从业人员22133人,自有资产6010万元,总产值32721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11.33%,上交税金1298万元。 合营工业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宁德市公私合营企业陆续转变为国营企业。公私合营的屏南县酒厂率先转为国营企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随后,宁德、福安、福鼎、霞浦等县也相继对合营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1966年,公私合营的古田县纺织厂最后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区内不再有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80年代后相继开办合作经济实体。1985年宁德市有农村联营工业企业1244户,从业7962人,营业额2663.8万元,上交税金103.1万元。1990年后,城乡合作经营工业发展较快,1992年宁德市有城乡合作经营企业2301户,从业人员22451人,自有资金7981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4125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15.28%,上交税金1942万元。 集体所有 1950—1957年宁德市累计集体工业总产值272万元,年均34万元。1958年,宁德市工业一哄而起,集体企业也随之增加。其后重新调整工业布局,1962年集体企业增至446个,集体企业年产值达1184万元。1976年集体工业全年产值达605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德市集体工业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78年集体工业产值达9481万元。乡镇集体工业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工业生产从单一的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到建材、造纸、食品、食用菌、茶叶等多种门类的工业体系。80年代,集体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重视工业老企业的技术更新与设备改造,抓新产品的开发和创优,引进先进技术,新办胶鞋、注塑、弹簧等一批新厂,给集体企业增添了活力。80年代中后期,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乡镇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食用菌、缝纫、食品、五金、竹木加工、电机电器等行业,发展较快。1990年,宁德市拥有集体工业企业812家。1990年后兴办适合闽东特点的电机、铁合金冶炼、茶叶精制、食用菌加工、水力发电、水产品加工、石板材及船舶修造一系列开发项目。1992年,宁德地区拥有集体工业企业871家,工业产值84850万元,占全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29.39%。 国有企业 1950年宁德县在城关崇文街兴办国营第一碾米厂,同年,宁德市有国营加工厂5个,产值481万元。1952年宁德市有国营工厂23个,总产值447万元。1956年对私有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把大多数私营企业改为国营企业。1957年宁德市国营企业74家,产值1721万元,占宁德市工业总产值5070万元的33.94%。1958年大办工业,一些公私合营和手工业合作社也改为国营工厂,同时还新办一批工厂。1962年国营企业缩减为184家,产值5206万元。70年代,随一批小型骨干电站的建成,区内国营工业投资增大,生产有所起色。1978年后宁德市国营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当年国营工厂231家,产值22943万元。1985年宁德市国营工厂246家,工业产值40105万元。此后,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扩建和新建一批企业。1992年宁德市国营企业达257个(其中中型企业7个),工业产值达89117万元,占同年宁德市工业总产值的30.8%。实现利税总额9976万元,其中利润总额514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7347元。

Ⅲ 宁德:宁德市区,福鼎,福安,霞浦,周宁,寿宁,柘荣,古田,屏南都有什么工业区

宁德:东侨工业区
福鼎:星火工业园、双岳工业园、文渡工业园(秦屿)、龙安工业园、水井头工业园(秦屿)、贯岭工业园
福安:秦溪洋工业园、甘棠工贸区、(下邳)冶金工业园、坂中工业园、福安电机工业园、赛岐开发区、福安畲族工业园(规划中)
霞浦:福宁工业园区(在建)
周宁:龙潭、虎岗等工业集中区、李墩工业区(在建)
屏南:屏南工业园区(在建中)
寿宁:寿宁万亩工业园(建设中)
柘荣:富源工业区、岘山洋工业园、下村药业园、乍洋轻工园
古田:城西工业园(规划完成)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Ⅳ 宁德有哪些轻工业

这个,你指的是蕉城包括东侨这一带,还是整个宁德地区?如果是前者,我感觉很少,这两年会多一些,主要都在东侨、漳湾吧,蕉城的一些乡镇也有,像飞鸾、什么七都的。那个如果是后者,像福安那,很多,轻重都有。

Ⅳ 宁德有什么比较知名的企业

1
宁德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
海阳及图
猪肉食品,牛肉食品
2
宁德市锦福八号百货有限公司
8锦福八号
推销(替他人)
3
闽东宏宇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第1394169号图形
中心加热装置导管和管道等
4
宁德市瑞丰工贸有限公司
安瑞
贝壳类动物(活的),活鱼等
5
福安市城湖茶叶有限公司
东湖
茶叶
6
福安市农垦茶业有限公司
坦洋
茶,茶叶代用品
7
福安市新味食品有限公司
新未及图
蜜饯,葡萄干等
8
福安市贝吃乐食品有限公司
贝吃乐
蛋卷,饼干等
9
闽东尧庄电机厂
尧庄
发电机,水泵,电机
10
福鼎市张元记茶业有限公司
张元记
茶叶
11
福鼎市盛源食品有限公司
盛源及图
味精,调味品等
12
福鼎市佳磐通用部件有限公司
创科及图
通用机化油器,摩托车化油器
13
福鼎市丰泰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
FENTAI及图
化油器,内燃机配件
14
宁德市夏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夏及图
活鱼,牡蛎(活),虾(活),活动物等
15
福建大创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大创集团
配电,能源分配,观光旅游等
16
古田县三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玉松及图
木材加工机,刨削机,木材旋切机等
17
古田康宏食品有限公司
古宏
冬菇,木耳,干蔬菜等
18
古田县吉发食用菌有限公司
吉尔发
木耳,干蔬菜,干食用菌
19
曾天坤(古田县天坤农场)
天坤及图
脐橙,柑橘,油柰,鲜水果

Ⅵ 宁德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建设有:时速500公里高铁,中国最繁忙的深水港口城市之一,响有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大城市。未来支柱产业:有大型邮轮建设,投产集中地,清洁能源,核电站,风电等能源基地。福建省最大商品物流集散地。开发中大型,超大型,计算机软件园,航空枢纽中心。名字很响,不过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宁德支柱产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边站。

Ⅶ 福安有哪些工业区福建省宁德市的福安市

有福安在线 有坂中工业区 有 秦溪工业区 有赛区工业区 有穆阳工业区

Ⅷ 股票宁德时代的主要产业

想必宁德时代的大名各位小伙伴们都很熟悉,在电源设备行业也可以称之为世界的龙头,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喜欢投资宁德时代。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一下宁德时代。


趁着还没开始,我整理好的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直接领取就可以了:宝藏资料: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致力于为全球的新能源应用设定先进的解决方案。公司非常关心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究,成立了多领域健全的研发体系,不仅有很多研究中心,还有很多实验室。


在简介中大家发现了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是非常的强大,下面将通过亮点分析宁德时代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定增扩产137GWh锂电池,规模优势拉大,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公司2020年底产能约100GWh,2021年底预计将达到200GWh,全球有七大产能基地是公司规划的,加上此次定增拟扩产137GWh,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超过600GWh,已经稳稳成为了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王者。公司目前已为大众、宝马、戴姆勒、PSA、现代、 特斯拉等大多数全球一线车企供货,公司全球占率超过30%以上,估计到205年就可以实现了。


亮点二:行业技术领路人,CTP、钠离子电池彰显公司实力


公司在研发方面做了大力度的投入,使开拓与创新永不停歇。在2020年的时候,公司推出了CTP方案,可以大幅减少成本增加效率。公司的第1代钠离子电池是在2021年7月份推出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并且预计在2023年的时候可以完成基本产业化的目标。公司在技术方面一直处在业内的领先水平,与国内外的厂商相比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


亮点三:积极推动中上游合作,成本优势强于同行。


公司已先后和德方纳米、富临精工、天赐材料、永太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解液、6F等上游供需偏紧的原材料,确保公司的供应链有序发展。盈利能力方面,2021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利润率是14.6%,相比较于同行LG新能源(8.0%)、松下的营业利润率(2.6%),公司管控成本的能力良好,盈利能力优秀。


因为篇幅有限,更多关于宁德时代详细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放在了下面这篇文章中,大家可以移步到这里:【深度研报】宁德时代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汽车强国的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预计,锂离子电池储能即将出现更好的发展趋势。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以及产能布局方面具备行业竞争优势,行业快速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好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宁德时代作为电源设备行业龙头有着雄厚的实力,知前景一片光明。文章的信息不是实时的,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是想要更加准确的掌握宁德时代未来行情,赶紧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为你诊股,现在算不算宁德时代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我们先来看看:【免费】测一测宁德时代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Ⅸ 海西宁德工业园的石化产业项目

炼油项目
2009年我国大陆成品油产量为2.28亿吨,成品油市场基础供需平衡。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成品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幅,预计到2015和2020年,成品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亿吨和3.6亿吨左右。因此陆内炼油工业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建设总规模2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分两期建设。原油主要来自进口或中海油海上油田,采用先进的石油炼制工艺,生产出汽油、柴油、化工轻油、LPG等产品。
合作方式:合资,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组建合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台资企业优先。
乙烯项目
乙烯和丙烯均是紧缺的基础石化原料。2009年陆内乙烯生产能力达1222万吨/年,产量约1070万吨,表观消费量1165.7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约2400万吨,当量自给率仅44.6%左右。预计2015年陆内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300万吨/年,而当量需求量将增长到3500万吨左右,当量自给率提高到65.7%,但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第二大石化基础原料,2009年陆内生产能力约1200万吨/年,产量约115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305万吨,净进口量154.8万吨,当量消费量约1980万吨,当量自给率58.2%。预计2015年陆内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100万吨/年左右,而当量需求量将增长到2800万吨左右,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建设总规模150万吨/年乙烯项目(轻油裂解项目),分两期建设。原料采用石脑油或其他轻油,主要由区内炼油厂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组建合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台资企业优先。
PX(对二甲苯)项目
纯苯和对二甲苯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2008年陆内苯和对二甲苯产量分别为403.4万吨和317.1万吨,表观消费量分别为429.3万吨和612.7万吨,预计2015年陆内苯和对二甲苯需求量将分别达到964万吨和1277万吨。对二甲苯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00万吨/年。所需主要原料为重整油和加氢裂解汽油,分别来自炼油和乙烯装置。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顺酐项目
2009年,陆内顺酐生产能力达到78万吨,产量约50万吨,进口量0.1万吨,出口量4.3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45.8万吨,主要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其次用于BDO等加氢产品、涂料、酒石酸、润滑油添加剂、琥珀酸及其酐、农用化学品等领域。预计2015年陆内顺酐需求量将达到64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原料年需正丁烷5.4万吨,利用园区的港口条件外购或进口。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BDO项目
2009年陆内BDO生产能力33.5万吨/年,产量约18.7万吨,净进口量12万吨,表观消费量30.7万吨,自给率60.9%。目前陆内BDO主要用于THF、PBT、GBL、PU等领域,分别占总消费量的40.7%、16.3%、14.7%和8.8%。预计2015年陆内BDO需求量将达到59万吨,供需基本达到平衡。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原料年需顺酐4.6万吨,氢气0.46万吨。顺酐由上游配套装置提供,氢气近期可配套建设甲醇制氢提供,中远期可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CHDM项目
CHDM是重要的聚酯生产原料。目前,陆内CHDM生产企业只有如皋市恒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产能为2000吨/年,陆内所需CHDM大部分从美国和韩国进口。主要用于粉末涂料、医疗和包装领域。随着下游聚脂工业的发展,CHDM的需求量也会有较快发展,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市场前景较好。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0.6万吨/年,原料年需PTA 0.66万吨,氢气0.07万吨。PTA近期考虑外购,中远期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提供;氢气近期可配套建设甲醇制氢提供,中远期可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PBT项目
2009年陆内PBT树脂生产能力20.1万吨/年,产量约10万吨,净当量进口量约7.5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7.5万吨。目前陆内PBT树脂主要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占总消费量的62%左右;其次是汽车/机械领域,占25%左右;此外在光纤涂覆、纤维等领域也有较大量应用。预计2015年陆内PBT需求量将达到30万吨,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原料年需PTA 3.8万吨,BDO 2.5万吨。PTA近期考虑外购,中远期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提供;BDO由园区配置装置提供。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PTT项目
目前陆内PTT生产仍为空白,2009年消费量约2万吨。PTT纤维替代锦纶,PTT工程塑料用于薄膜、容器、电子/电气、家电、汽车部件和家具等领域。预计2015年陆内PTT树脂需求量将达到6万吨左右,陆内PTT供需存在缺口,未来发展潜力大。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万吨/年,年需原料PTA 1.7万吨,PDO 0.8万吨。所需PTA和PDO近期考虑外购,中远期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提供。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PCT项目
PCT作为一种新型聚酯,是一个新商机,潜在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PCT填充共混物应用于电器/电子和汽车市场,这取决于它们的耐高热性。共聚酯和熔体共混物主要应用在医药、消费品、光学和游乐/专用车辆等市场。目前,陆内规模化生产PCT类树脂尚属空白,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有待开拓。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万吨/年,原料年需PTA 0.5万吨,CHDM 0.54万吨。PTA近期外购,中远期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提供。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提供。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乙丙橡胶项目
2009年陆内乙丙橡胶生产能力4.5万吨/年,产量约2.5万吨,净进口量16.1万吨,表观消费量18.6万吨,自给率仅13.4%。目前陆内乙丙橡胶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此外还用于防水卷材、塑胶跑道、电线电缆的领域。预计2015年陆内乙丙橡胶需求量约33万吨,而产能约17万吨/年,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原料年需乙烯5.7万吨,丙烯4.3万吨。所需乙烯和丙烯近期利用园区港口外购活进口,中远期由园区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异丙醇项目
异丙醇(IPA)是重要的碳三脂肪族单元醇,是重要的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2009年陆内异丙醇产量达到13.5万吨,尽管陆内异丙醇产量连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每年都需大量进口,2009年陆内异丙醇进口量10.25万吨,出口0.18万吨。2009年陆内异丙醇的表观消费量为23.57万吨。预计到2015年,陆内异丙醇需求量将达到33.5万吨,2020年陆内需求将达到41万吨。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原料年需丙烯8.9万吨,另需少量烧碱和碳六油。所需丙烯近期利用园区港口外购或进口,中远期由园区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丙烯腈项目
2009年陆内丙烯腈产能为123.3万吨/年,产量约110万吨,净进口45.1万吨,自给率71%;2009年实际丙烯腈当量消费超过220万吨,当量自给率不足50%。丙烯腈主要用于生产腈纶,占到一半左右;其次是ABS/SAN树脂、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醚多元醇、丁腈橡胶等。由于下游腈纶、ABS等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陆内需求量将达到220万吨,而生产能力约156万吨/年,市场缺口约为64万吨。从整体市场来看,丙烯腈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3万吨/年。原料年需丙烯13.7万吨,近期利用园区港口外购或进口,中远期由园区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苯酚/丙酮项目
2009年陆内苯酚和丙酮的产能分别为68.8万吨/年和42.1万吨/年,产量分别约65万吨和38万吨,净进口量分别为56.4万吨和55万吨,自给率分别为53.5%和40.8%。预计到2015年苯酚和丙酮需求量分别为170万吨和130万吨,消费市场增长迅速。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5万吨/年。原料年需丙烯10.2万吨,纯苯19.3万吨。所需丙烯和纯苯近期利用园区港口外购或进口,中远期分别由园区乙烯和PX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双酚A项目
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009年,陆内双酚A实际有效产能约39.6万吨/年,产量约37万吨,消费量为87.9万吨,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预计2015年陆内双酚A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2009~2015年年均增长率约7%。2020年陆内双酚A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原料年需丙酮3.9万吨、苯酚12.5万吨,由配套的苯酚/丙酮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MIBK项目
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中沸点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2009年,陆内MIBK生产能力约8.8万吨/年,产量约4.7万吨,消费量8.3万吨,主要用作涂料及油墨溶剂和橡胶防老剂等;消费比例大致为:涂料及油墨溶剂占50.7%;防老剂4020占39.3%;其他占10%。预计2015年MIBK的需求量将达到12万吨左右。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原料年需氢氰酸1.3万吨,丙酮2.8万吨。氢氰酸由丙烯腈装置供应,丙酮由苯酚/丙酮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MMA项目
2008年陆内MMA产能约40万吨/年,产量约20万吨(不含裂解料再加工),净进口量14.6万吨,表观消费量34.6万吨,自给率约57.8%。MMA主要用于建筑、电子IT、照明和交通行业,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其它生活用品等领域。预计2015年陆内MMA需求量将达到60万吨,而产能也将达到60万吨/年,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原料年需丙酮3.5万吨,由苯酚/丙酮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苯乙烯项目
苯乙烯单体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也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产品。截至2008年底陆内总产能317.5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266万吨,进口量281万吨,表观消费量547万吨,自给率不足50%。预计2015年陆内苯乙烯需求量将达到900万吨。从供需平衡看,预计未来十年陆内苯乙烯市场仍将保持年均约150-200万吨的净进口量。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原料年需甲醇7万吨,甲苯19万吨。甲醇考虑利用园区港口外购或进口,甲苯近期也考虑外购或进口,中远期由PX装置供应。推荐引进Exelus公司开发的新工艺。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ABS项目
2008年陆内ABS树脂生产能力195万吨/年,产量143.2万吨,净进口量191.4万吨,表观消费量334.6万吨,自给率仅42.8%。陆内ABS树脂消费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领域,占总消费量的32%左右;其次是小家电领域,占29%左右;办公机械、日用品、汽车、摩托车等领域消费量也较大。预计2015年陆内ABS树脂需求量将达到460万吨,产能约325万吨/年,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0/50万吨/年。原料年需丙烯腈5.6万吨、苯乙烯16.4万吨,丁二烯3.6万吨。丙烯腈和苯乙烯均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供应,丁二烯近期考虑利用园区港口进口或外购,中远期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K树脂项目
聚苯乙烯的改性产品,60%左右用于包装领域,此外还用于日用塑料制品、医疗器具、玩具制造等领域。2008年陆内K树脂生产能力2.55万吨/年,产量约2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万吨,自给率40%左右。预计2015年陆内K树脂需求量将达到9万吨,而产能约4万吨/年,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万吨/年。原料年需丁二烯0.5万吨,苯乙烯1.9万吨。苯乙烯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供应,丁二烯近期考虑利用园区港口进口或外购,中远期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MBS项目
2008年陆内MBS生产能力9.1万吨/年,产量约4.5万吨,表观消费量约9万吨,自给率50%左右。MBS作为抗冲击改性剂主要用于PVC制品加工领域。预计2015年陆内MBS抗冲击改性剂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年,而产能也将增长到15万吨/年左右,仍将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万吨/年。原料年需苯乙烯0.7万吨,丁二烯1.0万吨,MMA 0.5万吨。苯乙烯和MMA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供应,丁二烯近期考虑利用园区港口进口或外购,中远期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SBS项目
主要用于制鞋、沥青改性剂以及胶粘剂等领域。目前陆内已是世界最大的SBS消费和进口区域,未来市场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09年年陆内SBS生产能力44万吨/年,产量42.6万吨,净进口量15万吨。在生产和消费同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预计2015年仍将有5万吨左右市场缺口。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原料年需苯乙烯4.1万吨,丁二烯6.2万吨。苯乙烯由园区上游配套装置供应,丁二烯近期考虑利用园区港口进口或外购,中远期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EO/EG项目
随着陆内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消费量不断增加。2009年乙二醇生产能力约249万吨/年,产量约210万吨,表观消费量达792万吨,自给率仅为26.5%,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液,其他消费领域主要集中生产精细化工产品。预计到2015年陆内乙二醇总需求量将达到1030万吨左右,乙二醇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市场前景较广阔。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0/30万吨/年。原料年需乙烯22.1万吨,来自乙烯或炼油装置。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LLDPE/LDPE/HDPE项目
截止2009年底,陆内聚乙烯产能合计达903万吨/年,全年产量约812.9万吨,消费量约1548万吨,自给率仅52.5%。预计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回暖,陆内聚乙烯需求将出现稳定增长,预计到2015年陆内聚乙烯需求将达到2100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40/25/40万吨/年。原料年需103.2万吨乙烯、2.55万吨丁烯-1,均来自乙烯装置。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1,3-丙二醇项目
1,3-丙二醇主要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可替代乙二醇、丁二醇生产多醇聚酯。所生产的PTT兼具PET的高性能和PBT的易加工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合成纤维新品种开发的热点,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万吨/年。原料年需EO 0.55万吨,合成气0.25万吨标立。EO来自上游EO/EG装置,合成气来自炼油的POX装置。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聚醚多元醇项目
2009年陆内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205万吨/年,产量约125万吨,净进口量28.2万吨,表观消费量约153.2万吨,自给率约81.6%。目前陆内聚醚多元醇主要用于聚氨酯生产,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弹性体、合成革、粘结剂、涂料等,合计占总消费量的95%以上。此外少量用于表面活性剂、有机合成、润滑剂、溶剂等方面。预计2015年陆内聚醚多元醇供需基本平衡,市场竞争激烈。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原料年需EO5万吨,PO25万吨,均由上游配套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聚丙烯项目
聚丙烯(PP)是世界上五大通用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是主要的通用塑料产品之一。截至2009年底,陆内聚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925万吨/年左右,全年总产量为820.5万吨,进口量411.7万吨,表观消费量1232.3万吨,主要用于编织袋、打包袋和捆扎绳等编织制品,以及注塑制品和薄膜等。预计到2015年陆内聚丙烯需求量将达到1740万吨,2020年聚丙烯需求量将达到2200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5万吨/年。原料年需乙烯34.7万吨,来自乙烯置。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PO/SM项目
环氧丙烷(PO),是除了聚丙烯和丙烯腈以外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2008年底陆内环氧丙烷总生产能力已达56万吨/年,产量约43万吨。现有环氧丙烷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丙烯氯醇法生产工艺。环氧丙烷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的生产,约占总消费量的77%,其次是在表面活性剂方面的消费,约占8%。预计2010~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届时PO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00万吨。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25/55万吨/年。原料年需纯苯47万吨,乙烯16.8万吨,丙烯19万吨。所需乙丙烯由乙烯全部由乙烯装置供应,苯大部分由PX装置供应,少量苯外购。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2-丙基庚醇项目
目前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对于儿童玩具和包装材料中使用的邻苯类增塑剂(包括DBP、DOP、DINP和BBP)进行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而以2-丙基庚醇为原料生产的邻苯增塑剂(DPHP)具有毒性小、挥发性低的特点,目前正在市场中推广使用。因此,DPHP替代DBP、DOP、DINP和BBP等增塑剂的市场潜力极大,前景较好,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原料年需丁烯-1 3.3万吨,合成气1.3万吨。丁烯-1由乙烯装置供应,合成气由炼油部分的POX装置供应。推荐采用BASF工艺。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C5加氢石油树脂
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装置的副产物C5馏分为主要原料,聚合制得的固态或黏稠状液态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它具有酸值低、混溶好、熔点低、黏合性好、耐水和耐化学品等特点。目前陆内C5加氢树脂产能约12万吨,产量约9万吨,消费量约10万吨。预计到2015年陆内C5加氢石油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16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原料年需抽余碳五29.1万吨,由乙烯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PTA项目
2009年陆内PTA产能为1408万吨,产量为992万吨,净进口量508万吨,表观消费量1500万吨,几乎全部用于生产聚酯。随着陆内聚酯工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陆内PTA需求量将增长到2400万吨,消费领域仍以聚酯为主。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10万吨/年。原料年需PX 73.5万吨,全部由上游PX装置供应。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IPA项目
IPA主要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和醇酸及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陆内仅燕山石化有一套3.5万吨/年的IPA装置,2009年产量为3万吨左右,需求主要靠进口满足,2009年进口量高达10万吨。2015年IPA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左右。
项目位于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区,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原料年需间二甲苯10.1万吨,乙酸0.6万吨。间二甲苯由上游PX装置供应,乙酸外购。
合作方式:合资、独资

Ⅹ 宁德市区有哪些工业区有哪些做机械加工厂

有漳湾工业区和华侨工业区等等

阅读全文

与宁德的主要工业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和本田哪个耐用 浏览:972
宝马自动启停功能在哪个位置 浏览:93
大众和奔驰哪个厉害 浏览:852
汽车是如何清理积碳 浏览:181
北京汽车价格为什么低 浏览:898
奥迪s8中网多少钱 浏览:498
csgo机械工业值多少 浏览:115
新款奔驰s350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633
奔驰买哪里最好 浏览:925
吉利带字母的是什么汽车 浏览:472
管城区近代工业园在哪个路口 浏览:472
博士达汽车功放怎么样 浏览:549
广州市白云区哪里有修汽车尾板的 浏览:978
城阳区金岭工业园哪个街道 浏览:388
玉林哪里有改装奔驰氛围灯的 浏览:879
新款奔驰samat时钟怎么设置 浏览:493
奥迪奔驰宝马保养哪个划算 浏览:801
宝马3系什么版本配哈曼卡顿 浏览:707
奔腾b50汽车怎么样 浏览:933
哪里有修汽车灯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