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的工业概况
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❷ 巴西已有哪些工业部门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巴西为经济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被称为“巴西奇迹”。巴西从一个出口初级产品的农业国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农业的国家。特别是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巴西的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产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且有大量出口。
❸ 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
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原因(有利条件):
1、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东南部地区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3、东南部地区临近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海上交通便利
4、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
(3)中国在巴西有多少工业项目扩展阅读
工业
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2015年工业产值1.1494万亿雷亚尔,同比衰退6.2%,占国内生产总值19.5%。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
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自然资源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153亿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区第二位(仅次于委内瑞拉)。
2007年底以来,在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盐下油气田,预期储量500亿至1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储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占世界1/5。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万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❹ 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
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圣保罗邻近的米纳斯吉纳斯州丰富的铁、锰、镍等矿区以及咖啡、棉花、甘蔗等产区,附近水力资源丰富,为圣保罗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国投资增加,重工业比重增大,工业结构趋向多元化。传统工业及新兴工业得到扩大和发展,其中汽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在近海地区库巴唐建立了大型炼油厂和钢铁联合企业,城市周围形成了一些新的工业区。
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14种:大豆、玉米、稻米、芸豆、棉花、高粱、小麦、燕麦、裸麦、大麦、黑麦、花生、蓖麻、向日葵。各产区的预期产量分布情况是:中西部地区占37.15%、南部地区占34.16%、东南部地区占16.07%、东北部地区占9.03%、北部地区占3.60%。巴西的气候条件好,其中北部属于热带,南部的气候和中国差不多,就是在南半球,季节与我们相反。土壤也比较肥沃。
❺ 中国和巴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一、双边政治关系
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中巴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1月,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问巴西并主持召开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9月,特梅尔总统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同其举行双边会见。
2017年6月,巴西外长努内斯访华并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时任外长王毅同其举行中巴第二次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7月,巴西总统府机构安全办公室主任埃切戈延来华出席第七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9月,特梅尔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期间同特梅尔总统举行双边会见。5月,王岐山副主席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会见来华的巴西外长努内斯。
2019年1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赴巴出席新总统博索纳罗就职仪式。5月,巴西副总统莫朗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7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赴巴出席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并访巴,举行第三次中巴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
9月,魏凤和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访问巴西。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赴巴西出席第九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10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1月,习近平主席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同博索纳罗总统举行会谈。
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通电话。9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应约同巴西外长阿劳若通电话。
建交以来,中方重要往访主要有:杨尚昆主席(1990年5月)、李鹏总理(1992年6月和1996年11月)、江泽民主席(1993年11月和2001年4月)、乔石委员长(1994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6月)、胡锦涛主席(2004年11月和2010年4月);
吴邦国委员长(200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2008年7月)、习近平副主席(2009年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2012年6月)、习近平主席(2014年7月,2019年11月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李源潮副主席(2015年1月作为习主席特别代表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李克强总理(2015年5月)、汪洋副总理(2015年6月)、刘延东副总理(2016年8月)。
巴西总统菲格雷多(1984年5月)、萨尔内(1988年7月)、卡多佐(1995年12月)、卢拉(2004年5月和2009年5月,2008年8月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罗塞芙(2011年4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
特梅尔(2016年9月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9月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博索纳罗(2019年10月)、副总统马西埃尔(1999年12月);
阿伦卡尔(2006年3月)、特梅尔(2013年11月)、莫朗(2019年5月)、众议长马亚(2012年6月)、阿尔维斯(2014年4月)等访华。
双方除互设大使馆外,我在圣保罗市、里约热内卢市和累西腓市设有总领馆,巴方在上海、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巴西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国,我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190.40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349.57亿美元,进口额840.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1.6%和5.2%。
我方主要出口机械设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设备、仪器仪表、纺织品、钢材、运输工具等,主要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原油、纸浆、豆油、飞机等。
我国对巴投资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行业。巴西在华投资主要涉及压缩机生产、煤炭、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生产、纺织服装等项目。我国企业在巴西承建火电厂、特高压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港口疏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013年3月,中巴两国央行签署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7年5月,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规模200亿美元,由中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管理。
三、双边科技、文化、教育及军事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牧林业、水产养殖、医药卫生、冶金等领域签有合作协议。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已成功发射5颗卫星。
巴西是我国在拉美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最多的国家,双方建有农业联合实验室、气候变化和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纳米研究中心、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气象卫星联合中心等,并正在筹建生物技术中心。
建交以来,两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自1985年起,先后签订7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在音乐、戏剧、杂技、造型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并先后派出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互访。
近年来,我国在巴西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节、文物展览、艺术作品展、商业巡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巴西在华举办“走近中国—巴西国家展”、《巴西的亚马孙》摄影图片展等活动。上海世博会设有巴西馆,接待游客264万余人。
2013年,两国分别在对方国家互办“文化月”活动。教育部在巴西利亚大学和圣保罗大学建有汉语教学点,孔子学院总部在巴西建有11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学堂。中国传媒大学和巴西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分别设有葡萄牙语水平考试和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分别设有巴西研究中心和巴西文化中心。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别在巴西建有拉美中心站和拉美地区总站。
中巴两军关系发展良好。1984年双方互设武官处。两国军方领导人多次互访。
(5)中国在巴西有多少工业项目扩展阅读:
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巴两国双边贸易额却持续攀升,2018年一举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巴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例如,中国钢铁行业环保要求升级,令巴西淡水河谷集团的低污染、高品质铁矿石脱颖而出;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猪肉产量,巴西猪肉对华出口大幅增加……
两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还与中巴两国一致扩大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巴西肉制品巨头JBS集团与中国企业签下15亿美元大单。第二届进博会更成为巴西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良机。
在巴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巴西政府对外开放的承诺。比亚迪巴西公司总经理李铁表示,近年来,巴西政府积极推动改革,通过了养老金改革、劳动法改革方案,并在有计划地推进税法改革,长远来看,行业前景可期。
❻ 中国在海外究竟有多少资产
目前中央企业在海外的资产有大约8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 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机构和项目超过8kg,海外员工达到125万,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实现的海外营业收入 超过24万亿元,利润总额接近6000亿元,对外投资收益率达到6.7%。
三,是有力促进项目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带动项目所在地近百万员工敬业,间接带动了数倍的就业人数,参与实施了一大批惠民工程 比如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未超过400万家庭带来了光明。
未来还将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推动中央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更好 。
❼ 帮帮忙呀!!!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00年出现短暂复苏、2001年基本停滞之后,今年将收缩1.1%左右,是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美成为世界经济纪录最差的一个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比较黯淡,将是各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另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本地区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9%,贫困化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地区经济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二是被阿根廷危机所拖累,如果不计算阿根廷,拉美今年虽然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是还可以有1%的增长。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今年经济复苏无力,使整个世界经济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中,也使年初拉美经济靠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的希望破灭。拉美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5%,出口出现大滑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外国直接投资400亿美元,比1990年代后期年均730亿美元大大减少,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援性贷款外,直接投资基本成了拉美获取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资本流向再次逆转,如同1980年代那样,拉美地区再次成为资金净输出地区。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到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计1500亿美元,是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的。
阿根廷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80%,智利对阿出口也下降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都发生了货币贬值,阿根廷经济衰退是其中一个原因。阿根廷危机对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受阿根廷以及巴西债券价格暴跌的影响,拉美国家发行债券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据拉美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美经济增长在2.5%-3%之间,这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也不足以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年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去的5年”,在此期间,地区人均产值减少了2%,今年贫困人口上升到占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赤贫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净增加700万,其中600万是赤贫人口。要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在2015年前减少50%贫困人口的目标日益困难。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社会紧张,而各国政府受制于外部压力,调整财政、汇率、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长时期的低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普遍推行的经济模式所预期的前景与当前的实际状况存在极大差距,2002年的形势发展凸显了这个差距,人们对现行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性产生了许多疑问。阿根廷曾是推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则受到最沉重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对整个拉美有普遍意义。
概括地表述,全面推行(市场决定一切的)新自由主义和被动地卷入全球化,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外国化、对外依赖度过高、国家失去经济自主权,只见数字不见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两极分化,造成贫困人口激增、内需不足,发展难以持久,这就是阿根廷目前遇到的问题关键所在。
在全面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不足,阿根廷主要国有企业几乎全部被外资收购,其实许多外资例如占阿根廷外资首位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上圈来的,并非自有资本。私有化成了外国化。全国100家大企业中,本国资本的仅7家,电信、水电气供应、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银行中外资占7家,90的碳氢化合物生产被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举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了衡量该国经济状态的唯一尺度,国际评估机构握有对阿根廷经济的生杀大权:说你风险度高,资本就抽逃,本国政府说破嘴皮也无人相信。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各阶层分得的那一份自然就跟着变大。事实是,正是在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时,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先的中产阶级跌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产生饥荒的原因是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是按算数级数增长。然而阿根廷的食品生产增长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竟然也发生了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的惨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按照传统经济学说,在衰退时期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已经衰退到极点,可是却不能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障还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难以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1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仅应该偿还的所欠IMF、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就有1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1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比阿根廷多一倍以上,拉美的危机实际仍然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维斯政府也因为偏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最近巴西的鲁拉、厄瓜多爾尔尔的古铁雷斯相继在大选中获胜,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这反映出拉美人民正在对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寻求一条更适合各自条件的发展道路。
第二题:
巴西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时期到现在四百多年时间里,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500~1550年以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为主。1650~1700年巴西东北沿海地带大量生产蔗糖,17世纪末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与金刚石后,“采金狂”延续了150年。1850年后进入咖啡兴旺期,成为“咖啡王国”。1880年~1912年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着称于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样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1947年以后的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其中1968~197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少见的。1960~1981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47美元增至2241美元。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跻身于世界前几位。巴西的石油、煤炭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与巴拉圭联合兴建了伊泰普水电站,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利用甘蔗等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大规模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引人注目的工业项目。自30年代开始,巴西加速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并着手发展重工业。60年代中期采取外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70年代中期以来,则强调执行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并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推动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追加智力投资,努力开发本国人力资源,大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也是促进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巴西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缺乏,外债聚增,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巴西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较深,从而使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就呈下降趋势。
回答者:qianqianlo - 秀才 三级 3-29 19:01
--------------------------------------------------------------------------------
继续衰退 难见好转--拉美经济现状与展望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00年出现短暂复苏、2001年基本停滞之后,今年将收缩1.1%左右,是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美成为世界经济纪录最差的一个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比较黯淡,将是各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另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本地区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9%,贫困化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地区经济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二是被阿根廷危机所拖累,如果不计算阿根廷,拉美今年虽然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是还可以有1%的增长。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今年经济复苏无力,使整个世界经济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中,也使年初拉美经济靠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的希望破灭。拉美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5%,出口出现大滑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外国直接投资400亿美元,比1990年代后期年均730亿美元大大减少,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援性贷款外,直接投资基本成了拉美获取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资本流向再次逆转,如同1980年代那样,拉美地区再次成为资金净输出地区。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到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计1500亿美元,是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的。
阿根廷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80%,智利对阿出口也下降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都发生了货币贬值,阿根廷经济衰退是其中一个原因。阿根廷危机对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受阿根廷以及巴西债券价格暴跌的影响,拉美国家发行债券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据拉美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美经济增长在2.5%-3%之间,这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也不足以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年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去的5年”,在此期间,地区人均产值减少了2%,今年贫困人口上升到占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赤贫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净增加700万,其中600万是赤贫人口。要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在2015年前减少50%贫困人口的目标日益困难。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社会紧张,而各国政府受制于外部压力,调整财政、汇率、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长时期的低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普遍推行的经济模式所预期的前景与当前的实际状况存在极大差距,2002年的形势发展凸显了这个差距,人们对现行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性产生了许多疑问。阿根廷曾是推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则受到最沉重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对整个拉美有普遍意义。
概括地表述,全面推行(市场决定一切的)新自由主义和被动地卷入全球化,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外国化、对外依赖度过高、国家失去经济自主权,只见数字不见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两极分化,造成贫困人口激增、内需不足,发展难以持久,这就是阿根廷目前遇到的问题关键所在。
在全面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不足,阿根廷主要国有企业几乎全部被外资收购,其实许多外资例如占阿根廷外资首位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上圈来的,并非自有资本。私有化成了外国化。全国100家大企业中,本国资本的仅7家,电信、水电气供应、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银行中外资占7家,90的碳氢化合物生产被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举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了衡量该国经济状态的唯一尺度,国际评估机构握有对阿根廷经济的生杀大权:说你风险度高,资本就抽逃,本国政府说破嘴皮也无人相信。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各阶层分得的那一份自然就跟着变大。事实是,正是在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时,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先的中产阶级跌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产生饥荒的原因是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是按算数级数增长。然而阿根廷的食品生产增长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竟然也发生了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的惨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按照传统经济学说,在衰退时期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已经衰退到极点,可是却不能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障还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难以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1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仅应该偿还的所欠IMF、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就有1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1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比阿根廷多一倍以上,拉美的危机实际仍然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维斯政府也因为偏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最近巴西的鲁拉、厄瓜多爾尔尔的古铁雷斯相继在大选中获胜,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这反映出拉美人民正在对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寻求一条更适合各自条件的发展道路。
第二题:
巴西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时期到现在四百多年时间里,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500~1550年以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为主。1650~1700年巴西东北沿海地带大量生产蔗糖,17世纪末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与金刚石后,“采金狂”延续了150年。1850年后进入咖啡兴旺期,成为“咖啡王国”。1880年~1912年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着称于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样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1947年以后的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其中1968~197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少见的。1960~1981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47美元增至2241美元。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跻身于世界前几位。巴西的石油、煤炭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与巴拉圭联合兴建了伊泰普水电站,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利用甘蔗等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大规模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引人注目的工业项目。自30年代开始,巴西加速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并着手发展重工业。60年代中期采取外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70年代中期以来,则强调执行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并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推动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追加智力投资,努力开发本国人力资源,大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也是促进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巴西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缺乏,外债聚增,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巴西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较深,从而使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就呈下降趋势。
回答者:jiajiabaobei - 试用期 一级 3-29 21:34
--------------------------------------------------------------------------------
继续衰退 难见好转--拉美经济现状与展望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00年出现短暂复苏、2001年基本停滞之后,今年将收缩1.1%左右,是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美成为世界经济纪录最差的一个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比较黯淡,将是各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另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本地区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9%,贫困化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地区经济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二是被阿根廷危机所拖累,如果不计算阿根廷,拉美今年虽然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是还可以有1%的增长。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今年经济复苏无力,使整个世界经济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中,也使年初拉美经济靠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的希望破灭。拉美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5%,出口出现大滑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外国直接投资400亿美元,比1990年代后期年均730亿美元大大减少,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援性贷款外,直接投资基本成了拉美获取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资本流向再次逆转,如同1980年代那样,拉美地区再次成为资金净输出地区。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到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计1500亿美元,是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的。
阿根廷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80%,智利对阿出口也下降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都发生了货币贬值,阿根廷经济衰退是其中一个原因。阿根廷危机对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受阿根廷以及巴西债券价格暴跌的影响,拉美国家发行债券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据拉美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美经济增长在2.5%-3%之间,这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也不足以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年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去的5年”,在此期间,地区人均产值减少了2%,今年贫困人口上升到占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赤贫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净增加700万,其中600万是赤贫人口。要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在2015年前减少50%贫困人口的目标日益困难。拉美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社会支出不足,造成社会紧张,而各国政府受制于外部压力,调整财政、汇率、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有人指出拉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长时期的低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普遍推行的经济模式所预期的前景与当前的实际状况存在极大差距,2002年的形势发展凸显了这个差距,人们对现行发展模式和规则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性产生了许多疑问。阿根廷曾是推行现行模式的典范,现在则受到最沉重的惩罚,分析阿根廷的例子对整个拉美有普遍意义。
概括地表述,全面推行(市场决定一切的)新自由主义和被动地卷入全球化,使得阿根廷经济高度外国化、对外依赖度过高、国家失去经济自主权,只见数字不见人的市场原则加剧两极分化,造成贫困人口激增、内需不足,发展难以持久,这就是阿根廷目前遇到的问题关键所在。
在全面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国内资本不足,阿根廷主要国有企业几乎全部被外资收购,其实许多外资例如占阿根廷外资首位的西班牙资本也是从国际资本市场上圈来的,并非自有资本。私有化成了外国化。全国100家大企业中,本国资本的仅7家,电信、水电气供应、航空被外资垄断,10家最大银行中外资占7家,90的碳氢化合物生产被外资控制,外资控制了阿根廷90.4%的出口和63.3%的进口。国家财政靠举债维持,偿债能力成了衡量该国经济状态的唯一尺度,国际评估机构握有对阿根廷经济的生杀大权:说你风险度高,资本就抽逃,本国政府说破嘴皮也无人相信。新自由主义认为只要把蛋糕做大,各阶层分得的那一份自然就跟着变大。事实是,正是在1990年代中期阿根廷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时,贫困人口开始增加,原先的中产阶级跌入贫困阶层,国内消费下降,增长缺乏后劲。有一种理论认为,产生饥荒的原因是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是按算数级数增长。然而阿根廷的食品生产增长远超过人口增长,在这个世界粮仓竟然也发生了儿童因营养不良死亡的惨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按照传统经济学说,在衰退时期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阿根廷经济已经衰退到极点,可是却不能采取任何刺激生产的政策,因为债权人要求阿根廷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以保障还债能力,这也是阿根廷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难以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阿根廷公共债务约15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03年底仅应该偿还的所欠IMF、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债务就有132亿美元,而阿根廷的国际储备只有100亿美元。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债务问题,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债务比阿根廷多一倍以上,拉美的危机实际仍然是债务危机。
阿根廷因宣布暂停偿还债务而受到严厉惩罚,委内瑞拉查维斯政府也因为偏离新自由主义而被孤立,然而最近巴西的鲁拉、厄瓜多爾尔尔的古铁雷斯相继在大选中获胜,这些都是具有反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这反映出拉美人民正在对10年经济改革的得失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寻求一条更适合各自条件的发展道路。
第二题:
巴西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巴西从葡萄牙统治时期到现在四百多年时间里,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500~1550年以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为主。1650~1700年巴西东北沿海地带大量生产蔗糖,17世纪末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与金刚石后,“采金狂”延续了150年。1850年后进入咖啡兴旺期,成为“咖啡王国”。1880年~1912年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着称于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样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1947年以后的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其中1968~197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少见的。1960~1981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47美元增至2241美元。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跻身于世界前几位。巴西的石油、煤炭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与巴拉圭联合兴建了伊泰普水电站,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利用甘蔗等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大规模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引人注目的工业项目。自30年代开始,巴西加速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并着手发展重工业。60年代中期采取外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70年代中期以来,则强调执行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并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推动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追加智力投资,努力开发本国人力资源,大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也是促进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巴西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缺乏,外债聚增,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巴西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较深,从而使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就呈下降趋势。
回答者:可爱aoBO - 魔法学徒 一级 3-30 17:21
--------------------------------------------------------------------------------
哦,看来分我拿不上了
回答者:齐书远 - 试用期 一级 3-31 17:02
--------------------------------------------------------------------------------
根据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公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00年出现短暂复苏、2001年基本停滞之后,今年将收缩1.1%左右,是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拉美成为世界经济纪录最差的一个地区,2003年的前景仍然比较黯淡,将是各地区中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另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本地区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9%,贫困化问题再次凸显。拉美地区经济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二是被阿根廷危机所拖累,如果不计算阿根廷,拉美今年虽然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是还可以有1%的增长。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今年经济复苏无力,使整个世界经济继续处于低迷状态中,也使年初拉美经济靠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的希望破灭。拉美基本出口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5%,出口出现大滑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外国直接投资400亿美元,比1990年代后期年均730亿美元大大减少,而且由于国际借贷条件苛刻,除了国际多边机构的紧急救援性贷款外,直接投资基本成了拉美获取外资的唯一途径,因此整个地区资本流向再次逆转,如同1980年代那样,拉美地区再次成为资金净输出地区。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到1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储备总计1500亿美元,是98年俄罗斯危机以来最低的。
阿根廷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下降12%,工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80%,失业率高达21.5%,全国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市场萎缩,超市和大型商场营业额分别下降33%和17%。阿根廷的危机首先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减少80%,智利对阿出口也下降一半,与阿根廷金融关系密切的乌拉圭爆发了金融动荡。这三个国家都发生了货币贬值,阿根廷经济衰退是其中一个原因。阿根廷危机对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受阿根廷以及巴西债券价格暴跌的影响,拉美国家发行债券困难,比去年减少50%,年利率高达15%。
据拉美经委会的预测,2003年拉美经济增长在2.5%-3%之间,这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也不足以减少贫困人口。有专家认为,自1997年以来,拉美又经历了一个“失去的5年”,在此期间,地区人均产值减少了2%,今年贫困人口上升到占总人口的44%(去年为43%),赤贫人口率从去年的18.6%上升到今年的20%,贫困人口净增加700万,其中600万是赤贫人口。要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在2015
❽ 巴西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建筑、纺织、制鞋、造纸、食品等。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药品、食品、塑料、电器、通讯设备及交通器材等行业发展较快;制鞋、服装、皮革、纺织和机械工业等萎缩。
着名企业
1.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
1953年10月成立,负责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垄断经营。1997年8月,政府颁布法令,允许私人和外资参与该公司经营,打破国家对石油领域垄断,但巴西石油公司仍为巴境内最大的石油企业。
2014年,公司拥有生产平台134个,炼油厂15个,输油(气)管道34679公里,各类油轮326艘(其中自有57艘),定点加油站7710个,火力发电站21座,风力发电站4座,生物燃料厂5座(其中自有3座),化肥厂3个。
除巴西本国外,还在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古巴、厄瓜多爾尔尔、美国、英国等17个国家经营业务。公司总部设在里约热内卢。2014年,公司石油日均产量203.4万桶。
2.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世界第3大民用飞机制造企业和巴西主要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在生产120座以下支线飞机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成立于1969年,1994年实行私有化。目前国家持股0.8%,但拥有否决权。
主要产品为ERJ-145系列和E170/190系列支线喷气客机、“超级大嘴鸟”螺旋桨战斗机等。总部在圣保罗州的圣若泽多斯坎普斯市,同时在美国、法国、葡萄牙、中国和新加坡设有办公机构和客户服务中心。
2014年,全公司共有员工19116人,当年交付飞机208架,营业收入149亿雷亚尔,净利润7.96亿雷亚尔。现任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科·弗勒里·库拉多(Frederico Fleury Curado)。
(8)中国在巴西有多少工业项目扩展阅读:
巴西经济
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九位(2018年)。农牧业发达,是多种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石化、矿业、钢铁、汽车工业等较发达,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金融业较发达。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被誉为“巴西奇迹”。80年代,受高通胀和债务困扰,经济陷入长期滞胀。90年代,巴西政府推行外向型经济模式,经济重拾增势。受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1999年发生严重金融动荡,经济增速再次放缓。
2003年劳工党人卢拉执政以后,采取稳健务实经济政策,巴西经济逐步走上稳定发展道路,2010年曾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❾ 中国援建巴西斯坦核电站是那年开始的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为30万千瓦压水堆型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当时是我国最大的高科技成套出口项目。该电站坐落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柴尔沙漠的西北部,印度河东岸,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280公里。坐标(北纬32° 23',东经71° 28')
恰希玛核电站原计划建设周期为85个月,后因设计采购遇到困难,原在第三国采购的设备不得不转到中国研制,致使工期延误,经巴基斯坦政府批准将二级进度计划调整延长9个月。
恰希玛核电站工程建设的主要里程碑目标包括:
1、1991年12月31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30万千瓦核电站合同;
2、1992年2月25日,经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批准,恰希玛核电站合同生效;
3、1992年10月23日,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代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与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公司签订恰希玛核电站工程土建安装承包合同;
4、1993年8月1日,恰希玛核电站浇注核岛底板第一罐混凝土,标志主体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5、1995年11月6日,恰希玛核电站核岛穹顶环圈吊装就位;
6、1995年11月12日,恰希玛核电站核岛穹顶盖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建设由土建为主转入安装建造为主阶段;
7、1998年8月27日,恰希玛核电站反应堆主回路水压试验结束,工程进入系统调试阶段;
8、1998年12月14日,恰希玛核电站汽轮机实现首次非核蒸汽冲转成功,标志着恰希玛核电站建筑安装工程基本结束;
9、2000年6月13日,恰希玛核电站正式建成实现并网发电;
10、2000年9月,恰希玛核电站交付巴基斯坦投入商业运行,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❿ 中国和巴西在那些领域有成功的合作
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