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风放烟花的棍要多少蜡烛

工业风放烟花的棍要多少蜡烛

发布时间:2022-05-18 11:00:24

1. 各地民风民俗的资料

1、满族

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重视祭祀祖先,把祖先奉为神明,每逢家中有娶妻生子,修宅迁居,就职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举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仪式。

2、朝鲜族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3、鄂伦春族

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4、赫哲族

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5、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6、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7、彝族

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2. 有谁知道广东中山的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

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与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汉族习俗一样,实质上是指过春节。《左传·僖公五年》称:过年为“腊祭”。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意思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拜祭活动。过年,在古代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同时也是拜祭的日子(这里拜祭的是菩萨而不是先祖)。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中所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而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但中国古代岁首的时间不尽相同,直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至87年),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并把正月初一定为夏历新年。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皇朝的辛亥革命后,宣布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俗称农历或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由于历代沿袭之故,中国人习惯上称公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因而过春节亦称为过年了。

自古以来,过年均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礼仪活动。而汉族人过年,其活动更为特别隆重。中山的古人也循之。从古到今,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扫屋:

扫屋,亦称为扫尘。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大致与中原汉族地区的“扫房”习俗相似,是过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年廿八(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洗邋遢”为中山人过年前的一句口头禅。扫屋实质是以大扫除的形式来送旧迎新。但是过去中山人扫屋,是颇为讲究的。

扫屋开始时,先扫门口,再拿起长扫帚或是鸡毛扫、竹枝等工具在门楣上下划几划、扫几扫,然后就从外到里一直扫进去,即从大厅扫到厨房、从屋顶扫到地下。这里有那么一句俗话:“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而扫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与此同时,家中的女性就负责家里的洗刷工作,包括:洗擦门窗、抬椅杂物、大小碗碟、茶杯、茶壶、饭煲炒镬、灶头等等,无一例外,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大人、小孩的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净为止。这种大扫除的习俗,与其他风俗习惯一样,不竟还是掺杂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因而,传统上的年前大扫除开始前,必须要“择日”才能进行。虽然,过去从农历十一月下旬就有人扫屋了,但均要找本黄历、通书来“择日”,不管是富、是贫的家庭,年前扫屋之日不能是“赤口”、“破日”,或是“大事不宜”等日子,尤其是要避开“火星”之日,当然最好是“黄道吉日”了。另外,过去中山人普遍有拜祭菩萨的习俗(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中山人多有烧香拜佛的),因而清晨大扫除一开始,首先就是“洗菩萨”,洗菩萨所用的水,虽不是“圣水”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干净清水。洗菩萨的水要放进几片“碌柚”(柚子)叶,这样做据说是可以“辟邪”,还表示家里的主人“神心”,这种工作,一般是由家中的女性来做。

2、办年货置新衣:

正所谓“年关紧过债”,中山人在过年前的一头半个月里,就开始忙于办年货了,旧社会中山的农村商店较少,货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挨年近晚时,农村的群众便纷纷到石岐城区及各镇区府所在地的农贸集市去购置年货,诸如:买红线、纸宝哪,裁新衣服哪,执斋料、买糖果、饼食哪,卖腊味哪,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干鲜果品糖冬瓜、糖莲子、红瓜子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等,应有尽有一大箩。尤其是家中的米缸更要趸足“落脚粮”,所谓“常满”,就是从这里引伸而来的。人们在春节前碰面第一句便是“办齐年货未?”这是中山人过去在春节前,最普通的一句口头禅了。直到今天,每逢过年前的“圩日”(农贸市场)或各大商场,都可见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想为着过年,中山城乡的人们是多么紧张,多么重要啊。同时,这种置办年货的习俗,也相应带旺了城乡的商店。在中山,尤其是妇女对置办年货更为着紧。

3、炊年糕炸煎堆:

中山各地过年时,有句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而“炊年糕”这种习俗是中山人过年较有特色的风俗。外地人初到中山,乍一看见那些“生毛发普”(糕面上长出五颜六色长毛、发酶的糯米糕)的年糕,都笑中山人“戆车”(傻瓜的意思)。但尽管人家笑话,中山人过年炊糕的习俗,却历代相沿至今不改,且成为中山人过年的一件大事。同样,炊糕也要“择日”,都要选在过年前吉日的凌晨,各家各户的主妇们便起床净手装香拜神,然后开始工作,用糯米椿成粉,混合黄(红)糖浆,搓成整团的糊状,加上咸猪肉、咸蛋黄等佐料放在用蕉叶、竹叶等垫底的竹蒸笼里,用慢火炊十多个钟头而成。年糕蒸好后,要说上几句吉祥大利的好话,恭恭敬敬地供放在厅堂上,然后还放上红枣,榄仁及一封“利是”、挂上两个红桔等物,直至过了年(即过了年初一以后)才开糕。取其意为:“年糕年糕步步高”、“快高长大”等寓意。

这里有一习惯,就是在炊年糕期间,家中的小孩不能讲错说话或讲不吉利的话,只能讲好话,要不然就会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习俗影响,中山人认为:炊年糕炊得好与坏,是对将来一年的运景好坏的象征,所以小孩的说话也很重要,俗语讲:“童音无戏言”,恐怕也是一个论据吧。

除了炊年糕,中山人还有“埋年煎堆,人有我有”之俗语。“年糕”以“高”的谐音意为“年糕年糕年年高”。而“煎堆”(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的粉团,用花生油炸成的一种食品)却以其圆与涨满之形,意为人事两团圆之意。另外,由于煎堆炸好后是金黄色的,有如金元宝一样,因此中山人俗语讲:“煎堆辘辘,金银满屋”。可见过年前炸煎堆这一习俗,中山人过去是较为重视的。加上炸煎堆所费无几,又能取其好意,因而中山人过年多有炊糕炸煎堆之习俗。另外,还有炸“油角仔”、炸“蛋散”等习俗。民国后,中原地区的包饺子、炸馄饨等饮食习俗,也在中山流行。

4、挂挥春贴门神:

挂挥春俗称挂桃符,此乃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由于中山人多是中原氏族南迁而聚居的,此传统习俗亦循之。据西汉·刘安《潍南子》记载:“桃符以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书除祸降福的吉利话,岁首钉于大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在此不提了)。这种挂桃符的风俗沿袭至五代(公元907-960年)的时候,开始有人将联语题写在桃符板上而称为春联,文字上记载的是《宋史·世家·西蜀》: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翕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恐怕这是中国最早之春联了,而挥春则是在过年之前即席挥写或印成对联的联句,特别是在乡村,多有请村中有文化、书法好的人帮忙写挥春,而商人习惯上是从集市上或文人雅士、书法家等手中购买、雅属,于春节前夕,多在年卅晚,贴在或挂在大门两侧,称为春联。春联多以吉利言语,祈望美好生活之词语组成,从对联中,人们可看到主人的工作职业。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除了挂挥春,还有贴门神之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据说,贴门神这种习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贴门神开始流行时,是为了驱邪镇鬼,这与过去挂桃符是并存的,因而岁时贴门神是贴钟馗打鬼的画和“神荼”、“郁垒”的字,直至现在,我们还可看到一些区镇,尤其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字样的门神。相传宋代开始,人们为祀三国时的关羽,并将关羽称为关帝,遂将其绘成年画作门神,贴于门上,也有一些巧手之人自己绘制或剪贴一些喜庆欢乐的年画张贴,这就将贴门神改称之为贴年画了,而这种习俗也与挂挥春并存流存至今。一般贴门神多在年卅晚的晚饭后,也有在年初一大清早张贴的,主人在贴门神之前要烧香、烧炮仗,并要在历代祖先的神主牌前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再出门口恭恭敬敬贴上。古时的人喜采用“图像意念”,如福、禄、寿三字,多采用蝙蝠、方孔钱、桃子等图象的物品,来表示吉祥的意念,更有人将福字贴倒过来贴作门神,这种倒贴福字的习俗,是取其谐音“福到”或“到福”的意思。

5、守岁团年烧爆竹: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称之为除夕夜,也称为年卅晚。在除夕的下午,不管在外地的或是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的男性(外嫁女一般随夫家)和出外打工的未婚女子,一般都举家提着年货贺礼等返祖家吃团圆饭。团圆饭做好后,一般是先敬祖先,就是讲先拜祖先,后全家团聚吃饭。中山人吃团圆饭时的菜式主要以猪、鸡、鸭等家禽,以及鱼丸、肉丸、发菜等菜肴为主,多为九道菜式,中山人习惯上称之为“九大簋”,取其意为“长长久久”、“合家团圆”、“新年发财”等吉祥意义。饭后,一家老少济济一堂,吃瓜果,闲谈家事或进行各种游戏。而小孩子们则走到屋前屋后空地燃放烟花炮仗或点燃灯笼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有些还通宵达旦)。到了子时(即夜晚十二时)各家各户就大放烟花爆仗,以示送旧迎新。

这里,除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之外,还有送旧迎新,祝长辈长寿健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意义。俗语讲“守冬爷长命(即冬至),守岁娘长命”。在《牟平县志》上有这么一段:“年终为除日,……子弟称觞,为长春寿,环侍香案,通夜不寐,谓之守岁”。

中山另一习俗,就是在除夕团圆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尤其是给孙子、孙女这些小字辈们派利是。古时,使用方孔钱币,长辈就用红线穿编成串,挂在家中的小字辈脖子上或腰间,又或是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驱鬼,因之亦称为压岁钱。解放后这种风俗因使用的钱币不同,以及破除封建迷信以后,这些压岁钱改用红纸或利是封包住,放于孩子袋中或交给孙儿手上,让孩子们买文具玩具或买零食、烟花炮仗等了。但总的来讲还是一种祈望祝福的意思,即希望小字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健康成长”这样的一种吉祥意义。

6、初一拜年派利是:

《香山县志》载:“元日拜年,烧爆竹,禁洒扫”。按中国旧俗,农历正月初一,称之为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未全亮(确切地说,在年卅晚子时),城乡各地就相继点燃炮仗,狮鼓也响个不停,从而使各家各户的大门口都铺满红色的炮仗纸,加上各家门口挂起的春联门神(年画)更是满目皆是红光辉影。真可谓是开门红了,同样是取其吉祥大利之意。

早茶后,城里乡村,各行各业的人群就扶老携幼涌出家门,穿红着绿,梳靓头发,手提礼品走街穿巷,到长辈或亲朋戚友家去拜年了。这种习俗源于何时,无从查考。据《宛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恐怕中山拜年之俗也源出于此吧。相传中山在明清年代起,初一拜年有这样的习俗:初一早起先拜天地及历代祖宗,次拜家中的尊长,而后是家中各人,由大至细,对尊长要行大礼,致贺词,对小孩要封利是(一般是已婚向未婚的青年和小孩派利是),同辈人之间,只需拱手互贺就行了。家中各人拜年后,男仕们便出门到族中长辈或亲朋戚友家中去拜年了。拜年期间,如见到亲朋好友的小孩,包括尚未结婚的少男少女,多有互派利是的习惯。在街上碰见熟人均要讲上几句:“恭喜发财”、“新年好”、“龙马精神”、“添丁发财”等等祝贺话语。

在饮食方面,年初一这天,一般市民都吃斋菜素食为主。究其原因是年卅晚的团圆饭佳肴太多,容易“撑住”消化不良或是吃得太肥腻等缘故,因而年初一多有吃斋的习惯,据一些长辈和宗教界的信众称:大年初一吃斋是源自佛家的斋戒习俗。另外在年初一这天不允许扫地;不准用刀剪利器,更要小心打烂碗碟茶杯,如无意中碰跌,则要讲上几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吉利是”等吉祥话,然后迅速收拾碎片,如有客人在座,均要讲句“对唔住”、“花开富贵”等吉祥如意的说话,以求心安理得。

在中山沙田区一带,尤其是中山民歌发源地的坦洲地区,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习俗“初一龙舟周街唱。”如当地俗话说:“初一狮鼓响,龙舟叮当敲,穿街基围过,百子又千孙……”。过去在年初一清早,在坦洲地区,你会看到当地的一些人手里拿一根竹子或木棍撑着一条用红木或杂木精工雕成的,约一尺半长十来公分粗的龙头或整条木龙,脖子上挂着一面龙舟鼓,鼓上连接着锣钹;另一只手举着一幅写有“恭喜发财”、“龙舟送子”、“百子千孙”等字样条幅对联的民间艺人,边舞手中的木龙,边走边唱龙舟,凡到了新婚的门户或有钱人的家宅前,便上前叩门,尤其高声地唱着民歌,龙舟鼓点也敲得特别热闹一些。一般来讲,年初一唱龙舟,在过去来讲,主要内容是唱百子千孙、早生贵子的主题,为新婚人家祈福,寓意“送子”。这种风俗与畲族的“盘龙歌”有接近之处,历史上,汉族的习俗多以“麒麟送子”为主,而畲族的“盘龙歌”亦是送子的意思为主,坦洲唱龙舟,一般是以道情或叹情为主旋较多,但年初一唱龙舟却是以欢乐的旋律为主,因而在过去,坦洲人年初一大多数都欢迎唱龙舟,演唱者所唱的内容,多是迎合群众的口味,主要唱“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百子千孙满堂红”等内容,屋主在听完龙舟后,则封利是给演唱者。这种习俗至今在坦洲群胜一带尚流行,只不过内容有所改变罢了。

7、年初二祭财神:

年初二俗称开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亦称为“送年”、“开年驾”等。古时候在开年这天,一早就由家中的男仕以及儿子或孙子用扫把从门口庭院开始向屋门扫去,再从门口向屋内扫地,清扫完毕,就烧炮仗,点香拜祭天地和神台上的历代祖先,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子千孙等等。主要的是祭拜财神(传说中主管财帛的神),祈求来年财源广进,过去多为商店和食肆在年初二开市前拜祭,习惯上称为“开牙”,多做九种菜肴,俗称为“九大簋”,以示“开门大吉”、“财源茂盛”之意。

这一天与年初一恰恰相反,年初一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而年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大动干戈,㓥鸡杀鸭,打扫卫生。在拜祭完毕后,家中各人互相道贺后,已婚男仕便携妻带子前往外家给外父外母(岳父岳母)拜年,直至晚饭后才返家。而未婚者则趁此佳节前往恋人家去或好友家去拜年道贺。各醒狮、舞龙队伍则鸣锣敲鼓穿街过巷去采青表演,发新年财了。

8、初三赤口泼水洒米祷神:

汉族的旧俗里,大年初三俗称“豕日”(古代家畜的一种,体肥尾短、鼻长、耳似蒲扇,俗称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中有:“……三日不杀猪……”。古人认为正月一岁之首,而岁首的头七日更为重要,禁忌也特别繁多。古时的人们平时肉食较为缺乏,对于汉族来讲猪更是主要的肉食。因而在农村养猪是很重视的,在中原一带年初三为“豕日”,而“豕”是猪的别称,所以在年初三之日,人们一早起床,首先要观看气候的阴晴来决定养猪业的兴与旺、灾与难。中山人把这一日称之为“赤口”,寓意初三这天人们会象猪一样哄叫不停。过去中山人迷信占卜术,有道士预言,正月初三容易与左邻右里争吵不吉利,容易犯“官非”,加之农户要养猪,更要敬天拜地祈求上苍庇佑,因而在初三一早,家中主妇则开门泼水洒米,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愿,而后返入里屋,在大堂求神拜佛,以求不犯口角,更避官非,且不出门去拜年,久而久之,逐渐成为一种陋俗。解放后,这种所谓陋俗已逐渐改变,但尚有农村的长者遵循并指责后辈初三赤口不要去拜年。另外,中山个别的人家有称大年初三为“车公诞”的,因此多在大年初三日到车公庙去参拜,并去转动庙里的风车、占卜问卦。

9、初七人日炒粉拜神:

汉东方朔《占书》曾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而隋·薛道衡《人口思归》则有这么一段:“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从史书及前辈老人口中所述,古时的“人日”,同样是古代早期的一种占卜活动,沿袭至汉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和社火活动,中山古时候,人日时各家各户均先拜祭神灵,祈祷人、畜兴旺。而后用七种蔬菜或是七种水果,做成羹汤,称之为“七宝羹”、“七宝斋”,多数人家这天不煮饭,吃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面,饭后纷纷出外参加各种社火活动,直至晚间才返。

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中山一班文化人牵头倡起了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弘扬“博爱”精神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慈善敬老”、“扶危济困”等内容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每年的年初七举行,这就将过去年初七祭祀活动改变为慈善公益的大型社会活动,给人日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注进了博爱、慈善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生机,而成为中山的新民俗文化活动,现在每年的年初七中山人都举行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称为慈善万人行,而“提起万人行、中山人脚板痕(痒)”,已成为中山人新的口头禅。

10、元宵十五闹花灯:

据历代《香山县志》称:邑人多信道。而历史上,元宵俗称上元、元夜、元夕等,相传源出于道教。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历史上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故又称“灯节”。《香山县志》则有:“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唱,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的记载。元夕张灯为谜语悬赏中衢曰“灯信”。古时中山人在十五这日,妇女多到庙宇拜神,尤其是在石岐(现城区)的妇女,多数涌去城西三元庙庆贺上元大帝诞。据史料载:自古以来我国有元宵节张灯观赏的风俗,在中山到正月十五夜各家各户则在门前张灯结彩,点燃蜡烛,小孩手提灯笼穿街过巷玩耍,各宗祠更是云集一群群文人雅仕,挂出灯谜,大摆“射虎”龙门阵。故而,元宵十五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节”等,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观灯之俗流传至今。

元宵这天,人们在饮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汤圆之类食物,这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寄寓家人团聚圆好,生活幸福美满,而恋人们则手拖手去拍拖“晒月光”,因而又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门前张灯结彩,以吸引左邻右里;文人雅仕则在彩灯上写上谜语、诗词,让游人猜谜或对联,称为“射虎”。各大武馆则纷纷舞龙、舞狮大展武艺;大户人家还在祠堂门口空地表演地色(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跑旱船”民间艺术)、演戏等。清代期间,在中山的一些地区,如小榄等地,一些民间的社团在元宵那天晚上,还组织以民间故事、典故等为题材的花灯巡游活动,称为灯会,男女青年举灯结伴歌唱,俗称唱灯歌。因此,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闹花灯,这种民间社火活动,直至正月十六日晚才结束,称为散灯。

11、正月开灯与结灯:

《香山县志》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其实灯节是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但中山过去习惯上,凡生了男孩的(即添丁)人家,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起的一个月内,择黄道吉日开灯。开灯那日,先到纸扎店定制花灯,一般是定造四个:一个挂在祖先灵前;一个挂在祠堂;一个挂在住宅门官神前;另一个则挂在社稷坛上。开灯那天,添丁的人家必备上一席丰盛的佳肴以祀神,或同时摆上几台酒席宴请宾客。而各族的祖祠内或祠前的禾堂中,也有本族人祭祖开灯派彩的习俗。既然有开灯,就有结灯。结灯一般在二月二日土地诞日举行,也有在旧历三月三清明节前结灯的。同样,结灯那天,也要备上几席丰盛的佳肴酬神拜祭祖先和宴请氏族乡亲的。

3. 小华每隔一分钟放一个烟花10分钟放多少个

是10.56个。不是整数。
怎样发放烟花图案给你朋友?
很简单啊,
现成的设计啊,
领导批准,
就立即可以开始制造喔,
当然啦,
还是中国设计,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去制造额。
就是,
你通过俺提供的专门系统,
将你的画笔、
将你在空中的手势,
立即进行立体重建数学运动模型,
将各项参数,
实时发送给你的朋友。
你的朋友那里,
预先,
通过电话,
联系到,
上门准备相应你的空间运动指令的大系统。
在你即兴在空中构建立体造型的同时,
在你的朋友那里,
连续燃放出立体的烟花造型。
你的意识变化,
就立即决定了远方的造型风格、
轮廓尺寸,
你的各种实时的颅脑内的脑成像变化,
就决定了你朋友那里,
烟花的,各个局部的各种色温、颜色、亮度的细节。

4. 周杰伦一共有多少首歌

《JAY》,2000年11月1日
01 可爱女人
02 完美主义
03 星晴
04 娘子
05 斗牛
06 黑色幽默
07 伊斯坦堡
08 印地安老斑鸠
09 龙卷风
10 反方向的钟
《范特西》,2001年9月15日
01 爱在西元前
02 爸我回来了
03 简单爱
04 忍者
05 开不了口
06 上海一九四三
07 对不起
08 威廉古堡
09 双截棍
10 安静
《Fantasy+Plus(EP)》2001年12月1日
01 蜗牛
03 世界末日
02 你比从前快乐
《八度空间》,2002年7月1日八度空间
01 半兽人
02 半岛铁盒
03 暗号
04 龙拳
05 火车叨位去
06 分裂(内地名离开)
07 爷爷泡的茶
08 回到过去
09 米兰的小铁匠
10 最后的战役
《叶惠美》,2003年7月1日 叶惠美
01 以父之名
02 懦夫
03 晴天
04 三年二班
05 东风破
06 你听得到
07 同一种调调
08 她的睫毛
09 爱情悬崖
10 梯田
11 双刀
《寻找周杰伦EP》2003年11月11日
01 轨迹
02 断了的弦
《七里香》,2004年8月1日 七里香
01 我的地盘
02 七里香
03 借口
04 外婆
05 将军
06 搁浅
07 乱舞春秋
08 困兽之斗
09 园游会
10 止战之殇
《J III(EP)》2005年06月23日
01 飘移
02 一路向北
《十一月的萧邦》,2005年11月1日 十一月的萧邦
01 夜曲
02 蓝色风暴
03 发如雪
04 黑色毛衣
05 四面楚歌
06 枫
07 浪漫手机
08 逆鳞
09 麦芽糖
10 珊瑚海
11 飘移
12 一路向北
《霍元甲EP》2006年01月16日
01 霍元甲
02 献世(粤语live版)
《依然范特西》,2006年9月5日
01 夜的第七章
02 听妈妈的话
03 千里之外
04 本草纲目
05 退后
06 红模仿
07 心雨
08 白色风车
09 迷迭香
10 菊花台
《黄金甲EP》2006年12月12日
01 黄金甲
02 菊花台
《不能说的秘密电影原声带》 2007年8月13日
25 不能说的秘密
《我很忙》,2007年11月2日我很忙
01 牛仔很忙
02 彩虹
03 青花瓷
04 阳光宅男
05 蒲公英的约定
06 无双
07 我不配
08 扯
09 甜甜的
10 最长的电影
《电影大灌篮原声》 2008年1月18日
01 周大侠
《北京2008奥运会歌曲专辑》2008年5月
01 千山万水
《魔杰座》,2008年10月11日
01 龙战骑士
02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03 蛇舞
04 花海
05 魔术先生
06 说好的幸福呢
07 兰亭序
08 流浪诗人
09 时光机
10 乔克叔叔
11 稻香
《龙战骑士(2DVD)》2009年1月20日
1-1 牛仔很忙
1-2 彩虹
1-3 青花瓷
1-4 阳光宅男
1-5 蒲公英的约定
1-6 无双
1-7 我不配
1-8 扯
1-9 甜甜的
1-10 最长的电影
2-1 龙战骑士
2-2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2-3 蛇舞
2-4 花海
2-5 魔术先生
2-6 说好的幸福呢
2-7 兰亭序
2-8 流浪诗人
2-9 乔克叔叔
2-10 稻香
2009年
画沙(袁咏琳作曲并共同演唱)
2010年
你是我的OK绷
跨时代
《跨时代》2010年5月18日
01. 跨时代
02. 说了再见
03. 烟花易冷
04. 免费教学录影带
05. 好久不见
06. 雨下一整晚
07. 嘻哈空姐
08. 我落泪。情绪零碎
09. 爱的等飞行日记
10. 自导自演
11. 超人不会飞
◆其他创作
吴宗宪:
三暝三日《吴宗宪的台语歌》
大声说出心内话《吴宗宪的台语歌》
唱歌的人尚快乐《吴宗宪的台语歌》
容易破碎的心《吴宗宪的台语歌》
相思是啥密《吴宗宪的台语歌》
你比从前快乐《你比从前快乐》
平衡点《你比从前快乐》
放我一个人《你比从前快乐》
伤心的树《你比从前快乐》
耍花样《脱离轨道》
脱离轨道《脱离轨道》
瞎了聋了《永保安康》
一路上小心(新专辑首波单曲)
康康:
催泪《催泪》
离开你不得已《催泪》
电灯泡《催泪》
刀锋边缘《圆梦》
电灯泡2《圆梦》
定时炸弹《圆梦》
《SBDW 咻比嘟哗》
世界末日《世界末日》
哈啦《世界末日》
野孩子《世界末日》
你走《世界末日》
不是不想《Wanne Fly》
La Mumsica《Wanne Fly》
温岚:
屋顶
You will get my heart《第六感》
喜欢这样子《第六感》
胡同里有只猫《第六感》
耳边风《第六感》
不告而别《第六感》
北斗星《有点野》
动心《有点野》
眼泪知道《有点野》
地狱天使《蓝色雨》
走《蓝色雨》
发烫《蓝色雨》
祝我生日快乐《温式效应》
夏天的风《温式效应》
蔡依林:
你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Lucky Number》
说爱你《看我72变》
布拉格广场《看我72变》
骑士精神《看我72变》
就是爱《城堡》
海盗《城堡》
倒带《城堡》
刘畊宏:
失落的入场券《彩虹天堂》
心动心痛《彩虹天堂》
心灵交战《彩虹天堂》
情画《彩虹天堂》
西域传奇《彩虹天堂》
S.H.E:
热带雨林《青春株式会社》
河滨公园《Super Star》
候鸟《ENCORE 安可》
触电《Forever新歌+精选》
安静了《我的电台 FM S.H.E》
南拳妈妈:
瓦解《南拳妈妈的夏天》
你不像她《优の良曲南搞小孩》
陈小春
抱一抱《抱一抱》
犯贱(粤)《抱一抱》
我爱的人《抱一抱》
二愣子《抱一抱》
一定要幸福《算你狠》
献世(粤)《算你狠》
江蕙:
落雨声《半醉半清醒》
到底谁是伊《红线》
爱作梦的鱼《爱作梦的鱼》
徐若瑄:
姐,你睡了吗?《不败的恋人》
快过期的草莓《假扮的天使》
面具《我爱你×4》
美人鱼《Vivi and...》
许茹芸:
禁止悲伤《真爱无敌》
蜗牛《真爱无敌》
一天一天《真爱无敌》
手写爱《北纬66度》
莫文蔚:
黑雨《X》
天下大同《如果没有你》
众生缘(粤)《如果没有你》
王雪娥:
谁是白痴《滑步向左》
爱情俘虏《傻瓜就是我》
动力火车:
不会哭的人《再见我的爱人》
重伤的汗水《再见我的爱人》
梁汉文:
慢歌《Music is the answer》
我就是忘不掉《蝴蝶来过这世界》
找快乐的人《蝴蝶来过这世界》
陈冠希:
流浪车票《Break Through》
战争《Please steal this album》
陈奕迅:
冤家《反正是我》
淘汰《认了吧》
江语晨:
浪漫爱《晴天娃娃》
晴天娃娃《晴天娃娃》
我太乖《晴天娃娃》
杨瑞代
月光
流浪诗人
浪花兄弟:
你是我的OK绷《浪花兄弟》
想你就写信 《浪花兄弟》
说好的幸福呢《浪花兄弟》
太阳升起《浪花兄弟》
地心引力《浪花兄弟》
其他歌手(32首)
刘德华 一壶乡愁《天开了》
张学友 算命《学友.热》
郭富城 爱情《my nation》
古巨基 夜空的精灵《寻宝》
王力宏 打开爱《不可能错过你》
罗志祥 自我催眠《催眠Show》
潘玮柏 站在你这边《壁虎漫步》
周渝民 我不是F4《我不是F4》
阿杜 退让《哈罗》
李威 云淡风轻(电视剧《急速传说》主题曲)
吕方 悲伤的斜对面《Dear吕方》
柯受良 温柔坏男人《再次征服》
钟镇涛 魔鬼的情诗《涛出新天》
迪克牛仔 出卖心碎《我这个你不爱的人》
锦绣二重唱 月光《锦绣3温暖》
李玟 刀马旦《Promise》
张惠妹 如果你也听说《star》
梁咏琪 给自己的情歌《给自己的情歌》
容祖儿 小小《小小》
伊能静 念奴娇《Princess A》
陶晶莹 两个寂寞《青春》
许慧欣 诗水蛇山神庙《谜》
梁静茹 失忆《亲亲》
张韶涵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Ang 5.0》
黄俊郎 女孩别为我哭泣
游艾迪 Girl Power《i-D POWER》
芮恩 白色羽毛《ruien》
玺恩 时尚工业《玺出望外》
4 in love 命中注定《谁怕谁》
Twins 连带关系《桐话妍语》
王澜霏 寂寞河流
林志玲 《带我飞》
钟嘉欣&韦雄 《恋爱令人心痛》
黑人&周杰伦 《二手烟》
宋祖英 《黄浦江深》

5. 1米3直径(内径)的游戏池放多少个海洋球(6.5厘米直径)能铺满两层

我不太会算。这段时间正在计划做一个小的游乐场,问了很多人,1平米的池子放1500个5.5cm的球,球面高50公分。一米三的池子放6.5公分的,估计也要1500左右。

6. 治“春节雾霾”,禁放烟花爆竹也得灵活你怎么看

今年,持续上千年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燃放烟花爆竹是大家喜庆节日的一种传统习惯,然而,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质量以及人身安全等造成很大影响和隐患。

反对,不该禁放烟花

@“臭咪子猫喵”:过年不让放炮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多把心思放在怎么治理城市人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上,比如,低水平的建筑施工;汽车废气大量排放;无环保措施的工厂;低水平的供热系统等等。

@“柳儿青青”:春节一年就一回,没有鞭炮能叫过年吗?大不了多戴一副口罩。

@“渔夫_大马士革”:有时间管管汽油吧,那玩意三百六十五天都烧,鞭炮能响几天?汽油里面又有多少猫腻?

@“Darren_张”:我觉得应给人们选择的权力,硬性禁止也不好,但可呼吁少放烟花,关键时刻多数人还是有这种自觉性的,不放或少放。

@“bluedd”:不应禁放,但应节制。鞭炮是民族的传统,不应简单粗暴地禁掉。但也不能无节制地燃放,制造噪音、污染环境、危害安全。为什么不是禁放就是没节制地燃放,为什么就不能找一条折中的方法呢?

@Vicky_Lew:空气污染严重,没有人提议少开车,一年来就放那么几天炮还非得拿这个开刀,现在过年要不是放点炮哪儿还有年味儿啊,我就不信放两天炮能污染半个月,这天天没人放炮不也这样吗?

@钱隆隆:空气污染中放炮的因素并不大,不放炮也只能降低火灾隐患。若要真正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就要从源头开始治理,而并不是抓紧这些细枝末节。

@Fsbear:我反对春节少放鞭炮,事实上最近几年鞭炮声已经比我小的时候少很多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倘若再没有鞭炮声,真不知道春节和其他平常日子有啥区别了。

网民热议:“鞭炮污染论”与“民俗幸福论”对立

雾霾频袭环保紧迫春节“禁放烟花”争论再起

雾霾中放烟花=自己给自己放毒气弹?

他山之石

1952年,英国伦敦爆发“伦敦烟雾事件”。短短4天,伦敦市因大气污染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1956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

1952年和1955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对此,1955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空气质量管理控制条例。1963年国会通过更全面的空气质量管理办法,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象特点,制定不同的空气参数指标。1997年,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

7.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8. 国外有哪些有趣的节日

世界人体彩绘节,奥地利

为期一周的艺术与人体美的庆祝活动在欧洲中部的奥地利举行。在这个国家的小镇沃尔特湖畔佩莎赫,好奇的人们和世界上最好的身体绘画艺术家聚集并创造了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文化节日之一。事实上,这个节日也是世界上独特的一个节日,所以没有比沃尔特湖畔佩莎赫更好的地方来欣赏艺术和人体了。

奶酪节,西班牙

对奶酪爱好者这个节日是再好不过了,在西班牙有一个真正的奶酪节,它在一个叫特鲁希略的西班牙小镇上,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好的奶酪制造商来竞争他们的奶酪,评选年度佳奶酪。节日也有大量的工作坊,品尝会议和其他活动,为所有的奶酪狂热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会让你倍感甜蜜。

沙滩节,德克萨斯州

在沙滩节上,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用沙子制作出令人惊叹的雕塑,但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也有一些不同的城镇,在世界各地举办这样的节日,在阿兰斯港举行的沙场,就值得一提。每年的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这个节日每年都会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他们也可以尝试建造一些独特的沙子。所以,在这里,所有年龄层的成年人和孩子都能在海滩上享受一个完全适合家庭的周末。

圣火节,苏格兰

这个节日主要是由一艘巨大的维京号飞船的复制品来完成的,接下来是36个小时的其他景点,所有的游客都有不同的爱好。

圣佛明节,西班牙

这个节日实际上是献给圣·费明的,他是纳瓦拉的守护神,实际上是一个宗教节日。宗教和奔牛的方式有什么共同点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参加这个节日(无论是作为访客还是参与者)都是必须的要注意安全的。

沙漠节,印度

在沙漠之城杰伊瑟尔梅尔,每年二月,你可以在世界上最冷的节日沙漠节上驻足。虽然它最初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但现在这个节日是最大的和最好的庆祝活动,展示了印度的真正精神和周围的一切。沙漠节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活动,像骆驼赛跑,最漂亮的髭须比赛等。

悉尼香浓咖啡节

澳大利亚是全世界最爱咖啡的国家之一,咖啡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大小城镇。香浓咖啡节是悉尼一年一度的咖啡盛典,在着名景区The Rocks举行。每年7月,这里开始举办有关咖啡的各自活动,你可以享受到全悉尼,乃至全澳洲、全世界最棒的咖啡、巧克力和茶。身为咖啡控,必须要好好感受这场咖啡盛宴!

啤酒节,德国

在很多庆典上我们都会喝酒,啤酒尤为受人爱戴,在世界上也有这样一个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着名的节日之一。每年9月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举行的啤酒节是庆祝食物和饮料的盛会。喜欢喝啤酒的人不妨去这里一比高下。

狂欢节,路易斯安那州

路易斯安那州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节日,就是他们的狂欢节,每年2月举行,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有了服装、音乐活动、游行,当然还有扔珠,在这里庆祝的狂欢节已经成为城市和国家本身的同义词。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一定要去参加这个节日。

泼水节,泰国

泼水节是在泰国的一个重大节日。事实上,泼水节只是泰国新年庆祝活动的一小部分,但它确实值得是热闹非凡的一个节,它持续大约三天,一直都是关于水的,因为这个活动也标志着旱季的结束,解释了这个巨大的水节实际上是整个节日的主要事件。因此,做好准备在这里淋雨,因为天气干旱所以中途没有人离开这个节日。

9. 各色各样的民风民俗

一。满族满民风民俗
[民族简介]
满族,现有人口约9821000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 6 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饮食习惯]
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

[婚丧习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建筑特色]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服饰特色]
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 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民族禁忌]
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二。蒙古族民风民俗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待客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 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华丽的民族服装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下端不开叉,衣领较高,服带中围,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带一般由绸、缎等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视袍子的颜色而定。男子扎腰带时,袍子向上提,下摆束得较短,即显得精干潇洒,骑乘或劳动时也方便。女子之相反,扎腰时一定要把袍子拉展,以显示身材的苗条健美。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系上腰带骑马时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还可保暖。
“查干萨日”的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
祝寿
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祝寿的对象为正当“本年”的长者。祝寿开始时,先为85、73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25或26日,腊月27至除夕的几天里,则为61、49的本年者祝寿。给长者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祝寿礼的轻重多寡,一般视祝寿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定。
除夕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
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
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草原宗教
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民族地区,现有喇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汉佛教和道教7种宗教。汉佛教在我区有悠久的历史,其它宗教从十七世纪后先后传入。
锡盟的喇嘛教是属西藏佛教格鲁派,传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锡盟有喇嘛教寺庙192座,喇嘛12750人,大多分布在牧区的苏木。1960年庙宇减少为102座,喇嘛 3542人,1966年庙宇减少到92座,喇嘛2290人。在十年内乱期间,党的宗教自由政策遭到破坏,喇嘛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绝大多数寺庙被破坏,经书被焚毁;寺庙停止了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锡盟喇嘛教的喇嘛和信教群众逐渐恢复他们的正常宗教活动,有的寺庙国家还拨给维修经费加以修缮,一些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喇嘛领取了生活补贴,自养事业有所发展。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
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阅读全文

与工业风放烟花的棍要多少蜡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水池设计规范要求防水如何 浏览:993
如何鉴别汽车胎压是否过高 浏览:906
福永大族工业园坐什么车 浏览:106
最便宜宝马suv多少钱 浏览:128
奥迪a6l仪表骨架怎么拆 浏览:741
宝马mini空调哪个位置容易漏气 浏览:372
汽车滤清器最通畅是哪个牌子 浏览:79
汽车如何到8000转 浏览:552
宝马前面的两个灯都是什么灯 浏览:404
汽车座椅歪了怎么办 浏览:598
奥迪a6c7怎么转向学习 浏览:642
a3l奥迪2021款多少钱黑色 浏览:126
宝马7系马牌轮胎是什么型号 浏览:846
奔驰gla200落价多少 浏览:337
锦州工业阀门都有哪些 浏览:800
汽车有点怠速怎么回事 浏览:588
单开门汽车有哪些品牌 浏览:866
萍乡奔驰怎么使用 浏览:401
临沂奔驰哪里买最便宜 浏览:533
法国以什么工业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