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产啤酒前十名有哪些
国产啤酒前十名:
青岛、燕京、雪花、金威、珠江、哈尔滨、雪津、金星、重庆、百惠。
⑵ 想喝精酿啤酒,不是那种工业普通啤酒,有什么好的啤酒推荐吗
科乐蒂精酿,性价比很高呀!酒的口感醇厚,喝了很舒服。这年头,喝酒不再拼量了,自己慢慢品,个中滋味独上心头。
⑶ 麦芽汁浓度在12度以上的国产啤酒有那些
麦芽汁浓度在12度以上的有青岛啤酒和哈尔滨啤酒,具体如下:
1、青岛啤酒
全国原麦汁浓度:12度酒精度:3.52-4.8%售价:¥6/瓶,青岛啤酒的生命力和川菜馆不相上下,连喜马拉雅山脉无人区里都可能开有一家川菜馆,然后里面有卖青岛啤酒。青岛的口感应该是国内工业啤酒的标杆,它的味道就是清爽的淡啤酒味儿。
2、哈尔滨啤酒
主要东北原麦汁浓度:11度酒精度:3.7%售价:¥4.5/瓶,500ml。哈啤的岁数比青岛还老,1900创建于哈尔滨,是国产啤酒的祖宗。哈啤较青岛更加清淡,而且价格更便宜。可以没喝过百岁山,但一定喝过哈尔滨。
(3)国产还有哪些不是工业啤酒扩展阅读:
麦芽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就越好,同时泡沫细腻持久,酒味醇厚柔和,保管期也长。因此,“原麦芽汁浓度”是鉴定啤酒的一个硬性参考指标。国内12°以上的啤酒较少,目前流行的主要是11°、10°、8°,国外啤酒主要是11°、12°或者更高。
一般地,麦芽浓度越高,酒精度也越高。
麦芽汁浓度在6°~8°,酒精度为2%左右,属于清凉饮料(也叫无醇啤酒或低醇啤酒)。
麦芽汁浓度在8°~12°,酒精度在2.5%~4%左右,是我国啤酒生产的主要品种,8°、淡爽等类型啤酒酒精度大约2.5%,纯生类型在3%左右;干啤在4%左右。
麦芽汁浓度在14°~20° ,酒精度为5%~10%,大部分德国啤酒、精酿啤酒(IPA)等属于此列。
整体而言,麦芽浓度低酒精度的啤酒品质低、廉价、酒劲小、口味淡,适合大量牛饮(数瓶);麦芽浓度高酒精度高的啤酒品质高、贵、酒劲大、口味浓重,适合少量饮用(一杯或一罐)。
⑷ 国产精酿啤酒优秀的品牌有哪些
先看看什么是精酿咱再谈品牌。
1. 精选的原料。
不因成本原因以次充好,更不能使用替代类的辅料,添加剂,调味料。这里举一个每天发生的实际情况:
中国的新疆和东北都有大麦出产,但是由于气候,土壤,和种植原因,饱满度,浸出率,和蛋白质只有德国慕尼黑和班贝格的一半不到。同时因为产业没有重视大麦在酿酒业上的应用,而大麦也不是人类的直接食物,目前国内出产的大麦都是按照畜牧业标准,沙石杂质丰富。然而,对于商人来说,能卖就行了,就欺负没喝过好的都够了。
你可能会说,那他的罐子上不是印着麦芽汁浓度吗?跟网上的标准都差不多呀!实在抱歉,那个参数在现有标准中,几乎是可以人为调整的。他们把更廉价的大米,玉米粉大量放进去和麦芽一样提取糖来发酵,然后兑水稀释;写在罐子上的麦汁浓度实际上有玉米,大米的浓度。数据告诉我们,国内各地有名已久的大啤酒品牌,无论印上精酿与否,替代物的占比都在50%以上,甚至有的酒是用90%糖浆作原料来发酵的,随处可见的B威和大部分进口品牌也不例外。
什么?这样替代完还能写麦汁浓度?也不用把真实的原料写进配料表里?是的,法律没有限制。你很愤怒,我也很愤怒。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以为,是杯啤酒就是淡的,酒体就是像水一样薄和清淡的,闻起来就是那个味儿的。
2. 精酿必须手工。
你或许以为用最先进的机器就行了,全自动的东西都设计好了,那不是更有标准更稳定?可惜你忘了地球上没有两棵一样的大麦,也没有两棵一样的酒花。不一样的东西,放进都一样的机器里,用工业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去进行,能“精”吗?为什么它又真的有那么稳定的味道?这又回到上一点,用添加剂呀,添加剂是有化学标准的,大自然的东西又贵又不稳定,用化学的自然就稳定了。
大麦产区的降雨,温度,日晒,湿度,和储藏时间都会影响每一批的原料。而且酿酒师或者品牌方如果心里有一个味道,一种感觉在追求,即使原材料完全没有变化,他的每一批酒都会不甘心地在上一次的基础上略作优化调整。“精”是一个追求极致的过程,这和个过程没有终点。精酿本来就不应该机械地让每一批出酒都一模一样;纯商业化的东西才会选择在钱这个点上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稳固。
3. 精酿要有把人带入那个精神世界的精神
这句话有点复杂,啥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那可不是每个人都认可的呀。没错也错! “精”的定义决定了它本来就不应该是针对所有人,所谓人分三六九等,酒也一样;所以也不需要这些这么伟大,这么宽泛流传的精神,它一定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场景,所有心情。那么问题来了,酒虽然不是一个纯物质的东西,但酒液是物质形态的,有精神才叫精的话,怎么展现呢?
称得上“内含精神”的酒,它的整个体验,会通过呈现,口感,味道,嗅觉,故事等等去引导品酒者,引导他从烦嚣的眼前进入那个物质世界之外的某个精神世界里,那个世界只属于某个心理状态下你和你想要存在的东西。这才是把“酒”跟其他饮料从根本上不一样的属性做“精”,这也是要酿出“精酿”的人的终极追求;不是销售,不是要覆盖多大的市场。而要酿出这样的酒,酿酒者和酿酒品牌本身自己就要有一股“不把精神酿进酒里心不死”的精神。
虽然从文字角度,分开了上述的三点去说,但其实第3点里又反证了第1和第2点必然性。要让酿造出来的酒纯粹又精确地承载一种精神,第1和第2点虽然国家没有标准,法律没有限定,但是你的精神会跟你自己过不去,主导你去用“精”的原料,不断精益求精。所以,精酿,在最高层面,应该定义为精神酿造。
再回到品牌这个问题上。
现状是自从精酿这两个有价值的词进入我们生活以后,一批又一批打着“精酿”的旗号却只有物质心的商业品牌利用“精酿”这两个字把利益最大化。像#斑X#,#熊X#,#高XX#,#崂X#还有一些这种借“精酿”为名把精力花在IP和融资上,在网络大行其道地做营销,不顾及精酿本身代表的东西。可以这么说,目前国内能买到的,无论是否进口,没有20以下一瓶的真精酿。20块以下一罐的都是打着精酿旗号让人以为喝那个入门以后再去好的,实际上导致很多人自以为买了精酿,自以为入门。。。实际上喝的还是平时最普通的工业化东西最后加了点浸膏调味而已。
当然也有越多的个体知道要有自己的坚持,注重第1和第2点的小酿酒品牌慢慢发芽。像#京 A,#悠航#,#拳击猫#,#18号馆#,他们的酒虽然和美式精酿的非常接近,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从原料上没有往利益方向妥协。可惜的是他们目前都还是前店后厂的形式,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容易接触到;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单字叫 #阔# 的新晋文化品牌,把精酿做成了文化和精神的载体,不但酒本身,从渠道筛选,包装,页面呈现,到整个体验,都体现它自己的精神,有稳重的现代文化气息。#阔# 的酒款我只喝过三款,都做出了独有的香气和味道。这些就像物质社会里的一股清流。当某天你在和朋友喝着这样的精酿,旁边虽然还有人大吵大闹地怼着一打一打的工业啤酒,但从窗外看过来的第一眼,你和他们就已经完全是两个物种,在两个世界。
自己喜欢这个,也有比较久的经验,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⑸ 国产啤酒有哪些品牌
国产啤酒有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燕京啤酒、金星啤酒、山城啤酒等。
1、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
2、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产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仍风行于中国各地。
3、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啤酒生产企业。燕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啤酒企业集团之一。
4、金星啤酒集团是1995年10月以河南金星啤酒厂为核心组建的集工、贸、科研一体化的全国大型啤酒集团,创建于1982年,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居河南第一,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啤酒企业四强。
5、山城啤酒创牌于1958年,是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品牌。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在90%左右,成为中国啤酒行业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之一。
⑹ 国产的廉价工业啤酒,能算是啤酒吗
大约20年前,各地啤酒厂开花散叶,大家为了能够赢得市场占有率,纷纷提高技术,把控质量,真正的做到了百家齐鸣,随着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迅速崛起,这些啤酒厂基本都倒下了,好一点的被收购,差一点的就倒闭了,留下的只是断壁残垣,大环境下的啤酒,没有了往日的竞争力,开始走起了下坡路,2、3块钱的啤酒中居然没有麦芽,直接用淀粉发酵,这还是啤酒吗?好魔幻啊,难道其它国家也是如此酿酒吗?
国产的廉价工业啤酒,还算啤酒吗?
答案是当然算,即使廉价的啤酒,也都是经过食品安全验证的,喝起来肯定不会出现问题,只不过是口感差,容易胀肚子,啤酒的酿造工艺标准,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不一样,例如德国的啤酒,不允许出现酒花浸膏,只允许啤酒花、大麦芽、酵母和水,这样才算是啤酒,而在国内,就完全没有这样的《啤酒的酿造法》。
⑺ 国产有哪些啤酒品牌
雪花啤酒。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从一个很少被人提起的单一工厂(沈阳啤酒厂)如今发展成为行业知名企业。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于中国北京。2016年雪花啤酒销量达到1062万千升,连续九年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千升的啤酒品牌,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啤酒品牌的地位。如今的雪花啤酒以中国啤酒市场23%,世界啤酒市场5.4%的占有率傲视群雄。
⑻ 啤酒圈里的鄙视链,你是哪个阶层的
考古学家发现,在数万年前,原始人喜欢用兽牙做成项链的吊坠,挂在胸前用来炫耀,坠子越大说明你狩猎的能力越强,能保证食物的供应和能得到女人的青睐。
所以,这哪是什么项链,分明是最早阶级的形成。这是人类的本质,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酒圈里也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形成了一个酒圈金字塔。
自从啤酒文化在中国越来越繁荣,这个阶层也是划分的越来越明显,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这条属于啤酒的鄙视链是怎样的.............
1. 国产工业啤酒
处在阶层最底端的,一般都是传统本土品牌的的工业啤酒,那些两三块随处可买的大绿棒子快要渐渐淡出属于啤酒的交际圈,啤酒客们开始逐渐嫌弃“淡啤”“水啤”寡淡的口感,说它除了有酒精度数,一无是处,这种流水线作业出来的工业啤酒在啤酒客看起来是不入流的饮料。
2. 进口工业啤酒
这种啤酒生产时所使用的水就是来自南极洲的冰,可想而知,它到底有多么的珍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不进行冰镇处理一样可以看到模糊的冰霜,所以说喝的时候带着一丝天然的冰爽。因为它原材料的珍贵,所以产量特别少,全世界只有30瓶,一瓶要10000元。而它的利润全部捐献给世界海洋保护协会。整个人的格调都升华了有没有!
中国有一句老话——“贵的就是好的”,显然这也形成了很多土豪炫富的方式,那些站在酒圈顶层的人不就是看不起工业啤酒的廉价吗,以为付出最昂贵的价格便能够得到最好的品质,虽然这些人也不一定分得清啤酒是艾尔还是拉格。
无论是廉价的工业啤酒,还是昂贵的限量啤酒,有人爱工业啤酒的清爽,也爱精酿啤酒的丰富,但喝酒就是为了开心呀!这样形成一条鄙视链就失去意义了,因为,享受啤酒,从来不是有钱人的标志!
⑼ 国产啤酒哪个品牌好
国产啤酒当然是青岛啤酒比较好了,现在青岛啤酒是原汁酿造的。而且他不是勾兑的,口感也非常的好喝了也不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