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镇海区2021环保污染举报有奖吗车间油漆味重,喷砂机的灰尘大,
垃圾违规倾倒
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对于这类违法违规行为
普通市民举报有奖啦!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让违规倾倒无处遁形!
为进一步规范镇海区垃圾管理秩序,严厉查处各类垃圾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镇海区市容环境,决定对各类垃圾(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垃圾等)违规倾倒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特制定镇海区垃圾违规倾倒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凡在镇海区域发现各类垃圾违规倾倒的行为,可拨打12345举报。
举报要求
1.举报内容真实可靠,事实清楚,举报人需提供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违法车辆车牌号以及正在实施违法行为的视频、照片等有效证据资料。
2.提供举报线索的群众,应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以便办理咨询、奖励事宜。
举报受理
12345在接到举报后,应当对举报内容进行登记,形成举报受理记录,并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执法部门办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保局、建设交通局、农业局等执法主体根据自身职责,对核查属实的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奖励标准
1.举报人提供违法行为基本信息的,经查属实,奖励300-500 元;提供违法行为重要线索,经查实后形成证据链并立案查处的,再奖励 500-1000 元。
2.举报情形符合行业奖励办法相关奖励规定的,按行业奖励办法执行。
奖励条件
1.举报人为非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举报;
2.举报内容为镇海区各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未事先掌握、新闻媒体未曝光的案件;
3.举报信息经核查属实的;
4.举报奖励对象仅限于实名举报,在举报时需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举报人举报的内容查证属实,符合奖励条件的,在申请奖励时,应当出具身份证原件,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5.同一违法行为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者;
6.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违法行为的,按同一举报奖励,奖金由举报人协商分配;
7.对同一违法行为的举报不得重复奖励。
不予奖励情形
以下举报情形被视为无效,不予以受理:
1.举报内容不完整、提供材料不真实、事实表述不清楚,导致无法开展调查的;
2.同一举报人在规定办理时效内对同一违法行为重复提交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举报内容的;
3.经执法部门核实,留下的联系方式、身份信息等资料不实的;
4.举报内容明显失实或故意诬陷、诽谤他人的;
5.举报的违法偷倒行为已被相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的;
6.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奖励情形。
② 镇海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 环境教育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920 更新时间:2006-3-28
一 镇海区概况
镇海区地处东海之滨,甬江入海口,为宁波市五区之一,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21.2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近千人。全区境内除西北为丘陵地形外,均属沿江沿海水网平原,地势低平。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温15.8~16.3℃,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适于工农业生产.镇海虽无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有渔盐航运之利,自古即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浙东门户”,“海天雄镇”之称.建国后,以1974年开始的“四大工程”(港口、炼油厂、发电厂、渔业基地)建设为契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成分由农业为主转化为以工业为主,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正处于工业化上升时期。按照《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镇海区将作为宁波市主要港口和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等工业。目前镇海有部省市属大企业30多家,其中镇海炼油厂年加工原油能力达800万吨,镇海发电厂装机容量达105万千瓦,区属工业亦有相当发展,近年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相当一批外资项目已在或将在镇海落户,如LG-甬兴ABS项目、炼化CO2项目等。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镇海的环境污染亦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健康和城市形象,成为全社会关切的大事。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镇海(城关镇范围)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调查,希望冀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附图1 镇海政区图 2 镇海城区总体规划图)
二 调查方式和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区图书馆查阅〈〈镇海县志〉〉、〈〈镇海城乡建设志〉〉等图书、报刊,了解家乡概况,历史沿革、发展规划;到区环保局索取有关环境监测数据;在城区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大厂调查排污及治理情况;另外,我们还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几十位学生家长,以了解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反映和居民的环境意识。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只能以主观估测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粗浅的评价,对家乡的环境保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三 镇海区环境污染状况
七十年代以前,镇海的工业规模很小,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曾经是宁波的世外桃源,随着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转移,水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饮用的天落水渐变为酸雨水,环境的恶化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怎样分析和评价家乡的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对于某个区域而言,一定时间内存在着这样一个污染物的数量平衡关系:
区外输入量+区内排放量-向外输出量=环境净化量+环境积累量
根据这一关系,某个区域的环境污染既会受境外影响,也会对境外产生影响,根据距离衰减规律,区内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的影响一般最大。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一部分被环境净化,另一部分则残留下来。污染物被净化的过程,实际上同时也是环境资源(包括人体健康在内)被消耗的过程。所以,评价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要看污染物排放量,更应看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影响。
(一)实地观察结果
本次城区(城关镇)实地观察,我们一共选取了四个观察地点,并分别采取了水样。观察表明,镇海大气尚属良好,城区西郊靠近工业区大气有少许刺激气味,晴天大气能见度不太高,烟尘较多;水体污染较严重,水色浑浊,个别河段散发出恶臭,水样PH值测定表明,除甬江水为中性外,其余均为酸性(试纸鉴定);植物生长良好,叶面落灰较多。
(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发下50份,收回有效答卷40份,从统计结果看,认为现在镇海环境质量较差的达50%,有72%的人认为镇海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60%的人赞同镇海发展重化工业,但必须环保先行,高达90%的人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或家人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镇海的居民对环境问题非常关心,并已有了一定的环境意识。
(三)工业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情况
根据环保局的资料,1999年区属49家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总量19.5亿立方米,经消烟除尘处理的达90.5%;废水689.3万吨,处理率82.8%;固体废物7.4万吨,绝大部分作填埋处理。如加上部省市属企业的排放量,镇海这个狭小地区每年承受的污染物总量是相当惊人的。仅镇海炼化一家,1990年废气排放量即为75.2亿立方米 ,镇海发电厂年排放量亦应不下于50亿立方米。虽然近几年加强了治理力度,大部分工业企业能作到达标排放,但由于总量太大,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四)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环保局的资料,1999年镇海区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如下:
1 大气环境质量
1999年镇海区大气监测结果表 单位:浓度 mg/m3 降尘 吨/km2.月 超标率 %
SO2
NOX
TSP
降尘
平均值
超标率
平均值
超标率
平均值
超标率
平均值
超标率
0.012
0
0.029
0
0.100
3.7
6.68
30.6
由监测结果得出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数及综合指数如下:(<0.5属清洁水平,介于0.5 和1.0之间属尚清洁水平)
SO2:0.20 NOX:0.58 TSP:0.50 降尘:0.84 综合指数:0.67 从总体上讲,镇海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属尚清洁水平。各项大气污染物中,以降尘、NOX对环境影响最大。
2 酸雨状况
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镇海酸雨量占降水总量的81.2%,降水PH 平均值为4.70,与往年相比,酸雨出现概率更趋频繁,PH值亦呈下降趋势。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提出的分级标准,我区酸雨污染程度为Ⅳ级,属较重酸雨区。从本区酸雨情况来看,实际的大气环境污染程度可能比区环保局所估计的要严重。
3 水体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1999年镇海区水库水质类别为国家Ⅰ、Ⅱ级标准,基本达到功能要求,城区内河水质较差,水质类别为Ⅳ~Ⅴ级,表现为典型的有机污染,总磷、生化需氧量及石油类为主要污染指标。
(五)未来趋势和环境污染的危害
从上述环境监测数据看来,镇海现在的环境状况的确不容乐观。目前尚无明确的资料和数据说明环境污染对城乡居民造成了多大危害,但潜在的危害是肯定存在的。镇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品码头,众多大型化工厂,有害气体事故性排放的概率是较高的;此外,长期呼吸即使是低浓度的污染物质,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在内)的发病率会升高,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水污染破坏了珍贵的水资源,毒害水生生物,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富集后进入人体,会产生各种公害病。总之,镇海的环境污染不仅威胁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不利于本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今后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随着镇海化学工业区的进一步建成,镇海的环境污染将更趋严重。
四 我们的建议
镇海区到2010年的总体目标是:基本把镇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具有现代化中等城市水平的国际港口城区。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家乡重现蓝天碧水的景象,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心愿,在此我们为家乡的环保事业献上一策:
(一)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搞好一个地区的环境建设,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参与,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素养。应该在全区普及学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知识,使人人懂得关心和爱护环境。只有当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时,才能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质量的错误作法 ,才能发动群众自觉改善周围环境,检举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将污染物消除或削减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末端处于无废或少废排放状态的一种全新生产工艺。这一工艺由于可将生产与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资源、能源配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环境成本的的最小化,因而,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当作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镇海区在改造老企业和引进项目时,应考虑选择这一新工艺,尽量实现工业生产的零排放。对于那些工艺和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应坚决不予审批。
(三)加强监督和管理,逐步实现环保产业化
目前环保工作仍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企业治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偷排乱排现象仍很严重。究其原因,是由于治污成本太高或追求高额利润所致。一套治污设备,建设投资大,运转成本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单纯由环保部门承担也作不到。可以考虑利用社会资金,就市政污水与垃圾而言,根据“污染者付费,治污者收费”的原则,采取政府协调下的环保工程企业化方式。即由国家出台征收污水、垃圾排放费法规,将所有污水厂与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权委托给具有相应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筹资建设与运行,企业通过收费收回投资。通过实现环保产业化,不仅增大了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大治污力度,还能发展环保产业,增加社会就业。
(四)发展规划,环保先行
根据镇海总体规划,镇海工业更大的发展还在后头,污染较严重的二、三类企业(主要是化学工业)将布置在城区西北俞范——蟹浦一带,城北和临江布置一、二类企业。工业集中布局,应考虑配套环保设施,将污染物集中处理和统一排放。迫于镇海地块形状影响,镇海的工业区包括甬江对岸的小港工业区,都正好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方向,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对城区的影响,应在城区和工业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同时加大城区绿化力度,增大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必须特别注意对工厂污染物事故性排放的防治,希望各方面能引起足够重视,作到防患于未然。最后要说的是:请不要把海洋当成垃圾场!镇海因为靠近大海,所以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特别方便,大量未经处理的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给近海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最近东海海域频发赤潮,就是一个证明。为了我们自己和下一代,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让我们的家乡在新世纪变得更为辉煌发达。
调查小组成员
孙 艳 陈 菲 夏蒙霖 郭思未
王 圆 范 春 周 蕾 严金燕
徐青青 程灵莺 张洁敏 张 琦
指导老师: 李 佑
镇海区龙赛中学(315200)
2000年10月30 日
参考文献:
《宁波市镇海区城乡建设志》(1998年第一版) 严水孚 主编
《镇海县志》(1994年第一版) 陈 兵 主编
《1999年度镇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 镇海区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