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容县的经济
容县解放前,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农民受地主阶级的剥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粮食总产7275.5万公斤,水稻亩产205公斤。农业总产值1086万元。农业人口人均产粮238.9公斤,人均产值35.6元。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接着领导组织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综合运用生产条件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发动容县农民群众打几仗农业攻坚战;20世纪50年代大力兴办水利建设,解决主要产粮区旱涝保收问桐冲题;20世纪6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沟排水,推广种植稻底绿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为作物持续增产打下基础;20世纪70年代通过兴办氮肥厂、磷肥厂,大量组织使用商品肥料;20世纪80年代大力推广水稻杂优种,普及良种和其他耕作新技术,提高农业单产,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发展更快。1989年粮食总产21431.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7245万元,农业人口人均产值为1949年的8.5倍。
1992年,容县兴建容县高级墙地砖有限公司后改为广西都峤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先后建成彩釉砖生产线和玻化砖生产线。除了原来的容县瓷厂、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容县还在西郊规划了败轮培陶瓷工业园区,吸引了中兴瓷厂等数家陶瓷企业前来投资办厂。
容县是广西粮食高产县,1996年以来,连续6年实现亩产“吨谷田”县。容县是广西畜牧、林果主要产区,全县家禽出栏926.37多万羽,肉猪出栏察唯30.28万头,猪苗销量108万头,其中霞烟鸡、三黄鸡畅销粤港澳市场。全县以种植沙田柚、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面积达27万亩;以玉桂、八角、速生丰产林、腐竹为主的经济林面积35.7万亩;速生丰产林5万多亩。水果、玉桂、八角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市场的拉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机械、建材、日用瓷器、饲料、造纸等支柱产业。
容县黑五类大厦是黑五类产业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大厦集商务办公、酒店旅业、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设计上强调绿色、环保、现代气息,主楼22层,裙楼3层,1~2层为酒店配套用房,设宴会厅多功能厅;主楼4~14层以上为酒店客房,15~20层为办公用房,21、22层为两个中型会议室,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6623.71㎡,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967.27㎡,地下停车75辆,建筑高度为89.90米。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于2010年元月4日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下半年竣工。大厦建成后,主要服务于黑五类产业园及容县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容县标志性建筑,并将成为容县对外开外的一个新的窗口,为容县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带动整个容县经济的繁华和兴旺。
1998年以来,容县以“三名”旅游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具有鲜明容县特色的“三名”旅游胜景初步成为两广、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旅游新热点。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59.98亿元,增长1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6亿元,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5亿元,增长22.3%;完成财政收入39416万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6元,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27元,增长21%;万元GDP能耗约1.1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7.1%;削减化学需氧量2944吨,完成年任务的105.3%;削减二氧化硫549.4吨,完成年任务的104.9%。
2011年,容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3家,比上年增加5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7.5亿元,增长106.4%,增加值25.3亿元,增长77.1%。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0.4亿元,增长70.2%,增加值37.7亿元,增长46.8%。工业总量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2012年,容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48.3亿元,增长36.8%。完成工业增加值51.04亿元,增长14.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6.2亿元,增长5.9%。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单产创下历史新高,总产量达23.3万吨。
B. 广东和平县和广西容县哪个发展好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广东和平县和广西容县,这两个县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广东和平县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便利的物流条件,以及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敏唤该县还有许多发达的工业园区,其中包悔运括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市科技园、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这些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而广西容县也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桥前凯,该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果、棉花、糖料等,这些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此外,该县还有许多发达的工业园区,如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容县新型工业园区等,这些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总的来说,广东和平县和广西容县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哪个发展更好,还要看当地政府的政策和经济环境。
C. 容县的交通
容县的交通事业发展较早。汉代马援率军西征时,就开辟从广东经苍梧、容县、玉林、邕宁、龙州、凭祥到达越南北部的水陆通道。唐代在容县地置容管,治地与所辖各州县均有路相通,据史料载,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可乘“单车入蛮洞”。元时辟驿传路,容县有自良、绣江两驿站,从藤县经自良、容城至北流设水陆两路驿道。清光绪《容县志》载的桥梁遍布11里,乡村道路在跨过绣江及支流杨梅河、泗罗河时均设置横水渡。历史上陆路交通均是步行肩挑,间有驼运。
民国1916年(1927年)容武公路筑成,容县始有汽车运输。水路方面,绣江航道贯穿县境中部,杨梅河、泗罗江两大支流纵贯南北。解放前,绣江可通木帆船及机动小客轮上至北流,下达梧州,杨梅河支流下段可通帆船,上段可通竹筏。容县的农副土特产品外运及日用工业品输入,绝大部分通过绣江运输。20世纪50年代以前,容县的货物进出口是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
1952年水运为14300吨,而陆上汽运仅为42.7吨。20世纪50年代后肆凳晌期,黎湛铁路建成通车,容县客货运输流向逐渐从梧州转到玉林,水路运输逐渐减少。1957年县境内解放后第一条公路——松罗路筑成通车,尔后不断兴筑公路,发展公路汽车运输事业,1989年共有各种公路96条,总长780公里。与四邻县相通的路线8条,县内16个乡镇均有客车通达,94.9%的行政村可通汽车或拖拉机。
1989年,总货运量77.09万吨,货运周转量3481.76万吨公里;客运19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356万人公里。容县的水路运输自60年代以后,绣江上游各支流水土流失严重,流量逐年减少,航道淤塞,下游修筑坝抽水发电,20世纪80年代,船舶难于通行,交通运输已基本由陆路代替。
容县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容县至南宁240公里,至广州366公里,分别约3小时、5小时车程。容县等级公路里程达4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7.4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5公里,容县至广东信宜、容县至平南县二级公路建设基本完成,容县至藤县二级公路已开工建设;经过容县的广(州)南(宁)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正在兴建。
2011年,根据《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容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玉委会〔2001〕37号)和《中共容县委员会办公室、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容县直属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容发〔2001〕39号),保留容县交通局。容县交通局是主管容县交通工作的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粗丛 绣江,珠江流域西江支流北流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境河段的别称(北流市境内称圭江)。发源于北流市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子峰,干流由南向北经北流市、容县、藤县,全长275公里。容县境内于大坪坡流入县境,经容西、容厢、容城、十里、浪水、自良六个乡镇,至石洞入藤县境流入西江干流浔江段。容县境内流域面积3551平方公里, 干长74公里,河宽600米,最窄处60多米,比降在1/1500至1/2000之间,自然落差34米。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始,由于水库增多,加上森林植被逐年遭到破坏,河水流量显着减少,每遇大雨,暴涨暴落现象日益严重。70年代以后,下游修筑拦河坝,木船无法通行。1988年建成浪水电站,1990年于城东河段筑坝建容城电站。容城至杨梅江口10多公里河段,成为平均2米多水深的人工湖。
绣江集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资源于一体,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全线渠化通航500吨级至1000吨级船舶后,从上游北流勾漏洞顺流而下将容县真武阁、藤县石表山等景点连为一线,沿途风景迷人,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2012年,玉林市开始实施绣江复航工程规划,绣江全段定级航道177公里,其中玉林市辖区92公里(北流15公里、容县77公里)。目前绣江复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其中,容县港磨刀湾作业区进港大道已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投资评审。磨刀湾作业区,规划港岸线长两公里、纵深3.5公里、作业港区面积60公顷,设计1000吨级泊位28个,年吞吐量2000万吨。 容县汽车总站[城西路78号]
容县城南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
容县城北客运站[城北裂锋路230号]
容县三名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
容县城区1——10路公车、电动小巴士、电动三轮车
容县县城交通:
玉容一级公路,贯穿城南工业区;容岑一级公路连接广昆高速引路公路出口;容平二级公路连接城区与松山镇的通道,容信二级路连接城区中心与石寨镇往南区的通道,容藤二级路是城区通向东北镇道路,容(县)北(流)二级路是县城与容西镇联通的道路。城区泗登高架,城东高架。G80广昆高速、G32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容县火车站
邮政编码:537500
历史:洛湛铁路2008年12月16日已铺轨至容县火车站,2009年7月1正式通车全线贯通。
位置:距县城中环路约1公里。
归属:隶属南宁铁路局。
铁路干线:洛湛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一,洛湛铁路南端在广西岑溪分为两个走向:向西到玉林后与黎湛铁路相接;向南经信宜、高州、茂名,与三茂铁路相连。其中玉林线已于2009年7月1日开通营运,茂名线则仍在施工中。 2010年8月17日11时45分,随着铺轨机把洛(洛阳)湛(湛江)铁路广西岑溪至广东茂名段的最后一节排轨铺在岑溪火车站的轨道上,洛湛铁路终于全线铺通。洛湛铁路岑溪到茂名段全长152.3公里,总投资约31.5亿元人民币,按国家Ⅰ级单线铁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40公里,预留电气化条件时速为250公里。工程于2005年12月18日动工,2008年1月16日从茂名开始铺轨,2010年6月19日进入岑溪市,2011年7月18日开通营运。
D. 容县最大的企业
广西容县大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塌好没、销售于一体的食品企业。于05年8月通过了国家“QS”认证。在去年公司投入800多万兴袜键建了一条较新的现代化全自动生产线,产能50吨/日。主要生产:核桃粉、豆乳粉、,麦芽糊精,植粉奶精等产品,是各食品厂家所需使用的辅料或添加剂。 大健公司成立于1994年4月,座落在广西优先侨乡容县美丽的绣江河畔十里黄泥塘工业开发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厂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现有员工100多人。自公司创建以来,秉承以人为本,质量优先,诚信优先,服务优先的经营理念,通过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研发、生产队伍,不断进取与创新,为顾客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产品。目前大健产品已畅销全国,我们坚信以大健食品高团纳性价比的产品及其真诚周到的服务,定能与你携手共创辉煌。
E. 藤县有几个工业园
10个。
经磨冲此查询地图,藤县有10个工业园。
藤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东接苍梧县、长洲区、龙圩判饥区,南接岑溪市瞎迅、玉林市容县,西邻贵港市平南县,北与蒙山县、昭平县毗邻。距梧州市政府55千米。
F. 容县,岑溪,藤县,有什么工业区位于什么位置
容县在城西有一个严重污染的工业区,在城南有一个微污染或者无污染的工业区,城南工业区目前还在开发阶段,已经有100多家企业入驻,规划土地面积264.57公顷,现已征地61.6公顷,开发使用48.2公顷。新区二期规划面积350公顷,现已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该区集电子、食品、药品、机械、林产化工等产业,其中在园区西面已经有商业开发,容县标志性建筑黑五类大厦也在此建设,易兴商业街,富豪大酒店,荣瑞·江南御景房地产已经在建设。
G. 玉林有哪些工业园
很多,玉柴工业园园区,旺旺工业园区,燕京啤酒,高新工业园区到等
H. 广西容县有什么区
您好,容县不分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后,容县行政区域仍拍乱称里,分为坊里、厢里、思传里、罗龙二里、罗龙一里、罗面里、波罗里、辛圩颂改里、招贤里、顺德里和野贺判水源里等11个里,共辖村485个。现在还在沿用。
I. 广西容县近来十年有哪些变化
近年来,容县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凝聚力量,充分发挥 贵妃园区位、侨乡、资源三大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综合竞争实力跃居第13位。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13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39.75%;财政收入31077万元,增长18.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7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2998元,增长18%,增幅创十年来新高。特别是我们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集聚力和承载力,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全县初步发展形成了电子、健康、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五大支柱产业集群。成功引进了全国电子行业综合实力排第七的无锡晶石电子集团公司,投资4亿元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共引进了27家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世界三大选种育种公司之一—法国古尔蒙公司与广西佳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1亿元建立法裤梁丛国优质家禽种苗(容县)繁殖基地和鹅肥肝加工基地。同时,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齐头并进。2004年度荣获自治区级十佳文明县城称号;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卫生县城,2006年以来,围绕“山青、水秀、地干净”目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扎实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不断优化发展软硬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扩胡樱大“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形成了“好环境吸引好项目”的磁场效应。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容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渐显规模。社会和谐稳定,多年来,全县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刑事、社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社会治安案件持续下降,2005年获得了自治区“平安县”称号。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容县逐步显现在世人面前。 容县陶瓷工业到了近代只有土陶、土瓷生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建筑陶瓷业的兴起,当地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整理容县城关窑址的珍贵资料,下决心继续发扬前人精湛的制瓷技艺,重振容县陶瓷业,进一步促进容县社会经济的大发展。1992年,容县兴建容县高级墙地砖有限公司?后改为广西都峤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先后建成彩釉砖生产线和玻化砖生产线。现在,除了原来的容县瓷厂、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容县还在西郊规划了陶瓷工业园区,吸引了中兴瓷厂等数家陶瓷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充满魅力的容县陶瓷工业,正以一种崭新的形渣陪象,期待着绽放出城关古窑同样的风采与光芒! 1998年以来,容县以“三名”旅游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u游业[/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具有鲜明容县特色的“三名”旅游胜景初步成为两广、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旅游新热点。 容县是广西粮食高产县,自1996年以来,连续6年实现亩产“吨谷田”县。容县是广西畜牧、林果主要产区,全县家禽出栏926.37多万羽,肉猪出栏30.28万头,猪苗销量108万头,其中霞烟鸡、三黄鸡畅销粤港澳市场。全县以种植沙田柚、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面积达27万亩;以玉桂、八角、速生丰产林、腐竹为主的经济林面积35.7万亩;速生丰产林5万多亩。水果、玉桂、八角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市场的拉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机械、建材、日用瓷器、饲料、造纸等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