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革命从哪些洲开始

工业革命从哪些洲开始

发布时间:2023-05-19 00:14:06

Ⅰ 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1)工业革命从哪些洲开始扩展阅读

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简单机械,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日益精进的发展。

以互联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联系了起来,工业中的生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人类在这个时代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并且在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得到了实现。

Ⅱ 工业化为何最先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亚洲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生产力作基础,也需要适当的社会机制来促进。
多数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初年就已几乎全部具备了。但是,工业革命为何没有首先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此即韦伯提出的疑问。这个疑问被李约瑟归纳为如下的两个问题:为何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少解读,答案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分配激励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而不是中国发生。
自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进入了封建割据时期。工业革命前的欧洲是封建采邑制,由君主将土地分封给大贵族,大贵族再分封给小贵族。在经过数百年的动荡时期后欧洲内部逐渐稳定下来,各贵族的封土也变成了实际上可世袭的私有财产,国君无权干涉贵族的内部事务。由于土地已被瓜分完,而欧洲没有中国式的科举进升程度,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要想取得更高的收益只有在现有财富生产基础上努力。同时,欧洲封建社会经过数百年的运行形成了对封地内财产权的承认与保护。于是社会上的聪明人纷纷将精力放在如何改进生产效率上。经过一代又一代欧洲科学探索者的努力,终于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足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欧洲教会遍布各地的教会学堂培养了无数信徒,而基督教徒对上帝的思考客观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反观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最高统治者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江山的稳固,一切可能影响到政权稳定的活动都在限制之列。
由于中国统一后外族一般构不成严重威胁,真正威胁皇帝地位的更可能是内部力量,统治者便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内统治上。由此便不难理解焚书坑儒、文字狱;也不难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容易理解虽然中国明朝首先进行了大航海,但随之是海禁政策的出台。在这样的社会里,富可敌国甚至也是被杀头的理由。
中国的皇帝为了政权的稳定需要一批有能力的人来帮助治理天下,从唐代开始就实行科举制,全国有能力的人只要能通过科举选举就能成为“人上人”。在这种分配制度的激励下,民众从小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人人都往科举路上挤。科举制度将考试的内容限定在儒家学说范围内,这使得无数有天赋的人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和掌握文字表述的能力,因而无暇顾及其他知识。
在极权统治下,“官本位”盛行,政府掌握着财产分配权,人们的私有财产权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频繁变动的政策、官商勾结、王朝更替等无不严重挫伤人们的创富积极性。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更愿意做官而不是去创造财富。
所以,虽然中国在明朝初年就基本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分配激励制度的阻碍,工业革命还是不可能在中国首先发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并不愿意社会上出现威胁其统治的力量。如果不是欧洲工业革命带动了世界的进步并威胁到中国王朝的统治,中国至今还将是皇帝制的农业国。
与欧洲工业革命前社会形态比较接近的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中国的真正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与别国竞争中胜出纷纷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项制度在激励人们不断创新。财富分配向有利于增强国力的方向倾斜,人们各显神通,社会空前活跃。 虽然战乱不断,但此时是中国思想史、科学史上的黄金年代,人才之盛犹如满天繁星。
秦灭六国后中国进入了极权统治时期。国家的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动乱,好处显而易见。所以相比其他长期处于分裂动乱的地区,中国统一后获得了“统一红利”而使社会有了较快发展,直至十七世纪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统一的代价是极权统治的出现,这必然妨碍不同声音的传播。当民众利益与统治者利益出现矛盾时往往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了统治者的最大利益,思想被禁锢、行动被限制。自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近两千年的极权统治时期社会革新缓慢,更别谈工业革命的出现。
因此,这就很好地回答了李约瑟的问题“为何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其实何止是当代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两千年来中国又培养出了几个杰出的科学家?事实很清楚,在一个官本位盛行的社会里、在一个财富生产者远远比不上财富分配者过得潇洒的国家,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做实际研究?又怎么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统一”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主轴,“统一红利”使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领先世界各国,“统一”无疑是顺应潮流与民心的必然结果。但统一后出现的极权统治又使中国多次错失发展机遇,甚至一度让国家处于亡国的危险境地。这就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制度方面的东西我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一些当时很合理的制度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也会变得不合理。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社会制度。相反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不断反思:当今的制度合理吗?
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任何的改革也只是顺应发展潮流,即使政治家不推行改革,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会推动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是一旦仅靠社会原动力推动前进,社会必定付出极高代价。所以,改革者应该承担起历史责任,果敢推动社会变革,这不仅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自己对历史的交待。
当代的政治家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历史上最好的改革时机。现实提出了问题、理论给出了答案、社会提供了基础、民众给予了支持。这是千载难逢的改革良机,主导这一历史性进程的改革者必将永载史册!相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保守求稳者必将因痛失良机而悔恨终身。

Ⅲ 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哪些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和德意志一些地区。枯早亮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没宽”。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西欧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有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高利贷资本发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国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比较缺乏,商品市场也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从此以后,德意志的纺织业、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19世纪中期前后,工业革命在西欧和北美轰轰烈烈地进行的同时,也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扩展,俄国、日本等国家也陆续睁旦开始了工业革命。

Ⅳ 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A.美国B.欧洲西部C.东亚D.俄罗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欧洲西部集中有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工业大国,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其余国家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工业部门.
故选:B.

Ⅳ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当然首先发生在英国。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西欧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法国是最早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家之一。大约与法国同时,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前后,俄国、日本等国家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Ⅵ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点: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简单机械,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日益精进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联系了起来,工业中的生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人类在这个时代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并且在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得到了实现。

(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958年,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卫星成为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卫星。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70年代以来,空间活动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飞出太阳系。

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宇航空间技术迅速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宇航大国之列。

1981年,美国第一个可以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并于2天后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飞船、飞机等3种特性,是宇航事业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45年,美国成功试制原子弹。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46年,出现第一代计算机为电子管计算机。

1959年,出现第二代计算机为晶体管计算机。

1964年,出现第三代计算机为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发展为第四代计算机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机。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

时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比较模糊,2010年7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把工业确定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没有覆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规模。我们现如今应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的过渡期。

特点:在《高技术战略2020》中,德国政府希望在未来10-15年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承担核心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会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实现“无人工厂”。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极致,但是有关于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在具有“思维”后会对人类产生不利企图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家电、人机交互、3D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资源整合、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制造、大数据革命、机器自组织、云计算、高度数字化

Ⅶ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

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开了欧美实惠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朝干隆年间,也是中国封建集权发展的最顶峰,当时中国国力还非常强大,即便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仍然视中国为天朝上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受益:欧美。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清,末期,开始没落。第一次鸦片后,列国侵略。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美国开始,受益全球。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中国处于建国初期。

Ⅷ 欧洲各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间

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时间:
1、英国最早具备产生工业革命的条件。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在棉织、采矿、冶金、制盐、玻璃等行业中迅速兴起。18 世纪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1733年J.凯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1767 年J.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取得专利。1769 年,R.阿克赖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在克隆福特创办第一个棉纺厂。
2、法国是18世纪末开始。法国在18世纪末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统一度量衡和关税来统一国内市场。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3、德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末期大为发展。棉纺织业中心在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诸邦,1847年始用蒸汽机作动力,50年代出现股份公司办的大工厂。麻纺织业因农村家庭转向棉纺织业而衰落。毛纺织业在20年代曾发展为小型工业,但在19世纪中叶衰落,德意志统一后恢复成为大工业。
4、19世纪30年代,俄国工场手工业达到相当规模。大商人、包买商、富农和一部分经营商品化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地主贵族积累大量的资本,具备从事机器生产的条件。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俄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基本形成 。俄国工业革命中 ,铁路在各个阶段都起到带动作用。1851 年连结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铁路通车。
1861年以前形成3个工业中心:①乌拉尔。②中部工业区。③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区。
5、其他欧洲国家最迟基本上也都是19世纪上半叶就开始。如中欧如波兰 、波希米亚(捷克),南欧如米兰、加泰罗尼亚,到19世纪末都已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欧洲工业革命通常指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始于18世纪60~80年代,结束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Ⅸ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

你好!

  1. 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2. 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也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

    在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拿破仑当政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创造了条件。

  3. 此后,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纪末,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4.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Ⅹ 西方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发生首先在那个国家

西方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10)工业革命从哪些洲开始扩展阅读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但是,为何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了英国而非欧洲大陆国家或是亚洲国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内容如下:

1、政治前提:英国较早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进入18世纪以后英国本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战乱。

2、农业进步:英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具体表现为: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通过圈地运动,地主获得了大量成块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则向城镇转移,或是为资本主义农业服务,进而扩大了国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农奴制度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基本绝迹,英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受到封建残余的阻碍相比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和地区(西班牙、德意志)更小。英国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人可以通过较低的消费获取较多的生活资料。

阅读全文

与工业革命从哪些洲开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旅游门票如何制定 浏览:41
工业热风系统多少钱 浏览:855
低速电动汽车如何跑滴滴 浏览:906
汽车裸价多少钱一辆 浏览:80
汽车年检都取消了哪些项目了 浏览:190
仙居汽车检验合格标志在哪里 浏览:1003
汽车方向盘在哪里能包 浏览:421
汽车刚喷完漆被雨淋了有什么症状 浏览:107
汽车尾罩坏了多少钱 浏览:418
宝马车没有档位怎么挂 浏览:917
宝安松岗镇有什么工业 浏览:689
北理工和北京工业大学哪个好 浏览:3
华泰汽车包括哪些标志 浏览:793
奥迪a6l开门就熄火怎么办 浏览:194
新版奥迪a7怎么样 浏览:263
芜湖汽车年审如何选 浏览:128
奔驰威霆电瓶怎么打开 浏览:682
老款奥迪a8前杠怎么拆 浏览:711
安徽工业自动收线器多少钱 浏览:957
汽车灯壳为什么发黄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