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合肥工业产值及南京差多少

合肥工业产值及南京差多少

发布时间:2023-05-13 04:42:28

❶ 南京和合肥gdp

南京和合肥的GDP情况相比较而言,南京的GDP更高。根据2018年的数据,南京的GDP为2.9万亿元,而合唯耐肥的GDP为1.7万亿元。南京的GDP比合肥高出1.2万亿元,占比较大的优势。南京的GDP增长率也比合肥高,2018年南京的GDP增长率为7.5%!,(MISSING)而合肥的液迟GDP增长率为6.7%!。(MISSING)从这些数据指埋春可以看出,南京的GDP比合肥高出不少,而且增长率也更高,这也是南京比合肥更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❷ 刚破万亿的合肥,能否在下个十年超越隔壁的南京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民经略提供的数据显示,合肥是全国过去十年GDP增速第二高的城市。在2010年至2020年中激正,合肥的GDP总量从2701.61亿元人民币猛增至10045.72亿元人民币,共增长了271.8%,仅次于贵州的284.3%。反观合肥隔壁的南京,过去十年的GDP增速仅位列全国第12名,GDP的增幅为188.8%,落后合肥接近100个百分点。那么在下一个十年中势头正盛的合肥真的可以追上临省的南京吗?我们今天就从城市定位、经济规模、产业分布、交通规划和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一下综合实力的分析。

1.城市定位——南京政治级别更高,合肥明显处于下风

首先,我们可以从国家对这两个城市的定位进行比较。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城市的行政级别上看,合肥仅为普通的地级市,而南京却为副省级城市,直接比合肥高出半级。众所周知,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方行政级别影响的不仅仅是该地区的行政影响力,而是代表资源投入的倾斜程度。因此,除非国家对地方行政区域进行重大调整,否则合肥不论是行政自主权还是在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方面都将永久落后于南京。

此外,从城市人口规模上来看,南京的定位为长三角特大城市,而合肥仅为I型大城市。因为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往往代表着该地区的存量劳动力和存量市场规模,所以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该城市是否能在经济内循环中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生产能力,以及当产品生产出来后,是否有足够的市场进行销售。

不过,合肥也不是全面在城市定位中落后于南京。其中,“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这个头衔是南京所不具备的。近些年,随着合肥持续引进外资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新能源 汽车 制造、半导体、高精电子等行业发展迅猛。其中,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除了引入蔚来 汽车 中国总部以外,还成功将大众的电动车生产基地落户合肥。另外,像京东方、长鑫这类企业又成功帮助合肥在高精电子行业形成了为新能源 汽车 所服务的配套产业链。此外,合肥又依托中科大的强大科研实力做到了产研结合,孵化出了科大讯飞这一类公司。因此,可以说合肥确实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确实是走在和南京的前面。

2.经济规模——南京持续领先,合肥差距逐年缩小

从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来看,南京GDP为14817.95 亿元,位 列全国第10位 ,而合肥为10045.72亿元,位列全国第20位,合肥的GDP体量约为南京的67.79%。数据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合肥与南京的差距依然很大。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当我们将时间退回至2010年,当时南京GDP为5130.65亿元,而合肥仅为2701.61亿元,合肥的GDP体量仅约占南京的52.66%。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消铅碰,合肥经过过去10年的努力,成功将与南京的经济差距缩小了约15.13%。虽然目前合肥依然无法与南京的经济体量相提并论,但是在未来的10年,这项差距可能依然会逐年缩小。

3.产业分布——南京注重三产,合肥工业立市

从产业分布来看,2020年南京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699.47亿元。第三产业占整体GDP的比重为62%。由此可见,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此外,南京还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在长三角地区中是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2020年,南京证券交易额30.26万亿元,列中国内地第四,仅次于上海拿谈、北京、深圳。会展业也是南京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显示,南京在中国所有城市办展数量排名第3,中国所有城市展览面积排名第5。

反观合肥,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32.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79.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33.89亿元。三大产业的结构占比分别为3.3:35.6:61.1。从数据上看,合肥目前还处在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阶段,并逐步向第三产业进行升级的阶段。但是,合肥的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分别比上年增长68.6%和6.4%,太阳能电池增长17.9%,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28.4%,液晶显示屏增长2.4%,挖掘机增长15.1%,新能源 汽车 增长107.3%。这些行业的均为推高合肥近些年持续推高合肥GDP增长的关键。

4.交通规划——南京地位稳固,合肥高铁时代腾飞

在交通便捷度上,南京可以说是全面碾压合肥。合肥无论是从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上,还是铁路节点和交汇的定位上,亦或是航空航线还是航空客运和货运流量方面,均落后于南京。

不过,自合肥从2008年开展大建设和进入高铁时代以来,已经将曾经普铁列车时代的盲肠节点升级为了“米”字形的总体布局。合肥高铁南站也成了多条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汇集的交通枢纽站。其中, 境内有沪汉蓉高铁、 合福高铁 、 京九高铁 、合杭高铁、合郑高铁、 合蚌连高铁 等多条高速铁路线穿越。机场也在2013年从曾经的老破小骆岗机场搬迁至了全新的新桥国际机场。总体来说,发展势头还是很迅猛的。

5. 人文教育——南京多点开花,合肥中科大一家独大

南京有985高校2所、211高校8所,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稳居中国第3。其中包括大家最为熟悉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截至2020年,南京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学生75.71万人,研究生16.10万人;两院院士84人、国家重点学科107个、111计划高校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双一流建设学科38个,均仅次于北京上海,居中国第3。

合肥有985高校1所、211高校2所。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外还包括了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 2018年,合肥市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学生49.89万人;成人高校4所,在校学生8.98万人。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合肥不像南京那样多点开花,整体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比南京少了近26万人。人才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帮助城市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也是未来全行业中可以去培养和利用的管理人才。因此,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如何利用好本地人才,并留住人才是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长久一段时间以来,合肥仅仅依靠中科大的影响力才能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四大科教城市。但是,又有多少中科大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留在合肥工作呢?

综上所述,尽管合肥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在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基础雄厚的南京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也许,在下个10年中,合肥与南京的差距会逐步缩小,但是如果说想要超越,那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❸ 南京和合肥那个地方发达

无论科教文卫经济交通还是综合实力,南京都秒杀合肥,目前两市还没可比性。

❹ 合肥整体的经济水平

纵观比较近年来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09年6月份合肥市工业总产值超2006年全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0.5亿元,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5.5%;实现增加值64.4亿元,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6%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53.2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增加值351.9亿元,同比增长24%。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超2006年全年14个百分点。与全省17市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第一,增幅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省会相比,总量位居第4,增幅位居第一。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合肥市上半年经济整体逐月向好,运行态势回暖趋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835.15亿元,同比增长16.0%,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9和4.2个百分点,在全国省会城市继续位居第一;在省内,总量、增速仍然保持第一;GDP总量占全省比重为18.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发布会上,,凌明局长具体阐述了合肥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从产业看,三次产业全面加册如快,景气指数大幅回升 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6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63.40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13亿元,增长10.8%。比一季度分别加快0.9、1.2和0.5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资料显示,二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8点,环比回升15.8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7点,环比回升14.2点。八大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七升一降”,其中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工业分别回升26.3、22.5、19.1和15.9点。 第二,从供给看,工业产销持续回升,农业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合肥市工业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首位。上半年,合肥市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8 个百分点。 第三,从需求看,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国内市场较为活跃 工业投资比重上升,房地产销售市场有所回暖。上半年,合肥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5.98亿元,增长24%。其中,城镇投资1094.46亿元,增长24.2%;农村投资61.52亿元,增长20.3%,呈现城乡投资同步增长态势。完成工业投资365.64亿元,增长26.4%,高于投资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市政基础枯薯设州败启施完成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 第四,从质量看,财税增长居民增收,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财政收入继续回升,民生支出明显加大。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64.73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前5个月提高4.5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3亿元,增长9.9%,比前5个月回升7.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4.99亿元,同比增长0.2%,扭转了前5个月下降态势。财政支出94.3亿元,增长37.3%。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6.6%,城乡社区服务支出增长3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7%。 第五,从活力看,资金支持力度加大,非公及县域经济增长较快 贷款涨幅再创新高,外来资金源源涌入。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22.42亿元,同比增长40.3%,增幅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294.15亿元,比年初增加724.5亿元,为去年全年增量的1.32倍,同比多增449.4亿元。 上半年,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54.92亿元,同比增长44.1%。实际利用外资6.11亿美元,同比增长6.4%。非公经济增长明显较快,县域经济增势良好。上半年,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0.2%,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34.3%,高于全市投资增幅1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5.1%,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二季度私营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8.8点,较一季度上涨23.2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8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4.7%,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增长25.2%,快于全市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第六,从环境看,价格指数仍有回落,节能降耗成绩斐然 CPI指数继续回落,PPI跌幅有所扩大。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6%,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工业能耗大幅下降,节能水平明显提高。 另外,凌明局长特别指出,上半年,合肥市生产、需求、效益等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好转势头,这是一个积极而重要的变化。这既是一系列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的综合显现,也是合肥市多年大建设、大发展的积极成果,成绩来自不易。同时也应当看到,受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全面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一定要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和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❺ 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榜

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如下:
1、苏州
工业总产值3.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就生产规模来说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2、上海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3.1万亿元,原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94万亿元,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

4、重庆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6万亿元,中国西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业总产值2.1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万亿元,中国第一大高科技工业城市

7、广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5万亿元
8、青岛
2016年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高铁生产基地,北方第二大工业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74万亿元
10、烟台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63万亿元

11、无锡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5万亿元

12、东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1万亿元
13、郑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万亿元,中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14、宁波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8万亿元

15、武汉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5万亿元
16、潍坊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4万亿元
17、东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3万亿元

18、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万亿元
19、常州
2016年工业总产值1.23万亿元
20、成都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22万亿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分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中南工业基地彻底没落,京津唐工业基地也风光不再,珠三角、苏锡常、山东半岛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业基地格局,新三大工业基地年产值都超过6万亿元。而这新三大工业基地也不再有严格的轻重工业之分,基本都是综合性工业基地。


(5)合肥工业产值及南京差多少扩展阅读
1、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十大重工业城市
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武汉、天津、唐山、重庆、大连、洛阳。
2、重工业城市的分类
重工业城市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工业城市

❻ 安徽集全省之力发展合肥,你认为后几年会超过南京、苏州吗

我认为不会,因为南京和江苏有地理位置优势,还有文化底蕴,短时间内想要超过没有那么容易。

❼ 合肥,有可能超过南京吗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方面更是在数年前就成功拿下全球总GDP第二的位置,并且保持至今。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城市被建立并成功走入人们的视野。

如今中国经济强市已不再仅北上广深,还有诸多新一线城市惊艳众人 。而在每个省份的发展进程前档中,省会城市又是发展最快或者是排名前几的存在。因此,人们经常会把不同省份的省会城市拿出来对比, 其中尤以江苏和安徽二省之间的省会城市南京与合肥对比最为频繁并且倍受关注。

当下,无论是南京还是合肥,都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的重点所在,在这个经济圈中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对于周围城市发展而言。而且从地理位置来看,两者之间距离极近,尤其是近十年来合肥高速的发展态势更是引起了人们之间将两者进行对比的兴趣。 不过虽然说是对比,但更多地其实是在预测合肥有没有希望超越南京,有的话又需要多长时间。 那么 今天我们就从发展速度、经济地位、文化教育、产业创新等诸多方面和大家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在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单中, 南京依然位列新一线城市,并且利用十年的时间成功提速近190%GDP,其增长速率处于全国城市GDP增速中靠前的位置 。要知道,南京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错,早在数年前就突破了万亿, 2020年更是达到了14817.95亿元的成绩 ,保持着较高发展速度的南京依 然给合肥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但合肥近十年的GDP增速却更为迅猛,以271.8%恐怖速度拿下全国城市增速第二, 并且在新一轮的评估中顺利突破万亿, 取得了10045.72亿元的成绩 ,将自己与南京之间的差距成功缩小了15%左右。

这样看起来虽然合肥与南京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短多少,但至少是在不断缩小的。万事开头难,有了当下的缩小,在未来不断加快缩小步伐的可能性将更大。而且万亿作为一个门槛,合肥在成功突破后无疑会获得更好地成长。 就此来看的话,未来十年即使合肥无法成功超越南京的话,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乃至不相上下。

无论是南京还是合肥,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点发展城市,“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 ,在战略发展方面都给予了重要支撑。都位于东部的他们也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发展资源。但相对而言,南京的地理位置无疑更占优势,这一点从我国早期建设的铁路线就不难看出,几乎所有重要的交通路线都会经过南京,南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了,而合肥近几年才发展起来。

其次南京位于的江苏省属于沿海省份,发展航运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安徽则身处内陆,无法发展航运,而河运也与南京有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从地理位置方面来看的话,南京具有较大的天然优势。

如果单从当下的经济发展战略来看的话,两者似乎不相上下。虽然南京更早被确定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点城市,但之后合肥也紧跟其上,而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两者也都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定位上,南京显然要高出合肥不少。这里面有 历史 原因,南京作为多朝首都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当下南京也是副省级特大城市,而合肥仅为地级Ⅰ线大城市,所以南京明显获胜。 当然了,在城市定位上合肥也并非一败涂地,以现代制造业来看,合肥就后来居上,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基地,京东方等一批制造业就坐落在这里,保证其进一步发展。

南京方面无论是从高校数量还是从质量方面,都显然要高出合肥不少,绝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大市。 在大学数量方面,南京占有2所985、8所211,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更是闻名全国,更不要说还有河海大学、南京航空大学紧随其后为他们保驾护航了 。并且在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双一流划分中,南京整体有12所一流建设高校和38个一流建设学科。

而合肥虽然教育质量也不错,但与南京相比却有着不小的差距, 985仅1所,211高校2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撑起了几乎所有的教育。 未来的发展主要看人才,尤其是 科技 飞速发展的今天,坐拥众多高校的南京在人才获得方面无疑更加具有优势。

未来的诸多产慧返乱业都会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对世核于未来的发展将至关重要。在日益注重 健康 的今天,大家都更乐意在优美的环境中定居发展。 合肥森林覆盖率虽然也很高,但与南京却存在这一定的差距,毕竟南京有着“绿都”之称。

旅游 业作为当下及未来大放光彩的产业,南京除了在自然环境方面,丰厚的 历史 底蕴也为其创造了不少优势。单是中国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就不知道让多少人向往,而 旅游 带动的消费又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就未来产业发展而言,南京相对而言也更具优势。

从省份整体发展来看的话,江苏省的整体经济实力显然要高出安徽不少。 可以说目前安徽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合肥一个,而江苏却除了南京以外还有苏州、无锡,江苏显然能够为南京提供更好地发展资源。

当然了,有人也可能表示这样会存在被分配的情况,而合肥却是集一省之力。这样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有一点就是已经发展起来多年的南京在其周围已经顺利形成了城市圈,别的城市对其产生依赖的同时也在不断帮助其发展。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南京周围发展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支撑,而合肥有着一省的全部底气。

如上可知,当下依然是南京有着更大的优势,但未来谁又能说得准呢? 不过大概率情况下合肥想要仅用一个十年就超过南京还是有极大难度的。

但不论是谁超过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会不断进步,而双方的进步也都会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质上而言大家都属于中国城市群体的一员。

因此未来的发展虽有对比,但南京和合肥这两个相距极近的省会城市,也更容易互补,更容易产生合作,互相帮助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

❽ 合肥产业布局比南京快吗

整体来看合肥确实不如南京,但扰吵是瞎李粗这些年发展速度真挺快的,放在磨镇10多年之前绝对不敢拿合肥跟南京做对比,因为差得太多了,但现如今看看其实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合肥的GDP总量也突破万亿了。

❾ 合肥和南京的软件行业

南京的软件产值全国第四,去年一年是700多亿,大连的态键凳软件产值差不多亮租就是南京的一半,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而且距离上海的差距很小帆旅,按目前这种发展速度,很快就可能超过。。
软件开发在南京还是很好找的,工资待遇也都还不错。偶几个同学都不是什么好学校毕业的,一个人口学院、一个南京工业大学三本、还有个根本不是学计算机的,所在企业也都不是什么多大的公司,但工资待遇基本都4000以上。

阅读全文

与合肥工业产值及南京差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530黑色和量子蓝哪个好看 浏览:748
奥迪a7的抬头显示哪里设置 浏览:478
汽车坐垫怎么选择 浏览:619
汽车大灯开关在哪里图解 浏览:499
汽车油门踏板脏了如何清理 浏览:806
奥迪a6涡轮需要多少钱 浏览:444
梅赛德斯奔驰电动童车为什么不动 浏览:988
家用汽车是什么 浏览:241
工业用地拆迁怎么评腾退 浏览:670
宝马x6和玛莎拉蒂总裁哪个好 浏览:387
环京工业怎么样 浏览:805
乐清大荆工业区多少 浏览:856
昆山工业用电多少钱 浏览:775
兰德酷路跟宝马x5哪个油耗更高 浏览:43
河南工业电价格一度多少钱 浏览:181
宝马118i油底壳怎么拆视频 浏览:630
奔驰换下来的废旧轮胎多少钱一个 浏览:201
工业用的油是什么油 浏览:807
三旺工业交换机质量怎么样 浏览:526
奥迪a六和奥迪ql怎么选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