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钦州最差工业是哪个

钦州最差工业是哪个

发布时间:2023-01-12 18:07:54

❶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钦州工业

1、概况 钦州港后方陆域开阔,未开发的土地多、环境容量大、深水岸线长,在广西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临海工业港,发展现代临海工业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钦州港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将逐渐成为广西最重要的临海大型工业区,并为对外建立粤、港、澳、琼地区的东南亚地区的密切联系,对内依托广西及中西部的广阔腹地,形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高新技术和海洋经济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钦州港在广西沿海区域经济规划中于重要突出的地位,作为临海工业港和广西未来重要工业基地来规划建设,开发区目前规划有大榄坪重工业区、金鼓江工业区和果子山工业区。首期规划的加工工业区已起步建设,制药、建材、磷酸工业、电子厂、食品厂、酒精厂、铁合金厂、润滑油加工厂等工业项目纷纷进园落户,24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沥青厂、电解锌厂、粮油加工厂等招商引资和广西区布局的临海工业项目进展顺利。2001年,工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201.72%。钦州港临海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工业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本地、周边和腹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铝材加工、建材、制药、化工等为主的资源型工业。
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修造船、冶金、化工为主的大型临海工业。
充分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工业。
总之,要形成食品加工、铝材加工、精细化工、中成药、有色金属深加工、新型建材和原油加工八大工业基地。
今后五年,要初步建成2—3个大型骨干工业项目和一批中小型工业企业,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战略,要争取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园区、石化工业园、药业工业园、出口加工工业园、有色金属工业园、能源工业园等,建成广西沿海新兴的工业园,形成钦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工业项目 1.中石油1000万吨级炼油项目。中石油集团公司在钦州注册成立了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负责该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28亿元,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288亿元,年利税47亿元。项目可研报告已完成,并已通过了环评,厂区三通一平已完成,配套工程10万吨级油码头即将开工。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工程已开展前期工作,罐区、常减压工程的初设工作已全面开展。
2.钦州燃煤电厂工程。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2×60万千瓦,项目投资52亿元。该项目于2005年3月10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05年5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建成发电。
3.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418.8亿元,年产浆180万吨、纸310万吨。项目一期投资81.79亿元,年产浆30万吨、高档纸60万吨。项目一期于2005年11月7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已于2006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
4.广西东油沥青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股。一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于2002年7月动工建设,2003年10月投产,2005年6月完成改扩建,形成年加工原油100万吨的规模。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石脑油、润滑油等系列产品,年可创工业产值约30亿元。
5.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该项目由广西天昌投资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3亿元,年产50万吨无水酒精、17万吨变性淀粉及50万吨蛋白饲料、乙醛、木薯专用肥等。一期工程年产10万吨木薯酒精项目。于2002年12月动工建设,2005年1月15日开车试产,3月7日正式投产运营,当年完成产值1.4亿元。
6.钦州大洋粮油有限公司80万吨大豆综合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产油脂14万吨,豆粕66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项目利用钦州港二期工程5万吨级码头进行装卸原料及输出成品,属于典型的前港后厂、大进大出的港口工业项目。项目于2004年2月12日动工建设,2005年5月29日进行试产,当年实现工业产值7.75亿元。
7.广西钦州华港制油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加工大豆70万吨。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 基础设施
1、公路、铁路方面:建成进港一级公路、进港铁路、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港段、果鹰大道、勒沟铁路支线、鹰岭铁路支线及工业园陕西路、内蒙路、北京路、2#路、3#路等,列入自治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四路一网项目进展顺利。
2、供水、供电方面:已建成5万吨水厂和5千吨水厂各一座,日供水能力达5.5万吨,十一五期间通过郁江调水扩容至日供水量达120万立方米以上。开发区现有220KV、110KV变电站各一座。
3、港口建设方面:现已建成投产的件杂货、散货、油气、滚装、集装箱功能等泊位共21个,其中1万吨级3个,3万吨级1个,5万吨级5个,1000-5000吨级12个,2005年底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1026万吨。
在建的有7万吨级2个,10万吨级2个,1000-5000吨级3个。
近期筹建的泊位5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2个、10万吨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654万吨。
4、航道方面:目前船舶进出钦州港主要利用钦州港3万吨级东航道和1万吨级西航道两水道。10万吨级航道于2004年2月开工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航道项目有1-5万吨级金鼓江航道,外海至三墩15-20万吨级航道,外海至三墩深水港区30万吨级航道。
5、仓储方面:已建成投入使用仓库21.3万平方米,形成了近20万m2堆场,15.8万m2仓库,8万立方米的沥青、植物油储罐和近60万立方的成品油、原油、液化气等化工库区。港口仓储业经营范围涉及粮食加工配送、沥青加工配送、油气配送运输、食品油配送、食糖储备配送等。

❷ 广西钦州有哪些工业园

河东工业园、金光工业园、钦南区大田工业园、钦北区大寺工业园、马皇工业园、钦州保税港工业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灵山十里工业园、陆屋工业园、武利工业园。

❸ 北海与钦州经济相比,谁更胜一筹

当然是钦州,北海自建市至如今,GDP和财政收入,教育,医疗,市区人口稠密,商业品牌,商铺租金等,从没超过钦州。其他的行政地位和钦州比北海更是差了一大截,因为钦州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保税港,中马国际工业园,集装箱码头北海是钦州的供养港,自贸区将落户的也是钦州。

❹ 钦州未来发展如何

钦州未来可期。

大概广西最好的港口就是钦州港了。钦州位于北部湾的居中位置。北部湾的海况条件良好,大风大浪以及台风光顾的概率比较低。这对港口的运行是有利的。

整个中国西南的出海口基本上就是北部湾了。比如云南、贵州等内陆的西南省份,如果想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上能有所斩获,那么就必须利用好北部湾以及钦州港。

国家也把钦州做为规划的重点。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最大的产业合作群就是被布局在钦州的中马产业园。中马产业园就像一粒种子,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大概应该能快速带动钦州的经济发展。而且中马产业园走上正轨之后,也许会带动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在钦州布局产业园。

钦州港设了保税区,可以承接来料加工以及东南亚的一些产业,也可以对接部分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目前南宁有很多大型商贸中心都设有钦州保税区商品专区。钦州的物流业发展无疑现在上了一个快车道。

现在钦州被布局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区,感觉应该和惠州的石化区等级应该是一样的。如此一来,钦州又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阵地。

另外,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天然气以及从越南进口的煤炭等等,也都是从钦州登陆的。所以,钦州也可算作是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

所以说,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钦州在重工业以及物流方面有优势也有潜力,如果能够搭上国家战略的快车,未来是可以大展拳脚的。

然而,不足之处是钦州的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也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优秀人才的一个机会呢?

反正我对钦州的发展是持乐观态度的。

未来的发展什么也没有,只有外地人来钦州有高收入,自然有发展的,没有高收入和外地人,就几个摩托车老,三马仔车老能个屁展,街上商业冷静,人少,不过有一条发展快,抓车,查车快,外地车新第一次进来城市一般都会被.罚的,所以外地车还是不要开进来的好

一个地方的发展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如果要从天时地利人和去论的话,可以说除了天时,其他两项钦州是还没准备好的,天时倒是和别处相差不大,因为全国都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但 地理和人和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上,这两项跟不上,是钦州发展滞后的最大原因。

钦州地理位置特殊,与南宁北海防城港成“Y”型,钦州正好在中间,这可惹不少城市眼热,然而尴尬的正好在这个点上。如果 钦州足够强大,占据这个“Y”点可谓是坐拥北部湾,形成一个中间开花、辐射周边的态势,但不幸的是,北海防城港抢跑在前,省府实力在后,钦州跌入一个两边不到岸、两头不落好的尴尬境地。 动车是北海捎带着建起来的,房地产是省城在撑着,码头在防城港后面捡漏, 旅游 、工业、航运、贸易等等几乎全线失收。

一步迟,步步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结果是导致人才缺失,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发展怪圈。久旱的钦州,看似只能坐等老天下一场强暴雨,或中央下重手,资金和政策齐下,或一两个能承起整座城市的项目,带着人才来开荒,总之 要在起点上做文章,门坎要高,添油一样的小打小闹永远实现不了弯道超车。

作为一个离不开家乡的钦州人,我相信有这一天,祖国强盛之下,定无贫弱之地!

谢谢阅读!

钦州位于西南大出口处,地处岭南之最,有着天然的深水港位,还有中华白每豚,钦州未来发展将在环保, 旅游 ,工业,港口为主要依托,打造成中国港口为主, 旅游 为辅的生态城市,所以钦州未来发展是有可塑性的,没有钦州,没有港口,没有白海豚,钦州还是永远的钦州。

钦州的港口是孙中山笔下的深水良港,我觉得港口的发展潜力很大。

钦州虽然一直处在三十年的落后呆滞发展期,近十年来才看着发展起来,特别是港口物流的重视,珠三角向西南工业化的转型,这一块沉睡几十年的港口之城才被唤醒,开始了它的蜕变。不用和那里比,拥有自己的特色发展,是最好的 历史 证明,如果再攀比中求发展,后来也只能是其他城市的复制品。所以,从钦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来看,钦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找准了特色发展的方向,相信未来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钦州市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 。有4A级景区多处。是中国大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红椎菌之乡,中华蜜蜂之乡。还有2017年,该市的浦北县又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世界长寿之乡。目前浦北正全力擦亮这一张名片,积极打造北部湾经济区的“后花园”和国际康养胜地。钦州前途无量。!





一、保税港区,全国仅有6个

二、整车进口口岸,全国仅有5个

三、既有保税港区又有整车进口口岸,全国只有钦州1个

四、中石油2000万吨投产后,全国2000万吨级炼油基地不超过5个

五、金桂、翔盛全部投产后,钦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林浆一体化生产基地

六、三五年后,钦州港吞吐量将超过1亿吨,届时全国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港口不超过20个

七、中马产业园,国与国之间合作示范园,全国仅有3个

钦州就像一辆开足马力的跑车,中央已经给你配了奔驰级的马达,能跑多远,能跑多快,就看你这司机驾驶水平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契合程度了。

作为一名钦州人,我当然希望他越来越好。少折腾,多做事,不辜负中央的政策。

钦州,有着千年 历史 的岭南古城。地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处。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属于北部湾经济圈

北部湾经济圈是由南宁,北海,防城,钦州,崇左,玉林六个城市组成。而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地带,东临北海,西连防城港,北上南宁,与周边城市距离均属于北部湾一小时经济圈,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机遇,钦州是由两县两区一港口组成的,两县是浦北县和灵山县,浦北县是全国第二大长寿之乡,老人平均年龄在105岁左右,而第一大长寿之乡是在河池巴马,所以这里是非常适合 养生 和居住的地方。灵山县被称为水果之乡,中国80%的水果都是从我们灵山县出口的。

钦州市区又分为钦南区,钦北区。以钦江为界限,又分为河西老城区和河东新城区,河西老城区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基本饱和了,现在政府重点打造河东新城区,河东新城区又分为三个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白石湖商务中心,滨海新城。高新区是2012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我们市政府也在高新区这边,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2.2平方公里。主要以轻工业,先进制造业等,解决了很多钦州人的就业问题,是钦州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而白石湖片区是商业商务,居住, 娱乐 休闲等功能的中央活动区和北部湾产业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休闲服务业,商贸,创意和企业总部等产业,近年来,白石湖片区已建成华为数字小镇,北部湾国际酒店,吾悦广场等商业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政务服务,休闲餐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产业,最后是我们滨海新城了,钦州滨海新城启动于2010年5月6日,它位于钦州的南端,北接主城区,南应钦州港,东临扬帆大道南延长线和进港路,西环茅尾海,处于中国-东盟的滨海门户,是距离首府南宁最近的滨海地区。而其中茅尾海也被誉为大耗之乡,全国80%的大耗都是在茅尾海出去的,同时与青蟹,对虾,石斑鱼,被称为钦州四大海产品。

与滨海新城相邻的就是我们的钦州港了,钦州港自1992年建港,1996年6月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孙中山先生90多年前在《建国方略》中把钦州港规划为“南方第二大港”。是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带一路的始发港之一,辖区面积约667平方公里,辖区内还设有钦州港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园区。

钦州港保税区,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这是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拥有240多公里长的码头岸线,其中深水岸线54公里,现已建成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8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3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被国家列为我国重要的保税港区,拥有报税,退税,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整车进口口岸,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是面向国际开放国际运航中心,物流中心和加工基地。

2019年8月26号成立自由贸易区钦州港片区,钦州港片区实施总面积58.19平方公里,主要产业为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 汽车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加快建设国际陆海新通道,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港,加快促进贸易自由化,打造国际贸易产业集聚区,加快 探索 两国双园跨境合作机制,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力争建成贸易自由,产业聚集,金融开放等带动作用突出的自由贸易园区。

2012年3月26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中马产业园区是中外政府合作工建的第三个国际园区,(第一个是苏州园区,第二个是天津生态城,都是中新两国合作的重要项目,两国共同开辟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努力打造为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整体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澳门,园区规划人口为50万人,首期开发建设1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为7.87平方公里。园区发展策略为:“产业与新城融合发展,产业链与服务链共同打造, 科技 兴园,绿色发展,园区划分为产业区, 科技 研发区,配套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四大功能板块,以及7大主题片区,包括中央商务CBD,康养城,文化影视基地,海峡两岸合作区,马来西亚创新城等,严格遵循了中马园区建设的功能定位。现在园区基础设施框架已经形成,启动区的发展目标经过三年打基础到五年见成效阶段,目前进驻产业已经超过320家,主要以高 科技 ,轻资产和现代服务业为园区经济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园区布局,园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强,不断有新的产业项目加速进驻,园区的整体配套也在加速不断更加完善。这里既是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桥梁,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是四大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北部湾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更是两国政府合作的两国双园项目,一系列的战略发展大引擎正在加速这个新城的腾飞,更是机不可失的投资洼地。

最后说一下我们钦州的风景区,钦州八寨沟是国家4A级景区,距离钦州市区40多公里,交通也十分的便利,而茅尾海的七十二径有着4千多亩的红树林,可以净化空气,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空气高质量和负氧离子高含量可预防呼吸道疾病,一些常见病等,三娘湾被称为中华白海豚之乡,全球有两处地方可以看到白海豚,一个是澳大利亚,再有一个是我们广西钦州,中华白海豚他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这也说明我们钦州这边的环境,空气质量都是非常合适居住的。

❺ 广西钦州的经济怎么样

广西钦州的经济从总体来看:总体经济稳中向好,县域经济贡献突出。
2014年,全市GDP总量854.9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全区排名第3位,增幅分别高于全区、全国1.3、2.4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93.91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4亿元,增长13.9%,其中工业增加值250.57亿元,增长11.2%。建筑业增加值88.37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2亿元,增长7%。
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工业仍然是主动力。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70.4%和21.4%,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贡献率下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提高8.5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贡献率下降2.7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2013年23.8:37.2:39调整为2014年的22.7:39.6:37.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从县域经济看,县域经济贡献突出。2014年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58亿元,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市比重为76.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达到90.5%,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
(二)从生产运行分析看:农业虽受两次台风影响,但生产稳定;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交通物流加快发展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14年7月份和9月份,全市遭受两次台风的袭击,一些农作物、林业、水产品养殖等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沿海水产品养殖受损严重。由于早稻生产进度整体提前,有效避过台风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家禽养殖市场回暖,荔枝、龙眼、芒果等大棕水果产量实现丰收,木材砍伐量稳定增长等利好因素拉动,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4.1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45.16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22.37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79.1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61.87亿元,增长4%。
种植业:粮食总产量114.07万吨,增长1.14%。其中,水稻产量95.89万吨,增长1.84%;水果产量166.8万吨,增长7.65%。其中,荔枝产量29.17万吨,增长15.4%。蕉类产量78.12万吨,增长3.79%。蔬菜种植面积6万公顷,增长6.2%。甘蔗种植面积5.69 万公顷,产量391.47万吨,增长4.3%。
畜牧业:肉类总产量30.34万吨,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12.32万吨,增长2%。禽肉产量16.63万吨,下降5%。生猪出栏162.95万头,增长1.9%;家禽出栏 9872.56万只,下降5.1%。
水产业:全市水产品产量51.91万吨,同比增长2.53%。其中海水养殖产品27.42万吨,下降1.11%;淡水养殖产品13.21万吨,增长9.14%,其中龟、鳖养殖增长6.7%。
2、全市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经济、非公经济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一些重点企业如中石油、金桂纸机、天恒石化等企业顺产达产,全市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平稳。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91.44亿元,增长13.9%。实现增加值222.03亿元,增长12.5%。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区均排第4位。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增长趋缓。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4.76亿元,增长20.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7.28亿元,增长9%。
从经济类型看,各经济类型企业基本均实现增长,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国有企业增加值4.06亿元,下降0.1%;集体企业增加值11.25亿元,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4.52亿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3.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9%。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136.23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4%。
从主要产业看,除电力产业外,其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石化产业增加值32.64亿元,增长16.3%;食品产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9.4%;造纸与木材加工行业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37.1%;建材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8.6%;机械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94.6%;医药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19%;冶金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3.6%;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1.7%;电力产业增加值16.02亿元,下降2.8%。
从县域看,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我市继续积极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县域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57.85亿元,增长33.4%,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支撑拉动作用。
3、交通运输、港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7.14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
交通运输方面:2014年公路货运量10956万吨,增长7.8%。受高铁动车的影响,公路客运量1864万人,下降3.2%。公路客货运周转量169.2亿吨公里,增长11.3%;水路货运量2208万吨,增长2.6%。水路客运量6.7万人,下降64%。水路客货运周转量289.57亿吨公里,增长1%。
港口方面:重点港口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国投煤炭码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金鼓江12-13#泊位开工建设。建成大榄坪北作业区1-3#泊位、永鑫10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等项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69万吨。20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413 万吨,增长6.2%。集装箱70.2万标准箱,增长16.8%。
(三)从三大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消费需求稳定,对外经济增长强劲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2014年,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成功争取到中石油200万吨芳烃列入全国石化规划布局方案,国投燃煤电厂二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中船修造船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华谊煤基多联产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获得自治区支持。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97亿元,增长17.9%,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1.21亿元,增长29.7%。民间投资392.08亿元,增长26.1%,占全市投资比重5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18亿元,增长4.5%。施工项目2222个,增长17.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1.6亿元、279.8亿元和3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9.5%和22.2%。
2、消费市场稳定。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3.25亿元,增长12.8%,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1.24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2.01亿元,增长12.8%。一是按经营区域分,乡村与城镇同步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265.14亿元,增长12.7%,城镇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4%,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94.03亿元,增长12.8%;乡村实现零售额38.11亿元,增长13.2%。二是分行业看,批发、住宿增长低迷,零售、餐饮增长平稳。2014年,批发业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1.6%;零售业零售额25.32亿元,增长10%;住宿业零售额0.92亿元,下降10.2%;餐饮业零售额16.51亿元,增长9%。三是汽车类销售旺盛,传统类商品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6%,粮油食品类增长1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3.8%,汽车增长47.9%。
3、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3.34亿美元,增长51.1%,其中,出口12.01亿美元,增长91.1%;进口33.23亿美元,增长34.2%。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2.42亿美元,下降9.1%;加工贸易额30亿美元,增长188.7%。分贸易伙伴看,对东盟组织进出口额17.25亿美元,增长56.6%。对非洲出口额12.53亿美元,增长191.2%。对北美洲出口额3.12亿美元,下降4.7%。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商务口径),增长2%
(四)从质量效益看: 财政收入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企业效益有待提高,能耗水平下降
1、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64亿元,增长6%。税收收入118.5亿元,增长1.5%;非税收入18.14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支出141.27亿元,增长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9亿元,下降7.3%;教育支出34.44亿元,增长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4亿元,增长13.4%。医疗卫生支出19.55亿元,增长1.9%;农林水事务支出14.65亿元,下降5.9%;住房保障支出5.17亿元,增长16.9%。
2、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5元,同比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2元,同比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94:1 缩小到2.86:1。
3、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223.9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负10.56亿元,实现税金总额93.22亿元,增长0.4%;企业亏损总额4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7.9%,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5.9%。
4、能耗单耗水平继续降低。全市万元GDP能耗初步核算下降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8.05万吨标准煤,增长8.1%。分行业看,石油加工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1.59万吨标准煤,增长37.5%;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1.05万吨标准煤,下降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8.51万吨标准煤,下降19.7%;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99万吨标准煤,增长24.1%。
(五)从运行环境来看:金融市场运行稳健,物价水平保持平稳
1、金融增长稳健。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773.86亿元,比年初增长9%。其中个人存款486.94亿元,比年初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532.51亿元,比年初增长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48.57亿元,比年初增长5.5%。
2、物价稳定。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食品增长4.2%;烟酒及用品下降1.4%;衣着类增长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增长3.5%;居住增长3%。
二、全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明显放缓。主要表现:一是工业增长逐月回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9%,增幅分别比11月、10月、9月、8月回落2.3、2.7、3.1、6.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全年新投产的工业企业少、规模小,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力有限。2014年全年新投产企业仅有12家,实现工业产值18.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仅2家),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5%。三是中石油公司原油代加工量增加影响较大。四是一些重点企业生产减缓。东油沥青有限公司因不能加工生产国4标准以上汽油及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去年4月1号开始到目前为止仍然停产。火力发电、铁合金、建材等行业的企业生产下滑。玉柴由于原材料缺乏缘故,生产能力利用率仅达到40%。金桂林浆纸、国投电厂、中粮、大洋等骨干企业,由于产品市场低迷缘故,生产下滑。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262家,其中亏损企业44 家,亏损面达到16.3 %。盈亏相抵后亏损10.56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3.21亿元,其中石油加工行业亏损30.89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6.96亿元。此外,造纸行业、铁合金冶炼行业、制糖业等支柱行业的亏损面或亏损额也依然较大。
(二)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不高,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信息、科研开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7%,均低于全国、全区 1.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区排第8位。其中,部分三产行业增长持续乏力,房地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占我市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行业增长较慢。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0.9%,比去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仅0.3%;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7%;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4.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8%、6.3%。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一是新开工项目不足,重大项目推进较慢。2014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566个,增长5.5%,增幅比上年下降了80.2个百分点。全市新核准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4个,但仅57个正式开工建设, 27个仍处于筹建阶段,开工率偏低。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较慢,27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14.9亿元,同比下降2.3%。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基数越来越大,高增速难以维持。2007-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达25%以上,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增速排全区第一位,比全区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拉大了基数,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加大;三是工业投资增长大幅回落。2014年,工业投资完成279.3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的42.4%;四是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 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减少。2014年,全市入库统计房地产企业14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0家。房地产投资开发楼盘16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7个。在160个楼盘中,有60个楼盘完工或到收尾阶段,占全部楼盘的37.5%。其中,有40个楼盘没有投资额,占了25%。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4.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1%、7.8%。
三、几点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的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复杂严峻。在新常态下,要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全市上下要切实抓好中央60条、自治区38条等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要稳定和提升工业、农业增长,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实,确保经济增长后劲。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预警和抗洪、涝、旱灾能力。继续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产品产销市场信息服务力度,确保农业丰产农民增收。鼓励保险企业开展农保业务,稳定和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二)稳定工业,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一是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要密切跟踪,新投产的项目确保达产,尤其是要确保去年新投产的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完全释放产能;计划竣工的项目确保按时竣工投产、尽早达产,扩大工业经济总量。针对目前企业在资金、用工、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要素资源保障,并规范和减少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二是加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继续做大以钦州市中石油项目为龙头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石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扶植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尽早让更多企业入园生产,加快推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工业企业“进规”工作。指导企业,严格按企业入库相关要求,做好企业进入统计名录库。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开拓经济增长新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钦州、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常态下,第三产业的增速也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加大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把发展服务业的视同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对传统服务如交通运输服务业、商贸餐饮服务业要抓特色,对现代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产业要抓突破。同时,要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特别是部门统计工作。服务业70%的核算资料取自各部门,部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事关服务业统计的结果,因此,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加强行业统计,全面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夯实GDP核算基础,以客观、准确反映我市经济走势。
(四)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加快投资增长。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破解招工、征地、拆迁等瓶颈,加快前期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强化督促考核,确保项目按进度推进。要继续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续建项目的进度,狠抓保障、狠抓进度、狠抓管理,针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缓慢,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排查,落实措施和责任,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新投资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当前增长,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继续加大项目储备。加强三维招商工作,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取向,围绕石化、装备制造、高新产业等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多渠道、深层次、大范围孵化和引进项目,形成较强的后续项目储备。三是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竞争领域投资。探索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的有效途径,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特许经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重大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取得新突破。

❻ 广西钦州这个地方怎么样

说说实话
接地气点的说
和北方比,空气好,水好
遇到回南天会比较潮湿,厨房墙壁有水珠,案板发霉
交通的话,钦州和西安差不多大,但是人口只有西安的三分之一,城市面积很小,骑个电动车就转完了。公交车很少,交通不太方便,出行基本打车。
工业更少,除了房地产,旅游,港口,基本外地人都是游手好闲做1040工程,等着天上掉馅饼。
外地人来了带动起了经济,钦州一个五线城市房价五六千。南宁二线城市一万多。
总体来说北部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环境好,人少,经济落后。不务正业的多了,比如说1040工程,做到最后拉不人,搞不到钱,最终就会出现暴力事件,吸毒,打架斗殴,强奸,报复都持续在有。政府是不死人都是民不告,官不究这种态度。
这是本人亲眼看到的事实。

阅读全文

与钦州最差工业是哪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掖三厂有哪些工业园 浏览:211
宝马新款5系防盗螺丝在什么位置 浏览:849
工业污染人有什么感觉 浏览:528
奔驰e300怎么折价 浏览:150
汽车哪些保养不建议去做 浏览:104
汽车活性碳罐多久更换 浏览:83
新款奥迪a6显示屏蓝屏怎么解决 浏览:269
宝马跟奔驰哪个车更好 浏览:656
宝马530怎么解除锁车喇叭 浏览:614
汽车超市如何引流 浏览:762
奔驰c260油压方向机如何匹配 浏览:587
奥迪a8汽油滤芯更换多少钱 浏览:684
奔驰新款s屏幕成本多少钱 浏览:751
奥迪A8引擎盖多少钱 浏览:901
北理和同济工业设计哪个好 浏览:884
工业电动引擎怎么用 浏览:409
宝马3系马牌跟倍耐力哪个好 浏览:692
哪里找工业边角料处理地点 浏览:731
进口奔驰出厂运到4s店需要多久 浏览:885
奔驰什么车的后大灯是箭头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