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目前处在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
工业革命是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末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任何国家都处于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并没有把一个国家标为是否完成工业革命之说。
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通常用工业化一词来形容,如发达国家都被称为为工业化国家。目前我国没有完成工业化,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任组长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预计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详细详细信息请查阅下面参考资料:
❷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什么阶段
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3、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我国现处于工业化哪个阶段扩展阅读: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原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中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历史经验证明,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来推进的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庆祝改革开放40年】工业化“中国方案”: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业化
❸ 目前,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哪个阶段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4.0阶段,可以说是领跑者的形象。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领先的技术这么接近,工业4.0是一次新的浪潮。
前两次工业革命让中国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对于第四次革命,中国肯定要具有一定的底气和自信心,我们要在约束技术进步的制度上要领先。所以,中国完全能够成为工业4.0的领跑者。
❹ 中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需要国有和非国有资本的共同推动吗
中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需要国有和非国有资本的共同推动。
原因在于:
1,我国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避免了大起大落,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向着健康快速稳定的方向发展。
2,,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工业的快速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3,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迅速上升。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型骨干企业仍是我国工业最有实力的代表,对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工业的持续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强有力支撑;有色、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机械制造业也得到较快发展;能源工业产能大增;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有力推动了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成效,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参考链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326470.html
❺ 我国工业化处于什么阶段
工业化的阶段是很难划分的,受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水品和周边环境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勉强处于旧工业时代向现代工业发展的转型阶段,但整体科技含量不高。
❻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什么阶段
中国的工业水平整体应该是处于工业2.0到3.0阶段,机械化为主,自动化还未全面铺开,离工业4.0还有差距。
所以根据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有规划的对工业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引导。
❼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什么阶段
二战前的工业属于机械化、电气化的概念,二战后算是电子化、自动化,到上世纪八、九年代又开始步入信息化。到现在融入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就是所谓的工业4.0。而我国几乎是把这几个阶段揉在一起发展的,所以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据专家预测,2022年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拓展资料
一.工业化
工业化(in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
二.工业化阶段
通俗地说,一般分为:
1.工业化初期阶段(轻工业、消费品工业主导)——如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初期;
2.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工业、生产资料制造业大发展并最终超过轻工业)——对此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重化工业不可避免,我国正处在这一阶段;另有一种观点认为重化工业发展与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相矛盾,我国应绕开这一阶段,直接进入三产为主阶段;
3.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三产为主导)。
三.工业化特点
现在中国还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3.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❽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据专家预测,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在时间节点上,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性质上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工业。
1957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随后我国在前进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但1958~1978的20年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仍然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电力、石油、轻纺等传统工业,建立了汽车、飞机、电子、原子能、宇航、石油化工、合成材料、自动化仪表仪器等新兴工业。
当前,我国工业化达到了较高水平,呈现出了新特征.我国已经进入 工业化中期接近后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快速向世界平均水平迈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比重提高,已形成庞大与完整的工业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部分重大工业技术突破并居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基地以及第一制造业出口大国。
❾ 概述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时期
新中国队对原外资企业、国民政府经营企业、民间私营企业以及手工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兴建了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的方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殊的工业景观。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工业曲折前进时期
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在动荡中曲折发展。处于备战考虑在西南腹地新建重工业基地的"三线建设"运动,大大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大发展时期
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钢搬迁都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❿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未完成,从整体上看处于什么阶段
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