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阳产业集聚区有哪些
1.安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龙安区和殷都区,主导产业有新型清洁能源、现代物流、包装材料机械,规划面积17.32平方公里,其中,龙安区部分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6家,项目总投资完成7亿元,建成了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重点企业有安阳中原异型钢有限公司、安阳豫鑫锅炉有限公司等。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预计到2012年,建设面积将达到5.4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40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3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殷都区部分规划面积7.4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目前主要有嘉能110万吨二甲醚、以建设7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主的殷商现代园、殷商物流园等项目,涉及总投资70亿元。目前集聚区内就业人数达6500人,预计到2012年可解决就业12500人,预计营业收入可达120亿元,完成利税16亿元。
2.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位于北关区,依托北关区工业园区建立,是省政府批准的首批175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全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业发展整体规划确定的唯一纺织工业园。集聚区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发展区3.9平方公里,控制区3.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有纺织、染整、服装、机械。入园企业2008年达到154家,预计2012年达到400家;就业人数2007年0.35万人,预计2012年达到1万人;居住人口2008年1.2万人,预计2012年达到2万人;营业收入2008年达到2.8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60亿元;项目投资2008年达到2.4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6.7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008年达到0.9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4.7亿元;建成厂房面积2007年达到7万平方米,预计2012年达到20万平方米。
3.安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位于文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有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电子信息。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8.66平方公里。
安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将依托高新区产业比较优势,依托文峰区商业发展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引环补链、建巢(标准厂房)引凤等手段,建成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品展示、产品检测、先进制造、产业研发、产业配套为一体的中原地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4.安阳新东区产业集聚区位于安阳县白璧镇,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发展区3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2012年预计入园企业达到10家,就业人数达到0.4万人。居住人口2007年0.5万人,2012年预计达到1.2万人。营业收入2012年预计达到2.2亿元,项目投资预计达到2.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预计达到0.8亿元,标准厂房建设预计达到3万平方米。
5.林州市产业集聚区(林州经济开发区) 控制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近期详细规划区域面积共33.6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13.02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年底,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新开通道路37公里,供气、集中供热已完成规划。目前,已入驻工业企业205家,企业从业人员23010人,2008年年底累计完成项目投资80亿元。2008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68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区内总产值的90%。到2012年,集聚区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亿元。
6.汤阴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汤阴县城东部和北部,集聚区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6.7平方公里,发展区5.5平方公里,控制区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内入驻企业50多家,工业总产值完成59亿元。截至目前,集聚区内水、电、路、气、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正在日臻完善,集聚区的一纵一横主干道和110KW双回路变电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7.安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安阳县铜冶镇和水冶镇一带,主导产业有冶金铸造、煤焦化、装备制造。规划面积19.5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53平方公里,发展区7平方公里,控制区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007年达到27家,预计2012年达到38家;就业人数2007年1.4万人,预计2012年达到2.2万人;营业收入2007年达到173.5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361亿元;项目投资2007年达到59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1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007年达到3.67亿元,预计2012年达到7.2亿元。
8..内黄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内黄县城西部和北部,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该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规划总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
9.滑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滑县县城东南部,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发展区5平方公里,控制区4.5平方公里。
❷ 根思工业园区有哪些单位
泰兴市伟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泰兴市利华通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源江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等。
根思工业集聚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根兴路,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这类方法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过改造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在园区规划方面,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提供各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❸ 什么是工业集聚区
工业集聚区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所集中的地域或地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都是指工业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状况,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工业集聚作用主要有:①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②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③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⑥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但工业布局不是愈集中愈好,只有在合理限度——“门槛”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超越“门槛”其效益会呈递减趋势,直至起相反作用。企业规模过大,会增加原、燃料和产品的供销距离,增加运费。工业过于集中对城市建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水用地紧张、污染严重、农副产品供应困难等弊病。而工业布局适当分散可避免上述一系列问题,且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工业生产均衡布局。但工业过于分散则导致企业间协作不便,各搞一套厂外设施,投资大,运输费用高,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不便等弊病。故工业布局中,必须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既要在较大地区范围内适当分散,又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反对过分集中和过于分散两种偏向。
❹ 工业集聚的类型有哪些
工业集聚的两种形式
1.传统生产方式的集聚
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了便于生产协作,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从而形成专业化的生产积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
2.新兴产业的集聚
这种集聚下的各企业之间很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它们为了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获取规模效益,扩大自身的影响,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从而形成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工业区。
❺ 南阳产业集聚区有哪些是省级的
南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产业聚集区
有欧洲工业园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 京东城市南阳数字科技电商产业基地。
作为京东产业园区线下运营商。
龙观集团运营京东城市南阳数字科技电商产业基地,基地政策优惠办公场地最高两年免租 ,基地位于纬八路溧源路口西南。
❻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在那里要详细地址,最好有电话。还有里面都有什么企业急急急
集聚区是一个区域的统称,是孟州市政府近几年规划的工业区。连霍高速到洛阳站后继续北行到孟州站下,进入洛常路向左行驶2公里即进入该工业区。这里主要的企业有:嘉陵工业、中原内配、GKN、隆丰皮毛、奥森人造板、嘉西化工、金山化工、广济药业等。
❼ 河南省宁陵县产业集聚区在哪都有 什么厂啊
在连霍高速宁陵出口向南
宁陵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发展意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氛围,对宁陵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作以下调整。
一、土地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以下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入驻标准化厂房;
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工业项目,按5万元/亩供地;
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的工业项目按3万元/亩供地;
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供地实行一事一议。
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贡献大的工业项目供地给予特别优惠政策支持。
2、投资兴办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有偿划拨方式提供;若改变土地用途,予以收回或依法足额交纳土地出让金、土地有关税费后以出让方式供地。
二、财税政策
3、固定资产投资3000—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税收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三年内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
4、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税收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前三年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后两年减半奖励。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购置生产经营用房交易手续费、人防易地建设费、水资源费和城市绿化费。
5、经省认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产业集聚区内工业企业相关的税费优惠。
三、电价政策
6、县产业集聚区内符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宗工业项目用电,执行省网直供电价。
四、相关约束
7、投资兴办符合宁陵主导产业的工业项目用地,须经营期在10年以上,平均每亩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万元,建筑容积率0.8-1。
8、签定合同时,把厂区平面图、厂区效果图、厂房结构说明、设备清单作为合同附件。
9、厂区平面图、厂房等建筑物设计图纸和围墙须经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建设,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一线三验”(放线、验槽、验桩、验基础),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10、入驻县产业集聚区企业,新建厂房应为二层或多层,一般不再建单层厂房。
11、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6个月;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12、合同中必须约定开工、竣工、投产具体日期,对因发生不可抗拒力出现的时间延迟,签约双方可另行协商;因地方政府原因造成项目未能按时投产的,投产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进行顺延;因项目方原因未能按时建成投产的,财税优惠不再顺延。
13、按照合同约定的投产时间,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达不到合同约定数额80%的,县政府依法收回土地;达到80%以上但不足合同约定数额的,按照投资额度和占地比例,对不足部分由国土部门评估,按评估地价补齐出让金。
14、项目经验收达不到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按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和相应的政策执行。
五、服务与权益保护
15、对落地县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土地达到“五通一平”,即:通路、通给水、通排水、通强电、通弱电、地面平整。项目主体单位明确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为项目首席服务专员,离职离岗进驻企业全程跟踪服务。
16、县产业集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经集聚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入集聚区内企业检查、收费和罚款。
17、县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企业各项手续的办理由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全程代理,实行“一家受理,并联审批,即时办结”, 做到两个“零接触”,即:企业与群众零接触、企业与职能单位零接触。
18、对落地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帮助企业招工,县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免费为企业培训工人。
本政策自发文之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政策不符的,遵照本政策执行。本政策由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负责解释。
宁陵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发展意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氛围,对宁陵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作以下调整。
一、土地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以下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入驻标准化厂房;
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工业项目,按5万元/亩供地;
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的工业项目按3万元/亩供地;
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供地实行一事一议。
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贡献大的工业项目供地给予特别优惠政策支持。
2、投资兴办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有偿划拨方式提供;若改变土地用途,予以收回或依法足额交纳土地出让金、土地有关税费后以出让方式供地。
二、财税政策
3、固定资产投资3000—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税收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三年内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
4、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税收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财政所得部分,前三年由受益财政全额奖励,后两年减半奖励。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购置生产经营用房交易手续费、人防易地建设费、水资源费和城市绿化费。
5、经省认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产业集聚区内工业企业相关的税费优惠。
三、电价政策
6、县产业集聚区内符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宗工业项目用电,执行省网直供电价。
四、相关约束
7、投资兴办符合宁陵主导产业的工业项目用地,须经营期在10年以上,平均每亩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万元,建筑容积率0.8-1。
8、签定合同时,把厂区平面图、厂区效果图、厂房结构说明、设备清单作为合同附件。
9、厂区平面图、厂房等建筑物设计图纸和围墙须经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建设,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一线三验”(放线、验槽、验桩、验基础),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10、入驻县产业集聚区企业,新建厂房应为二层或多层,一般不再建单层厂房。
11、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6个月;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12、合同中必须约定开工、竣工、投产具体日期,对因发生不可抗拒力出现的时间延迟,签约双方可另行协商;因地方政府原因造成项目未能按时投产的,投产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进行顺延;因项目方原因未能按时建成投产的,财税优惠不再顺延。
13、按照合同约定的投产时间,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达不到合同约定数额80%的,县政府依法收回土地;达到80%以上但不足合同约定数额的,按照投资额度和占地比例,对不足部分由国土部门评估,按评估地价补齐出让金。
14、项目经验收达不到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按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和相应的政策执行。
五、服务与权益保护
15、对落地县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土地达到“五通一平”,即:通路、通给水、通排水、通强电、通弱电、地面平整。项目主体单位明确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为项目首席服务专员,离职离岗进驻企业全程跟踪服务。
16、县产业集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经集聚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入集聚区内企业检查、收费和罚款。
17、县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企业各项手续的办理由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全程代理,实行“一家受理,并联审批,即时办结”, 做到两个“零接触”,即:企业与群众零接触、企业与职能单位零接触。
18、对落地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帮助企业招工,县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免费为企业培训工人。
本政策自发文之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政策不符的,遵照本政策执行。本政策由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负责解释。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酥梨之乡。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2元。
宁陵县概况
历史文化悠久,七个姓氏发源。上古时期,葛天氏部族在此生息,创造了“葛天穹庐”和“葛天氏之乐”等人类早期文明。夏、商、西周,宁陵为葛伯国。春秋,称沙随国;战国,为信陵君、宁陵君封地。秦谓宁陵城,西汉置宁陵县。葛天乐舞、葛伯仇饷、沙随会盟、汋陵之战、信陵连横、宁陵约降、曹操起兵等历史典故和重大事件均发生于此。宁陵还是葛伯、诸葛、葛、权、沙、信、宁七个姓氏的祖籍地。
区位地理优越,交通条件便捷。宁陵东距商丘市37公里、徐州170公里,西至开封市96公里、郑州市182公里,南距南京市400公里、上海市700公里,是沿海地区西进、西部地区东引的桥梁和纽带。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325省道、327省道横贯东西,210省道纵穿南北;东靠京九大动脉,距徐州观音机场和郑州国际机场仅1.5小时路程。
自然环境适宜,名优特产丰富。宁陵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典型的农业县。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最大的白蜡条(杆)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优质酥梨基地、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县、全省林业生态县,是河南省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温棚黄瓜之乡。金顶谢花酥梨、白蜡条(杆)、张弓酒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陵杠子馍”为明清朝廷御膳;“宁陵垛子羊肉”为全国风味名吃;“ 张弓酒”源于商初,兴于两汉,东汉光武帝敕封“皇封”御酒 。“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多年栽培历史,明弘治年间封为贡品,1958年曾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目前酥梨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万顷生态梨园为依托,成功举办了九届梨花节和五届酥梨采摘节,“一人一景一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工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活跃。全县形成以张弓酒业、福润食品、驰野纺织、宇森木业、白象乳业、金维果维、雅宝家俱、史丹利化肥、福万家复合肥、金耐克光伏新材料、中实矿冶机械设备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家居用品制造、农资化工、新材料等多元化的工业体系,规划建设了面积9.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38°张弓酒1975年填补我国低度白酒空白,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银奖、国际博览会金奖;张弓酒业年产曲酒5万余吨,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河南中华老字号。
城乡建设强劲,基础设施完善。相继建设了新天地商住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葛天公园、康鑫园保障性住房小区、体育场、体育馆、档案馆、展览馆、葛天大剧院、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物馆、县人民医院、锦绣花园社区、三星级宾馆等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新修了永乐路、建设路、人民路、迎宾大道、华山路、泰山路、昆仑路、珠江路、黄河路、闽江路、长江路、天山路等重要城市街道,开工建设商住小区22个,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政治文化和商业文化“两大”中心初步形成。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连续八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农排“井井通电”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和50亩地一眼井的目标。
招商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良。宁陵县制订并调整《宁陵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对外来企业实施“保姆式”服务,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并推行了“四个一”、首招负责制、一站服务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追究制、客商评议制等多项机制,曾荣获“河南省优化环境50优”荣誉称号。宁陵县社会风气淳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多次被评为“河南省治安模范先进县”、“河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县”,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锏惧害鍦板浘
❽ 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许昌市有哪些省级产业集聚区我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些内容
首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180个(其中许昌有8个),名单如下: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5、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
6、郑州市官渡产业集聚区
7、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
8、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9、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11、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2、新郑新港工业园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15、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16、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
17、开封黄龙产业集聚区
l8、开封边村产业集聚区
19、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20、杞县产业集聚区
21、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工业园区)
26、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27、洛阳市伊洛产业集聚区
28、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
29、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
30、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
31、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32、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33、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34、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35、栾川县产业集聚区
36、孟津县产业集聚区
37、汝阳县产业集聚区
38、嵩县产业集聚区
39、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40、偃师市产业集聚区
41、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2、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43、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44、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45、郏县产业集聚区
46、汝州市产业集聚区
47、叶县产业集聚区
48、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49、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50、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51、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5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5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54、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55、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56、滑县产业集聚区
57、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58、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59、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60、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
61、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62、鹤壁市金山产业集聚区
63、浚县产业集聚区
64、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新乡高新技术开发区)
65、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合新乡工业园区)
66、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含新乡经济开发区)
67、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
68、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69、新乡市桥北新区
70、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71、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72、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73、封丘县产业集聚区
74、卫辉市产业集聚区
75、延津县产业集聚区
76、辉县市产业集聚区
77、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焦作经济开发区)
78、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79、焦作工业产业集聚区
80、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81、温县产业集聚区
82、孟州市产业集聚区
83、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
84、修武县产业集聚区
85、博爱县产业集聚区
86、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濮阳经济开发区)
8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含濮阳工业园区)
88、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
89、南乐县产业集聚区
90、清丰县产业集聚区
91、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92、濮阳县产业集聚区
93、范县产业集聚区
94、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许昌经济开发区)
95、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
96、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
97、中原电气谷核心区
98、长葛市城南产业集聚区
99、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100、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101、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102、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漯河经济开发区)
103、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
104、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
105、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106、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107、临颖县产业集聚区
108、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109、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110、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111、卢氏县产业集聚区
112、渑池县产业集聚区
113、灵宝市产业集聚区
114、陕县产业集聚区
115、商丘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商丘经济开发区)
116、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117、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
118、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
119、永城市产业集聚区
120、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121、夏邑县产业集聚区
122、虞城县产业集聚区
123、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124、宁陵县产业集聚区
125、睢县产业集聚区
126、周口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周口经济开发区)
127、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
128、项城市产业集聚区
129、淮阳县产业集聚区
130、扶沟县产业集聚区
131、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132、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133、西华县产业集聚区
134、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135、太康县产业集聚区
136、商水县产业集聚区
137、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驻马店经济开发区)
138、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
139、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140、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141、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142、正阳县产业集聚区
143、汝南县产业集聚区
144、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145、泌阳县产业集聚区
146、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147、确山县产业集聚区
148. 上蔡县产业集聚区
14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50、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51、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
152、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153、新野县产业集聚区
154、浙川县产业集聚区
155、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156、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157、桐柏县产业集聚区
158、镇平县产业集聚区
159、西峡县产业集聚区
160、社旗县产业集聚区
161、南召县产业集聚区
162、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163、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164、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潢川经济开发区)
165、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
166、信阳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
167、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168、信阳明港产业集聚区
169、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
170、固始县产业集聚区
171、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
172、新县产业集聚区
173、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174、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175、商城县产业集聚区
176、潢川县产业集聚区
177、息县产业集聚区
178、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79、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
180、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