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的四大支柱产业与四大优势产业是什么
1.四大支柱产业:石油、电力、有色金属、盐化工
2.四大优势产业:水能资源开发、盐湖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金属和非金属资源
2. 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哪些
有色金属产业
汽车产业
钢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业
船舶制造业
石油化工业
房地产业
轻工业
正 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是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迫切任务 中共十四大提出90年代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即“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四项产业被确定为支柱产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提出来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1994年中国经济又取得新成绩,国内生产总值为43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8%,主要经济部门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达到了
3. 工业工程的四大支柱是什么
P:Proctive生产效率。
Q:Quality质量和品质。
C:Cost成本。
D:Delivery交期,也就是生产管理中的时间管理与控制。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围绕种群:
在上述的实验系中,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与捕食它的种群的摄取速度相同,所以后者也定义为Ci+1/Ci,但一般认为这二者是互不相同的,后者概可列入(1)中。第二,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对此种群的食物供给速度的比率称为食物链效率。
同样地在上述实验中对某个种群的食物供给速度,只不过是为其捕食种群的死亡速度而已。由于等于纯同化速度,所以(∵JBi-1≡0),也可以定义为Ci+1/Li+1=Ci+1/Pi-1。但是,这些一般也是不同的。
即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对于生产相当于被食量的生物量所需捕食速度的增量之比率。这里被食量为0时,Ci=Fi+Ri+Ldi,在有被食量的情况下,则Ci′= Fi′+Ri′+Ldi+Lpi,即指这种情况下的Lpi/(Ci′-Ci)。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生产效率
4. 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都什么行业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根据《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收入所占比例将明显提高,百强企业的现代制造服务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5%左右。2010年,中国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元左右,其中百强企业收入占比约为1/10。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个数超过5万家,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87万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3.8万家。全年完成销售收入总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
我国共生产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16.3亿部、3.5亿台和1.4亿台,分别增长6.8%、-0.8%和10.9%,占全球出货量比重均达半数以上;生产集成电路1015.5亿块,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2011年,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下同)31.5%;利润总额8070.1亿元,增长18.83%;主营业务收入10.8万亿元,增长30.44%;资产总计7.74万亿元,增长18.73%;从业人员669.53万人,增长8.59%。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43万亿元,增长23.4%。
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均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分别增长3.3%和4.7%,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2015年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2000万辆,分别完成2107.94万辆和2114.63万辆,增长5.8%和7.3%,增速高于汽车行业总体增速。
2012年,我国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439.72亿元,同比增长22.10%;建筑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5.6亿元,同比增长24.56%;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3.53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16.2%;2012年4季度,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4.4和120.6,较3季度分别回升0.5和3.2个百分点。
(4)工业四大支柱有哪些扩展阅读
重要作用
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前苏联和日本都是只用13年时间,就初步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并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之列。前苏联和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国家崛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实施了支柱产业振兴工程或振兴计划。
前苏联仅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就实施了6000多项国家重大工业建设工程(主要是支柱产业的建设),并在13年时间内(1928-1941),初步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跻身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二战后,日本为了迅速实现经济振兴,不仅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支柱产业振兴计划,而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柱产业振兴法律,并在13年时间内(1955-1968),初步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跻身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前苏联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