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东经济总量比浙江还高,为何感觉浙江比山东有钱很多
山东经济总量比浙江还高,为什么却感觉浙江更富?
GPD已经出炉2018年上半年各省的平均 GPD已经出炉,无一例外广东省仍然排名第一,江苏省仍然排名第二,但第三和第四名就更有趣了,第三名是山东省,第四名是浙江省,山东省上半年 GDP是72678.18亿元,而浙江是51768.26亿元,差距还很大,两省差距近2万亿。
杭州有着延续了数百、千年的商业文化,这是浙江独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杭州人喜欢而且擅长做生意,而马云则诞生于此。
㈡ 山东哪个城市重工业发达
淄博
潍坊 潍柴集团
青岛 是山东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济南 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
其实济南不错,推荐你去济南,无论从人文环境还是从硬件设施来说,济南都不错,济南人也很好相处,山东人都挺实在。我现在就在济南。
济南的重工有
中国石化集团济南炼油厂
中国石油济南柴油机厂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
中国轻骑集团
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
山水集团(山东水泥厂)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济南铁路集团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网络济南的介绍你自己看一下
http://ke..com/view/2994.htm
㈢ 从各方面来说,山东在中国算不算一个大省
山东省是大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山东省是个人口大省,山东总人口超过一亿,仅次于广东省。世界上有20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超过一亿的才13个,所以山东人口的数量众多,山东同时还是我国的生育大省,不过,近两年山东的新生儿出生率也有很大下降。
㈣ 山东经济发展有没有机会超越广东
几乎不可能了。早在改革开放肇始的1978年,山东GDP225亿元,比广东的186亿元高20%。十年之后的1988年,广东超越山东,排名大陆第二;1989年,广东超过江苏,排名大陆第一;2003年,广东超过香港;2007年,广东超过台湾,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到2017年,广东省GDP89879亿元。山东省GDP72678亿元,比同期的广东少17201亿元,相当于一个云南省的经济总量。
从以上方面对比,可以看出,山东并没有超过广东的经济基础。
㈤ 为什么山东的化工企业特别多
这是长久以来,经济发展结构导致的。从建国以来,我国的重工业项目基本布局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一直到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才开始加大对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投入。
根据山东省制定的计划,化工产业将开始转型升级。这既是经济形势所逼,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举措。
㈥ 山东省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山东是多元经济大省,农业、工业、 旅游 业都比较发达。不过区分到各个城市,各地支柱产业还是有所区别的。除了青岛、济南、烟台属于纯多元经济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支柱产业还是相对比较单一。
青岛: 贸易、金融、装备制造、电子、 旅游 ;
烟台: 装备 制造 、 冶金、电子、食品、 旅游 ;
济南: 装备制造、化工、金融、 旅游 ;
威海: 渔业、食品、 旅游 业;
淄博: 化工、深加工、冶金;
潍坊: 农业、装备制造、纺织;
泰安: 旅游 、轻加工、食品;
临沂: 农业、轻加工、食品;
济宁: 农业、轻加工、煤炭;
聊城: 农业、化工、深加工;
滨州: 装备制造、冶金、化工;
德州: 装备制造、化工、纺织;
日照: 农业、 旅游 业、港口;
菏泽: 农业、化工;
枣庄: 采矿、化工;
东营: 采矿、化工
总结来看,农业、化工、 旅游 为支柱产业的覆盖率还是最大的。从多元结构来说,东强西弱还是比较明显,尤其鲁西一带,基本是以农业和化工为主。不过近几年山东也在多元经济方面打出组合拳,很多单一经济型城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未来经济支柱的格局或有更多变化。
山东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工业大省,农业、工业产值长期处在国内前列,且山东城市发展相对均衡,各城市都有自身的支柱产业。 虽说当前网络上经常有人表达山东的产业模式相对传统,急需产业升级,且很多城市的产业模式确实以重工业、化工行业为主,但是各个城市的支柱产业还是略有不同的,下面主要探讨几个经济强市。
青岛市首先是青岛市,青岛的支柱产业主要包含有电子电器、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我们从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能看出支柱产业的大概情况,家电行业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虽有下滑,但是所占比重仍然很高,另外啤酒、橡胶轮胎、水泥、玻璃、钢铁等建材、材料的占比也很大。其实我们从青岛的知名品牌也能大概分析出结论。不过青岛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
烟台市烟台市是传统的工业强市,单纯讲工业产值,在山东省内排名首位,支柱产业主要有机械装备、 汽车 、电子信息制造、食品、黄金等行业,这里着重讲一下食品加工行业,食品加工虽然在工业产值的占比不算高,但是烟台的食品加工行业诞生了很多知名企业,龙大、鲁花、喜旺、欣和、福祖等企业实力雄厚,另外烟台的海洋食品加工也很有优势。
济南市济南的经济总量当前虽然已经超过烟台,但是在支柱产业的表现上,一直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各项都有涉及,但是各项分属大类又不同,曾经的小鸭、轻骑、纤维纺织厂都出现过倒闭,非要说下支柱产业,机械装备、钢铁、电力、建筑建材可能算是吧,当前济南赶上山东改革,在支柱产业打造上更加偏向于高端装备、生物制药、金融等行业。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其他城市就不过多探讨,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斧正。
作为泰安人,就说说泰安的主要支柱产业,大家都知道,泰安是 旅游 城市,因为泰山而闻名,所以泰安最大的支柱就是 旅游 业。那除了 旅游 业的其他行业怎么样呢?根据资料显示:一是能源工业 : 以新矿集团、肥矿集团、山东石横发电厂、泰丰集团为龙头的企业迅速崛起。
二是机电工业: 以青年 汽车 、泰开电气、泰山集团、东岳重工、华泰轮毂、泰安航天特种车辆等主体企业全面扩张。
三是建材工业: 以泰山玻纤、泰山石膏、山东兆宇石油管、九州钢业等支柱企业形成强势。
四是化学工业: 以华阳 科技 、肥城阿斯德、山东瑞星化工、九鑫日化等骨干企业高歌猛进。
五是纺织工业: 以山东岱银、山东傲饰、山东泰鹏、华兴纺织等支撑企业异军突起。
六是冶金工业: 以石横特钢、山钢集团为代表的企业蓬勃发展。
山东发展后劲,那是刚刚的!山东既是工业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又是资源大省。面积也非常大,它南接江苏,北接华北。地理,气候条件独居一格,特别是气候条件非常好。而且沿海有大片土地,利用开发。青岛,威海,烟台三座沿海城市,海产品十分丰富。而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总之山东大省发展前景看好,后劲将暴发!
工业也很强,济南机床,机械工业。青岛,电子,轻工,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
青岛,烟台,威海的 旅游 业极具发达。加上孔家富地!
烟台苹果也名扬四海,不论是海产品,水果产品也很多彩!
山东省各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支柱产业,举两个例子吧。
济南——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济南市特色产业
1、以济南一机床、济南二机床、齐鲁电机、法因数控、济南变压器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全国知名;
2、以中国重型 汽车 、中国轻骑集团为龙头,包括吉利 汽车 、沃德 汽车 零部件公司、鲁得贝车灯等企业的 汽车 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较好;
3、以浪潮集团、中创软件、华芯半导体为龙头的软件产业、半导体产业、服务器产业也有一定知名度;
4、其他知名企业:济南钢铁、齐鲁化纤、山东鲁能。
青岛——山东省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
青岛市特色产业
1、以海尔电器、海信电器、澳柯玛为代表的家电产业全国知名,是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2、以青岛四方机车、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扬帆造船为代表的船舶与高端装备产业全国知名,是全国四大造船基地之一;
3、以青岛科瑞特机电集团、青岛捷能汽轮机、青岛软控为代表的机械产业发展较好;
4、以青岛炼化、青岛石化、丽东化工、高合化纤、青岛双星、黄海橡胶为代表的石化与橡胶产业发展较好;
5、其他知名企业:青岛啤酒。
山东省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人口大省,工业种类也是全国最为齐全的,山东十六市所形成的产业有很大的互补性。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了解每个城市的产业。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经济绝对会让山东人自己泪目和羞愧。但毕竟是大省省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支柱企业众多但都大而不强。在国内行业位于前列的有中国重汽、浪潮、山钢几家,形成产业支柱的有机械重工、能源、食品、钢铁、 体育 、教育、卫生基本都是传统行业。代表型企业和机构有中国重汽集团、浪潮集团、济南钢铁、济南二机床、山东电力、山东鲁能、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等。
青岛作为山东人大城市的梦想,现在是越来越让人失望。但作为山东经济大市的支柱产业却是我们鲁人的骄傲,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其中港口、石油化工、高铁、家电都处、食品在国内外前列。代表型企业有青岛港集团、青岛化工有限公司、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集团、利群集团、山东六合、青岛钢铁、双星集团等等。
淄博作为中国首批大城市的一员,现在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但毕竟是中国前列的工业城市,支柱产业方面在全国都占据一席之地。其中能源、矿业、制药、机械这些传统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代表型企业齐鲁石油、新华制药、淄矿集团、东岳集团等等。
枣庄作为山东为数不多的几个组团式城市,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大市现在已经随着资源枯竭已经落寞,经济转型我认为已经失败。支柱型产业基本等于没有,都在能源、房地产其他的真谈不上产业。当年堪比兖矿的枣矿集团现在估计连临沂矿业都比不上了。
打字太累了,有空我再接上,以上都是个人简介,有缺失的大家给予补正。
其实都错了!最大的产业都是房地产!
青岛: 旅游 业 啤酒饮料 电子工业 机械重工 外贸产业
济南: 旅游 机床机械 钢铁 水泥
东营 石油化工 盐化工 石油机械
枣庄 煤炭机械
临沂 轻工 物流业
日照 钢铁
烟台 重工
滨州 纺织工业 盐化工
淄博 机电陶瓷家具纺织橡胶
潍坊 机械设备 电子 铝材 蔬菜贸易
德州 电梯机床零部件 家具 德州扒鸡 太阳能
泰安 机电 建材
菏泽 彩礼
山东省宁津县支柱产业,实木家具,健身器材,电梯,还有蟋蟀当然还有房地产
其他不了解,谈谈家乡临沂
一,化肥产业。
代表企业:史丹利,金正大,施可丰,中化,艳阳天(处于破产状态)
二,制药产业
代表企业:鲁南制药,翔宇制药,罗欣制药厂
三,食品产业
代表企业:秋香月饼,回头客铜锣烧,盼盼,轻援食品厂,金锣火腿肠
四,机械行业
临工
五,建材行业
罗庄地板砖
六,物流行业(支柱)
㈦ 目前,山东省的三大产业中,哪个产业处于主导地位
在2016年之前,山东的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占主导地位,而在去年的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㈧ 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榜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
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如下:
1、苏州
工业总产值3.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就生产规模来说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2、上海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3.1万亿元,原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94万亿元,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
4、重庆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6万亿元,中国西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业总产值2.1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万亿元,中国第一大高科技工业城市
7、广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5万亿元
8、青岛
2016年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高铁生产基地,北方第二大工业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74万亿元
10、烟台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63万亿元
11、无锡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5万亿元
12、东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1万亿元
13、郑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万亿元,中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14、宁波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8万亿元
15、武汉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5万亿元
16、潍坊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4万亿元
17、东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3万亿元
18、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万亿元
19、常州
2016年工业总产值1.23万亿元
20、成都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22万亿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分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中南工业基地彻底没落,京津唐工业基地也风光不再,珠三角、苏锡常、山东半岛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业基地格局,新三大工业基地年产值都超过6万亿元。而这新三大工业基地也不再有严格的轻重工业之分,基本都是综合性工业基地。
(8)山东省轻重工业哪个比重大扩展阅读
1、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十大重工业城市
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武汉、天津、唐山、重庆、大连、洛阳。
2、重工业城市的分类
重工业城市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工业城市
截止2020年2月全国各省市综合实力排名:
1、江苏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数量167所,江苏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教育上都没有太大异议,并且江苏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海省份,长江出海口,省内各市发展相对均衡,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2、广东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数量151所,广东的很的GDP长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区域十分发达,未来珠三角可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湾区,广东省的高校数量也很多,但是因为省内发展不均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所以综合实力排名第二。
3、山东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数量145所,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高校数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辽宁省公共拱卫京畿,作为工业大省,山东的经济虽然集中在传统领域,转型比较慢,但是山东是全国省内城市发展最均衡的省份,综合实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数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积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个富藏于民的省份,杭州、温州、宁波等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浙江是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居第一位。综合排名第四。
5、台湾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数量162所(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台湾省在以前称之为亚洲四小龙,虽然目前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台湾的各项实力不容小嘘,尤其高校、医疗等建设水平,还是十分有实力的,综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数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人口大省,很多人对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实河南绝对属于一个好地方,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个粮食大省,高校数量也名列前茅。作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业实力很发达,综合实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数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而且武汉有九省通衢的称号,而且湖北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省份,工业发达,近今年也在寻求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七。
一个城市看要看综合指标,不能单比某一项。凭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到过的地方感受来说排了前十名不算港澳台。
第一 上海滩 未来的东方金融中心
第二 北京城 中国的决策中心
第三 广州府 最发达省份的省会
第四 深圳渔村 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深圳速度见证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
第五 天津卫 直辖市之一 国家政策现在又转移到滨海新区
第六 民国总统府—南京 历史不让南京做老大 搜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七 天府之国——成都 西南中心 潜力无限 发展迅猛
第八 山城————重庆 直辖市之一
第九 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 大连 宁波 厦门 滨海单列市综合实力青岛第一
第十 天堂二州——苏杭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中国重工业有哪些城市 - : 一、辽中南工业基地(含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顶点的三角地带,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钢铁、机械、...
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榜? - : 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如下:1、苏州 工业总产值3.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就生产规模来说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2、上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3.1万亿元,原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3、天津2016年工业...
中国重工业城市有哪些? - : 重庆、德阳、上海、南京、杭州、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北京、天津、唐山、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
中国有哪些重工业城市,详细些! 谢了 - : 我国的重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山陕西等北方地区,其它地区少有分布 东北的:沈阳(重型机械)、鞍山-本溪(钢铁)、抚顺(石化、装备制造)、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长春(汽车工业)、哈尔滨(装备制造)、大庆、吉林(石化)等、 华北:北京、天津、唐山、淄博等 西北;太原、西安(国防军工制造业)、大同等山陕地区的能源重工城市 西南:重庆(装备制造、军工)、攀枝花(钢铁工业)、德阳(装备制造)等 华中:武汉(钢铁、制造业) 长三角:上海、南京 、徐州(装备制造)等
中国哪个城市重工业最发达 - : 沈阳 哈尔滨 齐齐哈尔 长春 反正都是东北的
全国重工业城市有哪些? - : 包头也是
中国的重工业城市有那几个? - : 我国十大重工业城市为:沈阳,哈尔滨,西安,太原,济南,长春,鞍山,抚顺,兰州,吉林市
中国 工业城市排名 - : 长三角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 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 珠海、东莞 东北重工业基地~沈阳~鞍山~大连~ 京津塘地区~北京~天津
中国重工业城市有哪些? : 1、鞍本钢铁基地 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位于辽宁中部工业区,东倚千...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北方的最大港口城市、华北的经济中心,唐山...
中国重工业城市是哪几个城市 - : 有几个重工业带…有个辽中南重工业带…京津唐工业带(轻重都有…综合性的)…
㈨ 山东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地理位置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全省东西最长距离7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陆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
2、气候条件
山东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1c-14 c,降水量550-590毫米,无霜期200天以上。
3、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县及县级市、区139个。济南市为山东省省会,青岛市为全国计划单列市。
4、矿产资源
山东已发现的矿产128种,占全国矿产种类的70%以上,其中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第一位的有黄金、自然硫、石膏;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其余居前10位的有煤、天然气、铁、重晶石、硅藻土、铝土矿、轻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石英砂、云母、磷、石棉等。
5、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54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8724.5亿元,增长19.2%,其中工业增加值7799.3亿元,增长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045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2675.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6.1%,增幅比上年高9.2个百分点。
6、农业
山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等都是山东的名产。
7、工业
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比例协调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04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4127个,年末达到20304个,实现增加值64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GDP比重达41.9%。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290.8亿元,增长15.9%;集体工业增加值751.0亿元,增长17.8%;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分别增长27.5%和29.0%。轻工业增加值2343.4亿元,增长27.0%;重工业增加值4154.9亿元,增长26.3%,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7:63变化为36:64。
8、商业金融
近些年,全省积极贯彻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乡消费基本同步增长,农村市场转旺。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3349.2亿元,增长14.6%,市场份额为74.7%;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134.3亿元,增长11.8 %,市场份额为25.3%。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9.4亿元,增长13.7%,市场份额达到60.9%。
年成交额一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316个,比上年增加8个;已出租摊位数20.3万个,摊位出租率为89.8%,提高1.9个百分点;营业面积为1416.9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2243.7亿元,分别增长7.9%和9.5%。平均每个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7.1亿元,增长6.0%。
9、对外开放
山东省是中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山东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1997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把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之一的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科技、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企业已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山东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省州、城市,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和友好关系。世界上前500家跨国公司已有81家来山东投资设厂。山东走向世界,世界进入山东已成现实。开放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度增长。
10、科学技术
山东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鲁”的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学技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1、文化教育
全省有公共图书馆133个,档案馆186个,报纸146种,期刊274种。全省县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130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
12、历史文化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这里还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山东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古代着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着名的鲁国和齐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山东因而简称“鲁”或“齐鲁”。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具有勤劳、朴实、重情义、守信用的传统美德,向以不怕困难、不甘落后、吃苦耐劳、勤俭努力而为世人称道。
13、旅游
山东省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旅游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全省共有旅游景点500多处。基本形成了自己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风光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端口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以梁山、阳古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㈩ 山东省工业分布特点
山东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90.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24.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87.9亿元。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53.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千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2292.11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日趋优化的工业体系
山东工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兖矿集团等。山东的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纱、机制纸、塑料制品、水泥、平板玻璃、钢、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等。其中,海尔、海信、澳克玛、小鸭等家用电器、浪潮服务器、轻骑摩托车等产品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