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工业硅(金属硅)市场和有机硅市场的关系
金属硅是制备SiCl4、SiHCl3等的原料,这些产物又是有机硅工业的原料
Ⅱ 我想知道工业硅和金属硅有什么区别用途分别是什么
金属硅又称结晶硅或工业硅,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非铁基合金的添加剂。 硅是非金属元素,呈灰色,有金属色泽,性硬且脆。硅的含量约占地壳质量的26%;原子量为28.80;密度为2.33g/m3;熔点为1410。
金属硅的用途:金属硅(Si)是工业提纯的单质硅,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以及配制有特殊用途的合金等。
(1)生产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有机硅
硅橡胶弹性好,耐高温,用于制作医疗用品、耐高温垫圈等。
硅树脂用于生产绝缘漆、高温涂料等。
硅油是一种油状物,其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用于生产高级润滑剂、上光剂、流体弹簧、介电液体等,还可加工成无色透明的液体,作为高级防水剂喷涂在建筑物表面。
(2)制造高纯半导体
现代化大型集成电路几乎都是用高纯度金属硅制成的,而且高纯度金属硅还是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可以说金属硅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基础支柱产业。
(3)配制合金
硅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的硅合金。硅铝合金是一种强复合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代替纯铝可提高脱氧剂利用率,并可净化钢液,提高钢材质量。硅铝合金密度小,热膨胀系数低,铸造性能和抗磨性能好,用其铸造的合金铸件具有很高的抗击冲击能力和很好的高压致密性,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常用其生产航天飞行器和汽车零部件。
硅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且在受到冲击时不易产生火花,具有防爆功能,可用于制作储罐。
钢中加入硅制成硅钢片,能大大改善钢的导磁性,降低磁滞和涡流损失,可用其制造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提高变压器和电机的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硅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关于硅的价格,你可以看一下中国硅网,http://www.sie.cn。
Ⅲ 有机硅的行业发展
中国已成为有机硅材料的最大消费国。由于纺织,电子、电器产品的大量出口和国内建筑、纺织、汽车、日化等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旺盛需求,推动和促进了我国有机硅材料的发展。2010我国硅氧烷消费量达到55.5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6%,成为全球有机硅的最大消费国;中国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造成了中国有机硅消费结构与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别,其它国家和地区硅橡胶和硅油占比平均,中国则以硅橡胶为主。
“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硅消费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8%左右,2015年硅氧烷消费量预计达到约130万吨,折合有机硅单体约260万吨。2010年,中国有机硅(折硅氧烷)产量约41万吨;消费量55.5万吨。有机硅一方面在传统应用领域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卫生及高端制造等方面不断开发出新的用途,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个人护理用品、轨道交通以及替代石油基产品方面,其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机硅被列入了新材料“十二五”规划。20多个有机硅产品列入了新材料“十二五”规划的产品目录。
有机硅“十二五”规划将严格准入门槛,控制产能增长,2015年产能达到300万吨,满足国内需求外略有出口。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机硅单体骨干企业。规划显示,硅烷偶联剂要建成2-3个规模超过3万吨/年、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生产的企业,2015年总产量达到40万吨,品种数量超过100个。
生物活性有机硅的植物提纯目前为止只有法国等发达国家掌握。有机硅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使得有机硅产品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未来几年内,利用植物活性提取的有机硅产品必将在医药,美容,保健等领域爆发式拓展。
有机硅产品在各行各业中的消费比列,取决于当时的产业结构。以日本为例,1988年的分配为:电子电器约占25%-30%,建筑占15%-20%,汽车占10%-15%,食品医疗占10%,办公机械占10%,其余(包括纤维、纸张、塑料、涂料等)占15%-30%。可见,电子电器、建筑及汽车是该国有机硅市场的三大支柱。近几年来的市场发展趋势,电子电气的发展速度仍居首位,有机硅材料的可靠性与耐久性,使其在建筑及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得以继续增长;由于硅氧烷的生理惰性及对人体的安全、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确认,因而有机硅在医疗及化妆品中的应用数量急剧增长。 2011年,我国工业硅产量为136万吨,同比增长15.2%,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2.01亿元,同比增长46.43%,自2008年以来年均增速全部超过20%,实现利润总额33.52亿元,同比增长77.05%。2012年1-6月,我国有机硅行业企业数为305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9.61%;从业人员6.5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9.03%。
从经营规模来看,2012年上半年,行业资产规模为324.45亿元,同比增长34.42%,实现销售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56.98%,实现工业总产值288.97亿元。从经营效益来看,2012年上半年,有机硅行业实现产品销售利润28.62亿元,同比增长27.20%,实现利润总额15.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7%。总体来看,2012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行业整体经营情况较好,资产和产销规模均实现较快增长。
从有机硅的消费量来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硅国内消费量共计61万吨,同比增长27.1%,其中有机硅消费量占32.79%,较上年下降了3.67个百分点,铝合金铸件消费量也有所下降,而多晶硅消费金属硅的量则大幅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从进出口来看,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硅出口量为54.1万吨,同比下降5.8%。其中对日出口16.1万吨,同比下降4.7%;对韩出口9.6万吨,同比增加24.6%;对欧出口9.8万吨,同比下滑14.1%,实现进出口总额10.7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7.79亿美元,出口额2.95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4.84亿美元,贸易缺口同比有所缩小;;2012年1-5月,国内工业硅累计出口量为18.74万吨,其中出口量最多的是日本,为6.15万吨,占出口总量的32.8%;其次是韩国,出口量占比为14.7%;出口居前十的国家额出口总量占到全部出口的76%。近几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有机硅最强劲的需求来自亚洲,需求量的增长中心将是中国及太平洋地区,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0%-15%,而随着我国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化工、纺织、医疗等行业的发展,我国有机硅的消费量仍将以大于20%的增速增长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现状
中国有机硅工业经过20年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自主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生产规模,还是有机硅产品的应用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
近些年来,中国的有机硅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有机硅市场的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速,增幅超过25%。国内的有机硅单体规模发展迅速,1999年新兴材料投入运行的装置仅为2万吨/年,2007年下半年投产的单体装置已达到了10万吨/年。到2008年,中国已形成蓝星星火、新安集团、吉化集团、梅兰集团、江苏镇江宏达5家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年产能达40万吨。中国在建的有机硅产能约有35万吨,拟建的有80-100万吨。中国有机硅深加工及其应用,正在形成一批以高温胶、液体硅橡胶、纺织助剂、硅烷偶联剂等有特色的企业和产业群,活跃在国内外市场。但另一方面,近些年国内有机硅缺口仍然很大,2007年全年进口依赖率在50%左右。
前景
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机硅企业的产能将达120万吨/年,加上道康宁和瓦克合资企业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的40万吨/年装置,总产能将达到160万吨/年。但未来3-5年中国有机硅消费仍将保持25%左右的增长,2010年之前国内有机硅单体的自给率仍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到2009年后,中国有机硅行业将进入产能释放的集中期。预计2009年中国新增有机硅单体约为20万吨左右。但国内单体总需求量为96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仍然高达50%以上。
Ⅳ 什么是工业硅,什么又是化学硅金属硅又是什么
工业级的硅纯度<化学级的硅纯度<电子级的硅纯度
电子元器件用的硅和有机硅都是从硅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首先从硅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硅是工业级的硅,然后工业级的硅结果提纯得到化学级的硅,然后化学级的经过进一步提纯得到电子级的硅,这个过程很复杂,是用精馏塔控制的,工艺要求很高的
Ⅳ 工业硅做什么用
工业硅的主要用途有:
1、铝合金工业,硅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的硅合金。硅铝合金是一种强复合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代替纯铝可提高脱氧剂利用率,并可净化钢液,提高钢材质量。
2、非铁基合金的添加剂,工业硅也用作要求严格的硅钢的合金剂,冶炼特种钢和非铁基合金的脱氧剂。
3、化学工业,用于生产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有机硅,硅橡胶弹性好,耐高温,用于制作医疗用品、耐高温垫圈等。硅树脂用于生产绝缘漆、高温涂料等。
4、工业硅经一系列工艺提纯后生成多晶硅、单晶硅,供光伏产业及电子工业使用。
(5)工业硅和有机硅哪个行业需要扩展阅读:
工业硅的种类:
硅铁、金属硅、硅锰、硅铝、钡锰钛铁、硅锰钒铁、硅铝钡铁、硅铝铁、硅钙、硅钢板、铝硅合金、镍铬-镍硅热电偶丝、锰硅合金、稀土硅钙钡、硅钙合金、硅钡合金、硅铬合金、镁硅合金、锗硅合金、硅钴、硅青铜、铁硅合金、锌硅合金、硅钛铁合金、镍硅合金、铝镁、硅合金、铜硅合金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业硅
Ⅵ 工业硅属于什么行业的制造
呵呵,总的说来属于材料,材料下面分金属,非金属,高分子。硅当然属于非金属了啊
Ⅶ 工业硅的工业硅主要用途
铝合金工业,硅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的硅合金。硅铝合金是一种强复合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代替纯铝可提高脱氧剂利用率,并可净化钢液,提高钢材质量。汽车等行业用铝对工业硅的需求相当大,所以一个地区、国家的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工业硅的市场兴衰有直接的影响。
非铁基合金的添加剂,工业硅也用作要求严格的硅钢的合金剂,冶炼特种钢和非铁基合金的脱氧剂。
化学工业,用于生产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有机硅,硅橡胶弹性好,耐高温,用于制作医疗用品、耐高温垫圈等。硅树脂用于生产绝缘漆、高温涂料等。硅油是一种油状物,其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用于生产高级润滑剂、上光剂、流体弹簧、介电液体等,还可加工成无色透明的液体,作为高级防水剂喷涂在建筑物表面。
工业硅经一系列工艺提纯后生成多晶硅、单晶硅,供光伏产业及电子工业使用。晶硅电池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屋顶电站、商业电站和高土地成本的城市电站,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占据世界光伏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对金属硅的需求增速明显。现代化大型集成电路几乎都是用高纯度金属硅制成的,而且高纯度金属硅还是生产光纤的主要原料,可以说金属硅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基础支柱产业。
Ⅷ 目前工业硅用途及销往哪些市场
2.工业硅的主要用途:
①. 用于铝合金工业。在中国,每消费 1t铝(原铝与再生铝之和)约用 14.7 kg硅。此数可作为宏观匡算用,虽不精确,但却相当准确。一般,每生产 1t铝合金铸件及压铸件约消费 43 kg新硅。工业硅添加到铝中,可改良或增强金属的优良性能。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如汽车(含摩托车)用铝对工业硅的需求相当大,所以一个地区、国家的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工业硅的市场兴衰有直接的影响。
②作为非铁基合金的添加剂。工业硅也用作要求严格的硅钢的合金剂,冶炼特种钢和非铁基合金的脱氧剂。
③用于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有机硅。如生产硅树脂润滑剂和防水化合物等就需用相当量的硅(纯度为98%~99%)。
④工业硅经一系列工艺提纯后生成单晶硅,供电子工业使用。工业硅进一步提纯至99.999%以上(4个九以上,9越多越值钱),制成多晶硅(圆柱体),再用机械切割成硅单晶片,大量应用到电子信息工业中去。目前我国提纯的技术不是十分成熟,基本上依赖日本进口,即日本从我国进口工业硅原材料(一吨8000元左右),进一步提纯再出口(每吨30万人民币以上)到我国有关行业(如单晶硅厂等)。销上海、武汉等市 远销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及加拿大等国家。
Ⅸ 近期胶友通市场有没有硅油出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
前言:有乡亲说上周市场折腾,但是东岳硅材上周涨了36%,股价也是创了新高,希望我能说说有机硅这个赛道,安排!
本篇目录
1.有机硅产业链
2.认识工业硅
3.有机硅生产成本及趋势
4.供需情况
5.下游应用场景介绍
6.相关上市公司
7.使用须知
PS:老规矩,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阅读。
一,有机硅产业链
有机硅是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型精细化工体系,是合成材料中最能适应时代要求、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有机硅行业产业链主要为“有机硅原料——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产品”。
有机硅的上游也就是原料为工业硅粉,有机硅主要下游产品主要可分为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功能性硅烷等,其中硅橡胶占比最大,达到 66.9%,但其特殊的性质作为材料助剂,应用领域众多。
二,认识工业硅
硅是一种常见非金属元素,呈灰色,有金属色泽,性硬且脆,其含量约占地壳质量的26.4%,自然界中的硅一般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经过化学还原之后可得工业硅。工业硅位于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顶端,是光伏、有机硅、合金等下游产业的核心原料。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工业硅(金属硅)生产主要采用碳热法,生产属于高能耗产业,电力费用占成本比例接近40%,产地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
因为工业硅这种不环保的属性,政策收紧规模扩展必然受限,而工业硅又收到下游需求扩张的影响,尤其是近一年时间,因为芯片和光伏产品的需求井喷,结果产能更显紧张,甚至会压缩有机硅的产能(前提有能力生产)。总之,有机硅的紧张根本上还是上游原料的紧张。
三,有机硅生产成本及趋势
有机硅是工业硅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有机硅产业链是工业硅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且未来需求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有机硅的生产是一个显着的来料加工过程,原料占比较大(其中,工业硅占比超过 60%),超过 70%;近年来有机硅成本的变动主要是原料推动的。
除了原材料成本外,随着产能规模不断提升,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其他成本都将处于不变或下降阶段,所以,综合化、规模化、循环化生产,将是行业大势所趋。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外购,自有原料的厂商平均能降低 20%-25%的原料成本,中间体自产同时往下游延伸将是未来行业内的普遍趋势。
四,供需情况
1.供给情况
据卓创资讯,有机硅供应稳步提升,单体供应过去 10 年 CAGR 5.73%。但根据 SAGSI数据,海外厂商过去 10 年产能下降 50 万吨,无新增扩产。而国内方面,中国的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供应占比达 58.57%,其中单体 328 万吨、中间体 164万吨,是全球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供给第一大国。虽然我们是第一生产大国,但仅仅是低端产品基本完成进口替代,而高温胶、硅油是进口比例依然较高。
我国现有有机硅单体产能 309 万吨,根据规划,未来 3 年国内产能扩张迎来高峰期,未来 5 年 CAGR 13.17%。但是,其中超过 90%的产能分布在头部的 10 家企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强。而且有机硅行业属于限制发展的一类,所以未来产能会进一步集中,龙头集团的地位愈发突出。
2.需求情况
我国中间体人均消费量快速提升,仍低于全球人均消费量;海外方面,东南亚国家经历高速发展期,有机硅需求大幅提升。虽然传统的建筑领域,因为房地产政策的收紧,需求不会有太明显的增长,但是随着国家新能源、5G 等的快速发展,有机硅材料将进一步向节能环保、生物医学、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医疗护理等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和渗透,不断开辟新的需求增长点。
2016~2019 年增速分别为 1.26%/10.25%/9.88%/17.73%,预计有机硅下游应用场景的增长以及各个场景需求量的进一步提升,未来 5 年有机硅下游增速将保持 10%以上增长。
总的来说,产能受限,需求旺盛,自主可控,是本轮有机硅被市场看好的三大原因,同时因为下游的需求发生变化,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这三大“碳中和”领域内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热情。
五,下游应用场景介绍
1.建筑
建筑用胶在胶粘剂、密封胶产品中占比最大。建筑幕墙、中空玻璃、门窗塑封、装修装饰是有机硅胶粘剂及密封胶最大的四个应用领域。有机硅室温胶占比35%~40%,且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此外,作为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接缝较多,所以密封胶的运用会提升。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预计至 2025 年,我国建筑领域(包括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有机硅市场将望达到 190 亿左右,未来 5 年 CAGR为 7.86%。
2.电子电器
电子电器用胶粘剂用量不大,但是产品附加值及高。有机硅橡胶在中国电子胶粘剂市场占比最大,为 38.7%,且未来空间潜力巨大。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为电子胶粘剂产业带来巨额增量空间。国内企业持续发力,高端产品进口替代效应明显。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预计 2025 年我国有机硅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市场将达到150 亿,未来 5 年 CAGR 为 11.60%。
3.电力行业
由于有机硅具有良好的电性能,随着电力设备对性能、环保要求的提升,机硅材料将逐步取代其他材料,同时因为良好的电性能,高性能需要会进一步拉动高端产品需求。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预计至 2025 年,有机硅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将达到 40 亿元左右,未来 5 年 CAGR为 14.48%。
4.新能源(光伏/风电)
随着各国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的提升,光伏装机需求将呈现加速上涨趋势。而国内市场的发展势头更是猛烈,预计未来 5-10 年光伏风电装机增长有望进入二次爆发阶段,从补充性能源升级为主要增量能源形式,将带动粘胶剂市场快速增长。
风电方面,在全球风电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增量市场,自 2010年以来每年新增装机占比均保持在 40%左右;未来我国将继续保持全球风电最大增量市场地位,所以也会带动粘胶剂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领域(包括光伏、风电)的有机硅密封胶市场将达到近 20 亿元,其中光伏、风电分别为 18、4 亿元,未来 5 年 CAGR分别为 13.73%、1.55%。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个细分子赛道,需求不断增加,产能依赖中国,当这个情况,其实和钛白粉类似,自然会是资本的宠儿。
5.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建筑和轻工业以外最受关注的胶粘剂应用领域。硅橡胶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汽车工业消费升级,高端胶粘剂打开增量市场空间,尤其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维修用胶比例必然提升;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机硅胶在动力电池中用于密封,结构粘结、导热,灌封等。受益 CTP 电池工艺放量,有机硅胶或催生 15 亿市场。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预计 2025 年整个汽车工业的有机硅市场空间将达到 40 亿元左右。
6.日用品/食品
居家隔离加速培养全新消费场景,有机硅类厨房用品销售大幅增加,由于食品级有机硅标准严格,高品质原料是高端产品的必要条件,所以将带来新的增量市场。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我国日用品/食品领域有机硅产品主要呈现一个高端替代、存量替代的逻辑,未来 5 年 CAGR 将达到 20%左右,2025年市场空间约 80 亿元。
7.医疗/个人护理
硅橡胶是重要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医用导管领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拉动医用有机硅需求,高端医疗器材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此外,医美行业和人造器官的发展为医用有机硅在医用高分子材料中占比提供增长空间。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从整体医用/个人护理的有机硅市场份额来看,推断 2020 年医用/个人护理有机硅市场规模在 45 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医用有机硅市场规模将达到 180 亿元,未来 5 年 CAGR20.99%。
8.轨道/公路交通
有机硅产品主要用于铁路、公路的灌缝粘结、伸缩缝密封。根据测算,轨道领域,密封胶将会有 2.4 亿元的市场空间,叠加高铁车辆用胶,2025 年市场空间将达到 1.5 亿元。
9.工业助剂
硅油类产品作为有机硅助剂,在不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纺织人均消费只有发达国家 的20%,市场规模扩张带动硅油市场。另外,高端纺织印染助剂的需求让改性硅油产品占据更大市场份额。预计 2025 年我国有机硅在工业助剂市场领域的规模将达到 192 亿元左右,未来 5 年 CAGR 为 8.17%。
10.功能性硅烷
功能性硅烷作为有机硅功能性助剂,素有“工业味精”之称,随着未来绿色轮胎法规的实施,以及新能源及建筑交通等产业的发展,对新型复合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性硅烷在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材料领域还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根据测算, 2020 年硅烷偶联剂市场规模预估在35 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硅烷偶联剂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63.8 亿元,未来 5 年 CAGR为 9.65%。
六,相关上市公司
东岳硅材:一体化头部企业,预计未来产能翻倍增长至 60 万吨/年
新安股份:有机硅草甘膦双循环龙头,产品结构调整带来收入增长 .
三友化工:国内粘胶短纤、纯碱双龙头,拥有单体产能 20 万吨/年
兴发集团:磷化工龙头企业,一体化项目助力单体产能至 76 万吨/年
硅宝科技:业绩持续高增长,打造建筑工业用胶领域双王者
集泰股份:业绩持续超预期,建筑+电子双轮驱动
润禾材料:高端印染纺织助剂竞争力强,有机硅产品增量可观
皇马科技:表面活性剂产业龙头,定制产品潜力巨大
新亚强:功能性助剂细分龙头,苯基有机硅打造差异化竞争
宏柏新材:“绿色轮胎”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进一步扩展
晨光新材:功能性硅烷产品丰富,玻纤需求提升或带动需求高增
三孚股份:硅化合物头部化工企业,循环经济优势凸显
回天新材:胶粘剂行业龙头,多元需求带来业务快速增长
宏达新材:转型通信制造产业,着力自有产品研发
金银河:公司掌握各类有机硅产品的研发
恒星科技:公司子公司有年产12万吨有机硅的产能
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龙头
后记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