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提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提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毛泽东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在总结“大跃进”教训时将“综合平衡”问题放到首位。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进一步深化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1975年1月13-18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设想:
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199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他还强调,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和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1)有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有哪些扩展阅读: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集中反映在关于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上,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基本上反映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毛泽东对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正确方针。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思想。1953年,毛泽东在修改、审阅中宣部起草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提出要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问题。
1954年,毛泽东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向世人宣告,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将建设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任务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个现代化目标。
⑵ 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化道路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1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 以农业为基础
4 以工业为主导
5 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⑶ 简述建国初期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的所有强国都是工业强国,中国要想腹腔肯定要走工业化道路。而且现在是热兵器时代,一切武器装备的保障就是工业,只有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才能锻造出一支足以抵御外敌的军队。
⑷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总结有哪些
(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5)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整合完善所有制结构。
(6)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⑸ 标题 初步探索阶段我国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什么
我国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以重工业为基础发展工业。
⑹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哪些
中国工业化思路主要有,第一在国家主导下通过计划经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第二,重点先行发展重工业。第三,通过农业价格剪刀差优先补贴工业。第四,在完成初步工业化后,通过市场经济在发展轻工业。
⑺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中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提出了哪些原则
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首先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其次,以后我们的工业化道路,不应该再走重复建设的老路,而应该弯道超车,在建设过程中,重点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
⑻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基础,工业化道路是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的。 2第一,毛泽东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第三,毛泽东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更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第四,毛泽东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
⑼ 如何理解我们党当时提出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几个判断:实现工业化是共产党早已确立的重大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部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的。
(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最重要问题: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都提到)
(3)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些事关国家独立安全和国家富强)。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这样才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
(4)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顺序发展国民经济。
(5)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
以上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加快我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