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陕西省安康市十大县的土特产品有哪些
秦岭把陕西南北分割,秦岭以南俗称陕南,自西向东分别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安康典型的人文特征是汉江,水色青蓝。南水北调进京、津补水中,水源总量及涵水流域,陕南三市贡献了七成。
安康十县(区)中,九县(区)大部分土壤、土层富硒,盛产富硒食品。最有名的是:
岚皋魔芋(国家原产地保护)
紫阳富硒茶(国家原产地保护),另有板栗、小蜜橘。
平利绞股蓝(国家原产地保护),久负盛名。
汉阴蒲溪富硒大米。汉阴炕炕馍。
白河木瓜酒。
镇坪腊肉。镇坪县地处巴山深处,森林履盖率极高,中药材非常丰富,是有名的药乡,其中麝香非常有名。
石泉绿茶。
旬阳拐枣酒。
汉滨有双龙绿茶。
宁陕县接近秦岭顶,是野花的世界,动物的乐园,以秦岭土蜂蜜最为有名。另有党参、五味子、山茱萸等等多种中药材。宁陕核桃也有名。
因为安康处秦岭巴山汉江河谷地带,河流密布,湖泊众多,传统来讲,鱼产品也出色。
另外像桐油、生漆古代就有名。而由于水流交汇冲刷,黄金产量也高,唐代时,安康叫金州,黄金是第一贡品(《新唐书•地理志》),茶叶排第二。
另外,各种水果不胜枚举,如镇坪弥猴挑、瀛湖枇杷,实在是说不完。
近年,又陆续引入一些外来优良品种,像牡丹、玫瑰等,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下,遍地开花。听花农讲,玫瑰可提取香精,牡丹提取的精油有化妆品价值。
至于木耳、香菇这些俗套东西,县县都有,就没有说的价值了。
❷ 安康的特产是什么
安康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蚕丝、油桐、生漆、茶叶,木耳、香菇、板栗、柑桔、龙须草等。
安康以轻纺、食品两大工业体系为主,同时是国家电力能源基地之一。轻纺工业利用本地资源,建有缫丝、印染、绢纺一条龙生产,产品已行销国内外。安康市有省级名牌7个:安康恒远责任有限公司的“梅花”牌白厂丝、安康泸康酒业有限公司的“泸康”牌泸康头曲酒、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的“强健”牌绞股甙片和乳康片、岚皋县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的“明珠”牌魔芋精粉、紫阳县茶厂的“神云”牌富硒茶。全市工业生产在改革中保持平稳增长。
安康素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的美称。中草药有黄连、杜仲、党参、当归、天麻等。 以上是安康市的主要购物资源。
安康主要特产介绍:野生绞股蓝、黄丝菌、魔 芋 豆 腐、浆 水 面、干 盐 菜、菜 豆 腐、血 豆 腐 干 、香 菇 丸 子、腊肉、羊 肉 泡 、蒸面
❸ 安康的经济概况
2013年,安康市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0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5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21.4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192.58亿元,增长9.5%。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3︰32。人均生产总值22943元,比上年增长13.1%。
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7.8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0.92%,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早在新石器时期,安康市就有原始农业。建国前,因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条件低劣,栽培技术陈旧等原因,农村经济十分落后。1949年粮食平均亩产47.5公斤,每人平均占有粮食205.5公斤,户均饲养生猪0.79头。建国后,变革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改良农机具,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在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1989年安康市粮食平均亩产提高到13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提高到309.5公斤,户均饲养生猪2.3头,农民人均经济收入299.69元。
2012年,安康市年粮食播种面积26.9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11.9万公顷,增长0.1%;秋粮15.09万公顷,增长1.3%。2012年粮食产量85.18万吨,增长6.3%。其中:夏粮28.9万吨,增长8.1%;秋粮56.28万吨,增长5.4%。 安康市手工业历史悠久。境内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用石、木、骨制作的斧、锛、镞、矛、磨盘、磨棒、纺轮、网坠、刀、锄、镰及装饰品环、佩等。各县出土物常见的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器,如罐、盆、碗、甑、瓮、釜形鼎、尖底瓶、陶刀、陶锉等,战国末期铁制农具和生活用具镢、耒、锸、锄、锛、斧、耙、锤、釜、剪、刀、剑、锯、铧等。由于封建统治者轻视工商,民多务农,到清末,安康市工业仍为手工业。民国期间,手工业门类主要有造纸(草纸、火纸、皮纸)、铸铁、制硝、榨油、制茶、酿酒、淘金、烧制砖瓦、烧石灰、土纺、石印、染织等,生产方式以小作坊和个体小手工业为主。一些有识之士试图兴工办厂,但多遭挫折。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工业经济,立足于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不断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到1990年,安康市已形成丝麻纺织、冶金矿产、食品饮料、烟草、医学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达到908家,总产值达到5.2亿多元。
2012年,安康市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57亿元,增长33.9%。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21.21亿元,增长32.6%;轻工业增加值59.36亿元,增长36.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 鸦片战争后,商业资本对促进安康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沟通了安康与东南沿海各省乃至海外的商业贸易,使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寄居定居山乡集镇的客籍商贾,五方杂处,结商帮,建会馆,互相提携,组织竞争,各县商帮商会应运而生,商业日趋旺盛。1936~1937年,安康地区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安康县城区成为辐射毗邻省区的物资集散中心,汉水航道帆船林立,物流不息。年均输入武汉的山货总量高达1.6万吨以上。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康商贸日渐衰落。
建国后,从扶持生产入手,发挥资源优势,商贸复苏,但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的禁锢,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商贸一度冷清,造成供应紧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流通领域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类市场日趋活跃,商品种类之多及交易规模之大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到1989年,国营及供销商业有职工12251人,商品纯销售总额达3.5亿元。外贸出口改变了以原料型初级产品为主的传统格局,成为以丝绸产品为龙头,轻纺、化工、矿产、冶金等综合外贸供货。物畅其流,市场繁荣。
2012年,安康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63.08亿元,增长23.5%;限额以下88.26亿元,增长7.7%。
❹ 安康市高新区的概况
安康高新工业园区是省政府2001年批准设立、经国务院核准备案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化与西安高新区等科技园区的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8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68%和123.95%,具备了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本条件。省政府批准安康工业园升级为高新区,就是要利用高新区这一载体,聚集创新要素并有效裂变,打造区域产学研创新体系,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安康市和陕南区域经济突破发展。
近年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15%,居全省第二,其中工业增速全省第一,这为安康工业园区二次创业、申报建设省级高新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安康市委、市政府倾力建设高新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完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抢抓机遇的能力。
一是抓住了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今后10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说,未来10年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大幕已经拉开,这为安康高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是抓住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的机遇。目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与我省正在抓紧制订实施规划和相关政策。安康高新区是我省关中—天水经济区第一层级辐射圈目前唯一的省级高新区,其发展将迎来空前的政策机遇。
三是抓住了陕南突破发展纵深推进的机遇。作为我省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陕南突破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安康高新区是目前陕南地区唯一的高新区,有条件成为创新要素的接续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这一过程也为安康高新区自身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希望安康高新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好局、起好步。
❺ 陕南(安康)以什么闻名呢
安康市
牛王漆:为安康地区生漆产品的总称。曾用木桶盛装运销,又称安康木漆。本世纪初,安康漆商饶宗安氏,用牛头作商标,贩运安康地区平利县牛王沟一带所产生漆,称作“牛王漆”,后以品质纯正获誉。其中平利、岚皋两县,家家栽漆树,户户割生漆,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产品质量好,素有“漆乡”之称。其中以大红袍产漆最高,10年生树,株产可达200克/年以上,漆酚含量在国内亦名列前茅。
汉滨区
“冬桃”:为中国特有珍贵水果,主产于东镇乡、茨沟乡。
城关镇:尤以丝绸产品驰名。
紫阳县
茶叶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焕古毛尖”质地最优。“金钱橘”、“高桥麻”享有盛誉。
紫阳毛尖:唐代称“茶芽”,清代称“毛尖”、“芽茶”。主产于汉水两岸浅山丘陵地带,尤以桂花庄、焕古乡(称宦镇)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故历史上又称“紫邑宦镇毛尖”。成品通身白毫显露,条索紧细匀整,色泽碧绿或银白色油润,香气清高芬芳,汤色清澄,浅绿,味鲜爽、洁醇、回甜,具有浓郁的熟板栗香型。
“金钱橘”:产于城关镇、瓦房镇、和平乡,尤以城关镇大力滩村所产为尤。
和平乡:“桂花庄茶”、“金钱橘”。
焕古乡:特产“焕古毛尖茶”。
岚皋县
生漆产量列全国前茅。藤编制品以质地精良而驰名。
岚皋藤编:系以当地所产青丝葛藤为原料编制而成。产品品种有:藤椅、藤箱、花篮、躺椅、果盘、屏风、茶几、单坐及多坐沙发、安全帽等120余种。具有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对人体皮肤无任何化学损害。
旬阳县
所产陕南白山羊、赤岩牛为地方优良畜种。
水磨乡:为良种“赤岩牛”产地之一。
镇坪县
以黄连为主的中草药当归、党参、牛膝、玄参、独活、杜仲、天麻、黄柏、厚朴、麝香等达673种,素有“巴山药乡”之称。有大量野生中华猕猴桃。
平利县
盛产生漆、尤以“牛王漆”驰名;有党参、黄连、当归、杜仲、天麻等中药材,以“八仙党”最佳。
牛王乡:为着名的“牛王漆”产地,被誉为国漆。特产“三里垭茶”。
松牙乡:陕西名茶“八仙云雾”产地。
八仙乡:特产“八仙党参”。
大贵乡:特产“大贵麻”(又称贵字麻)。
石泉县
是本省吴萸最集中产区之一。林特产品以棕片、香菇、黑木耳为主。
宁陕县
小川乡:特产“小川板栗”。
柴家关乡:特产天华山菊花心“秦党”驰名全国。
白河县
以月儿石即绿松石、古称碧珍闻名。所产皮纸、烙花木筷为传统手工业品。
白河绿松石雕:系以绿松石为原料雕刻而成。俗称绿宝石,有天然矿石,以该县月儿潭所产最佳。产品有铁扇公主、四怪出海、观音菩萨,以及项链、戒面、鸡心等装饰品。远在商周时代已见有关该石记载。
城关镇:以皮纸、烙花木筷驰名。
月儿乡:特产绿松石,为珍贵翠玉,又称“月儿石”。
汉阴县
产金银花、天麻、丹皮、杜仲等中药材。
一、羊肉泡
正名羊肉泡馍,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而安康的羊肉泡又有别于西安市一带,特别讲究汤味
二、魔芋豆腐
新鲜魔芋豆腐或凉拌、或晒至半干与肉同烹,色香味兼备。
酸菜炒魔芋
三、香菇丸子
特产香菇,色泽暗红,肉厚质美,含高蛋白,低脂肪,将香菇与鸡肉混合制成,醇香滑嫩,口感颇佳
四、腊肉
又叫熏肉,每年入冬腊月,家家户户宰杀年猪,除留够过年吃的新鲜肉外,其余剩鲜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桂皮、丁香等佐料,腌入缸中。7至15天后,拿出来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然后挂灶头或火炉上面,经过烟熏火烤,久而久之,便成了腊肉。
蒜苔腊肉
五、安康米酒
安康米酒:安康人多喜饮酒。一般家庭,常年备有甜酒、稠酒,客一进门,就斟上一大碗,使人既解渴,又解乏。甜酒,亦称“醪糟”,米酒是安康一带着名的传统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酒精成分含量仅为十度左右,即使不善饮者也可饮用。在安康城乡,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家家酿制甜酒自饮或招待宾客已成习俗。安康甜酒的制作工艺细巧精湛。酿成饮用时,若在甜酒中调入鸡蛋、核桃仁、葡萄干、红枣、桂园、银耳、元宵等,其味更佳,营养更丰富,为一大补品。
六、五里稠酒
安康的五里稠酒也极有声名,它和西安的黄桂稠酒堪有一比。五里稠酒的制作比甜酒还要精细。成酒后色泽橙黄,甘甜爽口,回味无穷。稠酒不但具有滋补营养、活血化淤、祛风御寒作用,而且还能防病、治病,喝一碗稠酒,一时间血顺气畅,腰腿舒展,极为舒服
七、菜 豆 腐
分粗细两种,做法是:把磨好的豆浆去渣,放在锅内烧开后,用石膏或酸水慢点,同时投进一些青菜使其结块,再放上油盐佐料就成了细菜豆腐。豆浆不去渣,照上做法就是粗菜豆腐,俗称“连渣闹”。
八、蒸面
蒸面是安康风味小吃一绝,它和“羊肉泡”已成为当地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蒸面以面粉为主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在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浇上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即可食用
九、炕炕馍
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圆形似满月,叫作圆炕炕,碗口大小,边厚中薄;长形似神牌,叫做长炕炕。馍上面粘满芝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
十、干盐菜
味道独特,肉香而不腻,属上等佐饭之菜。
十一、安康甜酒
甜酒营养丰富,四季皆宜,冬可暖身,夏可解渴。
十二、秦氏牌香菇
十三、老山农牌天麻
十四、嘹的太牌黄精茶
十五、紫溪牌秦巴硒菇
十六、凤凰山牌野生葛根粉
❻ 陕西安康有什么特大金矿
安康唐代叫金州,因盛产黄金出名,自古“土贡”。地理上处于秦岭、巴山之间,河流密布,汇入汉江。估计由于河流冲刷,比重较大的黄金沉积下来,储量比较大。最有名的是原位于恒口的“安康金矿”,属国家投资建立。恒口处于月河与恒河交汇之处,两河冲刷,自古就一直有夲地人沿河淘沙金。
安康金矿应为夲地区最大的金矿,但开采多年后,资源估计己在枯竭。至于安康其余的金矿,一直也听说,但没恒口的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