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海五大工业园区有多少企业
1000家。北海五大工业园区有1000家企业,是非常多的,广西北海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8月22日,于2003年3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贰’ 佛山大塘工业园有多少人
44492人。佛山大塘工业园有44492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得知,佛山大塘工业园指佛山三水大塘工业园。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佛山三水大塘园属于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佛山市重点支持的工业区。于2002年开发建设,已有约200家企业进驻,是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园区。
‘叁’ 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工业园有多少人
400人。根据查询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工业园官方可知,该园区有400人。佛山三水大塘工业园是2002年建立于广东省的开发区,属于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是佛山市重点支持的工业区。
‘肆’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中国——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6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十一年来,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左右,累计上交中央和省市各类税收2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1万个。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80.7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50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5亿元,增长200倍;进出口总额从开发之初的几百万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其中出口192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超过2.8万元和1万元,均增长了5倍左右。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同时,每万元GDP耗水5.9吨、耗能0.22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90元,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其主要发展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尤其是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成效,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生产性服务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明显增多。2005年,新增注册外资38.1亿美元,到帐外资15.8亿美元,注册内资超250亿元;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3个、研发项目11个,服务业新增项目数和就业人数首次超过了制造业,平均每天开工投产工业企业2家,均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3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8亿美元,注册内资760亿元,形成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结构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85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
2、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2005年,我们启动实施了科技“跨越计划”,全面加快科技发展步伐,全区科技投入增长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70%以上。从创新载体建设看:先后建成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软件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超过20万平方米,其中,国际科技园已集聚了超过苏州90%的IC设计企业和60%的纯软件研发企业。从创新主体培育看:积极实施科教优先战略,先后投资30余亿元资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网络。同时,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复合人才以及研发领军人才,集聚了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0余家,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发设计机构50余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过2万名。从创新环境营造看:先后建设了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市软件评测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平台;设立了总额超过20亿元的风险创投、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创业担保以及IC设计、软件研发、动漫产业与生物、纳米等领域的发展专项基金,并与台湾怡和、以色列无限创投开展合作,形成各类风险创投机构10家。同时,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3、三产发展后来居上。 按照省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园区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即力争5年内,三产品牌项目翻两番,商业载体面积增两倍,服务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近两年,我们围绕“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做文章,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先后投入200余亿元,兴建了现代物流园、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左岸商业街、金鸡湖商业广场等各类商业载体50万平方米;相继引进沃尔玛、家乐福、世纪联华等10多个知名商业品牌,入驻了美国普罗斯、日本近铁等20多家国际物流公司,集聚了香港汇丰、英国渣打等20多家中外资银行以及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30多家知名专业机构,有力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升级。2005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3亿元,占GDP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市新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
4、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园区开发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1)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2)适度超前投入。先后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3)高标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牢固确立“绿色园区”理念,以金鸡湖整治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相继建成了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等一批开放式景观和与其相配套的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累计新增绿地17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目前,中新合作区就业人口已超12万人,居住人口近10万人,其中外籍人士超过8000人。
5、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园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注重资源集约利用。2005年,我们通过实施积极的择商选资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加快项目集聚、加快企业增资扩股、鼓励商品房和标准厂房等各类建筑向高层发展等方式,土地集约水平在较高平台上又有新的提高,在实际利用外资同口径增长15%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面积减少30%,中新区每平方公里
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到17亿美元,标准厂房出租率提高15个百分点。(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确立“绿色招商”理念,环保部门“提前介入”、“一票否决”等措施,努力从源头控制污染项目进入。十多年来,因环保因素被否决的引资项目有200多个,累计合同外资超过11亿美元。同时,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创建试点,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协调与科学发展。(3)注重和谐社会构建。坚持“以德治区”和“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方针,通过“虚事实做”的形式,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富民、亲民、便民角度出发,统筹社会资源力量,综合推进科教文卫、生态环保和扶贫帮困等各项实事工程,全面建立完善以邻里中心为依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平安园区”,完善社会综合治理网络,努力打造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
6、富民工程优先实施。 我们始终将执政为民和富民优先作为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不断加大富民强区、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力度。(1)注重区镇联动开发。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南北呼应”的大开发格局。2005年所辖三镇财政收入和新增合同外资分别占全区的40%和54%,富民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区累计新建动迁房近700万平方米,90%农户已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所辖三镇综合实力均居全市前列,娄葑还被评为全国千强镇第四名。(2)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加快实施“五个一工程”,努力形成“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就业、家家有股份”的致富基础。目前,4万多名征地待安置劳动力中已有95%的人重新上岗就业,其中自主创业当老板的超5000人。(3)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先后建立了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统筹制度、征地农民保养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和农村弱势群体,建立了贫困帮扶制度,对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目前,企业参保率已达100%,各类参保人员超过23万人,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难有所助”。
7、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园区是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我们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争创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1)加强了政府职能转变。中新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目前,赴新培训累计超过1700人次,编制实施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68项,基本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架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并通过全员招聘、绩能考核、末位淘汰和动态管理等公开民主途径,形成了一支业务精、作风硬、靠得住、有本领的干部队伍。(2)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开发区特点,我们特别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先后成立了园区外企党委和私营个体经济联合党委。目前,工委下设14个党委、67个党总支、304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12300余名,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3)加强了勤政廉政建设。坚持“以教倡廉,以制保廉,以俸养廉,以勤促廉”,标本兼治,着力治本。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健全监督网络,重点规范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等各项制度,提高了廉政建设系统程度。
;
‘伍’ 赤峰市平庄在哪
平庄镇为赤峰市重镇,历史上曾四次建立县级处所。1983年划归元宝山区,1984年初由平庄区、平庄公社合并为平庄镇。平庄镇为元宝山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重要的煤炭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1993年区政府驻地迁址平庄后,平庄又成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2年10月从平庄镇划出平庄村和20个居委会,成立了平庄城区街道办事处,实行了镇街分设,平庄镇始辖7个村(五支箭村、毛家村、太平地村、向阳村、前七家村、北七家村、新房身村)。全镇总面积63.31平方公里,总人口18383人。平庄镇地处沿河平川,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1993年以来,依托地企交错、农工交融、城乡交织的地域和资源优势,从地区经济特点出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战略。2003年全镇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00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5元。平庄镇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镇”、“星级文明镇”、“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镇”。 2007年9月,元宝山区网络爱好者协会成立于平庄,与平庄本土门户网站合力打造绿色文明网络城镇。参考资料: 1. http://news.nmgnews.com.cn/cf/article/20040711/42416_1.html
‘陆’ 富士康园区有多少员工
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烟台的园区,位于烟台开发区,现有员工近4万人,工业总产值居于Foxconn在大陆八大工业园区的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与上海园区,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产品工业基地。园区内主要有CCPBG事业群。
‘柒’ 大平庄的特点
大平调又被称为“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河南北部,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至少在清代干隆年间大平调就已经形成,并且在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三个支派,即以濮阳为中心的东路平,以滑县为中心的西路平和以山东东明(原属河南省辖)为中心的河东平。
大平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剧目,具统计约有600余出,现保留下来的只有200余出,其内容多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历史小说。多以黑脸、红脸的“袍带戏”为主,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艺术风格上讲究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表演粗犷夸张。
‘捌’ 苏州园区有哪些镇
苏州工业园区 辖 娄葑、斜塘、唯亭、胜浦 四个街道。
‘玖’ 安华镇的工业园区
安华镇工业区于2002年经诸暨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工业区,规划总面积1200亩,是安华镇招商引资的重要区域。工业区紧依安华集镇,直接以03省道作为对外交通。现工业区内已有各类企业62家,年工业销售收入10亿元,已基本形成针织、化纤、机械、服装等行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产品高科技、市场国际化的新型工业区,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商的青睐。投资热土,一本万利;开发宝地,无限商机。 一、全镇共有企业1979家,其中工业企业811家,交通运输业551家,商业507家,饮食业110家,职工人数16159人,其中工业企业13738人,交通运输588人,商业507人,饮食业630人。二、实现企业总产值45970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4.66%,其中工业总产值403054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34%。三、实现企业销售收入45970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0.05%,其中工业销售收入403054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0.25%。四、实现企业利润总额5749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31%,其中工业利润总额34627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39%。五、企业应交各种税金21064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2.7%,其中工业企业应交税金17901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7.4%。六、出口产品交货值202669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86%。七、工业企业增加值87293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1.48%。八、2006年度共有新建、续建技改项目25只,实际完成27716万元。九、2006年度未,乡镇企业实有固定资产83426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1.66%。其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79368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2.99%。十、2006年度乡镇企业工资总额39090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25%。职工平均人数15818人,人均年工资24712元,其中工业企业工资总额24089万元,职工平均人数13478人,人均年工资17873元。十一、2006年度企业利税总额72123万元,人均创利税45596元,其中工业企业利税总额46095万元,人均创利税34200元。

‘拾’ 北京工业区都在哪里啊有多少个
1,北京房山工业园区
北京房山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北京市14个卫星城之一――燕房卫星城总体规划区的东部,距北京市中心38公里,区位优势显着,交通便捷。园区东至星城路西侧220kw高压西导线,西至房山区城关街道依山路,南至京周公路(市级主干路),北至大件路(市级主干路)。
2,和田地区北京工业园区
和田地区北京工业园区是在北京怀柔区政府对口支援及自治区、地区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下,规划、开发建设的集建材、石油化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3,中航技北京工业园
中航技北京工业园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16号。项目始建于1993年,1996年6月18日竣工。
4,北京通州工业开发区
北京通州工业开发区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市级工业开发区,位于通州卫星城东南5公里的张家湾镇,规划面积8.78平方公里。

5,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大兴亦庄地区,属明清时期北京城皇家园林南苑境内。这是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