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下辖街道办事处有哪些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下辖街道办事处包括慎城镇、谢桥镇、南照镇、杨湖镇、江口镇、润河镇、新集镇、六十铺镇、耿棚镇、半岗镇、王岗镇、夏桥镇、江店孜镇、陈桥镇、黄桥镇、八里河镇、迪沟镇、西三十铺镇、红星镇、十八里铺镇、鲁口镇、古城镇、建颍乡、五十铺乡、盛堂乡、关屯乡、垂岗乡、赛涧回族乡、刘集乡、黄坝乡。
B. 阜阳市 颍上工业园区 在哪在那投资怎么样了
安徽颍上工业园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工业园区(皖政秘[2006]22号)。园区融工业、商贸、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为一体,是颍上县城市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基地,是安徽省重点工业园区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园区之一。 园区位于颍城东部,规划面积7.48平方公里,控制面积21.8平方公里,占颍城区面积1/3。区内设置商服区、纺织工业区、食品工业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服装针织工业区、煤炭化工区、机械工业区、电子、高新技术等专业区。2003年以来园区累计投资1.8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0200万元,先后新建了颍泰路1430米、颍泰南路1100米、管鲍路3100米、分金路800米,改造了102省道园区段2456米、224省道园区段1577米,新建及改造道路都已完成绿化与亮化工程。目前已完成园区的一期规划3.5平方公里主框架道路和商业区工程建设,达到水、电、路、通讯等“五通一平”。入园企业28家,项目总投资额10.2亿元。 工业园的投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颍上是阜阳市的东大门,工业园区内102和224省道、合淮阜立建以及淮河水运交叉联通全国,北依阜淮铁路、西接105国道和阜阳机场,是各地商家首选的理想投资场所。二是资源优势,农副产品丰富,是全国产粮百强县之一,我县地下煤储量达20亿吨,具备建立煤化工、轻工、食品基地的理想的投资环境。三是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四是水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有可靠的水源保证,因此,颍上工业园区其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已成为各地投资者看好的“黄金宝地”。园区优越的区位、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安徽金种子集团、铜陵六国集团、香港凯信服饰公司、浙江博阳制冷设备公司、兰溪龙华纺织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制造加工业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现在综合实力已上升到安徽省的上游水平。现有的在建项目投资总量和稳定发展提高进度在阜阳市名列前位。
C. 慎城镇组织办在哪
管仲大道。根据查询网络地图得知,位于颍上县慎城镇的组织办是位于慎城镇政府内的部门,其位于管仲大道。其主要负责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工作。
D. 安徽省颍上县古城有谁了解呀,可以帮我说说吗
颍上县城现为慎城镇,位于县境中偏南部,居淮河北岸,濒临颍河右岸。 颍上县城颍上历史悠久,自建城至现在已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清光绪《颍上县志》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楼烦县为颍上县,县治在故郑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县治改建于县北6公里之旧县城(今十二里店东边,俗名“高河沿”)。后来不知在何时,县治又迁回郑城旧址。元朝末年,颍上县城只存有土基。明朝初,经守御所正千户孙继达、副千户何泉开始修筑砖城。东城外临颍水。城周3807米,高8.3米,基广10.7米,面广5.53米,城墙垛口1867个。四门:东门名叫“通津”,城门楼为“观颍”;南门名叫“寿春”,城门楼为“望淮”;西门名叫“颍阳”,城门楼为“通汴”;北门名叫“禾稔”,城门楼为“拱宸”。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颍州道苏志皋始开颍上城隍,城与池始备。至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屠隆修筑东门外石堤。崇祯九年(1636年),因李自成义军驰骋颍霍,知县廖维义重修石堤,并在北城建筑“靖氛楼”,在城东南、城西北两角同时修建两座防御楼房。颍上县人“左州知州”高天佑又在城东北角筑一高台。顺治八年(1651年),东南角城墙被水淹倒,知县鲍宏仁捐献自己的薪俸把它修好。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县翟乃慎又维修了东门外石堤和桥,“建泰山庙以镇水口”,并修理了城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颍河水涨,只有东北角城墙未倒,其余三面全毁。雍正三年(1725年),知县张志亨用土修复了三面城墙。干隆四年(1739年)涨黄水,城墙又被淹倒,知县严彭年又重修砖城,城周553丈,共3里20步,城墙垛口1285个,高7米至8米不等,用城楼名作为城门名字。道光十年(1830年),城墙又有倒塌,知县黄应钧倡捐重修。至二十二年及咸丰、同治年间,城东南、西北、西南等处屡有塌陷,迭经知县程钰、廷瑞、金灏、黄祺年等先后修复。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座城楼又毁,知县陈慎容等筹款重修,维持到清朝结束。 民国5年、12年(1916年、1923年),四座城楼又两次毁坏,县知事方肇寻、童佐良等筹款维修。民国22年(1933年),城墙又有倒塌,安武军李荣标(颍上人)募捐重修,并在城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处建碉楼四座。“沿城高、宽均如前,城墙垛口为1272个。城外濠池宽8丈至3丈,深1丈至5尺,周6里余”。直到民国28年,国民政府命令拆去城墙高度的一半,将城砖修建学校,古城遂逐步毁去,今仅存城基,已与地平,只有在城河外围,还能清楚地看到城墙砖基突出于河干之上。 颍上县城自隋朝始,一直为颍上县治所在地,居县境中部偏南。民国时期设城东、城西两镇。1949年解放,设城关镇,屡有扩建,2005年11月撤城关镇,设慎城镇。
E.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哪个镇
慎城镇沙北社区(颍上县经济开发区管鲍东路与港口路交口)
F. 有关安徽省颍上县的简介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西北与阜阳市区相连,东邻凤台县,东南与寿县交界,南接霍邱县,西与阜南县毗邻。
G. 颍上县有多少个镇及镇的名称
截至2018年,颍上县有22个镇,分别是慎城镇,谢桥镇,南照镇,杨湖镇,江口镇,润河镇,新集镇,六十铺镇,耿棚镇,半岗镇,王岗镇,夏桥镇,江店孜镇,陈桥镇,黄桥镇,八里河镇,迪沟镇,西三十铺镇,红星镇,十八里铺镇,鲁口镇,古城镇。下面具体介绍其中5个镇:
1、慎城镇成立于2005年11月8日。由颍河乡、城关镇以及夏桥镇的四个行政村(沙北、朱岗、杨台、江岗)组成。该镇位于颍上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镇辖43个行政村,9个社区,15.2万多人,6万多亩耕地,总面积87.8平方公里。
2、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谢桥镇位于颍上县城北20公里,东临凤台,西接古城,南邻黄桥镇,北隔济河与迪沟相望。阜淮铁路横贯东西,与大京九、津沪线相连,并设有三等货站一个,224省道和潘谢公路穿境交汇,改造、新建道路16条,总长85公里。
3、南照镇位于颍上县西南隅105国道与淮河交汇处,2005年辖9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2007年,人口4.91万,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镇内有105国道、328省道和阜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两座淮河大桥飞架南北,还有500吨级码头盘活长淮长下。
4、杨湖镇是颍上县标准建制镇之一,位于颍上县东南部,东与鲁口镇接界,南靠淮河,隔河与寿县正阳关相望,西界颍河,隔河与王岗镇、赛涧回族乡为邻,北邻黄坝乡、江店孜镇。
5、江口镇隶属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位于颍上县西北部,介于北纬32°76′至32°89′,东经116°14′至116°27′之间,北与利辛县胡集镇相邻,西与颍东区杨楼镇、新乌江镇接壤,南与建颍乡隔颍河相望,东与古城镇、陈桥镇相接,总面积79.5平方公里。
(7)颍上县工业园区慎城镇边界到哪里扩展阅读:
颍上县发展历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三年(1914年)分道,属淮泗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
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
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1月6日,颍上县解放,恢复旧建置,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3月,成立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同年10月,颍上县民主政府改称颍上县政府。1950年8月,改称颍上县人民政府。
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县。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15日,复名颍上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