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的工业技术为什么高度发达
工业概览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着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布局的特点是发展地区集中,分布不平衡;如汽车工业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围五大湖区各州,这里集中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特汽车公司,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全国总数的80%左右;造船业集中在4个地区,最主要的是以波士顿、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海湾地区;第二个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圣地亚哥地区;第三个是墨西哥湾各港口四周地区;第四个是五大湖沿岸地区;钢铁工业集中在匹兹堡。因此地临近煤矿和五大湖工业区,容易获得煤、铁矿石的供应,背后又紧靠大西洋沿岸的工业区,有利于钢铁业的发展;飞机制造及航天业则集中在西雅图、洛杉矶等西部地区;高技术工业,如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生物工程等则集中在加利福尼亚洲的硅谷周围地区。
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方面,传统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工业国家的剧烈竞争,正呈衰落状态,被称之为“夕阳工业”;另一方面,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整个工业水平下降的趋势;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工业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为美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70年代以后,钢铁工业面临着设备老化,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激烈等方面的挑战,处境非常困难;为此美国钢铁工业部门从80年代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结构调整;据估算,美国钢铁工业仅在80年代后半期就投入企业和设备技术改造资金6000亿美元,使其转炉效率、连续铸钢能力、带钢轧机等技术和设备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当然,同其它工业部门相比,美国的钢铁工业仍有很大困难,这不仅是美国国内因素所致,而是因为钢铁设备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问题;近10年来,世界钢铁总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美国钢产量则一直保持在世界总产量的11%左右。
世界前20名大型钢铁企业中,美国占有7家,它们是: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Group)、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国民钢铁公司、共和钢铁公司、内陆钢铁公司(Inland Steel Instries)、阿姆拜钢铁公司以及约翰和拉费尔公司。
汽车工业
美国汽车工业是本世纪刚兴起的一个工业部门,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290万辆后逐年下降,美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公司都出现了10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为此,这三家大汽车公司都在80年代着手进行了企业调整和改革;经过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与调整,美国汽车工业到80年代后半期渡过了难关,使美国汽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在1100万辆的水平,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均居世界最先进行列;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克莱斯特汽车公司排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七位;进入90年代以来,因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工业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车公司宣布,3年内关闭12个工厂,裁员1.6万人,到1995年,该公司将关闭21个工厂,解雇7.4万名职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1991年,美国共销售汽车1230万辆,比1990年下降11.5%,为1983年以来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所占的销售份额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车公司的亏损额高达70多亿美元,这一境况使布什总统1992年初访问日本时,也要带上三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以帮助美国汽车工业渡过难关。
建筑工业
建筑工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地位相当重要,它消费全国冶金工业10%的产品,70%的水泥、玻璃、砖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业产品,并占有全国8%的运输能力,被称作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业发展迅速,也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到1972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年建房230万套;但在此之后,建筑工业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落而衰退;到1981年降至最低点,年建房110万套,不足1972年的50%;从1982年开始,建筑工业又开始回升,到1988~1989年度,甚至达到了繁荣的程度;但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繁荣,使银行业对房地产和建筑业信贷过度膨胀,造成了1990年民用高级住宅和办公楼严重过剩,年底有1/3的新建筑闲置无用,银行贷款回收困难,导致对工商企业和个人信贷的收缩,引发了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美国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
美国建筑业现代化程度很高,设计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也大胆采用新材料,如特种塑料、铝合金、大面积平板玻璃等,在抗震力学和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仍领导世界建筑工业的发展方向。
机器制造业
美国机器制造业在二战前落后于德国,到1969年,美国的机床产值才超过德国和前苏联,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到70年代后期,则又面临世界各国的挑战;美国机器制造业由大约500家大公司组成,但在1972~1986年间,美国在经合组织各国机床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4.9%下降到11%。里根政府为了阻止这一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部门继续衰落,提出了一项“国内行动计划”,在限制进口的同时,增加资金投入;1988年,由于美元贬值和投资需求的增加,机器制造业部门状况有所改善,订货增加,生产回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仅为1.5%左右;在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制造方面,美国所面临来自日本的挑战更为严重,外国高级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几乎占领了美国国内市场的75%左右。
高技术工业
与美国传统工业普遍衰败的状况相反,美国的高技术工业则生机勃勃,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潜力;高技术工业包括微电子技术、电脑软件、机器人、通讯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光纤技术、超导研究、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等。
美国政府把高技术工业作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据经合组织估计,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工程、化学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部门居世界首位,只有在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芯片和金属合方面落后于日本。
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高技术工业的核心。
此外,美国在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超导、核能等方面,都保持着世界领先的位置,并对这些领域的继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工业
能源工业部门是美国工业中最大的部门,它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电力、核能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美国能源工业中最主要的部门, 1989年,美国能源消费构成是:石油占40.3%;天然气占24.1%;煤炭占24.8%;核能占5.8%;水力及地热占5.0%;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很大,全国50个州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为美国提供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60年代末期国际上出现石油危机后,美国的采煤业才略有回升;特别是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的采煤技术设备更新运动,使美国煤炭采掘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煤炭的主要产区是阿巴拉契山脉一带,仅此处煤炭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除传统的石油和煤炭能源外,美国还特别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美国正在开展利用潮汐、合成燃料、太阳能等新能源;核能更是美国大力发展的重点,1970年,美国拥有核电站19座,1980年增加为70座,1990年则增加到110座,另有4座正在兴建中,按这种增长速度,到1995年,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就可以超过煤炭发电量,位于石油之后居第二位。
‘贰’ 美国20世界30年代-50年代重点发展的什么工业
汽车,航空和造船,军工,化工·能源期间涌出大量着名企业, 如通用,波音,雷神,马丁,杜邦等··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
【收藏此页】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您是第 438 位访问者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汽车展览始于1900年11月,在纽约市当时的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从历次汽车展览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汽车造型及功能的发展。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它的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着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后降到300美元的汽车,只有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1/4甚至1/10,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第一阶段:1900年-1915年。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后7年,汽车开始大量生产,人们进入汽车时代。奥尔兹莫比汽车公司成立于1887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厂商。该公司于1903年生产的Doctor Coupe是单汽缸引擎汽车,也是该公司第一批大量生产的汽车,1903年共约生产了4000辆。1909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福特T型汽车为汽车制造开创了新纪元,可以说是20世纪美国甚至是全世界让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的先驱,因为它是世界第一条生产线上装配而成的汽车。当时的媒体一致推选福特T型汽车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汽车发明。福特采用大量生产方式,改善T型汽车,同时降低价格,也因此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1908年,当今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商通用汽车公司成立。在这两大汽车公司的耕耘下,汽车性能益发精进,销售量蒸蒸日上,1916美国汽车销量首度突破100万辆,1920年再度建立超越200万辆的新里程碑。
第二阶段:1916年-1929年。汽车制造在这个时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中等阶层拥有汽车,而汽车的造型已经成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用汽车公司更率先成立艺术与色彩生产部门。在这个时期,富有人家流行汽车车身定做,即先购买某种汽车的机械部件,然后再另外设计定做车身。虽然许多被视为经典的汽车外观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但车身定做其实是费钱而不实际的。成立于1902年的凯迪拉克汽车公司一向以机械部件优良着称。公司曾经有过把3辆汽车拆开,将机械零部件整个打散,再重新混合组合成3辆汽车的记录。这项创举,旨在强调凯迪拉克的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一致性。另外,当时声望极高的高级汽车制造厂商Pierce Arrow汽车公司从1901年至1938年在纽约上州水牛城生产汽车,公司早期即采用铝合金车身并配备有动力刹车。这个时期,美国汽车工业为适合消费者需求已经能够生产8缸引擎跑车,时速可达到115英里。1925年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厂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夕的1929年,美国汽车销量冲破500万辆。
第三阶段:1930年-1942年,利用空气动力原理,汽车的引擎设计在这个时期出现长足的进步。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汽车制造厂商投入军事车辆及机械的制造,汽车外观并无明显演变,几乎无造型可言的吉普车的出现完全是基于实际的需要。Packard汽车公司共制造7种时速可达100英里的高性能Packard Speedstar汽车,被视为当时豪华汽车的代表。当时全球市场上有15家厂商制造豪华型汽车,Packrad就占了50%的市场。 Franklin Sport Runabout汽车公司自1902年至1934年在纽约州的雪城生产汽车,引擎开始使用空气冷却系统。
第四阶段:1946年-1959年,随着喷气飞机时代的来临,汽车造型也趋向更低、更长、更宽,并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翅。这个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翅的流行。50年代美国最具特色的汽车是家庭式旅行车(Station Wagon),象征着郊区家庭的美好生活。这个时期,福特雷鸟汽车曾是公司跑车的代言者。1955年公司生产的雷鸟8缸双人座敞篷跑车,车顶为活动纤维玻璃,其华丽造型获得了高度评价,后因其控制轻巧,又被喻为私人车的象征。1958年,美国汽车厂商专为纽约国际汽车展览设计了一款只有1辆的Dual Ghia 100原型汽车,具有400马力(294千瓦),最高时速为140英里(224公里),并配有当时车迷所梦想的盒式磁带汽车音响。
第五阶段:1960年-1979年,消费者抛弃以往强调越大越美的汽车造型,传统而保守的造型蔚然成风,以甲壳虫为代表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一些价格合理的小跑车如Mustang和Corvette 等普遍受到欢迎,小型汽车市场开始增长。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有此类产品推出,1964年福特野马跑车率先掀起小型车的革命。美洲豹E型汽车以玲珑的流线型外型赢得消费者青睐。当積架XKE汽车第一次在1961年的纽约国际汽车展览出现时,立刻造成轰动。这款双人座双门敞篷车时速高达150英里(240公里),而它创新的独立后悬挂系统使其在当年的车展上备受宠爱。
第六阶段:1980年-2000年,从80年代起,美国汽车工业几乎
仅作部分参考
‘叁’ 美国西部的着名工业类型是什么
美国西部旧金山拥有世界上最着名的工业是电子工业 ,其集中分布区被称为硅谷。
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飞机制造、电子工业十分发达,其发展上述工业的有利条件:
1、科技条件(大学、科研机构);
2、环境条件(风景优美,利于科研);
3、交通便利(海陆空)。
‘肆’ 美国有什么工业
美国工业的分布大体上分为三大地区。
1,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
2,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
3,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目前,美国重要工业区分布在东北,南部,西部地区,是美国所重视的地带。由于该工业地带临海,所以更方便于对外贸易。
4,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着名产品为硅片。
‘伍’ 美国工业主要有哪些特点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着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兰的南部。这一工业密集的东西狭长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其面积只约占全国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1/2以上的制造业,成为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造船、飞机、导弹、电子、汽车装配等得到巨大发展。南部得克萨斯等州的产油区,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来,经济和人口出现南移现象。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地区。
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第一,工业生产规模大。第二,部门齐全,体系完整。第三,新兴部门和尖端技术发达。第四,工业生产分布不平衡。在东北部,所属十四个州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8%,却集中了50%制造业,80%的刚产量和90%的汽车产量。在西部工业带,航空、造船、电子和导弹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在南部工业带,石油、化工、造船和军工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0%。
工业分述:
电力工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发电装机容量、机组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始终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国发电量为3000亿千瓦小时时(1947),用了20年的时间翻了两番,1967年达13000亿千瓦小时以上。电力增长的超前系数(电力弹性系数)达 2左右。此后的20年,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电力增长速度减慢,年平均增长率为3~4%,但仍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1989年,全美总发电量为29582亿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6.85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为33%。这一比重逐年增长,反映了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到2000年,这一比重将增至45%以上。用电构成主要是三大用电部类:工业用电占38%,生活用电占34%,商业用电占26%。随着工业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产值电耗上升,而单位产值能耗却不断下降,如1960年每美元产值电耗为0.9千瓦小时,能耗为1.65千克标准煤。1980年,前者增加到1.25千瓦小时,而后者却下降为1.35千克标准煤。与此同时,生活用电水平也不断提高。1980年,美国年人均生活用电为9536千瓦小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美国电力工业的所有制格局由私营电力公司、联邦政府经营的电力局、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和农电合作社4种形式的电力企业构成,并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今。私营电力公司几经合并,已由2000余家变为240家,其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占全国总数的78%;联邦政府经营的6个电力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邦维尔电力局、西南电力局、阿拉斯加电力局、东南电力局和西部地区电力局)和1900家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0%和19%。农村电气化计划由1936年开始执行,由内务部的农村电气化局(REA) 向全国各农电合作社贷款,经20多年的努力,全美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现有农电合作社1000余个,装机1850万千瓦。
美国的发电能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火电比重一直占70%左右,火电中又以煤电为主,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煤电比重不断增长,1984年煤电比重由1972年的44%增加为56%,油电和天然气发电相应地由37%下降到17%。与此同时,由于易开发的水电减少,水电比重由15.6%下降到13.3%;核电比重由3.1%增加到13.5%。
美国现有火电装机4.97亿千瓦。早在1930年,世界第一台20万千瓦机组在美国投入运行;接着在1955、1960和1965年分别投入了第一台30万千瓦、50万千瓦和 100万千瓦机组。这是单机容量迅速发展的高潮时期,大致每隔5年左右单机容量翻一番,这对加快电力建设速度、降低造价和发电成本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后,由于发电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放慢了机组容量增长的速度。
煤炭工业美国的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3个地区,即美国三大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主要产焦煤;中央煤田,主要产动力煤,现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地区;还有就是西部煤田,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06年西部地区的煤炭产量达6.19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53.3%,主要生产矿山为露天矿;其次是阿巴拉契亚地区,为3.90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33.6%,主要生产矿山为地下矿;中部地区的产量为1.52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13.1%。
东北部原来是美国最大的燃料开采地,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采重点已经逐步移向南部。
油气工业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的西部油田(主要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石油产量占全国的近1/2,天然气产量约占全国的80%。其次为加利福尼亚油田(占全国产量的12%),主要分布在洛杉矶附近。1967年于阿拉斯加北部发现了新的大油气田。据估计,阿拉斯加大陆架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12亿吨,占全国可开采储量的1/3,现已大规模开采,1988年产量近1亿吨,占全国产量的1/4,成为美国新的石油基地。美国为了把南部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运到主要消费区——东北部,修建了30多万公里的输油管和40多万公里的输气管,并有大量油船专门向东北部运油。在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各港市),以及沿五大湖的许多城市中,都建有大规模的石油加工厂(1991年美国共有炼油厂192座,原油年加工能力为7.66亿吨),加工原油能力为国内石油产量的2倍。因此,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等进口的原油。
汽车工业 美国汽车工业是本世纪刚兴起的一个工业部门,汽车制造业的分布特别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在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维尔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其中以底特律周围地区最为集中,底特律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中心。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总部都设在底特律。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290万辆后逐年下降,美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公司都出现了10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为此,这三家大汽车公司都在80年代着手进行了企业调整和改革。经过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与调整,美国汽车工业到80年代后半期渡过了难关,使美国汽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在1100万辆的水平,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均居世界最先进行列。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克莱斯特汽车公司排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七位。进入90年代以来,因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工业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车公司宣布,3年内关闭12个工厂,裁员1.6万人,到1995年,该公司将关闭21个工厂,解雇7.4万名职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1991年,美国共销售汽车1230万辆,比1990年下降11.5%,为1983年以来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所占的销售份额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68.9%。三大汽车公司的亏损额高达70多亿美元。这一境况使布什总统1992年初访问日本时,也要带上三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以帮助美国汽车工业渡过难关。
航天工业航空航天业对美国的贸易平衡贡献最大,每年达到21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航空工业是美国国防工业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工业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以满足美国国防部的需求。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总体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导致国防经费大幅度削减,对军用航空产品的需求急剧减少,生产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国防预算从80年代的顶峰时期已经削减了1/3,采办资金下降了大约67%,军用飞机的销售额从1987年的437亿下降到1997年的314亿美元,导弹的销售额从高峰时期的142亿下降到1997年的52亿美元。92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后,民用运输业不景气,民机工业亦受到冲击,民机的销售额逐年下降,95年销售额239亿美元较92年下降40%,96年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复苏,民机工业开始回升,1997年销售额为406亿美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民机市场和国防预算的不断削减,美国航空工业为自身的发展,正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美国的航天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钢铁工业美国的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为中心的大湖带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消费区。随着各地小钢厂的纷纷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过去钢铁工业高度集中的状况,分散趋势进一步加强。
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17世纪后期为一毛皮贸易站。18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据点迪尤肯堡。1758年为英国殖民者夺取,改今名。1816年与附近一些移民点合并。1837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年铁路通达,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1936年曾遭洪水严重破坏。40~50年代实施城市重建规划取得成功,基本上控制了洪水和工业烟尘污染。
美国最老的钢铁工业中心。附近有优质大煤田,通过大湖和内河廉价运入苏必利尔的铁矿石。又当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中部两大制造业带之间的有利位置,发展钢铁工业条件优越。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国内钢铁产品供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钢都”之称。在钢铁工业基础上,建立了重型机器制造、化学、原子能、电气器材、金属加工和运输机械等工业。50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目前炼钢能力约占全国1/5。许多大工业公司总部的所在地,着名的有美国钢铁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等。拥有美国第一座完整的核动力工厂和工业用核反应堆。
化学工业发展的初期,主要生产酸、碱等基本化工产品,之后,有机合成化学工业逐渐占优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化学工业的分布也从五大湖沿岸和东北大西洋沿岸迅速转移到了石油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一带。
石油化工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化工部门。其布局特点是与炼油厂密切结合,建立大型石油加工与化工基地。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产地,当然也是石油化工最集中的地区,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区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学工业的40%,休斯敦生产的合成橡胶占全国的一半。墨西哥湾地区化工产品数量虽然很大,但主要是些中间产品,而化工产品,特别是高级化工产品仍逊于北部,所以在化工产值方面,目前北部仍占优势。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在煤炭和冶金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化工区,后来也兴建了石油化学工业。
‘陆’ 美国目前为止最优质的制造业商品有哪些
美国九大制造业中心包括:
(1)洛杉矶(石油加工、宇航、化学、机械工业)
(2)芝加哥(钢铁、食品加工)
(3)休斯顿(石油工业)
(4)费城(炼油、钢铁、造船、纺织、电机、机车车辆、化学工业等)
(5)底特律(汽车制造)
(6)圣弗朗西斯科(飞机制造、火箭部件、金属加工、造船、仪表、电子设备、食品、石油加工、化学、印刷等)
(7)波士顿(计算机、电子设备、造船、塑胶、化学、纺织、皮革、制鞋、服装、食品、印刷出版等)
(8)匹兹堡(铝板、钢板加工、炼钢设备、窗玻璃、?空气制动器、安全设备的制造中心)
(9)亚特兰大(飞机、汽车制造、机械、钢铁、化工等)
‘柒’ 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哪些
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捌’ 美国三大工业区是什么
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分别是: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
1、东北部工业区: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2、南部工业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平原,环境优良污染少。促使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部阳光地带扩散。
3、西部工业区:地球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有军事订货。
美国的工业发展:
工业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0.3%。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产值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美国产业转型加快,制造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
与此同时,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新进展。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玖’ 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
1、东北部工业带————为美国最早工业化地区,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等传统工业企业多集中分布于此。
2、南部工业带————承接东北部资本,逐渐成为美国能源、化工、航天、新材料等产业聚集带。
3、西海岸工业带————位于太平洋沿岸从旧金山到西雅图,为新兴的高新工业集聚区,飞机制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硅谷为其代表。
1、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为美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美钢产量一直保持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2、汽车工业
同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顶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影响,陷入衰退困境。
3、建筑业
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并列的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消费全美10%冶金工业产品,70%的水泥、玻璃、砖瓦,40%的木材,50%的油漆工业产品,并占有全国8%的运输能力,与金融信贷市场强烈正相关,最终反映总体经济的健康度,被称作是美国经济晴雨表。
4、机械制造业
1969年,美国的机床总产值超过德国和前苏联,跃居世界第一位,但长期面临来自德日的激烈竞争,在高级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制造方面,市场份额连连下降。
5、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在计算机、电子、通信、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化学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部门,竞争力居世界前列,其细分领域包括:互联网、高分子化学材料、微电子、电脑软件、通讯设备、新材料与新能源、超导、光纤技术、生物工程和宇航等。
6、能源工业
能源化工为美国最大工业部门,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电力、核能等,电力、石油天然气及老树开新花的页岩气工业,是能化工业核心产业。
除传统化石能源以外,潮汐、合成燃料、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拾’ 1.美国工业特点 2.美国发展工业的优势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着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兰的南部。这一工业密集的东西狭长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其面积只约占全国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1/2以上的制造业,成为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造船、飞机、导弹、电子、汽车装配等得到巨大发展。南部得克萨斯等州的产油区,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年代以来,经济和人口出现南移现象。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地区。
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
第一,工业生产规模大。
第二,部门齐全,体系完整。
第三,新兴部门和尖端技术发达。
第四,工业生产分布不平衡。在东北部,所属十四个州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8%,却集中了50%制造业,80%的刚产量和90%的汽车产量。在西部工业带,航空、造船、电子和导弹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在南部工业带,石油、化工、造船和军工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0%。
优势
1、美国有高端的科技力量,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好;
2、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发达的农业作支撑;
3、平原广阔,交通发达;
4、较高的人口素质,科技型人才多;
5、对外贸易相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