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贵港玉平工业园在哪里

贵港玉平工业园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2-09 12:12:05

1. 界首市的来历

界首概况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门,位于京九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交汇处,面向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背靠中原腹地,是东西进出的重要门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市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人口73万,辖18个乡、镇、办事处。为省直辖市,省托阜阳市代管。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谥号命名的城镇。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划此沟为界。元末红巾军领袖界首人刘福通,在家乡首举反元义旗,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抗战时期,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未受日军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往界首,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有“小上海”之美誉。
界首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小麦、优质棉花、优质山羊、优质黄牛生产基地,是安徽省粮、棉、油、肉主产区。小麦平均单产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牛行街牲畜交易市场日交易牲畜1000多头,陶庙山羊市场日交易、屠宰山羊1万只。黄牛、山羊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皮质细腻弹性好等特点,为国内外市场紧俏的畜产品之一。颍南马铃薯基地种植面积10万亩,城郊双孢菇种植面积5000亩。红薯、大豆、蔬菜、双孢菇四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吕长明”牛肉、“宏亮”熏鸡、清真牛肉干等地方特产享誉省内外。农副产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前景广阔。
界首工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体系,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32个。以华信药业、华源广生药业为主的医药,以天安集团为龙头的塑料化工,以三宝线业、友源鞋业为主的纺织制鞋,以沙河王为龙头的食品酿造,以云龙机械、东亚照明为主的机械制造,以田营铅冶炼为主的金属冶炼六大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沙河王”系列白酒、“富硒康”口服液、“芬格欣”口服液、“奇安特”运动鞋、“云龙”粮食机械、“锦泉”渔具等知名产品享誉全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对财政经济的贡献率达70%左右。
界首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市工业园位于该市城区东部,面积8平方公里,北邻漯阜铁路和宁洛高速,省道308线横穿其间,园区“四横”、“四纵”网状道路格局基本形成,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园区毗邻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第二水厂、市污水处理厂、市邮政大楼、广电中心等重点单位,距商业中心2公里,东城35KV变电所坐落在园内,医院、学校、通讯、商贸、邮政、金融、停车场、加油站、储配站、消防站等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园区总体布局分农副产品加工区、机械配件加工区、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区、环保产品加工区、食品工业区、医药产品加工区。《界首市工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界首市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和“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服务模式,为外来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入园企业需办理的相关手续,均由园区办公室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承办,一次性办结。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将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基地。
田营铅冶炼加工区位于城区东南8公里陶庄湖,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0公顷。园区顺应国际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趋势,遵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通过了省环保局环保检查验收,成为国内再生铅最大生产在地,并被授权制定国家再生铅行业标准。2004年,园区企业年产再生铅1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我们精心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聘请有关专家编制了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组建了紧密型的华鑫铅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辖11个子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使公司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集约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做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产品最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好的再生铅生产基地。
光武塑料加工区位于城区西北15公里处,紧靠界临郸公路,地理位置优越,面积约100公顷。光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兴盛于2002年以后,辐射西城、靳寨、新马集等乡镇,纵深10多公里,现有初级加工企业9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颗粒等,年产量30万吨,已有台湾捷远塑化公司等6家深加工企业入户园区。
鸭王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区东北5公里处,1996年建成,占地面积500亩。园区集科、工、贸一体化,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区内现有韩国、天津、江苏、福建和本地企业22家,主要生产、经销尼龙绳、尼龙网、塑料彩条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是全国最大的绳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界首市场活跃,商业繁荣。光武小百货市场、陶庙山羊市场、颍南马铃薯市场、鸭王绳网市场、东城塑料制品市场、泉阳三粉市场等专业市场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这些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吸引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大户进市场经营,发挥能人效应建市场,形成“一个能人带一串,一个专业兴一片”的市场发展格局,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界首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是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兴市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安徽省卫生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外商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界首交通便利,设施完善。颍河横贯城市,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拖船。漯阜铁路穿境而过,与京广、京九线相连。界阜蚌高速公路、临界郸一级公路、省道204线和308线经过界首,通向全国。市区距阜阳机场60公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电力、通讯事业发达,水资源供给充足。
界首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用工成本约为发达地区的一半,水、电、土地、房产、消费等要素价格较低,综合成本很有竞争优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理想的投资宝地。可以说,只要到界首,商机处处有。
界首人民勤劳朴实,重情重义;界首蓄势待发,充满商机,充满希望,有很多资源正待开发。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和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努力使所有来界首投资兴业的客商宾至如归,尽情施展才华和抱负。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界首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颍南街道办事处、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戴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
[编辑本段]界首市的诞生
界首城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北宋初年,境内有一沟(现已不存),为颍州与陈州的分界沟,遂置界沟镇,设界沟驿。元代改设界沟站。明洪武年间,于此设界沟关。明末,因界沟为颍州府边缘首集,始名为界首集。这个过路店形式的小集镇,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蚌端口、开封、商邱等商端口为日军占领。国民党御敌无策,为阻止日军前进,扒开花园口,造成黄水泛滥,形成大片黄泛区,交通受阻,人民涂炭。而界首因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从前方到后方,从敌占区通往陕、甘、川、黔、滇等省区的要道,因而迅速发展起来。几年间,界首集万商云集,货积如山,贸事繁杂,街道纵横;集西的皂庙原本旷野荒冢,也猛增许多街道,交易蜂起;隔河相望的刘兴集,盐粮业发达,运输便利,热闹非凡。这就是初步形成的界首三镇。同时国民党也看好了这个地方,在界首派驻许多部队,设置党、政、警、特等重要机关,企图把界首建成一个苏鲁豫皖地区的稳固的统治中心。界首遂成为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商贸人士的发财场所,贫甘难民的谋生地方。这时的界首人口达20多万 ,被誉为“小上海”。时隔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忙着去沦陷区大中城市接管“胜利果实”,富商大贾及流离难民都纷纷返回故里,界首一度萧条下来,城市人口下降到7万 余人。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派吴芝圃、张国华来到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组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和豫皖苏军区。12月12日,在睢县平岗召开誓师大会,宣布豫皖苏边区的成立,边区辖三个分区,一个独立旅,一个特务团,并提出“坚持豫皖苏,保卫豫皖苏,扩大豫皖苏,巩固豫皖苏,为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的口号。会后,豫皖苏军区部队远程奔袭,纵横驰骋,很快打开了局面。1947年初,豫皖苏二分区在郸城集宣告成立,决定在新开辟的淮阳县、鹿邑县和淮太西县的基础上,再开辟沈(邱)鹿(邑)淮(阳)县,并配备干部,组织县区武装,以郸城区为依托,向沙河沿岸出击,打击和消灭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和土顽的有生力量,以巩固和扩大沈鹿淮县。
鉴于界首是沈鹿淮县境的较大城镇,人口集中,商贸繁杂,水陆交通均甚便利,能为财政提供较好收入,为此,解放界首,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豫皖苏部队的重要任务之一。1947年4月14日,军区副司令员兼二分区司令员魏凤楼率部出击到沙河沿岸,一举打跑了国民党的联防区武装,第一次解放界首城。为了追击并消灭敌之有生力量,经安抚群众,稳定民心和询查匪踪之后,魏凤楼部即撤离界首,西进剿匪。5月18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在二分区部队的配合下,从秋渠出发,于当夜由新安集偷渡沙河,进抵界首以南,经过夜间的激烈战斗,消灭国民党潢川保安团2个中队,沈邱保安团3个中队,击毙国民党临泉县保安大队长李澄波,活捉国民党界首镇商会会长饶绍周。时在界首的国民党临泉县长裴代志和刘举镇商会会长戴偕五闻风丧胆,连夜潜渡沙河向东逃窜。19日晨第二次解放界首城,遂即成立以副专员董敬斋为首的市政府,上街宣传党的政策,没收土豪劣绅恶霸地主财产,发放救济物资,边抚群众,稳定社会秩序。数日后又撤离界首,在广大区域内寻歼国民党的武装力量。界首又处于国民党联防区和土顽的控制之下。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大堑,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围剿”豫皖苏边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大部怆惶北调,留下的只是各县保安团和土顽武装,沙河流域形势随即好转。豫皖苏二分区武装和沈鹿淮县大队越过黄泛区,出击沙河两岸,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8月中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沈鹿淮县顺利通过沙河,更增长了解放军的神威,国民党地方武装望风披靡,四处逃窜。二分区部队主动袭击保安团和土顽,打了许多小胜仗,解放了广大乡村。鉴于光武、黄桥、界首等地区原属太和县境,二分区决定将沈鹿淮县改名为沈(丘)太(和)鹿(邑)县。并于9月18日,任命乔道三为界首市长,待机进军界首城。9月下旬,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开展扫荡战,不仅牵制了大批敌正规部队,而且大量地消灭了敌地方武装和土顽势力,为黄淮平原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0月1日,华野六纵十六师击溃了以郭松涛(国民党沙北指挥部主任)为头子的联防区土顽,第三次解放界首城。二分区根据豫皖苏区党委的指示,在华野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界首市民主市政府,市长乔道三于当日随军进入界首城,积极开展市政府工作。
乔道三到界首后,在短期内着重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会同各路来的干部,组成市政府机构。由沈太鹿县大队副政委齐士钦任政府秘书,巴集区委书记罗克任市财粮科长,二分区干部戴鸿烈任市工商税务局局长,华野干部潘晓光任市公安局局长,为保卫新生政权,组建市大队,由二分区干部李遂成任队长,同时华野还派一些骨干加强市属刘兴区和黄桥区的武装力量和政权机构。在界首作短暂逗留的陈毅司令员,派人送来一批武器弹药,表示对市政府和市大队的支持和厚望。当时市政府设在民主街北首街西一幢房子里,门前挂着“豫皖苏边区界首市民主市政府”的木制牌子。
第二是张贴进城布告,宣传党的政策。布告的主要内容是:(1)对广大人民群众,政府予以保护;对汉奸伪军,在自首登记,交出武器后,政府给以宽大待遇;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民主革命秩序,不得隐藏汉奸伪军,不得转让武器,不得破坏捣乱。否则以破坏秩序论罪。(2)取消苛捐杂税,救济难民,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3)鼓励工商业开工营业,平稳物价,公买公卖;以冀钞为本位,法币暂时流通,限期使用。(4)政府保护公共建筑,包括房屋、营监、公所、医院、学校、民教馆等,还保护古墓、文库、标本、仪器等文化资料。
第三是发放救济物资,稳定社会秩序。界首一带难民很多,市政府为解救人民疾苦,在华野六纵的支持下,实行“开仓济贫”,即把一部分生活日用品,如米面、煤油、衣服、家俱等,有组织有秩序地分发给贫苦居民,这一举措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几十里以外的人都来领取,界首渡口拥护异常。受益群众感谢共产党和解放军,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援解放战争,对稳定社会秩序,争取人民群众,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就这样,界首市在当时的急风暴雨的革命斗争中,胜利诞生了。此后,市政府址几经迁徙:先迁至玉平街,再迁至生产街南口,最后迁至新华街臧公馆。
界首市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城区的变迁
界首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①。陈胜起义失败,被叛徒杀害,其将吕臣再次起拴新阳(今界首市北境尹城子),恢复了起义政权。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与韩林儿、杜遵道等起义于此②。
界首城的兴起可以追逆到春秋时期,名为养城,后讹为阳城,但只是作为居邑。由于其城频临颍水,地处中原通往江南的水上交通要道,至北宋时期日渐兴盛,形成了界沟镇,为颍州境内县以下十一大商业城镇之一③。宋代凡“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④。”界沟镇当时政府设在监镇官,负责征收商税,熙宁间界沟镇商税收入一度达836贯⑤。不过就当时整个颍州范围而言,界沟镇贸易并不发达,不仅落后于颍州所领汝阴、万 寿、沈丘、颍上4县县城,而且在万寿县所属斤沟、颍上县所属正阳、沈丘县所属永安诸镇之下;城区范围亦十分狭小,方圆不到一里,东依连家寨,至原市政府所在旧臧公馆(今市供销社家属院);东至今新华街、信义街口;南至今大义街中段,逼近颍水;北至至公街、吉甫街南侧。城内纵横街道共有4条:大义街、花布街、笆子街和大关帝庙巷。
为了方便交通,元代设界沟站。明初随着山西、山东移民大量迁入,界沟镇商业日趋活跃。至明代中叶,城区向东沿今迎祥街扩展至今文昌巷一线,原来的连家寨被圈入城内。明末始又称界首集。清代继续发展,咸丰五年(1855年)重筑寨墙,西寨墙扩展至今解放一、二、三大街东侧,北寨墙扩展至原玉皇街北首今新开路和前进巷一线,东寨墙大体沿今前进巷向南止于今迎祥街中段而与文昌巷原东寨墙相接;与此同时颍水南岸的刘兴镇亦修筑了寨墙,范围仅相当界首集的三分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界首市经济、文体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漯阜铁路的建成和通车,大大便利了界首城市对外的联系,界首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轻工业城市,拥有食品、酿造、塑料、鞋业、药业、化工、机械、造纸、纺织、制革十大骨干支柱产业,其中大中型企业13家,集团公司6家。随着工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界首城区因而突破了原来的范围耐 是一步扩大;城南陆续开辟了福通路和大桥南路,城北先后开辟了中原路、新阳路,城东增辟了大桥北踽 、昌盛路、东升路、人民东路及东顺河街等。这样,原处城郊的大郭寨、贾庄、尚庄、程庄等全部划入市区。旧城区街道亦不断得到改造,原来的寨墙早已拆除。现在,界首市正以一个崭新的城市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
附:解放前的界首三镇
界首地处颍河中游,抗日战争以前,是隶属安徽太和县名不见经传的农村集市,经济、文化落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御敌无策,悍然炸开黄河花园口,一时黄水肆虐。界首因其便利水运成为沦陷区进入内地的第一门户,平、津、宁、沪的货运亦赖由此输入内地,商旅麋集,灾民大量拥入,畸形发展,遂与其毗邻的临泉县所属刘兴,河南沈丘县所属皂庙形成鼎足而立的界首三镇。
1943年,界首全城分布大小街道70余条,并辟有商场2处,货物齐全,生意兴隆,全年贸易额接当时伪币计算达8.8亿元,商税改入达1亿元常住与流动人口不下10万人,其中商人占40%以上。设有各类工厂和手工业工厂78家,造船厂14家,商行667家,银行2家,电话电报和邮局各1所,中学3所,小学4所,儿童教养院1所,医院和诊所21家,戏楼10座,游艺场1处;城内颍水之上商船密聚,桅杆如林,城区西自刘湾,东至夏庄,绵延10余里。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又有新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一度超过25万人以上。其繁华程度可与上海的公共租界媲美,被誉为“小上海”。
界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他们以界首为其政治基地,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在界首设立了许多军政行务机关。界首先后驻集了国民党第三十一访集团军、第九十二军、暂编第九军,霍守义的第十二军、何柱国的骑二军也以驻军名义盘踞界首。1941年春,汤恩伯任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党政分会主任,他们以界首为“重建区”为名,要控制界首。桂系李品仙以界首属于安徽要抢占界首,除此,还有山东、江苏的军政机关以及形形色色的挺进纵队、训练班和戴笠的军统、陈立夫的中统特务机关混扰其间。当时界首三镇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太和县界首镇所辖15保,150甲,镇长哈秀峰(回民);沈丘县皂庙镇所辖8保,80甲,镇长李成治;临泉县刘兴镇所大包军麦等。在界首设立的军政机构有沙河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先后由徐长熙、安俊才、唐兴、李铣、王君培、刘国宪担任,下设参谋处、副官处、军法处、军需处、军警督查处、船舶管理处、秘书处(机要室)、财务整理委员会等。
鉴于界首北面属我豫皖苏解放区,是与河南省委联系的必经之地,也是新四军四师与五师联系的重要通道,我党于1940年建立中共界首特支,特支书记由豫东沈丘县委书记丁兆一兼任,同时开办了“益友花布行”、“文化村”、“渡口”等秘密办公点和联系点来搜集报,散发传单,宣传抗日,团结进步人士,掩护来往同志,开展党的地下斗争工作。
当时虽处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而实际上彼此间的斗争在这里表现的异常激烈复杂。国民党大力制造白色恐怖,自封“中原王”的汤恩伯向4省边区人民抓兵、征粮、要饷、囤集实力,阴谋进犯苏北解放区,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军统头子戴笠与汤色结,盘桓界首,大干其不可造人的勾当。他们通过控制反共工具,扩大特务反共组织等活动,寻查共产党人行踪,发现线索立即逮捕,严刑拷打,逮捕了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达80多人。
国民党民政人士在制造白色恐怖之余,为加强对周边各地的控制和所在驻军的联络修筑了众多公路,并设置驿运,形成了以界首为中心通往各地的陆路交通网,沪、宁、京、津货运得以以徐州、蚌端口逆淮颍而上,至此由水陆转运内地洛阳、西安、南阳、襄樊。他们也以此便利,大肆经商。在界首经商者,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在地方富商财主;既有外地大商巨贾,也有本地历代商人和乡间农民进城经商,使界首三镇成为消费城市,其中官商以汤恩伯、何柱国、饶绍周、戴偕五为代表,他们分别开设商行、烟厂、盐粮行,并建立经济大队,以物资交换为名,贩运桐油、鸦片、海洛因等物资,送往敌区,以物资敌,中饱私囊。商行、商贩因惧官兵盘查,多请他们参加“股东”,坐分干股,唯图庇护。外地商多为行商,他们以雄厚的资金从外地运来大宗商品,进行批发,其中数四川、湖北人经营京广杂货的“川汉商行”最大。中层商户拥有资金、房屋、人力,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做此手工业生产,自产自销。

2. 从深圳罗湖口岸怎么去东莞市东城区科技工业园同庆路6号

坐火车到东莞,也可以坐城铁到常平。

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 → 21路,全程约22.5公里

1、从东莞火车站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5站, 到达东城站

2、步行约460米,到达东城中心站

3、乘坐21路,经过12站, 到达园区三站

4、步行约150米,到达同庆路6号

公交线路:811路 → 寮步a2路,全程约26.8公里

1、从常平站步行约390米,到达常平火车站

2、乘坐811路,经过20站, 到达塘边站

3、步行约670米,到达寮步嘉荣广场站

4、乘坐寮步a2路,经过17站, 到达东城科技园站

5、步行约170米,到达同庆路6号

3. 从深圳福田航空部到常熟要多长时间

D228207:00 - 19:42

全程约: 17小时

深圳福田区航空售票处

52分钟

从航空售票处至深圳北站收起

520米

步行至体育馆②站

9站

乘坐333路,在横岭工业区站下车

490米

步行至深圳北站

打车费用(按驾车的最短路程计算)

13小时

乘坐D2282次列车 , 在苏州站下车

3小时22分钟

从苏州站至常熟市人民政府收起

50米

步行至火车站南广场站

4站

乘坐81路,在市民政局站下车

350米

步行至平泷路东站

7站

乘坐地铁2号线(骑河方向),在高铁苏州北站下车( 5号口出)

300米

步行至京沪高铁苏州北站

33站

乘坐871路,在光华工业园站下车

230米

步行至光华工业园站

27站

乘坐常熟220路,在一号桥站下车

20米

步行至一号桥站

7站

乘坐常熟121路,在市政府(常熟)站下车

160米

步行至常熟市人民政府

打车费用(按驾车的最短路程计算)

常熟市人民政府

4. 坡屋面玉平屋面的划分是在多少度

没有按坡度角划分的界限。我国南方民用平屋面的坡度是2~3%,民居坡屋面的常用坡度角是26度34分,或坡度不小于1:2.5 ; 工业厂房、仓库坡屋面的坡度常用1/10。

5. 介绍临沂兰山区

兰 山 区 基 本 情 况

(2006年8月)

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联结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枢纽位置,辖7镇4街道,377个村53个社区,一处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县级商城管委会。面积660平方公里,人口92万人,流动人口30万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省级文明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省外经外贸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区。2005年度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121个县(市、区)排名第10位、指数增幅居第3位,成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历史文化悠久。兰山区是省级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驻地临沂城,始建于鲁哀公3年(公元前492年),至今有249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孙子兵法》汉墓竹简博物馆、书圣王羲之故居、“至孝”王祥故里等多处文化古迹,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

区位优势独特。兰山区东濒黄海,西通中原,南邻苏皖,北依泰岱;区内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沪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纵贯南北,日东高速公路、兖石铁路横跨东西,327、205、206国道和数条省际干道纵横交织。临沂飞机场已开通国内20多个城市的航线。

人居环境优越。兰山区城水相依,具有最适宜的人居环境。全年平均气温14.1℃,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沂河、祊河、涑河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拥有水面36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山、孝河和羲之园风景区别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商贸物流发达。兰山区是闻名全国的商贸批发城。拥有各类大型专业批发市场68处,市场经营户4万多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日客流量20万人次,年交易额425亿元。近年来积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造提升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经营业态,电子商务、期货贸易、会展经济、网上交易日趋活跃,一座现代化的中国商贸城正在崛起。

产业特色鲜明。兰山区民营经济在山东省领先。有板材、食品、有色金属、机械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是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板材生产基地,电解铜生产加工能力国内名列前茅。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95%,位居山东省第一。有3个镇街道进入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有4家企业(金锣集团、金升有色集团、翔龙集团、大陆集团)进入中国民企500强,3家企业(金锣集团、山松生物、亿利达集团)在境外上市。有金锣、金升等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名牌产品、着名商标18件,“金锣及图”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经济发展迅速。兰山区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中国物流名区、山东经济强区、人居环境佳区”,积极实施“依城兴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活区”战略,抓重点,育亮点,攻难点,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完成GDP215亿元,增长26%;财政总收入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分别增长36%和5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2:34。今年上半年完成GDP117亿元,同比增长22%;1—7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亿元,增长50.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72.43亿元,增长3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4亿元,增长15.62%,批发市场成交额267.83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9.58亿元,增长51.9%。

目前,兰山区正以“争先进位创百强”为目标,牢牢把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力求新突破”这个主题,进一步强化措施,努力在发展现代物流、集约发展工业、扩大招商引资、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新型农村、搞好文化旅游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力争用2—3年时间跻身全国百强县区。努力把兰山区建设成为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标志区,聚集辐射能力强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城乡统筹、工商共荣、区强民富的科学发展示范区。

兰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沂源猿人”的发现,可以把沂、沭河流域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198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临沂城东凤凰岭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时,惊喜地发现了细石器。这表明,在距今1~2万年前,远古人民便在沂河两岸繁衍生息,创造着人类文明。
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为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1979年,临沂城南盛庄街道王家三岗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镰、石箭头、骨器和大量陶器。陶器中有橙色三凿形实足陶:夹砂灰陶背壶、黑陶镂孔豆、高柄镂孔黑陶杯等,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实物;1980年在兰山区朱保村内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18件,其中有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5件;1973年夏,临沂城东相公镇大范庄遗址60余座墓葬中,出土石铲、石镞、陶器等文物1000多件。在725件陶器中,有夹砂灰陶494件、泥质黑陶212件、夹砂白陶14件、夹砂红陶5件、为壶、杯、碗、鼎、等器具。其中蛋壳黑陶高柄镂孔杯和陶规,既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又具有山东龙山文化早期的特征。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远古时期这里的文化就已很发达。
大约和山东龙山文化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山东地区出现了一些传说中的部落。主要者一是诸夏族,二是东夷族。诸夏族传为黄帝、炎帝和颛顼帝的后裔,居住今鲁南、鲁西南地区;临沂则是“东夷”之地。东夷的祖先是太 (伏羲氏),他教民渔猎、制嫁娶、作八卦。另一始祖是少xxx ,他以“鸟名官”,郯国即其后代。东夷人与诸夏人融合成华夏人,断而形成为汉族。
文字发明以前,文学艺术活动是集体的、口头的,又是和其他艺术互相结合的。甲骨文发现证明,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已经存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兰山区目前虽然没有发现甲骨文,但东夷人使用文字却很早:1963年和1979年,考古工作者对毗邻的莒县陵阳河遗址两次发掘,在出土的陶尊上,发现了26个图象文字。这些文字的年代早于甲骨文近千年。这可充分说明,包括兰山区在内的东夷文化是多么辉煌!
奴隶社会代替氏族社会后,青铜器成为奴隶社会的高度文明标志。1963年,今属罗庄区的册山镇晏驾墩遗址东南“老崖头”,出土了一批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计有圆柱足鼎1件,马蹄式足鼎2件,盘、罂、罍各1件。铜匝内心有10余字的铭文,被确定为邾国之遗物。据《临沂县志·金石》记载,境内曾出土有铭文77字的青铜器“陈逆簠”1件。铜的熔点为1083℃,它的制造,无疑是在龙山文化陶业技术基础上的升华。
周灭商后,封邦建国,临沂城北南坊街道之古城,即为当时禹国之都。系子爵,xxx姓,夏后氏后裔,春秋归鲁国,战国入楚国。因此,兰山区古文化除继承、发展东夷文化外,兼具鲁、楚文化之风格。同时,又深受齐国文化的影响。
临沂何时产生铁器?从齐国有铁官设置推断,约在春秋晚期,古“铁”字作“xxx”,想必是东夷人最早使用铁器的缘故。春秋末,开始使用牛耕。随着城市出现,商业发展起来。据《春秋》记载,“哀公三年……城启阳。”启阳即今临沂城,文字可考历史现已有2480多年!
战国秦汉时期,这里文化空前繁荣。1972年4月,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10余部先秦古籍;二号汉墓出土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成为新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1976年5月,在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中,出土了汉代帛画1幅,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T型帛画同样价值连城。1978年5月,兰山区南坊街道洪家店刘疵墓出土了由1140块玉制成的金缕玉衣,结构精美。汉代画像石在兰山区遗存丰富,其艺术风格多样,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真,亦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诸如《田猎画像》、《车马画像》、《执器造像》、《伏女传经画像》等均栩栩如生;而历代碑刻,如《集柳碑》、《北齐北徐州兴复寺碑》、《隋桥像碑》、《隋密洪范等桥像碑》等皆书法精美。此外,各个时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也有大量出土。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兰山区文化的灿烂历史。

英才辈出 兰山区英才辈出,代有人杰。古往今来,涌现了众多的文化贤达,堪称人文荟萃之地。春秋时期,这里的文士开始崇尚儒学,如孔子的弟子高柴,即为兰山区李官镇南高里村人。儒学的兴起和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政治思想领域里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对我国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经典《诗》、《论语》、《尚书》、《易》、《春秋》、《礼》和《孝经》,在本地迅速传播。临沂人王吉是西汉着名的经学家。西汉解释《春秋》的经文着作有《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邹氏传》和《夹氏传》,王吉是唯一能讲《邹氏传》的学者。当时《论语》有今文经本《齐论》、《鲁论》和古文经本《古论》3种,传《齐论》者以王吉与贡禹最着名,传《鲁论》则以王吉之子王骏和兰陵人萧望之着名。王骏着有解释《鲁论》的《鲁王骏说》20篇问世。两汉时期儒学名人的涌现,标志着临沂文化的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临沂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岁月。明代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就有临沂人文集13部,占总数的13%。这个数字,足可说明总是。但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当以下列3个方面为代表。
在文学方面,王戎、颜延之、颜竣、王微、王僧达、王俭、王融、王筠、王籍、颜协、王规、王褒、颜之推为佼佼者:王戎以散文显于西晋文坛,与着名诗人阮籍等6人,被称为“竹林七贤”;王僧达以诗文着称,着有文集10卷;王俭善诗文,死后谥号“文宪公”;王融的散文大多陈述政见,诗歌注重声律,与沈约等为“永明体”代表作家,有《王宁朔集》;王籍系梁着名诗人,其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至今脍炙人口;王褒称霸于北周文坛,有《王司空集》;颜之推对经、史、文学和音律均有高深造诣,所着《颜氏家训》,誉满海内外。
在史学方面,以王准之、王韶之、王xx之等为代表:王准之的尊祖父王彪之,对江左旧事非常熟悉,记录的“旧事”密藏于青色箱柜之中,称“王氏青箱学”。王准之既通《青箱学》,又精《礼传》,撰有《仪注》行世;王韶之有高尚史德,所撰《晋安帝阳秋》,真实地记载了东晋至刘宋初年的史实;王xx之着有《齐职仪》50卷。
在书法等艺术方面,除王羲之父子外,王xx、王珣、王僧虔、王志亦久负盛名。王 xx乃着名政治家王导的从弟,好学能文,多才多艺,工书画,善音乐,号称“江东书画第一”和“书圣”;王珣时称“草圣”,其书《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共称“三希”珍品;王僧虔在齐代书坛堪称“第一”,其子王志,梁代即称“书圣”。倘若只认为王羲之是“书圣”,岂不谬乎?
从东晋至南北朝,全国的文化中心南移江左。在文化上有卓绩者,大都是随司马睿渡江的世族大家子弟,其中主要为王氏和颜氏。临沂籍名贤及其异彩纷呈的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里的闪光瑰宝。
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隋代在文化上有贡献的临沂籍人,大多是由江左回到北方的。其中以王胄着名。王胄初仕陈,陈亡后供隋职,以文词为炀帝器重。隋炀帝对王胄的诗作了很高的评价:“气高致远,归之于胄;词清体润,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惟庾(信)自直。过此者未可以言诗也。”王胄有文集10卷行世。
唐代着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系琅琊临沂颜氏后裔。唐太宗曾命他考定《五经》、撰写《五礼》和为班固的《汉书》作注。颜师古有集60卷,其《汉书注》、《急就章注》、《匡谬正俗》等着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颜师古之重孙颜真卿,是唐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真卿善于吸取各书家之长,一变古法,自成一格。其楷书端庄敦厚,气势雄浑;行书遒劲郁勃,圆熟而不媚俗,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深受欧阳修、苏轼等名家推崇。
宋、金、元时期,此间人文不可与先前同语。究其人才寥落的原因,主要乃是战乱频仍、经济落后、文化遭到摧残的缘故。从明代起,开始有了新的转机:明孝宗时大臣陈玉,工诗,有怀古诗《诸葛武侯祠》、《缆夫谣》等传世。其后,万历年间的礼部主事周京,着有《金城集》、《吴越游稿》和《贲园集》。周京还擅长书法,他习赵孟xx书风并参以欧阳询笔意,所书之碑文,“人摹拓为法帖”。
清代及民国时期,兰山区人文载入国史者较少,但从方志中看,可谓人才济济:干隆壬午举人王中溥,着有《卷石斋文集》、《樵诲轩诗稿》;乙酉举人李天经,着有《消寒集》、《吾过集》、《读左便》;城内刘金铭着有《青盛堂全书叙目》、《经史学治谱》、《古今理学渊源谱》、《古今文学会通谱》等;彭兰琪着《几缄宗教》、《国本政谈》等;陆华川着《念贻堂诗稿》;夏侯先着《诸子评林学说》、《晚香集》……值得提及的是,清雍正年间,着名画家李方膺曾任本地知县。李方膺系“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松、竹、梅、菊及鱼虫。他的绘画艺术对临沂画坛有着深刻影响。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开展了以提供民主、科学、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1916年,李淑九、刘敢臣创办《东鲁日报》;继之,夏侯先创办《教育月刊》,陈大钧创办《通讯社》,“所以广播见闻,代表舆论,鼓吹文明,助流政教者也。”无疑对此间文化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兰山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清代文史学家赵翼所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有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国度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革命传统 兰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鸦片战争前夕至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重大斗争即有10余次。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兰山群众便把打击官府和地主得来的钱财散发给贫苦百姓。同治元年(1852年)十二月,捻军首领李成率起义军攻打临沂城,捕杀贪官污吏。甲午战争期间,兰山人民积极组织大刀会,“阻止欧洲人向内地入侵”。义和团运动中,兰山县民众展开了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砸毁了南关的耶酥教礼拜堂和西关的德国天主教堂部分物品,迫使外国传教士仓皇逃到海口避难。
“五四”运动期间,为了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临沂城各学校师生纷纷举行罢课,学生和工商界人士300多人,举行了游行示威,并进行罢市和查封、烧毁日货。1922年11月,西部山区农民500余人,手持木棍,汇集到临沂县公署门前,反抗重税压榨。1925年9月,临沂八区人袁永平和临沂城南七里沟村人侯六合以“反奉”为号召,组织“红枪会”,攻占了临沂城。1932年5月,临沂五中、三乡师等学校学生与部分市民,砸毁了国民党临沂县党部大门楼上“以党治国”的横匾。1933年7月,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着名的苍山暴动。1941年8月,临沂城人民在日伪盘踞的城内,捣毁“洋行”进行暴动……着名革命老区的兰山人民,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光大和发展。

阅读全文

与贵港玉平工业园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产汽车有哪些设备 浏览:6
奥迪a4提前多久订车 浏览:768
汽车钥匙无法熄火怎么办 浏览:901
东北买奥迪哪个好 浏览:309
苏州黄埭汽车违章乱停处理多少钱 浏览:737
宝马1200水鸟保养用什么机油 浏览:400
汽车一个小白点补漆多少钱 浏览:287
惠山区堰桥工业园汽车年检在哪里 浏览:293
宝马前嘴一套什么意思 浏览:166
奥迪a六一次保养大概多少钱 浏览:577
奥迪a4l选装矩阵式大灯要等多久 浏览:806
奔驰跑高速颠簸怎么解决 浏览:682
如何去天津工业大学网球场地预约 浏览:113
汽车轮胎内侧的橡胶叫什么 浏览:93
工业城保安职责是什么 浏览:69
美规宝马x7收音机双频怎么设置 浏览:578
宝马最怕什么电动车 浏览:676
奔驰的轮胎为什么易爆 浏览:1000
工业门安装怎么选 浏览:301
奔驰招聘为什么要确认邮箱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