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英国工业有哪些象征

英国工业有哪些象征

发布时间:2022-12-06 09:36:18

⑴ 英国工业设计的重要特点是什么以及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既注重产品的外观造型,又强调产品的技术结构和实用性,是英国工业设计的重要特点,它兼具意大利式的浪漫与激情和德国式的理性与严谨。设计师戴森(JamesDyson)设计的新型吸尘器就体现了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完善结合。他采用双气旋结构来解决原有的换袋及尘粒堵塞吸气口过滤片的问题,并选择银灰色作机身,以黄色突出关键部件,设计家希望它像一件太空时代的高技术产品,其超凡的性能应该完善地展现出来。

⑵ 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最主要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其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完成了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

⑶ 英国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开始: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然后传播到采矿、冶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和欧洲其他国家。英国棉纺织业的革新从1733年机械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时就开始了,这是飞梭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说法,但比较狭隘,也仅限于轻工业。
但能称得上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却只能是1765年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因为首先“珍妮机”是机器,最先完成从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珍妮机”的出现,它推动与此相关的织布、动力、运输等一系列行业发明和使用机器,从而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也就是我们历史书上认同的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⑷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这就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

⑸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意义,标志都是啥

前提条件:

①政治前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
⑤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
标志:大机器生产;工场手工业。

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这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1〕。

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2〕。

3.对阶级阶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3〕。

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

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5〕。

此外,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缠结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⑹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最开始的标志是,17世纪60年代出现的珍妮机,说明最先开始机械化生产的是纺织业等有关生活所需的行业。
最重要的标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出现,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爆发。
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是,英国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已经大机器生产。同时期,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⑺ 除了埃弗尔铁塔,还有什么是代表工业社会的建筑物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材料和新技术

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初期生铁结构

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Rouhault),而最着名的则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钢铁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再担负承重的使命,从而使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1858--1868年建造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架形式的代表。此外还有: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米兰埃曼尔美术馆、利物浦议院、伦敦老天鹅院、耶鲁大学法尔南厅等。美国1850-1880年间“生铁时代”建造的大量商店、仓库和政府大厦多应用生铁构件门面或框架,如圣路易斯市的河岸上就聚集有500座以上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代替了古典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绊。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建筑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突破,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1883-1885,William Le Baron Jenney),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马德里郊区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两个原有的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弧状的带形城市,离马德里市中心约5公里。1901年铁路建成,1909年改为电车。经过多年经营,到1912年约有居民4000人。虽然索里亚规划建设的带形城市,实质上只是一个城郊的居住区,后来由于土地使用等原因,这座带形城市向横向发展,面貌失真。但是,带形城市理论影响却深远。

苏联在20年代建设斯大林格勒时,采用了带形城市规划方案。城市的主要用地布置于铁路两侧,靠近铁路的是工业区。工业区的另一侧是绿地,然后是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外侧则为农业地带。带形城市理论可以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城市人口高速度增加。1851年,英国居住在各大城市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5%。美国在1790~1890年的100年中,城镇数目由24个激增至1348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1%上升到35.1%。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800年的3%上升到1900年的13.6%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霍华德在他的着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 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中央是一个面积约 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 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19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在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1861~1874),它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1885~1911) ,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巴黎的圣心教堂(1875~1877),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1893),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的反映。
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杂乱拥挤、贫民窟滋生、环境恶化等恶果。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他们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用它来和古典艺术相抗衡。

浪漫主义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早期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如艾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0-1790)、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中期浪漫主义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所以又称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它不仅用于教堂,也出现在一般市俗性建筑中,最着名的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Sir Charles Barry)和德国新天鹅堡此外,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1841-1846,A.W.N.Pugin)与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1842-1844,Scott and Moffatt),以及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Alfred Waterhouse)也都是哥特复兴式建筑较有代表的例子。

古典复兴建筑

又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没一些国家。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各国始终存在着对古代文化的钟爱,到18世纪中叶,罗马古城一个个被发掘,人们发现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教条与真正的古典作品大不相同。稍晚一些时候对古希腊遗迹的研究发现,古希腊建筑同古罗马建筑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个时期的建筑理论突破了教条主义一百年的统治,把真正科学的理性精神带进了建筑领域。这理性已不是古典主义者所标榜的先验的几何学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确性等,而是公能真实与自然,建筑物的一切都要表明它存在的理由。古典主义与理性主义发生了联系,于是产生了各种新古典主义,即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主要代表作品有万神庙(1755-1792)、雄师凯旋门(1808-1836)、马德兰教堂(1806-1842)等,都是罗马复兴的作品。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代表作品有英格兰银行(1788-1835);19世纪又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代表作品有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1823-1829) 、爱丁堡大学校舍(1825-1829)等。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代表作品有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和阿尓塔斯博物馆(1824-1828)。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 仿巴黎万神庙,为罗马复兴风格;而林肯纪念堂(1911-1922) 则是希腊复兴建筑的实例。

⑻ 英国工业革命是以什么为标志开始的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英国开始的这场工业革命是历史偶然中的必然,但假使没有它的存在,圈地运动照样勃兴不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夜,正是英国的农业革命时期,它产生的时间恰好对应着全欧洲的十七世纪经济危机。

(8)英国工业有哪些象征扩展阅读: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

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影响范围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还扩展到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

⑼ 英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是哪些

1、大本钟 Big Ben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上开悬索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

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都有什么

我们都熟悉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工业革命的描述非常清楚: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让人类进入了现代生活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作为非技术创新的结果,政府在促进非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如果一个工厂引进了新技术,旧的生产模式,工人的管理方式等都会相应改变。改革,其实是一种冒险,如果改变是好的,自然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是如果没有,就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浪费钱,或者一些人被剥夺了他们的利益,导致人员冲突,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厂关闭。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作为非技术创新的结果,政府在促进非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与英国工业有哪些象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空调的自动开关在哪里 浏览:694
长安工业与重庆望江哪个好 浏览:116
文安县工业园区有多少行政村 浏览:771
什么是汽车隐形盖 浏览:21
华晨宝马多久能到4s店 浏览:98
合川到红旗河沟汽车需要多久时间 浏览:109
汽车内购怎么找 浏览:647
奔驰v商务车电动车门怎么开 浏览:532
宝马的远光灯为什么不亮 浏览:606
老宝马奔驰哪个维修贵 浏览:736
萨博和宝马320哪个好 浏览:922
奔驰换前保险杠多少钱 浏览:540
方舟工业熔炉怎么放平台鞍上 浏览:65
汽车定位防盗费在哪里交 浏览:159
奥迪q5地板棉有异味怎么处理 浏览:520
奔驰唯雅诺空调膨胀阀在哪里 浏览:951
汽车用品厂家哪里有 浏览:76
宝马3系专车什么级别 浏览:633
工业互联网如何提升应急能力 浏览:532
汽车流量一般收费多少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