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咸阳工业总产值多少

咸阳工业总产值多少

发布时间:2022-11-15 18:34:48

⑴ 秦都区的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发展速度依然较快。2012年,秦都区生产总值达到330.04亿元,生产总值增速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第二产业增加值218.54亿元,增长17.5%,占66.22%;第三产业增加值97.18亿元,增长8.4%,占29.45%。 建国前,私营及合股经营工厂均为自负盈亏,其中合股企业盈利后按股分红。建国后,合作社、组、街道工业仍实行自负盈亏,税后利润的30%上缴主管联社或主管部门,70%留企业。留企业部分按5∶3∶2比例分别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兴办集体福利事业和社员劳动分红。合作工厂由主管联社统负盈亏;地方国营企业由国家统负盈亏;公私合营企业的税后留利实行“四马分肥”:25%上缴财政部门,25%作为私方股金分红,25%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25%举办集体福利事业。转为地方国营后,由国家统负盈亏,每年仍付给资方定息。1958年,大量手工业合作厂、社,盲目升级,地方国营企业由14户增加到39户。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手工业归队,有21户恢复集体性质。
1958年至1978年,由于受到“左”的错误思想和旧的经济体制束缚,咸阳市工业生产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很低,资金积累也不多。1978年后,改变了国营企业由财政包干、集体企业统负盈亏的旧体制,工业企业逐步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工业企业的中心目标。特别是一整套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的措施实行后,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亏损户逐步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76年,预算内地方国营工业企业有19家,盈利12家,利润总额120.1万元;亏损7家,亏损额160.5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40.4万元,税金仅94.7万元。 1986年,预算内地方国营工业企业16家,盈利14家,利润总额510.7万元;亏损2家,亏损额25.8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盈484.9万元,税金猛增到237.3万元。1987年分区后,秦都区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78家,总利润150.2万元,总亏损额72.1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盈72.1万元,税金175.9万元。1988年,区属全民企业亏损户减至1户,但盈亏相抵后亏损余额升到55万元;集体独立核算企业亏损户减至6户,盈亏相抵后利润余额升至1305万元。工业整体效益提高。1990年,区属全民企业无一亏损,实现利润318万元。集体企业亏损户由9%降至7.8%,利润余额上升为2544万元,比上年增长94.9%。其中,全区8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总利润394.8万元,总亏损108.6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盈286.2万元,税金531.6万元。
200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0.7%。该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产品多样,并且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3强。电子、医药、纺织工业规模位居全市前列。其它发展看好的业态有纺织针织业,年产值约6亿元,产品70%销往西北五省和西南各省并部分出口。
2012年,秦都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70.31亿元,同比增长38.7%。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累计完成5.4亿元,增长99.21%;集体企业累计完成5.3亿元,增长88.9%,股份合作企业累计完成10.11亿元,增长175.71%,股份制企业累计完成328.68亿元,增长54.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完成13.89亿元,增长41.9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累计完成32.25亿元,增长49.3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累计完成289.33亿元,增长54.78%;轻工业累计完成106.29亿元,增长61.79%。分行业看,七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534.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4%。其中,装备制造工业产值149.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28%,增长34.9%;电子工业产值40.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9%,增长56.4%;医药工业产值66.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72%,增长42.6%;食品工业产值24.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6%,增长42.6%;纺织工业产值17.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增长17.2%;能化工业产值186.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76%,增长36.9%;建材工业产值48.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8%,增长56.8%。
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秦都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04亿元,同比增长28.04%。完成全年市计划的100.06%。在投资总量中:基本建设投资258.34亿元,增长30.74%;房地产开发投资124.46亿元,增长30.2%。全年新开工项目192个,比上年增加27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1个,比上年增加12个。投资项目共331个,包括续建项目139个和新建项目192个,截止12月底已完成166个项目。
消费拉动经济平稳增长。2012年,秦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全年市计划的106.72%,总量居各县区之首,完成率和增速在全市均排第一位。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实现零售额7.65亿元,增长7%,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1.93亿元,同比增长22.2%,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41%;住宿实现零售额1.78亿元,增长38.5%,占秦都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64亿元,增长22.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
“双收入”稳定增长。在经济形势趋稳的保障下,城市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展,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收入明显增加。数据显示:2012年,秦都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98元,完成市计划101.21%,同比增长17.4%。绝对值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55元,完成市计划的101.46%,同比增长17.7%。主要原因在于农民从非企业组织、本乡区域内及外出从业所得到的收入增加,另外来至于财产性收入也有较多增加。
财政收支增势强劲。据统计,2012年秦都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604万元,增加17758万元,增长33%,顺利突破7亿元大关。财政支出接近15亿元大关,达到149010万元,增长26%,比上年同期增加30825万元。 历史上秦都区一直是粮、棉产区。
1951年,基本结束了土地改革,原咸阳县委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乡开展互助合作,帮助农民组织临时性的农忙换工互助组。至1953年,全县境内基本建起了临时、长年互助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87年以前,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在农村经济中始终占主体。1952年种植业与牧业、副业的结构比例为87.1∶9.9∶3。1965年,种植业比重进一步增大,与林、牧、副、渔业的结构比例为91.81∶0.03∶5.71∶2.02∶0.13。70年代后期,农村工业比重逐渐增大,到1978年,种植业、牧、林、副、渔五业的比例为70.21∶27.81∶0.74∶0.91∶0.03。
1985年,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显着变化,一是过去的副业变为农民家庭工业。二是乡镇工业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第三产业。当年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工、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2.15∶25.98∶14.4;农业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与渔业的比重为85.84∶0.61∶13.32∶0.02∶0.20。1987年,农、工、第三产业的比重中,第三产业与工业有较大提高,其比重为36.42∶28.30∶35.28;农业中五业结构比重为86.14∶0.68∶12.45∶0.45∶0.28。到1990年工业及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总体结构比重为33.25∶36.55∶30.2,呈“三足鼎立”之势,农业的结构比例为86.54∶0.68∶11.46∶0.06∶1.26。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逐步趋向合理。
1987年,播种面积比例为2∶1左右,总产值比例为8.5∶1,1987年为7.7∶1,1990年为4∶1,多种经营得到迅速发展。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4.4亿元,约占当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0%。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该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200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08亿元,增长7.7%,肉、蛋、奶产量稳步增长,全区肉、蛋、水产品总产量14500吨。特别是蔬菜生产发展迅猛,2001年总产量达到40.8万吨,品种发展到95种,产值达2.4亿元,产量产值居全省之首,除满足咸阳、西安市区居民消费外,还远销西北五省。

⑵ 国家问什么要弄西咸新区,干脆把咸阳给西安得了,现在搞的全国都以为咸阳是西安的。

就是的,咸阳的机场,偏要说成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怎么不颠倒过来呢,现在咸阳的电话都是029开头了,以前是0910.。。。哎

⑶ 咸阳北杜村啥时搬迁

1984年。
汉代属咸阳。1962年,设北杜公社。1984年,改为北杜乡。
1998年,撤乡设为北杜镇。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末,北杜街道辖北杜、成任、南杜、靳里、边方、邓村、南朱刘、北朱、西刘、杨家寨、齐村、龙岩、北里13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北杜街道下辖6个社区,7个行政村。2011年,北杜街道总人口20335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284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亿元。

⑷ 魅力咸阳的资料

走进中国大地原点,也就是走进了历史咸阳,文化咸阳,中华第一帝都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2004年,又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
政治魅力。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建都之处和13个朝代的京畿重地咸阳,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一代代帝王豪杰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历史剧。周文王于此封邦建国,挥师东进,奠定了大周基业;“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中华,在这里定都建制,君临天下,汉高祖刘邦破关入咸定汉室,汉武帝刘彻甘泉决策拓疆土;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纵横捭阖,几多征战,入主长安,开创贞观盛世……咸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的第一驿站,是民族大融合的前沿,是开放型城市的先驱。
文化魅力。咸阳不但出现过“文景之治”和“开元盛世”,还诞生过《诗经·豳风》和《史记》绝唱。咸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诗经》记载,姜嫄生下后稷,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周文化,此后先民们在此开创了号称“泾渭文明”的远古文明。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播种百谷,教民稼穑,传播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先河。汉唐时期,从全国各地迁来咸阳的精英人物不胜枚举,文学家司马相如、哲学家董仲舒、史学家司马迁、经学家孔安国等,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哲学家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和形成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2000余年的道德伦理体系。此外,宋代经济改革家范祥,清代教育家刘古愚,近代国民党元老、爱国人士于右任,焦易堂和水利专家李仪祉,东西文化比较研究大师吴宓等,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咸阳有“秦汉古都,文物宝库”之称。地处咸阳原上的五陵原,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秦公陵,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等皇帝的陵墓;闻名中外的昭陵、乾陵等唐代帝王陵墓;以及近千座王公将相、皇族贵胄陵墓分布于此,星罗棋布,绵延百里,蔚为壮观,世所罕见,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群。全市现有文物景点4951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
咸阳科技教育发达,在西部中等城市中名列前茅。现有陕西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等高等院校12所;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1所;有西北橡胶研究所、陶瓷研究院、解放军二0二和二0三研究所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院所16所,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23个,博士工作站3个。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万余人,万人拥有大学生115名,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第3位。
经济魅力。咸阳不仅是一座古老厚重的历史名城,而且是一座生机勃发的现代魅力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在西北地区名列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之后,居第四位。
农业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建成了西北地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市,陕西最大的畜牧大市、奶源基地和无公害精细蔬菜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能化、电子、医药、食品、纺织、建材、煤炭七大支柱产业,有“电子城”和“纺织城”的盛誉,是西北地区加工制造业中心。其中能化工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8户,年产值95亿元,电子制造企业现有60多户,年产值130亿元,占陕西省的三分之二。纺织工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户,各类纺织企业90多家,年产各类纱9万多吨,各类坯布2.6亿米,总产值占陕西省纺织工业总产值的45%,是香港、上海许多着名服装企业的坯布供应地,也是新疆、内蒙古等地棉绒、毛绒的集中加工地。医药保健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21户,年产值12亿元,拥有步长集团、505集团、奥星制药、 白鹿制药等一批 GMP达标企业。
厚重的历史文化,无穷的城市魅力,几千年来演绎出的名帝、名相、名将和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塑造成咸阳典型的都市风格。周秦雄风,汉唐气韵,以及咸阳人民的热情豪爽、勤劳勇敢、明礼诚信和一言九鼎,形成了咸阳的王者风范。咸阳,这座千年古都,正秉承历史底蕴,革故鼎新,一招四化,与时俱进,向着现代化的西部强市迈进。

⑸ 陕西省咸阳市薛录镇的经济怎么样

好。陕西省咸阳市薛录镇,在2021年年底总结时总产值达到41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8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200万元,比2020年经济提高了8.5%,截止到2022年9月26日,与周围其他乡镇相比,是拥有较好的经济发展的乡镇。陕西省咸阳市薛录镇,地处县境东南部,东邻礼泉县史德镇,南连马连镇,西接姜村镇,北靠大杨镇。

⑹ 拜求谁知道咸阳近期有哪些工厂在建

咸阳西郊
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
地址:西吴马村

咸阳纺织工业园位于咸阳主城区以西,北至咸兴大道,南至新建的西宝高速,东接咸阳高新区,西至卫青路和汉武大道,与西吴国家重点示范镇接壤。 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4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距咸阳城中心7公里,距西安市中心25公里,距咸阳机场20公里,距西宝高速路咸阳西出口2公里,距西安货运专线编组站1.5公里,距陇海铁路客运站3公里。

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5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园区纺织工业生产纱锭规模达到100万枚,无梭织机达到5000台,从业人员达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增长8%。园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重占到2.5%—4%,建成3-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纺纱、织布、染整、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产业有:棉纺织,针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服装和家纺,新兴纺织装备制造和配件。

西瑞集团兴平基地项目

地 址:
咸阳西郊,兴平马村西吴马村附近
兴平西瑞粮油加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新建15万吨粮食储备设施、500吨/天专用粉生产线、200吨/天大米生产线、150吨/天油脂罐装生产线、36203平方米物流区,项目占地360亩。目前一期16栋平房仓全部竣工,部分仓库已开始进粮。二期工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面粉加工生产线已开工建设。

⑺ 咸阳市十个翻番指的是什么

“十个翻番”,即:
⑴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0元;
⑵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5%;
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8%;
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8%;
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5%;
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0亿元,年均增长18%;
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年均增长15%;
⑻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年均增长16%;
⑼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7亿美元,年均增长18%;
⑽主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年均增长15%,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

⑻ 西咸新区属于哪个区

西咸新区本身就是一个区,不属于其他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划分为西咸新区直管区和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由西安市全面管理,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46万人(2020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12.50亿元。

工业

2020年,西咸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0.2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产值占比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7.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6%;分别占新区产值比重为15.9%、19.5%、13.1%。

⑼ 西咸一体化,咸阳市是不是就成西安的一个区了

西咸一体化或成泡影--关-天经济区“核裂变”20公里区隔西安咸阳

刚刚看到篇文章,写的是最近这段时间炒的比较火的西咸新区,本来是件令人振奋的好事,但是看完后,心里一下哇;凉哇凉的,西咸两市的官员为了各自利益,土地出让金分成,税收分成等因素置国家政策于不顾,损害两市老百姓利益,让人心寒!~

已经公开一年有余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在推进过程中,正面临核心区域一体化建设貌合神离的尴尬。
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 (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内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按照关-天经济区所提出的要求,西安和临近的古都城市咸阳将承担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西安 (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重任。之后,陕西省 政府在去年年底作出了设立两市共建区——西咸新区,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定.这一决定的核心内容是模糊两市交界处的行政区划边界,由一个开发管理机构来实现统一开发管理。但这一决定正面临变数,最近公开的西安沣渭新区托管和管理体制方案显示,原本计划由西安市成立的该机构托管的咸阳市7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未如计划被托管。
权威人士向本报确认,今年以来,西安、咸阳两市曾就该处土地的开发权多次协商,目前已基本确认仍由咸阳市自主开发,由于事关税收、土地出让等巨大的收益问题,之前由西安市统管的思路在短期内仍无法协调实现。而面对行政利益区隔带来的一体化阻碍,当地学界甚至已有由西安、杨凌、铜川三地“三分咸阳”、在“十二五”中更改行政区划的呼声。
“核变”
在关-天经济区规划发布之前,西安、咸阳一体化的动议在当地由来已久。这个概念的提出,始于西安作为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于重庆、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城市规模仍然偏小,经济总量偏低。
陕西省在2002年提出这一构想,在历史上曾经是同一个城市的西咸二市,当年签署了 《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自此标志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
直到2009年,国务院批复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实现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镇群集聚发展”,标志着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此后,陕西省认为,应当通过设立两市共建西咸新区,来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
但在推行层面,仍然面临大量的协调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咸阳市官员说:“中央的提法明明是将西(安)咸(阳),建设为国际大都市,但对于西安而言,很多提法往往理所当然的把中央的政策解读为建设‘大西安’,把对等的合作的关系当做兼并。”
按照陕西省最初的构想,西咸新区将由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两个开发区实体组成,在模糊行政区划边界的情况下,分别由西安和咸阳成立的两个管理委员会进行开发管理。
以沣渭新区为例,该区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其中西安市125平方公里,咸阳市70平方公里,整个区域交由西安市成立的管理委员会来开发。而计划由咸阳开发管理的泾渭新区,则全部为咸阳市用地。
2009年12月31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下发的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提出,“沣渭新区管委会受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和西安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以西安市政府为主,西安市政府为建设责任主体”、“沣渭新区渭河以南咸阳所属地块交由沣渭新区管委会统一开发建设,沣渭新区管委会与咸阳按比例利益分成。”
“沣渭新区渭河以南咸阳所属地块”的开发权归属,此后一直被当地视为该计划推行顺利与否的焦点。但权威人士向本报确认,该处土地目前仍确定为由咸阳市自主开发建设,亦组建有相应的管理委员会,这一思路已获得当地最高决策层的认可,短期内并不会改变。
而西安市最新公开的沣渭新区乡镇托管和管理体制方案亦印证了这一说法,该方案明确,沣渭新区将整建制托管西安辖区内5个乡镇,但并未涉及咸阳辖区的3个乡镇。
利益
西咸新区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拥有3套管委会班子的特殊新区——泾渭新区管委会、西安沣渭新区管委会和咸阳沣渭新区管委会。
知情人士透露,造成这种局面的,远非西安和咸阳两地在协调时“态度是否平等”、“是合作还是兼并”那么简单。
今年年初,西安市高调挂牌成立了西安沣渭新区管委会,自此,两市开始寻求协调咸阳辖区内3个乡镇的托管事宜。而在此前,咸阳市已先于西安市成立有咸阳沣渭新区管委会,负责该处土地的开发管理。
西安方面有舆论认为,过去多年来西咸一体化推进不力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咸阳市方面缺乏足够的胸怀,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地盘”,他们认为,如果由西安市方面来主导整个沣渭新区的开发建设将更有利于区域的发展。
但在咸阳市官员看来,这种说法对咸阳相当不公平,这70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咸阳市意义重大,“过去几年间,咸阳几乎是举全市之力发展沣渭新区,大量资金投入和落地项目都放在了这里”,上述咸阳市官员说,不能抹煞咸阳多年的建设成果。
况且,这部分咸阳辖区内地块无论是地段还是区位优势,都要远好于西安辖区,“我们发展的比较早,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的招商引资等基础工作都更好一些。”他说。
统计显示,2009年咸阳沣渭新区固定资产投入81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亿元,财政收入3亿多元,初步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龙头,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文化教育、房地产持续稳步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区内有产业项目51个,总投资151亿元,全部建成将实现工业产值570亿元。
“这部分已建成工业项目的税收、包括有意向、将来要落地的项目税收,怎样分成?除了存量,未来的增量又怎么算?这都是问题”,一位接近陕西省决策层的当地人士说。
他说,除了工业税收,还有建设用地的拆迁和土地出让所得,谁出钱?怎样分?“这种跨市的利益分配都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指引。这不是小数字,一亩地按100万,6平方公里就是100个亿,咸阳辖区70平方公里的土地,未来的建设开发用地指标当然远远不止6平方公里。”
在他看来,在这部分土地对于咸阳意义如此重大的情况下,如果西安方面无法提出缺乏足够的诚意和充分考虑到双方利益的方案,托管合作的无法达成是难免的。
分歧
除了税收、土地出让所得等利益分歧,两市对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实际上也并不一致。
10月21日,咸阳市委党报《咸阳日报》在头版头条高调刊发了标题为《咸阳沣渭新区着力打造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文章,对咸阳沣渭新区的建设开发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一些当地官员看来,这无疑是咸阳市对这部分地块主导开发权的一次强调。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这篇文章还特地列举了风润新能源、同力矿用车、西电工业园、汤姆森电器、力之泉汽车配件、延长石油子午线轮胎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安沣渭新区目前大多数工作仍然停留在规划层面,率先启动的工作则是地产项目。今年8月,他们启动了首个重大项目三桥街区综合改造项目,对街道两侧相关区域实施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该项目是与中国建筑股份公司合作的。
据称,中国建筑股份公司及其控股的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也将按照市场化的手段在沣渭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
目前,西安沣渭新区管委会的管理团队主要由西安市高新区方面抽调组建,西安市经开区亦有一部分团队参与。
在尚未有工业项目签约入驻的同时,西安市高新区管委会所控股的天地源、紫薇地产等地产商,亦已经开始介入沣河两岸的地产项目。9月6日,天地源公告称,将与实际控制人西安高科(集团)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西安高科国际社区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具体负责位于沣河沿岸的良家滩西安国际社区项目的土地开发。
此前,西安沣渭新区管委会高层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述,沣渭新区并不是一个工业园区或者简单的开发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城市新区。言外之意,房地产业将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
形成对比的还有,在咸阳市这些工业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安沣渭新区管理团队所来自的西安市高新区,却在近年来屡屡受挫,不仅英特尔、戴尔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与其失之交臂,已经达成意向的华为扩建、比亚迪二期等项目也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无法落地,甚至因比亚迪二期项目土地问题被国土资源部公开通报。
这些分歧都令双方进一步合作难以推进,“如果仅仅是卖地,搞房地产,谁又不会卖呢?”上述咸阳市官员反问到,他对于托管是否会对咸阳沣渭新区带来帮助不愿过多置评。
在当地学者看来,西线一体化落此局面,原因在于缺乏更高一级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如果陕西省政府直接来管理西咸新区,就不存在眼下这些难以协调的问题了,但现在,省政府层面成立的西咸新区管委会只是个协调机构,可以说,陕西省政府是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张宝通说。
张宝通是陕西当地最早提出西咸一体化的学者,他说,从目前来看,西咸新区所形成的局面令人遗憾,从历史上说,西安和咸阳实质上是同一个城市,而这两座目前相隔仅20余公里的城市,其一体化推进遭此困局,令人扼腕。
他认为,在行政利益区隔造成的阻碍中,如果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这个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既然西安和咸阳在历史上是同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是 “三分咸阳”——将兴平以东、三原以南划归西安,组建大西安;将彬县、长武、旬邑、淳化等资源县划归铜川,实现铜川老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其余县划归杨凌,设立杨凌市。

⑽ 咸阳西北二棉的历史

西北二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前身为国营西北第二棉纺织厂。始建于1952年,1996年5月改制为西北二棉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6月组建西北二棉集团,西北二棉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西北二棉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所辖有陕西欧亚纺织有限公司、陕西现代纺织有限公司、陕西西北二棉进出口有限公司、陕西二棉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大兴染织实业有限公司、深圳瑞恒贸易有限公司等6个子公司。是集生产经营、资本经营、服务业经营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全国棉纺织排头兵企业,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优质企业。连续13年被省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银行信誉等级AA级。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隶属于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集团公司总资产78418.8万元,负债28791.7万元,资产负债率?36.72%?。公司注册资本11566万元,从业人员6164人。拥有纱锭101200枚,各类织机1301台,其中无梭织机455台。拥有国际先进的日本津田驹190型、360型喷气织机等各类进口设备及其与之配套的纺纱设备和各类检测仪器,主要设备80%为进口设备。可生产7支~120支各类制号纱、线及?38.4厘米~?360厘米各种幅宽、门类齐全的纯棉、涤棉、特宽幅、仿羽绒、英文边、竹节平纹呢、提花、色织等产品。年产纱线13000吨、各类坯布5500万米,产品100%为无结头纱,精梳比例产量占总产量的?41.9%?,无梭机布产量占总产量49%。公司生产的“雅迪丝”牌和“翠华山”牌为省着名品牌。其中“雅迪丝”牌精梳纯棉系列细布和特宽幅系列细布被省政府评为省名牌产品;竹节平纹呢被国家经贸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公司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销售收入3.8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实现利税3400万元。

阅读全文

与咸阳工业总产值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gl470拖拽模式怎么解除 浏览:486
绵阳哪里有铝型材工业平台 浏览:538
汽车减配在哪里看 浏览:980
奔驰的esq在哪里 浏览:777
工业园区准入节能规划公司有哪些 浏览:520
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哪里 浏览:131
奥迪q5后面怎么吹暖风 浏览:776
工业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样 浏览:803
奥迪哪个系列有天窗 浏览:44
宝马车从沈阳运苏州要多久 浏览:710
汽车喷漆砂眼是什么原因 浏览:626
汽车加气站归什么部门监督 浏览:199
成熟工业园如何实现工业40 浏览:97
宝马车门里面拉手怎么盖上 浏览:773
如何制作简易汽车限速器 浏览:806
汽车空调泵管道如何清洗 浏览:744
汽车大灯黑膜哪里有卖的 浏览:571
12年福建奔驰制冷剂加多少 浏览:572
奥迪a5首付30万月供需要多少 浏览:637
电动汽车如何扩装续航锂电池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