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工业革命技术包括哪几项
摘要 您好
‘贰’ 哪些技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据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3日电 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年会聚焦“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主题。哪些技术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瑞士冰雪小城达沃斯有不少答案。
在最新着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分别从物理、数字和生物领域列举了新工业革命中的核心推动技术,分别是无人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
在新工业革命的大框架下,各种技术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正如没有超级计算能力的出现,就难以实现基因测序;没有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就无法推动高级机器人的发展。
美国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马修·格罗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绝不仅受一种技术驱动,人工智能与学习算法、高速度与低成本的通信技术将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工智能为例,苹果手机Siri语音控制系统通过预设答案及网络搜索手段实现了初步智能应用。但参加达沃斯年会的科技界人士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实现理解语言、读懂文件、自我学习甚至情感理解。
美国脸书公司设在达沃斯的互动体验区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照片主体、人物甚至城市地标,不但能为盲人语音读图,用户还可根据识别的对错给予反馈,帮助提高技术准确率。
世界经济论坛会场内,关于脑科学、降低碳排放技术、人类与机器的讨论会如火如荼,一部名为《碰撞》的虚拟现实纪录片吸引了大量政商界精英。据介绍,制片方用16台特殊摄像机在澳大利亚大沙沙漠进行了7天全方位拍摄,随后将所有影像剪辑成片。体验者将智能手机放入虚拟现实眼罩中作为显示屏,便能获得“浸入式”的实景体验,无论低头、仰望或环顾四周,皆有身临现场之感。
当前,基因突变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仍然神秘未知,超级计算可在基因测序、寻找问题基因突变及开发精确药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基因工程技术进一步升级,将有望通过修改基因回避疑难杂症。
清华大学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22日还在瑞士达沃斯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在北京联合成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打造高精尖的医药转化创新平台。业界专家认为,借助微软与清华的技术优势,该中心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驱动创新的潜能值得期待。
‘叁’ 金政委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4项新技术具体指什么
金政委认为石墨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基因工程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四项基础技术,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肆’ 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有什么
19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发起。1712年,英属托马斯·纽科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33年,凯·约翰·索菲,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雷液压纺纱机,1778年,约瑟夫·布拉姆抽水马桶。1779年,克伦普顿踩着锤子纺骡子1785年,卡特赖特动力织布机1796年,宋飞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拉螺旋切割机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进纽克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广泛应用的电力:西门子-发电机,西门子-发电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卡尔·奔驰——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电信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科技意义上的革命,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发端于美国原子能。美国成功试验并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电子技术。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7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航天技术,苏联和美国在1957年,1961年和1969年形成了生物工程和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是核心技术,70年代掌握了克隆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蒸汽机-瓦特(英国)电机-法拉第(英国)飞机-莱特兄弟(美国)
‘伍’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蒸汽机
内燃机
电的应用技术、电技术、电子技术
电磁波技术、无线电技术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至少三项
1、 电力的广泛应用——最显着成就
主要发明:
1866 年,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9 世纪70 年代,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发明, 使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电灯、 电车、 电焊、等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
美国爱迪生建立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把输电线联成网络。
意义: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主要表现: 解决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 90 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80 年代, 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推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使石油成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意义: 交通运输业的新纪元到来。
3、 电讯事业的发展:
主要发明: 19 世纪 70 年代,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90 年代意大利人马克尼试拍无线电报成功。
意义: 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方便, 使世界各地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4、 化学工业的建立:
主要发明:
80 年代起, 从煤炭中提取氨、 苯、 染料等化学产品。
1867 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80 年代改良制成无烟火药的技术 塑料、 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意义: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柒’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展都有哪些领域的突破和新发现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棉纺织技术 (约翰·凯伊 1733年 飞梭。
哈格里夫斯,1764年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1769年,水力纺纱机。
萨缪尔·克朗普顿,1779年 ,走锭精纺机,又称 骡机)
动力技术:改良蒸汽机(动力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1769年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
交通 (轮船,蒸汽机车)
‘捌’ 第四次工业革命五大领域是什么
第四次工业革命五大领域介绍如下。
一、第一个方向:新材料,新的电子工业材料石墨烯。
美国特斯拉在他的实验室现在有一款石墨烯电池,充电10分钟,就可以让家用轿车跑一千公里,技术特别棒,如果搞成熟了,它将取代石油,到时沙特阿拉伯恐怕就要破产了!但石墨烯太贵,经济上没有竞争力,如果工业界努力努力,终有一天石墨烯价格会下来,这样还会全面取代硅晶代,所以这是一个方向。
二、第二个方向:基因工程,又称体外DNA重组技术。
它是在基因分子水平上的人为的遗传工程。既然称为一门工程学科,就注定了它的诞生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和积累的产物,因而更多地表现为应用型技术手段。
三、第三个方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将引领一场比互联网影响更为深远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将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不仅在高科技领域,任何企业都需要尽早引入“AI”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将部分取代人类的工作,程式化的、重复性的技能将失去价值。我们的工作必须具备足够的深度,让自己强大到不会轻易被机器撼动。
四、第四个方向:量子技术。
是一个与纳米尺度相关的量子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将有能力开发出全新的材料和纳米机器,而这些材料和机器不但能让我们拥有超人的力量,还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玖’ 第一次工业革命有那些技术新发明新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有那些新技术,新发明,新部门
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蒸汽机等一系列工业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主要表现在:
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纽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33年 凯伊·约翰 飞梭 1765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水力纺机 1769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79年 克伦普敦 走锤纺骡 1785年 卡特莱特 动力织机 1796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802年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 富尔顿蒸汽轮船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815年 汉·戴维 矿工灯 1844年 威廉·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第二次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主要表现在: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
‘拾’ 谈谈新工业革命将带来哪些变化
很轰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其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提到了新工业革命(他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但他的五大支柱,实际上都可包含在新能源技术之中,远不能描述新工业革命涉及的广阔新技术领域。
新工业革命是有五大支柱,或者说是五大标志性的新技术群,它们是:
以计算机与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绿色能源为核心的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页岩油气等非传统油气、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新技术。
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干细胞、生物医药等新技术。
以新制造方法为核心的制造业技术,包括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新型材料为核心的材料技术,包括碳纤维和石墨烯等新技术。
信息技术与其他四大群新技术的关系,是大脑与四肢的关系。它们,掀开了新工业革命的帷幕。如果问什么是新工业革命?简单的回答是:它们,就是新工业革命。
新工业革命能为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杰里米·里夫金引用了来自《科学美国人》上的数据,这些数据,刊载于《环球科学》2008年第2期。在《太阳世纪》那篇封面故事中,按照美国科学家雄心勃勃的太阳能发展设想,到2050年,美国90%电力和35%的总能源消耗,可由光伏发电来满足。而到2100年,美国的全部电力和90%的总能源消耗,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人类千年的能源困境,可望一举被改变。
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改变当然远不止这些。
衡量一场革命的意义与影响,最直接的观察是看它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广度与深度。从此看出,它是如何改变了社会。
事实上,信息技术带来的个人和家庭的改变,早就被冠予革命。而且,不是一次革命,是许多次革命。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算起,在现代信息技术的67年历程中,人们就命名了无数的革命,如“微电子革命”、“个人电脑革命”、“互联网革命”等等。这些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过,回头去看,它们可能是一场场小革命,是新工业革命这场大革命中的小风景,是大革命洪流中的涓涓细流。因为,其他领域内的技术进展,同样激动人心。
比如,生物新技术可能直接改变人类。
十多年前,周光召院士这样和我谈起生物技术的影响,他说:过去的几千年,人类的智力基本没有变化,我们很难说自己比孔子等前人聪明。但今后的几十年或一百年,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生物技术将提升人类的智力。
曾为中科院院长的科学家,他有如此的洞察力。
新工业革命将改变什么,今天仍然看不清全貌。也许,将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