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门的历史,人文,物产,地理
自然地理概况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版图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平面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33ˊ45〞-113.26ˊ15〞北纬30.22ˊ30〞-30.52ˊ30〞之间。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三种地貎。境内最高处位于佛子山,海拔191.9米;最低处为天门工业园(多祥镇)的陈洲村,海拔23.2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5-30米左右。汉江流经全境。府河、汉北河横贯腹地,皂市改道河、东河、西河等2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张家湖、华严湖等多个湖泊星罗棋布。东与汉川、应城接壤,北与京山、钟祥毗邻,南面和西面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
地理位置
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东邻汉川市、应城市,南邻仙桃市、潜江市,北邻京山县、钟祥市,西邻沙洋县。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武汉,西通荆宜,位于武汉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宜昌的中点,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纵贯市境南北。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天门市境北部为大洪山,余脉龙尾山--太子山形如龙势,襄河(汉江)自西北而下,向东流出,与东、南诸水和湖泊环绕,呈龙拱虎卫之势。
折叠河流与湖泊
本市境内有河流29条,河道总长600余公里,大小湖泊57个,正常水位时湖水面面积共35.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建国后按流域经过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天门河∽汉北河,天门河下段∽汈汊湖、沉湖、汉江干堤外滩四大水系。其中天门河下段流域917平方公里,汉北河流域1265平方公里,沉湖流域321平方公里,汉江干堤外滩水系是指直按排入汉江的外滩区域,其流域面积约为96.7平方公里,(不含汉江河泓以北属我市的水面22.3平方公里)。
湖泊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岗与平原湖区的交接地带,较大者计有 15个,总承雨面积为368.77平方公里,其中水位面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陈家湖,张家大湖,石家湖等,以张家大湖最大,水面面积6.17平方公里,相应湖容711万立方米。
自然气候
四季的划分从气候的角度而言,是以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在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按此标准,天门市各季起止时间大致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约70天),5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夏季(约120天),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秋季(约65天),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为冬季(约110天)。因此,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而习惯上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天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该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
冬季,天门受变性及第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寒冷,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8℃,常有冻害。
夏季,天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之间。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梅雨期多暴雨,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
春秋为季风交替季节。春季时冷时热多阴雨冷害。秋季年际的差异大,大多数年份秋热气爽,但有的年份阴雨连绵出现“秋寒”。
城市简介
天门市古称竟陵,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蒸菜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连续多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之列。随着陆羽故园、东湖公园的改建完成,天门日益发展成为一个风光旖旎的特色旅游城市。天门市是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特色侨乡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着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78,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
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
文化之乡
天门市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 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超过10万人,被誉为全国的“状元之乡”。名胜古迹遍天门。境内有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末期城址――石家河古城遗址,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跨越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两个时期,保存完好、气势宏伟。
始建于南朝的着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中国棉都
天门棉花,堪称一绝。
论产量,全国最高。持续15年总产量过百万担,长期居全国县市之首,累计为国家贡献200余万吨棉花,全国差不多每100人中就有一人穿着天门棉花生产的布料。
论质量,棉中极品。品种优良,色白、绒足、纤维长、质地柔软,集棉花全部优质指标于一身。国家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在其报告中称赞,“湖北天门,百里棉海,是全国着名的优质棉基地”。
天门素有“棉乡”美称,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两次全国棉花生产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做强做大棉花产业、纺织产业,一直是百万天门人的梦想。
2012年8月,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建设工地考察时指出,希望天门充分发挥棉乡优势,着力打造“中国棉都”。
⑵ 天门有哪些区
天门市现辖竟陵、杨林、岳口、侨乡经济开发区4个办事处;多宝、拖市、张港、蒋场、汪场、渔薪、黄潭、横林、彭市、麻洋、多祥、干驿、马湾、卢市、小板、九真、皂市、胡市、石河、佛子山20个镇;净潭1个乡;天门经济开发区,国营蒋湖农场(以上2个单位为副县级);仙北工业园区,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
⑶ 天门工业园的介绍
1天门工业园成立于2005年,位于湖北省天门市,滨临汉江,南邻仙桃城区。原天门工业园在原天门多祥镇以南,2012年,天门工业园和天门多祥镇合并为一,成立天门工业园(多祥镇)。规划面积59.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33.2平方公里,已建成1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26.1平方公里。2009年8月,被确定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综改项目试验区;2010年3月,被正式确立为全省20家农产品加工园之一。22012年建成通车的国家级铁路干线沪汉蓉高速铁路横贯天门工业园区,在此地设天门南站。天门工业园官网首页:
⑷ 天门市哪些镇热闹
天门市热闹的地方仙北工业园区,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
⑸ 湖北天门市下面哪个镇经济最好
岳口
⑹ 天门有哪些工业园
天门工业园成立于2005年,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核准保留的工业园区,规划控制总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为30万人,首期开发3.37平方公里,二期开发至16.8平方公里。天门工业园位于天门、仙桃、汉川三市交界处,紧临汉江,与仙桃市区一桥相连,拥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河道运输三位一体的黄金交通优势。经天仙一级公路可直接上随(州)岳(阳)、兰(州)杭(州)高速公路(距入口38公里)和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距入口5公里);正在建设的沪(上海)蓉(成都)高速铁路横穿园区,并在园区内建二级客运站和货运编组站——天门仙北站,届时从仙北出发至上海4个半小时,至成都4个小时;正在规划建设的1500吨级汉江仙北码头,可通江达海,将大大提升园区的远程运载能力。天门工业园在原天门多祥镇以南,2012年,天门工业园和天门多祥镇合并为一,成立天门工业园(多祥镇)。天门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天门市为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湖北省大部、河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的大部分城市,这一地区人口总数近4000万,是当前我国中部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富潜力的区域。作为武汉城市经济圈内的卫星城市之一,天门中心城区距武汉仅120公里,距中国最大的水电工程长江三峡大坝所在城市宜昌215公里。天门市建有基础配套设施完备的企业承接地“一区三园”。湖北省天门经济开发区属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天门工业园(原天门市仙北工业园)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设立的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33.2平方公里;天门市岳口医药化工工业园,规划面积5000亩;天门市皂市龙尾山工业园,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可承接机械制造,铸造加工企业入驻。天门是江汉平原的交通中心
⑺ 仙北工业园的介绍
仙北工业园是天门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园区位于天门、仙桃、汉川三市交界处,区位条件优越。园区处在开发建设的启动阶段,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制定,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园区规划面积3.37平方公里,人口控制为13万人。园区是天门市的“三个”重点工业园之一,实行封闭管理,政府重点扶持,是天门市的开放开发的重要窗口和仙桃市的“后花园”。
⑻ 仙北工业园的发展优势
天门仙北工业园是武汉城市经济圈中的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建设条件。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天门、仙桃、汉川三市交界处,是天门市的“东大门”,到武汉的最便捷出口,经天仙一级公路到天门城区38公里;经汉江大桥与仙桃城区相连;到宜黄高速公路和随岳高速公路入口都在5公里以内;至武汉天河机场、武昌火车站、武汉港经全高速车程均在1小时左右。
建设条件优越。园区土地地势平坦,区内是连片的农田和菜地,项目开发不需大型拆迁。土地开发成本低廉,工业用地每亩仅2万元,商业用地每亩6万元。园区对招商项目实行重点保护和专班全程服务,对建设过程中的行政规费实行减免。
⑼ 天门市有哪些区
截至2019年7月,天门市没有区,有3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和1个乡。
3个街道办分别为:竟陵街道办、候口街道办、杨林街道办;
21个镇分别为: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场镇、汪场镇、渔薪镇、黄潭镇、岳口镇、横林镇、彭市镇、麻洋镇、多祥镇、干驿镇、马湾镇、卢市镇、小板镇、九真镇、皂市镇、胡市镇、石家河镇、佛子山镇;
1个乡为净潭乡。
(9)天门市哪个工业区最大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市的建制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
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
1994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发〔1994〕143号文件,决定将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辖直管。
至此,天门市成为全国最早设立的三个直管市(天、仙、潜)之一(随州于1994年11月5日设立为直管市,于2000年8月升地级市)。
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天门市纳入武汉城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