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美国重工业行业价值多少美元

美国重工业行业价值多少美元

发布时间:2022-10-20 05:52:34

❶ 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5亿日元增至21.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与1932年危机时的最低点相比,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国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时即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通货紧缩。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此后到1937年4月,法国出口增加了12%,工业生产增加了13%。但是,这一措施来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❷ 求美国经济重工业发展历史。详细点。

美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建国二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生产力的水平很高。它不仅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也有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的历史条件,其中有的贯穿于现代化过程的始终,有的则影响着十九世纪的工业化过程或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仅就美国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祈蒙读者指教。

一、美国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经历了从开始工业革命到目前高度现代化的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一八一五年第二次对英独立战争结束、工业革命的开始到十九世纪末的完成,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二十世纪以来的八十年,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各国的领先地位。

前八十年间,美国不仅在工农业领域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而且在某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超过世界列强居于首位。十九世纪初,美国已是一个有较好基础的农业国,南北战争前,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三点八。一八七O年起美国工业产值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古百分之六十四点四,其中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一八八O年,美国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九点三比百分之三十点七。在农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强有力推动下,美国的重工业在南北战争后三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一八九O年,美国炼铁和机械制造业已从一八六O年工业比重中的第五位,分别上升为十九世纪末的第一、第三位。[1]这时,在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普遍采用了机器生产。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一八二O年时只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到了一八六O年则增加到百分之十五,达十八亿八千五百万美元,仅次于英、法、德三国。一八九四年又上升为九十五亿美元,占世界第一位。[2]工业生产率一八七O至一九OO年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一,远远超过一八七O至一九一三年间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五点八至百分之六点三。美国的国民财富一九O四年为一千零七十一亿美元,和大英帝国当年总收入的一千零八十三亿美元(其中英国只有七百三十亿美元)[3]相差无几。美国重工业发展的速度逐步超过了轻工业,一八八O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重工业产值增加了五倍左右,而轻工业则增加了三倍。美国钢产量一八七O年才六万八千七百吨,到一八九O年已达四百二十八万吨,占世界第一位。[4]到了一九一三年又达三千一百八十万吨,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生铁一八一O年仅五万四千吨,一九OO年就有一千四百万吨超过德国的九百万吨而居世界第一,到一九一三年又增加到三千一百万吨,为英、德、法三国产量之总和。煤一八二O年只产五万吨,一九OO年猛增到二亿七千万吨,一九一三年已达五亿六千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合英、法、德之和。到十九世纪末,美国还出现了电气、汽车、石油、化学、橡胶等新兴工业都名列世界第一。

十九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如《宅地法》及其他一些摆脱封建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束缚的措施的实行;西进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和半机械化、机械化的逐步推行,以及重视开展农业教育科学的研究。十九世纪最后二十年间垦殖面积由四亿英亩有零增加为八亿四千一百万英亩,超过了英、法、德三国土地面积的总和。一八六0至一九00年间小麦产量增加了三倍,占全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成了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从南北战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一个以畜力为主要东力的半机械化到以蒸汽机、内燃机为基本动力的机械化发展过程。一八五O年,美国的农机值为六百八十三万美元,一九OO年为一亿四千六百万美元,增加了二十一倍多。美国农业部成了推广业先进技术的指挥中心。一八四二年,农业部费用才一千美元,一九OO年就达三百六十二万五千美元。一九二三年达一亿二千八百七十万美元。[5]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美国的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粮食,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美国的交通运输业也是和工农业发展相协调的。从十九世纪初的汽船运输到十九世纪中的铁路运输再到十九世纪末的汽车运输,都起到了发展经济的开路先锋的作用。特别是在西进运东中交通运输先行,一八六九年以后贯通大陆东西铁路的建成和铁路干线四通八达使美国东北部、南部和中西部经济区域连成一片,有力地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和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一八三O年美国才有铁路二十一公里,一八五O年就占世界第一,共一万四千五百三十四公里,[6]一九OO年又增加到三十二万公里,相当于全世 的一半。[7]一八九六年出现第一辆福特汽车,一九一四年就有一百五十多万辆汽车。

以上事实表明,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后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赶上了资本主义列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❸ 美国政府8000多吨黄金储备价值多少美元

美国政府8000多吨黄金储备价值3000亿美元左右。国际黄金市场上通用的贵金属衡量单位是金衡盎司。1金衡盎司=1/12磅≈31.10克。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八千多吨黄金大约在三千四五百亿左右,也就是3000亿美元左右。
美国政府8000多吨黄金储备价值是很大的,应该说在现在各个国家中的储量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过价值随着黄金的价格波动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有许多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如国际政治,经济外汇市场,主要欧洲和美国国家的利率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金储量的增加和减少,黄金采矿成本的上升和下降,增加和减少等都会影响到价值。
到目前为止,美联储拥有8000吨黄金储备,不是因为它需要多元化金融风险,而是要运用在未知的事故中。包括美国在内,恢复黄金标准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世界上最大的官方黄金保护区本身就是对黄金市场的一种震慑。而美国储藏这么多黄金也不是没有缘由的。黄金一直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保值品”。在世界历史中,许多国家经济动荡后,许多国家贬值,但黄金仍然是一个保值品。
拓展资料
1.黄金储备是考虑国家“财富”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国家全面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外汇储备,外债持股和金储备是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在黄金储量这个上面美国是占了优势的。
2.黄金不仅可以保护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还可以在国家层面发挥作用。对于美国,如果它的经济处于动荡,黄金就可以成为一个“避风港”,而美国可以通过销售黄金来缓解危机并减少损失。
3.黄金不会贬值,所以在投资者的眼中,黄金总是一个良好的投资产品。个人可以通过投资来维持资产的价值,企业也可以通过持有黄金来确保自己固定资产的充分性。

❹ 美国的工业农业概况

美国的工业农业概况:

1、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着名产品为硅片。

2、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也很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甚至大于其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198.5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4)美国重工业行业价值多少美元扩展阅读: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

南部地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

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着名产品为硅片。

❺ 美国GDP总量竟然超过了20万亿美元,有哪些行业带动了GDP的增长

美国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处在一个世界顶尖水平比如互联网行业,还有金融行业。所以这些行业也使得美国GDP总量能够超过20万亿美元。但是我们看到每年美国的支出非常的大,所以也使得美国每年经常会遭遇非常严重的财政赤字现象。这样也使得美国不得不向其他国家借款。美国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向其他国家借款。

可以说美国就算有如此庞大的GDP,总量也远远弥补不了美国每年的花费。现在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非常的严重,这也导致美国每年都要欠下大量的债务。

阅读全文

与美国重工业行业价值多少美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x1宝马选配有哪些 浏览:785
比亚迪和本田汽车哪个好 浏览:13
河南省郑州市工业贸易有什么专业 浏览:869
建筑做账和工业做账哪个难 浏览:559
收入多少可以买宝马5 浏览:457
吉利缤越汽车保养怎么复位 浏览:755
汽车上釉是什么 浏览:659
奔驰底线在哪里 浏览:858
工业企业人员归哪个科 浏览:874
奔驰mp3用什么格式 浏览:919
买奔驰c如何谈价 浏览:594
奥迪车怎么刷 浏览:783
奔驰超静音的是什么车 浏览:842
奔驰一对车灯多少钱 浏览:808
雪地奔驰困难模式难在哪里 浏览:948
唐山哪里有卖纯电动汽车 浏览:871
奔驰全车氛围灯怎么装 浏览:56
奔驰c180k的皮带是多少条 浏览:768
长安汽车有哪些分厂 浏览:742
福建工业区哪个好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