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1965年,以毛泽东“3.4”批示为标志,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中国大西南攀枝花宣告成立。同年攀枝花特区总指挥部决定成立冶金指挥部,对外称第二指挥部,代号二号信箱,负责攀钢和矿山建设。此为十九冶前身。
1966年 6月1日,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简称十九冶)正式成立。新组建的十九冶以冶金指挥部体制统辖勘察、设计、施工、生产。
1974年,十九冶抽调近18000人开赴武汉,建设武钢“一米七”热轧生产线。1981年参与武钢“一米七”工程建设的4000余名职工及设备、材料移交武钢管理,后组建武钢建设公司。
1978年,十九冶参加武钢“一米七”工程建设的近14000名员工开赴上海,会战宝钢。1981年,这支队伍独立建制,成立十九冶上海分公司;1986年,十九冶上海分公司正式更名为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简称宝冶)。
1992年,十九冶从攀枝花抽调人马支援宝钢建设,再度成立上海十九冶金建设公司。2003年,上海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整体并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1610名职工及所属设备、固定资产等全部划归上海十三冶。
2006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实行分立式改制,组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为存续公司;2008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改制为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2010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的机构设置
(1991年时)
办公厅(办公室、部长办公室、秘书处、档案处、信访处、保密办、保卫处、财务处、房管处、机要处)
计划司(办公室、技改处、统研处、长期计划处、中小处、基建计划处、综合研究室)
建设司(办公室、计划处、设计处、施工处、财务处、综合处、技术处、抗震处、宝钢办)
生产司(办公室、计划处、特钢处、耐火材料处、能源办、钢材品种办、钢材品种办、生产综合处、中小办)
体制改革司(办公室、行政处、企改处、企管处)
政策法规司(办公室、调研处、政研处、法规处、新闻宣传处)
科学技术处(办公室、计划处、炼铁处、炼钢处、矿山处、自动化处、轧钢处、专利处、新材料处、军工处)
质量标准司(办公室、产品处、认证处、标准处、计量处)
机械动力司(办公室、装备处、检修管理处、机电生产处、机电管理处)
矿山司(办公室、综合处、计划处、科技处、机动处、生产处、辅料中心处)
安全环保司(办公室、环保技术处、环境管理处、职业安全处、职业技术处、职业卫生处、安全技术处)
经济调节司(办公室、综合调节处、企业处、价格处、事业材料处、国有资产处)
外事司(办公室、联络处、国际合作处
教育司(办公室、高教处、中专处、成人教育处、管理处)
人事司(办公室、机关人事处、企事业干部处、调配处、培训处、劳动计划处、劳动编制处、劳动工资处)
地质局
有色金属局(1983年成立直属国务院的有色金属总公司)
鞍山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
马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
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
北京有色设计总院
Ⅲ 铁矿管理制度
目 录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1
2、、矿山安全二十四句令…………………………………2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
5、矿山安全生产实施细则…………………………………5
6、矿山安全通则……………………………………………7
7、一般规则…………………………………………………9
8、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制度…………………………………10
9、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2
10、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13
11、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4
12、重大危险源监控及事故整改制度……………………15
13、危险物品管理制度……………………………………16
14、边帮管理制度…………………………………………17
15、矿山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19
16、交接班制度……………………………………………20
17、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1
18、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3
19、2004年职工安全培训计划……………………………24
20、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25
21、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制度…………………………26
22、职业危险预防制度……………………………………29
23、防火制度………………………………………………31
2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32
25、劳动组织及劳动纪律管理制度………………………34
26、考勤管理制度…………………………………………36
27、劳动纪律和劳动组织考核制度………………………37
28、安全办公议制度………………………………………38
29、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办法……………………39
30、安全生产奖罚管理办法………………………………41
31、劳保用品发放规定……………………………………44
32、尾矿库安全检查和检测规定…………………………45
33、森林(植被)防火管理办法…………………………46
34、矿山防火巡逻、扑火预备队……………………………48
Ⅳ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冶金工业部,是专门负责海外工程市场开发运作的窗口公司。
1994年,根据国家组建“大集团、大公司”的设想要求,经国家批准,经贸委和冶金部以中国冶金建设公司为核心,将部属的部分设计院、勘察院和施工企业以企业联合体的形式组建了中冶集团。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1998年,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及组建大集团的要求,冶金部决定并征财政部同意,将冶金部所属的所有勘察、设计院和施工企业的人事权及资产划入中冶集团公司管理;至此,中冶集团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母子”公司模式规范运作。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冶集团与主管部门脱钩并划归中央管理。
2006年5月8日,经国资委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进入董事会规范运作试点后又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荣获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颁发的“中国建筑500强”大奖,排名第六位。同时获得“中国25家最具影响力国际承包商”和“中国25家建筑承包商管理进步特别大奖”。
2015年12月8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Ⅳ 冶金部的前身中央钢铁局
冶金工业部的前身是重工业部冶金管理局,办公地点就是原来冶金部的办公地点,东四西大街46号,现在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办公地点。
Ⅵ 冶金部现在叫什么经贸委撤销后国家冶金工业局归什么部门管理
冶金工业部(局),行业职能和部分行政职能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行使,并管理原冶金工业部的部分事业单位和管理其他200多个协会。行政管理职能划分在国资委、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6号),将冶金工业部改组为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主管冶金行业的行政机构。 2001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内贸易局、冶金工业局等9个国家局正式撤销,其有关行政职能已并入国家经贸委,国家局原来的行政职能将并入国家经贸委的相关司局,隶属这些国家局的七八百位政府职员将向经贸委、监事会、行业协会等机构或企业分流。国家经贸委已按新的机构和职能运转。原9个国家局联系和管理的近300家行业协会将实行分行业分层次管理,国家经贸委直接联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内的10个综合性行业协会,发展战略、行业规划直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管理,同时授予权他们分别管理其他200多个协会,还委托他们分别管理原国家局管理的信息中心、规划院和其他一些事业单位。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国资委,2003年中央机构改革,不再设立国家经贸委,其主要职能分别划入国资委、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而冶金现在都是企业,实行协会管理冶金工业局等所属协会,所属国企改由国资委管理。
Ⅶ 以前的“冶金部”是现在的哪个部
原冶金部的一些行政管理职能划到2008年新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
Ⅷ 冶金行业包括哪些企业
比较大的有扬州宝来德和宁波东睦以及厦门钨业和株洲硬质合金公司。
其他还有国内一些汽车厂的零配件公司和钢铁企业下属的粉末冶金厂。
基本上涉及金属成型的行业都算。比如矿石加工冶炼(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毛坯的粗炼;毛坯的在加工——炼钢厂、炼铁厂、有色金属提纯(一般体现的是铸造厂居多)
冶金就是将金属溶液中的杂质(非意向元素)通过熔融(加热到熔点之上)进行造渣、除渣给予消除,同时某些化学成分通过、除渣、脱碳、去氧等得到相对的纯净合金成分的过程。再精细的精炼过程一般就属于金属铸造厂了(通常有些人不算冶炼范畴)
Ⅸ 请问原冶金工业部现在叫什么部门,原部机关人员归哪里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