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松江注册地址
在上海松江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提供的登记地址有严格的要求,很多创业者由于没有符合这样要求。
一、上海松江纯办公写字楼
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注册的登记住所,一般想要在上海松江办理个人独资企业登记,上海松江必须自己有办公楼或者租赁的写字楼,然后个人独资企业和房产权利人签订租赁协议,然后再到工商办理登记手续,这个过程都是必须的,而且还要提供相关的房产证明文件,证明你确实在这里办公。
二、上海松江商住两用房
有一些企业为了办公和住家方便就租赁了商住两用房来办公,但是大家在租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房产证的房屋用途,如果上面写着“住宅用途”,那么你这个办公地点是不能用来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的。
三、上海松江工业用地
还有一些企业是做生产或者加工的,他们就租赁了产房或者工业用地,然后在这里注册属于自己的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地址也可以用来登记个人独资企业。工业用地是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手工业作坊、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排渣(灰)场地等用地。随着崇明城市的发展,工业用地也越来越少,崇明未来的定位是服务贸易为主,就是做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少,工业用地也就越来越少了。
四、上海松江园区提供的虚拟地址登记个人独资企业
这种形式登记个人独资企业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崇明有96%的小微企业都是通过园区来注册个人独资企业,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地址不通过审核,而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假如你租赁的场地到期或者不再续租,那么你这个地址要迁移掉,个人独资企业迁移是一个麻烦的流程,如果处理不好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② 上海 195、198地块指什么
“195区域”指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因实际面积约195平方公里而得名。“195区域”虽然在城市基建区内,但因为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不少企业将面临外迁。
“198区域”就是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98平方公里,同样因面积数而得名。
③ 工业用地的工业区
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可大大节约用地和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实现原料和
“三废”的综合利用,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更重要的是便于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生
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的统一布置,也能使建筑布局完整,从
而改变工业区的面貌。
工业协作的几个方面
(1)产品、原料的相互协作:产品、原料有相互供应关系的厂,宜布置在同一工业区
内,以避免长距离的往返运输,造成浪费。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中,化工一厂、化工二厂
为附近其他厂提供原料。
(2)副产品及废渣回收利用的协作:能互相利用副产品及废渣进行生产的厂可布置在
同一工业区内,如磷肥厂和氮肥厂之间的副产品回收利用。
(3)生产技术的协作:有些厂在冶炼和加工的生产过程中需两个以上厂进行技术上的
协作,这些厂要尽可能布置在一个地区内,如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动力工业体系等。
(4)厂外工程协作:工业区内的工厂,厂外工程应进行协作,共同修建铁路专用线、工
业编组站、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及高压线路,能减少设备、设施,节约投资。
(5)动力设施的协作:工业区内可统一修建热电站、煤气发生站及锅炉房等动力设施。
(6)备料车间及辅助设施的协作:一般工业均有铸工、锻工及热处理等热加工车间、也
有机修、电修、木工等辅助车间,如各厂自成一套,往往因生产任务小,使设备不能充分
利用,生产技术不易提高,建筑分散。如将几个厂的这类设施集中修建,既可节约投资,又
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7)地方工业部门的协作:地方工业部门可以建立卫星厂和服务性厂为该地大厂服务,
为大厂提供各种半成品及零件,利用大厂的边角废料生产各种日用品,充分利用废料增加
生产。
(8)厂前建筑的协作:可联合修建办公室、食堂、卫生所、消防站、车库等以节约用地
和投资。
工业区的组织
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化工、制
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工业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
规划,区内布局应紧凑,各厂不应自成一套、各自为政,要注意节约用地。
3.工业区的组成
①生产厂房;②仓库;③动力及市政设施;④维修与辅助企业;⑤综合利用和加工工
业;⑥运输设施;⑦厂区公共服务设施;⑧科学实验中心;⑨卫生防护带。
4.工业区规模
工业区的规模随着城市的性质,工业的内容、性质,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组成,以
及建设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工业区规模过小,则无法提高各种设施的协作
程度;工业区规模过大,则造成交通运输和污染的集中。因此,在城市中组织工业区应注
意研究其合理规模。
工业用地的布置
工业用地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安排
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得其所
是十分重要的。
1.工业的分类
按工业性质可分为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
等,在工业布置中可按工业性质分成机械工业用地、化工工业用地等等。
按环境污染可分为隔离工业、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一
般工业等。隔离工业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性的工业,这类工业污染极其严重,一
般布置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这类
工业的废水、废气或废渣污染严重,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一般应与城市
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设置较宽的绿化防护带。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某些机械工业、纺
织工业等。这类工业有废水、废气等污染,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可布置
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段上。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这类工业对居住和公
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
2.工业用地在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比重
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般以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00'25万为
宜;但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
25%。
规划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指标一般在10}--25m2之问,但拥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
矿城市,其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mZ。特大城市,由于城市总
用地紧凑,工业用地面积大致在18m/人以下。
3.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城市中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应满足为每一个工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建设条
件,并处理好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部分的关系,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其布置的
一般原则如下: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
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
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
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
市内运输。
4.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十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三种情况:布
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和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对工业的各种特点,如原料来源、生产协作、运输、能源、水源、劳动力、有害影响
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影响工业用地布置的主要因素,将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的不同地
段。特别要指出的是,各类工业又有许多不同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城市发展
战略,保证多种产业发展的弹性可能,才能使布局真正科学合理。捷克建筑研究院编制了
不同性质的各类工业在城市中常设位置及适宜位置表(表4-4-4)和纺织、服装、制革工业
厂址决定因素以及工业在城市中之适宜位置的表格(表4-4-5),后表说明了同类工业决定
厂址的因素亦不相同。
(1)布置在远离城一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
由于经济、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有些工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放射性工业、剧
毒性工业以及有爆炸危险的工业。有些工业宜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严重污染的钢
铁联合企业、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这些
厂应按当地最小额中的风向布置在居住区的上风侧,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必须保留足够的
防护距离。对城市污染不大的工业、规模又不太大时,则不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段;否
则由于居民人数有限,公共设施无法配套,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
(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干扰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
边缘,如某些机械厂、纺织厂等。这类工厂有着生产、工艺、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联系,
宜集中在几个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区。
按城市规模的不同,城市中可设一个或多个工业区,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各处。规模较
小的城市有时只有一个工业区,往往形成高峰交通流量集中在通往工业区的道路上(图4-4-24)。
城市中能够形成两个工业区时,则可将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不同方向,如将工业组成
为不同性质工业区,按照其产生污染的情况布置在河流上、下游或风频最小的上、下风向
位置。这种布置方式既有利于减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组织交通,缩短工人上下
班的路程,但在布置时应注意不妨碍居住区的再发展。
城市工业区往往沿放射的对外交通线路布置,使工业区与居住区交错。这种布局要注
意,如果工业区按当地最大频率的风向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时,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
足够的防护距离,并应注意随城市发展有开辟环路进行横向联系的可能。
(3)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基本没有干扰污染、用地小、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这类
工业包括:
1)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糖果等厂。
2)小型服装工业:如缝纫、服装、刺绣、鞋帽、针织等厂。
3)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品、小型服务修配厂:如小型木器、藤器、编织、搪瓷
等厂。
4)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如玩具、乐器、体育器材、医疗器械等厂。其中机械
与半机械操作、对外有协作联系、货运量年达3000--4000t、有噪声、有燃物和微量烟尘、
用地达30hm“左右的中小型厂(食品厂、粮食加工厂、纱厂、针织厂、木材加工厂、制药
厂、机械修理厂、无线电厂等)、则应布置在城市内的单独地段。这种地段形成的街坊应靠
近交通性道路,不宜布置在居住区内部。
对居住区毫无干扰的工业为数不多。一般的工厂都有一定的交通量和噪声,由于工厂
规模较小,布置得当,可以使居住区基本上不受影响。
5.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布置形式:一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平行布
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业区和居住区相应呈带形发展,互不干扰,工业用地与居
住用地的关系较好。另一类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垂直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
人上下班不为工业区内铁路线所隔断;热电站、热加工车间及排出有害物质的车间离居住
区远一些,不排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可离居住区近一些,这样可以减少防护带宽度,节省建
设费用。这种布置方式对占地面积较小的工业区较为合适,但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区,采
用这种布置方式就会增加工人上下班的距离。第三种是混合布置方式,它既有平行布置的
优点,也具有垂直布置的长处,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图4-4-25)a
(2)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如下几种布置方式:
1)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分散在城市的周围,并按工业性质和污染程度,均匀地、
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四周;城市内部有若干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点(图4-4-26)。这种布
置形式可以避免工业的大量运输对城市的干扰。但由于工业将城市包围,城市用地没有留
出缺口,使城市没有发展余地,或者城市发展后又形成新的工业包围区,造成相互干扰的
局面。
2)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工业区布置结合地形,与其他用地呈间隔式交叉布
置(图4-4-27)。这种形式有利丁充分利用地形,并根据工业企业不同的污染情况,分别考
虑风向和河流上下游的关系,可将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根据河流流向布置在城市下游,
废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按当地最大频率的风向布置在城市下风向,使各工业企业各得其所。但
这种布置形式也要注意组织好交通,否则相互穿越,形成相互干扰。
3)组团式布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根据规划布置意图将城市组成几个规划分区,每
一分区组团中既有工业企业,又有居住区,使生产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图4-4-280
4)群体组合式布置在工业用地布置中,有的将工业用地分为市区工业用地、近郊工
业区、远郊工业区等,而使城市形成群体组合的城市形态。有的中、小城市以一城多镇组
合形式来布置工业用地。图4一4一2为南通市总体布局示意,为一城二镇形式,除母城工业区
布置较多外,在唐闸形成以棉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在天生港形成以电力工业为主的工业
区。
(3)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
1)工业地带随着现代化大工业和工业联合化的趋势,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某些地
区,由于交通、消费、资源等有利条件.工业大量集中,城市之间几乎连成一片,这就形
成了新的城市形态,即工业地带或称城市集聚区。如美国东北部大酉洋沿岸北起波士顿、南
至华盛顿、东起纽约、酉至芝加哥的巨大城市带,就是在开发资源,建立工业区,集中发
展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服务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庞大的工业地带。
再如口本,由于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大多来自国外,因此大型工业企业都沿海布置。目
前东京与南面的横滨连成片,形成京滨工业地带;往东向千叶县发展,成为京叶工业地带;
东北向茨城发展,是鹿岛工业区。东京附近地区已形成了巨大的东京首都圈工业地带;该
地区主要工业是钢铁、石化、机械等,职工和产值都占了日本全国的1/30
图4..1_29为德国鲁尔工业地带。鲁尔区是以采矿业为基础形成的着名工业地带,这里
煤炭资源丰富,工业用水充足,水陆交通方便,就近还可利用洛林的铁矿石,工业发展条
件十分优越,现拥有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工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前西德工业
总产值的4000,是前西德的工业心脏,也是欧洲重要的工业中心。鲁尔区内,大小城镇鳞
次栉比,城镇之间距离只有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包括8个大城市区,十几个10-}-100万较
大的中心城市。
中国的辽中地区,京、津、唐地区,沪一宁地区工业基础较好,随着今后工业的发展,
也将会有形成工业地带的趋势。
2)组合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已开始注意到控制大城市的问题,比较有计
划地、由近及远地发展市郊工业区、卫星城镇,形成以母城为中心的组合城市。
图4-4-30是上海市组合城市示意图。上海市从50年代开始由近及远,逐步开辟了吴
淞、五角场、桃浦、槽河径、长桥、高桥等6个近郊工业区和嘉定、安亭、松江、阂行、吴
径、金山卫、宝山等7个远郊卫星城镇。这些工业区和卫星城镇既有工业又有生活居住区,
对于促进生产发展,调整城市布局,合理分布工业,控制市区规模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
用。使上海市从一个单一城市,逐步向群体组合城市发展。
3)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对生产和生活又有了新的要求;
多功能的综合区和多心开敞的带形城市的规划思想有了发展。
图4-4-31是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示意。在带形结构中的每一个综合区既有生产又
有生活,形成一定规模。这种城市形态,便于逐个建设,比较机动灵活。在道路布置方面,
中心部分可以以生活性街道相联结,边缘地带有交通性干道或铁路通过,以解决工业生产
的交通运输问题。
④ 什么是工业用地
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分为以下三类:
1.一类工业用地(M1)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
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2.二类工业用地(M2)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
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3.三类工业用地(M3)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
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
用地。
希望能够帮到您!回答来自:网络房产交流团,敬请关注!
⑤ 上海市建设用地104,195是什么意思
目前上海的工业用地,包括“104区块”、“195区域”和“198区域”。其中104区块是指全市现有的104个规划工业区块,195区域指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198区域指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98平方公里。
⑥ 上海 195、198地块指什么
195区域指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因实际面积约195平方公里而得名。195区域虽然在城市基建区内,但因为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不少企业将面临外迁。
198区域就是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98平方公里,同样因面积数而得名。
(6)上海的工业用地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195区域”因位于规划工业区块外,又地处城市集中建设区内,被要求按照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方向转型。
在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后,城市更新日益受到重视。近期,上海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相继面市并获得不少好评,这背后是上海的土地供应瓶颈已现。
为破解土地资源紧约束瓶颈,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绩效,上海市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根据是否属于规划工业区块内、集中建设区内,将工业用地划分为“104区块”、“195区域”和“198区域”,并分别提出不同的转型方向。
其中“195区域”因位于规划工业区块外,又地处城市集中建设区内,被要求按照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方向转型。而这195平方公里具备“工改商”潜力的工业用地,自然落入了不少开发商眼中。
⑦ 上海的土地类别是怎样划分的
按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面积 集体土地面积
按使用性质分为:商业 工业 仓储 市政绿化 公共建筑 住宅 交通 特种用地 水域 农业 其他
⑧ 租厂房为什么要选择工业园区104地段
目前上海的工业用地,包括“104区块”、“195区域”和“198区域”。其中104区块是指全市现有的104个规划工业区块,195区域指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198区域指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98平方公里。
简单点说104板块是上海市政府划拨的104个正规工业板块,104板块内的厂房才可以办理环评,并且后期动迁的可能性较小,比较安全
⑨ 上海M0地块名称
MO名称为新型产业用地。
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等转型升级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类。
在工业用地(M类)中增加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
新型产业用地(M0)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其3.0-5.0的开发强度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使得单位用地面积上能产生更高的产业价值。
⑩ 凭什么上海土地全部是工业用地,而落户上海还要看他们脸色!我们就该受穷当农民吗凭什么我们自己的土地
上海发展必须遵循的四条底线,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用地总量负增长,而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上海一下子推出了多项工业用地政策。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在5月31日召开的市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要有好项目,上海不缺土地”。
5月31日,上海市发布《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一共6个部分50项措施,其中就包括优化土地供给的多项措施:到2020年全市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对规划工业用地予以严格管控,区每年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指标1/3用于制造业;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提高集约利用效率,加快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说,随着土地价格的逐年上升,用地成本已经是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用地规模上予以保障的同时,对于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则是如何降低用地成本。
对于增量工业用地,上海推出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产业用地先租后让的政策。
据介绍,从2014年年底开始,上海正式实施了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土地管理法》中明确工业土地出让年期不超过50年,以往工业土地出让以50年为界限,现在则明确一般工业用地或者产业用地是20年。《若干意见》则提出,承担国家及上海重大战略的产业类或功能类项目,经认定后,可按照最高50年出让年期出让。
“在地价方面,我们也做了精细的测算。相对50年出让年限,一块土地出让年限20年的时候,土地价格大概在60%左右。假设按50年出让要付100块,按20年出让只要付60块,还有40块可以存20年,也足够到20年之后支付这块土地的续期费用。”岑福康说,这样不仅可以集约使用土地,实现土地流量增效,用土地资源倒逼产业转型,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土地成本。
但对企业来说,还有另外的顾虑,那就是20年后的地价是不是会涨价?20年后是不是允许自己继续使用这块土地?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岑福康说,可以在工业用地出让合同中明确具体的续期条件,比如继续有生产、继续有产值、继续有利润、继续有制造能力的条件下可继续使用这块地,续期价格也可以现在约定好。“这是切切实实支持实体产业的发展,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也降低企业初期的用地成本。”
此外,上海还推出了差别化、多样化的土地出让方式。比如现在开始试点的先租后让。可以前3年收取土地租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也具备购买土地的能力时,再把这块土地出让给企业。
而对于存量工业用地,上海则提出加大二次开发力度。鼓励符合产业导向及规划要求的现状优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存量工业和研发用地按规划提高容积率的,各区政府可以根据产业类型和土地利用绩效情况,确定增容土地价款的收取比例。
当企业面临技术更新,要改造,要提高产能,往往需要增加土地使用的强度,需要补土地出让金的,“各区政府可以确定增容土地价款的收取比例,但是这个比例没有提下限,也就是说,这个下限可以是0。”岑福康说,当然这也必须要经过区政府集体决策和评估。这意味着,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只要是切实用于技术改造、用于实体产业的发展,增加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可以不收。
以此为契机,本市在“十三五”期间将统筹推进60多个10亿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建设和储备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大飞机等引领性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产业项目,形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千亿以上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