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来安有哪些工业产品

来安有哪些工业产品

发布时间:2022-09-24 05:20:49

⑴ 安徽必买的特产有哪些

1、砀山酥梨

产于安徽省砀山,是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驰名海内外。

砀山酥梨含有糖分、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的辅助药剂。砀山酥梨的主要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当家品种,其中以金盖酥品种质量最佳。

⑵ 来安县迅能催化剂有限公司怎么样

来安县迅能催化剂有限公司是2008-06-13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施官西武工业区

来安县迅能催化剂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122675882486R,企业法人陈永贵,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来安县迅能催化剂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催化剂生产、销售;相关副产品销售(危险化学品除外),相关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来安县迅能催化剂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⑶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化肥、基础化工产品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公司按照发展循环经济政策要求,坚持强化管理和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积极开发市场前景看好的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化工产业较为密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年销售收入达15个亿规模。总资产5亿元,公司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培育的100户“专、精、特、新”企业之一,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产品进出口自主经营权。
法定代表人:杨迎春
成立时间:2006-12-25
注册资本:56423.618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1100000007764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城东大街127号

⑷ 工业产品有哪些

中国古代工业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
(1)麻纺织业例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着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棉织业: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会嵇地区出产的葛,是当地着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它列为贡品;南宋时,棉织业扩展到江南地区,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的衣料;元朝时,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江南的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兴盛起来。
认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3)陶瓷业:
原始社会如半坡的彩陶、大汶口的黑陶和白陶等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商周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隋唐时,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着名的唐三彩和青瓷中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北宋的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出现定窑、汝窑等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它成为全国着名的瓷都。
(4)造纸业
发明: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传播:几个世纪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唐朝时向西传到大食(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北非。
(5)冶铁业:
西周时开始使用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两汉: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着名的冶铁中心;
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辽宋时期:辽和金的冶铁业水平较高;
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
6)造船业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500多艘;
两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江航船最大的可载万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造的远洋海船,可载粮食几万石;
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⑸ 工业品都有什么产品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工业品,工业品指那些为进一步用于行业生产而购买的产品。它和消费品的不同在于购买产品的目的不同。
工业品都有哪些?除了供家庭和个人的消费品(农业产品和日用品),其余商品都是工业品,比如原材料,配件,设备,附属设备,系统集成等。
工业(instry)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现代工业产品有数控设备, 绝缘材料, 机械设计加工. 仪器、仪表, 照明与灯具, 工业设备合作, 家电制造设备. 节能装置, 工业设备库存, 轻工设备, 通用零部件. 内燃机, 制药设备, 五金工具, 量器量具. 包装相关设备, 锅炉动力设备, 作业保护, 造纸设备等等。

⑹ 来安县的地理环境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东径118°20′~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长处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县境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比邻。来安县区位优势显着,交通便捷,位于南京1小时都市圈核心层,104国道连通南北,312省道横贯东西,洛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京市区60千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千米,距津浦铁路18千米,距省城合肥145千米。内河航运有汊河港、水口港可直达长江。来安县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南京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滁州的副中心城市。
来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2006到2010年平均气温16.1度,均比常年平均偏高。平均降水量1036.1毫米,与常年持平。
2006--2010年气象要素表 年份 平均气温(度) 最高气温 (度) 最低气温 (度) 降水量(毫米) 2006 16.3 37.1 -6.1 1070.5 2007 16.6 37.7 -4.9 982.1 2008 15.8 36.1 -9.4 1044.7 2009 15.9 37.3 -9.5 992.0 2010 15.7 38.2 -7.4 1094.8 平 均 (极值) 16.1 38.2 -9.5 1036.8 2006--2010年,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有:
2006年6月8日17时左右,半塔镇、兴隆乡出现冰雹天气。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00万元。2007年7月9日,全县普降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南部圩区内涝,56000亩水稻受灾。
2008年1月25日--29日,连续降雪,总量为29.6毫米。其中:1月28日降暴雪,降雪量16.4毫米,地面积雪深度26厘米,超历史极值。本次暴雪使49.2万人口受灾,受灾农作物面积1.3万公顷,倒塌房屋310间,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2008年6月21日雷官镇出现强雷暴,一张姓村民遭雷击身亡。
2008年7月31日到8月2日,全县暴雨、特大暴雨。9个乡镇降水200毫米以上,三城乡509.6毫米。有12个乡镇和1个农场受灾,受灾人口28.466万。 1人因灾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0公顷,成灾面积15333公顷,绝收8667公顷。倒塌房屋1893间。死亡大牲蓄156头。直接经济损失2.98亿元。 2013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25.5%;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18.7%;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15.6%;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9700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0元,增长14.2%。
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入“百亿俱乐部”;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5亿元,近三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首超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县域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财政收入总量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市第1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市第3位。
2013工业经济提档升级。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15.2%。新增规上企业28家,总数达121家,总数和新增数均位居全市第二。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38家,其中金禾、中普分别超30亿元。实施技改项目34个,完成投资26亿元,增长12%。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6个,67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5%。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市级技术中心4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市第2位,金禾公司“麦芽酚系列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私营企业397家、个体工商户1663户。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粮食生产喜获“十年丰”。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总数达52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5亿元,增长42.5%。新增土地流转7.6万亩、专业合作社106个,家庭农场发展到546户。半塔绿茶、金弘安大米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罗庄”牌葡萄商标获批省级着名商标。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跻身省级行列,嘉吉动物蛋白产业链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林桥苗木示范区成为全省重要的苗木生产基地,桃花蔬菜示范区、相官威光绿园获批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农业物联网项目完成县级控制中心和林桥苗木、桃花蔬菜示范区技术应用点建设。获批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9.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增长14.2%;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2户。南京湾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一期精品商业街基本建成。金太阳装饰城入驻商户达589户,全年营业额25亿元。
全年接待游客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亿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12%,保障房、商品房建设同步推进,完成投资额、开发面积、销售收入等6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多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广大农民被迫租种地主土地,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9919万斤,平均亩产106斤,每人平均生产粮食586斤。
1950~1951年,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劳动人民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之后,又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并不断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57年,全县生产粮食23794万斤,为1949年粮食产量的2.4倍。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在“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受“五风”影响,粮食产量急剧下降,1961年底下落到10608万斤。之后,在纠正“五风”的基础上,调整了人民公社的经营体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业生产有所好转。但是,由于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全县粮食产量33610万斤,油料作物产量891.6万斤,粮油作物总产34601.2万斤。1978年以后,全县农村逐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局面。198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62053万斤,油料作物产量达到3259万斤,两项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和1978年相比,粮油作物总产量接近翻一番,等于1949年粮油作物总产量10399.2万斤的6.3倍。
截至2012年底,全年预计农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5.2%。粮食生产连续九年丰收。粮食总产44万吨,增长5%,水稻单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民国时期,来安县的工场、作坊大都为前店后坊(场),自产自销,产供销均由业主安排,生产组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出现。
1950年至1953年,工业管理形式与民国时期基本相同。1953年开始对个体手工业进行改造,至1956年底,全县共成立27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这些集体性质的企业被纳入计划经济管理范围,企业主管部门向所属企业直接下达生产指标,企业对此无权更改。主管部门在下达指令的同时,负责对所属企业的产供销活动进行统一安排,除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可以就地采购部分原材料,自产自销一些支农产品和民用生活品外,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由主管部门统一采购,计划供应;产品由商业部门统一收购和销售。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在生产上围绕生产计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分配上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计件工资制。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51年的369万元增至404万元。
1958年,县委号召各行各业“大办工业”,县城集体所有制企业全部转为地方国营工厂,乡镇手工业企业划归人民公社管辖,同时兴建起数十家工厂,其中县属国营工厂共有28家。这一时期,部分工厂或因资金、原料不足,或因设备简陋无法生产而先后停办。这一时期,由于县委直接下达生产指标,企业党组织包揽一切行政、生产事务,企业重完成计划不重效益,重产品数量不重产品质量,浮夸和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从1961年起,根据国家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和调整国民经济的有关规定,对1958年盲目“上马”的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全县地方国营企业只保留了电厂,印刷厂和酒厂。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的手工业企业全部恢复集体所有制。这一时期各企业在各自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为保证产品种类全、数量多、质量好和圆满完成规定利润,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分配上实行计时工资加奖励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制度。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生产。1964年,全县手工业系统的年产值和利润分别由1957年的23.71万元和0.43万元增至25.63万元和0.47万元,当年上缴税金0.68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此后两年中各企业无政府主义泛滥,“造反派”头头操纵企业大权,企业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下降。196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由1966年的652万元下降到600万元。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企业管理制度逐步恢复,生产有所回升。1969年以后,由于开展对“物质刺激”,“利润挂帅”的批判和把合理的规章制度视为是对工人的“管、卡、压”,再度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企业负责人只能以所谓的思想工作代替管理制度,造成部分企业连年亏损。县农机车辆修造厂1971年至1977年累计亏损10余万元。
从1979年起,县革委会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了整顿。通过整顿,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重新恢复,产品质量、产量、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等项经济指标逐步得到落实。各企业还先后实行了“包产到人,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挂钩”的生产责任制,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80年,二轻工业系统年总产值、利润、税收分别由1978年的504.99万元、29.97万元和42.41万元增至714.01万元、42.05万元和58.49万元。
从1982年起,县政府针对预算内国营企业的领导班子,职工队伍,财经纪律、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顿。县轴承厂由于在1970年至1982年的12年间累计亏损34.2万元,被列为整顿试点单位。1982年,县政府和县经委向该厂派驻了整顿工作组,该厂通过整顿,于1983年实现产值27.4万元,比上年增长93%;产品销售收入4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1.4%;获利润3.16万元。此后,在取得整顿经验的基础上,各企业相继开展整顿调整工作。在生产上,立足于内部改造、挖潜、扩大生产能力,同时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在分配上,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各企业设立生产综合奖、超产奖、增产节约奖、质量管理奖、发明创造奖等,部分企业还根据不同生产车间和工种,实行计件工资,浮动工资和包干盈利提成等多种工资形式,这些分配形式调动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进一步发展。
1984年,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来安县有关部门于同年6月在10个县属国营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推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厂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85年,全县各企业全部实行厂长负责的经济责任制,企业管理由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企业开始逐步脱离“统购包销”的轨道,实行产品自产自销,以销定产;产品逐步面向市场和用户。1985年,县各工业企业经过连续6年的调整整顿,经营管理基本走上正轨,有了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活力;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4391万元。
来安2012年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7.8%。规模工业增加值超全省1.7个百分点。一产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量达93家。 来安县商业兴起于清末民初。民国26年(1937年),日军入侵来安县后,来安县商业受到严重破坏。
抗战胜利后,来安县在国民党统治下,通货膨胀,苛捐杂税繁多,商业未能得到恢复。民国37年统计,全县私营商业只有1090户,从业1314人;且均为父子店、夫妻店。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在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供销合作社商业,开展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断开拓商路,扩大网点,使来安县商业日趋繁荣。1958年以后,由于商业体制多变,来安县商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管理混乱,经营水平下降。1978年以后,由于进行了商业体制改革,建立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为主体,以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85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业共有经营单位4516个,从业人员12457人;农副产品收购额711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1913万元。与1977年比较,经营单位增加3511个,从业人员增加9832人,农副产品收购额和社会商品零售额分别是1977年的4.7倍和2.9倍。
截至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同比增长20.5%,新增限上企业22户、个体工商户790户,分别占全年任务的92%和65.8%;利用外资2810万美元。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县累计旅游接待人数90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3%。全县22个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89.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房屋销售面积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5.8%,实现销售金额3.4亿元,同比增长289.8%,完成投资9.9万元,同比增长169.1%。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也有较快发展。

⑺ 苏教六年级上册习作五,写家乡的一种特产,比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写来安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阅读全文

与来安有哪些工业产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济南工业北路高架东延到哪里 浏览:495
汽车用干毛巾划痕怎么办 浏览:920
工业投资环境是什么意思 浏览:999
汇众汽车是哪里的 浏览:164
开奔驰怎么做广告 浏览:351
汽车钣金修复是什么意思 浏览:708
奔驰车立标换一个要多少 浏览:958
汽车贴膜多久可以接下来 浏览:114
宁波一般工业污泥处置哪里有名 浏览:521
荆州到武汉汽车多久 浏览:535
汽车检查电池要多久 浏览:317
为什么汽车保险网上比线下贵 浏览:153
汽车锁不住怎么办 浏览:421
奔驰c级2022款怎么看加油表 浏览:250
奔驰新e定速巡航怎么用图解 浏览:74
汽车怎么上高速 浏览:258
宝马2系的能量表怎么看 浏览:832
工业钣金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164
奥迪怎么清理气门积碳 浏览:879
奥迪a6和哈弗h9该怎么选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