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虎门镇有几个工业区它们的名字分别是
东纺工业区。 龙眼工业区 。 金州工业区。十围工业区 。大沙工业,树田工业区。 陈村工业区。南栅第五工业区。
⑵ 湖北武汉江汉区红光路56号姑嫂树工业园
第2种方案(约19站)
在 武昌火车站 坐 10路/905路 到 武胜路 换乘 291路 到 姑嫂树
第3种方案(约20站)
在 武昌火车站 坐 561路 到 唐蔡路 换乘 291路/35路/47路/527路/535路/563路/598路/69路/726路 到 姑嫂树
⑶ 如何判定自己家树属于林区
林区划分主要依据是沟壑,分水,河流可以根据这些来判断。
林区指培养森林、生产木材及其它林副产品工业所在的地区。林区内的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森林可直接取得木材及其它各种林产品,还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等。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又认识到森林还是野生动物和种类繁多植物的栖息地,因此森林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⑷ 晋江青阳竹树下工业区和洋埭分别在什么地方
竹树下工业区在晋江市区,做9、20、15可以到,洋埭在陈埭镇,坐2路可以
到。
青阳迎宾路在青阳曾井可以坐8路的公交车就可以到了
⑸ 东莞东城火炼树工业区在哪里的
火炼树~在东泰花园后面~~怡丰都市后面~新世纪毫圆~下面 只要坐车到东泰花园~~景湖花园~立新~~光大花园~~这些站点~走路10分钟就到了`
⑹ 东莞比较大的工业区有哪些
从寮步开始经企石、横沥、常平一带就是东莞注明的东部工业园
其他工业园:
高埗裕园工业区
黄江裕园工业区(138工业区)
长安宵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业区
长安振安科技园
长安沙头工业区
长安上沙工业区
长安乌沙工业区
长安蔡屋工业区
长安李屋工业区
厚街三屯工业区
虎门白沙工业区
虎门南面工业区
虎门北栅工业区
虎门树田工业区
虎门大宁工业区
虎门镇口工业区
厚街和田工业区
厚街桥头工业区
沙田兴泰隆工业区
南城白马工业区
南城宏远工业区
莞城科技园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
松山湖中小企业产业园区
松山湖归国人员创业园区
寮步富竹山工业区
寮步华南工业城
东城科技园
塘厦凤凰城
常平土塘工业区
大岭山兴昂工业区
大朗工业区
横沥三江工业区
等等
⑺ 东莞比较大的工业区有哪些
宏远工业区:大企业有新科电子厂,东莞市新得利酒业有限公司等
⑻ 沈阳简介
【沈阳概况】
地理资源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43度2分13秒之间。东西长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沈阳市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447.2米,在法库县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5.3米,在辽中县于家房镇。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心。她背倚长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在以沈阳为中心的150公里的半径内,有中国着名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盘锦、轻纺之城丹东、化纤之城辽阳和粮食煤炭基地铁岭,这些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辽宁中部工业城市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城市群。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也不超过400公里。
气候特征
沈阳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一年四季分明,1999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5.2℃,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4.9℃。各县区1999年平均气温在7.8-9.0℃之间,康平县最低,东陵区最高。全年平均8.6℃,比1998年低0.63℃。沈阳的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天高云谈,凉爽宜人。近年由于世界性气候的变化,沈阳平均气温亦有上升。对于旅游者来说,每年4月至10月是黄金季节。在沈阳居住或外地来沈旅游者,穿着通常是冬棉夏单,在春秋两季可穿毛线衣、羊毛衫,夏季着单衣即可。
市辖九区一市三县: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5个城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个郊区;新民1个县级市和辽中、康平、法库3个县。全市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沈阳是多民族的聚居地,除汉族外,还有满、朝鲜、回、锡伯、蒙古等32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1998年末,全市人口总数674.9万人,其中市区480万人。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流经境内。这里属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历史渊源
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而得名。据对新乐遗址考证,早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这里属燕国辽东郡境内;西汉年间,在此设立侯城、高显、辽阳、望平等郡;辽金时代设置沈州;元朝改称沈阳路;明朝设置沈阳卫。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1657年设奉天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复称沈阳市。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作为重工业基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八五”以来,沈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65亿元、410亿元、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11%和9.8%。完成地区性财政收入55.8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8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4931.6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2元,比上年增长20.6%。目前,沈阳经济出现了4个明显变化:一是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经济总量、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改变了沈阳单一的重工业结构。二是经济质量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3亿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1/3、技术改造投入的2/3、出口创汇的45%,均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四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改革和脱困步伐。全市完成工业总值1310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转换机制、利用外资嫁接改造正朝着好的方向迈进。1998年末,世界银行评选出41座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沈阳位列其中。
发展优势
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和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不可多得的三大优势。一是地理和区位优势。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过400公里,决定了沈阳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在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驰名世界的辽宁中部工业城市群;沈阳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公路网络,是东北地区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作为区域性中心大市场,沈阳对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的铁路、公路网络及众多的国家级和区域性市场,使沈阳成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并正逐步成为区域性的商贸、科技、交通、旅游、信息和金融中心。二是存量和规模优势。沈阳拥有雄厚的资产存量,形成了较大的城市规模。目前,拥有的资产存量已达到10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认定,沈阳的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5位。作为工业大市,沈阳不仅形成了门类齐全、成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而且有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如东北输变电集团、东药集团、机床集团和沈阳化工股份公司等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巨大的资产存量、较完整的工业门类和城市规模是沈阳振兴的基础条件。三是科技和人才优势。沈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数量较多、层次较高,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与环保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涌现出和光集团、东软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人才优势为沈阳的振兴提供了关键性条件。
发展目标
从这些基本市情出发,沈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放眼21世纪,对城市发展精心构划,提出了“一三五”(一年起好步、三年树形象、五年上台阶)的发展目标。即,1998年,实现经济适度快速增长,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塑造中心城市功能,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00年,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和高新技术接轨的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和15%。在关系沈阳振兴的主要方面树立起崭新的形象,农业树立新形象,以产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一带四区”建设,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25万吨左右,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水平。工业树新形象,以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为目标,优势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产值、利润占全市的60%以上;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覆盖面达到80%;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绝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走出困境,亏损面控制在15%以下。第三产业树立新形象,以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区域中心为目标,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使其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1%,区域性的商贸、金融、旅游和信息中心等得到进一步确立。城市建设树立新形象,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为目标,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使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城乡文明风貌树立新形象,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形成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精神力量、舆论氛围、道德规范和法制环境,跨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的行列,成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优良、文化繁荣和风气良好的全国文明城市。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新形象,以廉洁、高效、精干为目标,全面加强党政机关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其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中展现出较高的组织领导水平和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到20002年,实现全市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上一个大的台阶。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发展战略
1999年是实现沈阳“一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坚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努力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坚持以改革总缆全局,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三是坚持“一开四促”(以开放促改革、促改组、促改造、促发展)方针,更加突出地抓好对外开放。四是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才智力开发。五是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六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七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八是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着力在十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一带四区”规划建设的园区和市场初具形象,形成完整的贸工农相结合、种养加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体系。(2)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提高设备成套和产品配套水平。(3)突出抓好10个大型市场的建设工作,加快发展信息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二级市场,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金融企业来沈阳设立分支机构。(4)重点企业集团加快资产重组和低成本扩张,实现与国际优良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接。(5)鼓励民营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制。(6)推进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主导产品合资合作面达到70%;积极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农业、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大型基础设施和国家逐步放宽限制的一些服务领域。确保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出口创汇7.35亿美元。(7)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搞好科技与经济对接的组织协调工作,推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的联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8)加快实施50个重点建设项目,搞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9)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0)办好精神文明建设10件实事,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体水平,实现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
憧憬未来
沈阳,曾拥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灿烂和悠久,也曾拥有中国工业重镇的辉煌和骄傲。今天,改革开放的旗帜为前进中的沈阳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现代化大都市的美好前景正激励670万人民奋发进取,走向世界,开拓未来!
⑼ 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工业园 在哪
我就在树木岭工业园上班。你可以在王府井百货对面的公交车站坐138到终点站下。工业园就在终点站附近不远了。
⑽ 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工业园地址是在哪呢
你可以在王府井百货对面的公交车站坐138到终点站下。工业园就在终点站附近不远了。
楼主 记得选我为最佳答案啊 还有之前的那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