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芬兰军事工业有哪些

芬兰军事工业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5 06:36:17

A. 北欧那三个小国家究竟是靠什么富起来的

挪威靠石油和海产。瑞典和芬兰靠科技和制造业

B. 二战时期的芬兰到底站在哪一边都有什么突出贡献

芬兰因为苏芬战争的缘故站在了德国那一边。

苏芬战争是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份领土。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8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

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O.V.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该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

芬军凭借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

1940年1月苏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46个师,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狂轰猛炸,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于2月26日退守维堡一线。

3月13日两国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

(2)芬兰军事工业有哪些扩展阅读:

苏芬战争的影响:

1940年的奥运会举办地点原本定在日本东京,但由于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奥委会将举办地点改到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可没多久,苏芬战争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主动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流产了。

C. 世界军事前30强的国家有哪些将他们排名列出来。

以下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各国军费开支排名前30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对你的问题有参考作用。
1、美国 6859亿美元 2、中国 1292亿美元 3、俄罗斯 641亿美元 4、法国 582亿美元 5、英国 578亿美元 6、日本 545亿美元 7、沙特阿拉伯 462亿美元 8、印度 442亿美元 9、德国 434亿美元 10、意大利 319亿美元 11、巴西 315亿美元 12、韩国 282亿美元 13、加拿大 230亿美元 14、澳大利亚 229亿美元 15、土耳其 186亿美元 16、阿联酋 160亿美元 17、以色列 152亿美元 18、西班牙 139亿美元 19、荷兰 109亿美元 20、哥伦比亚 102亿美元 21、波兰 91亿美元 22、中国台湾 88亿美元 23、新加坡 83亿美元 24、希腊 75亿美元 25、伊朗 74亿美元 26、智利 73亿美元 27、挪威 70亿美元 28、阿尔及利亚 55亿美元 29、比利时 53亿美元 30、瑞典 52亿美元
大多数公认的世界强国均在这个名单之中,另有捷克、瑞士、奥地利、乌克兰、芬兰、南非及其他一些欧洲小国,他们具备很强的军事工业能力及武器装备研发能力,但受限于军费开支,未能列进该名单

D. 芬兰155k-98牵引榴弹炮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火炮的英文—Artillery来源于拉丁文的artistollere,意思是“射击的艺术”。自从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起,火炮就意味着战争。现代身管压制火炮(主要指榴弹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变革,155毫米口径就像英语一样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各国陆军军、师级压制支援火力的“官方语汇”。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榴弹炮(无论是以FH-70为代表的牵引榴弹炮还是以M-109为代表的自行榴弹炮)都以强大的火力、超强的机动性和防护力为特征。但是,随着冷战的终结,这些伟岸的“战争之神”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这些火炮都是在冷战思想指引下,为在欧洲中心地带作战设计的,但形势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大量的地区冲突、低烈度局部战争成为20世纪末战争的主要形式。如果说德国专注于本土防卫和欧洲事务,其发达的公路网足以支持PZH-2000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战术机动的话,那么以“全球事务”为己任的美国军队便无法容忍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巨大体重。而中小国家则既无需要,也无经费来为陆军购买大量自行榴弹炮。因此,经过改良的牵引式榴弹炮重新走上前台。将火炮身管增长到52倍口径是继“45倍口径革命”后火炮领域的又一次创新,这进一步提高了火炮的射程,达到40公里以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竞相研制和装备52倍口径的155毫米榴弹炮。由于自行榴弹炮和牵引榴弹炮相比有许多优点,因此主要军事强国均把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军师级主力火力支援武器。但许多军费有限,军事使命也有限的中小国家则显然更加青睐低成本的155毫米牵引榴弹炮。由新加坡研制和生产的FH2000是世界上第一门投入现投的52倍口径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995年年中,第一批FH-2000交付新加坡陆军炮兵,从而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装备52倍口径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的国家。而下文介绍的155K-98式榴弹炮则使芬兰成为欧洲第一个装备52倍口径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的国家。

芬兰是北欧最东部的国家,面积3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500多万,但芬兰是个工业发达的国家,着名的诺基亚手机就是芬兰的产品。芬兰军事工业在北欧诸国中也名列前茅,芬兰帕提亚·万马斯公司在火炮及装甲车辆研制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帕提亚·万马斯公司与瑞典赫格隆公司联合研制了着名的AMOS先进自行迫击炮系统,而帕提亚公司自行研制的模块式装甲车家族已经进入最后的项目定型阶段。在帕提亚·万马斯公司众多的军事产品中,155K-98式52倍口径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毫无疑问是杰作之一。

E. 目前芬兰的军事实力有多少主要的军事装备是什么

芬兰国防军总兵力约为23700人。

芬兰陆军(芬兰语:Maavoimat,瑞典语:Armén)是芬兰国防力量的分支单位。军队被划分成六个分科:步兵、野战炮兵、防空炮兵、工兵、通信兵和后勤兵。

陆军分为个4军事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军事区由几个旅级部队构筑,担任地区的防卫责任。同时,3个军事区下又分为22个地方防卫区,各地方防卫区负责该区的征兵训练、后备动员以及乡土防卫计划的制定。陆军装备司令部(芬兰语:Maavoimienmateriaalilaitos)的职务是负责所有部队后勤支援;每一个军事区都编有一个后勤团。

主要装备

F. 芬兰只是个小国, 芬苏战争中为何芬兰能击败苏联

芬兰,位于北欧,面积大致为33万平方公里,跟云南差不多大小。这个体量的国家,也能算是中等。只不过跟苏联一比,最萌面积差就出来了。苏联有22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几乎就是芬兰的67倍。这不是一个傻大个。苏联拥有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战场动员能力和充足的后勤补给。他们可以跟任何一个国家扳手腕。但就是这么两个差距悬殊的国家,却在一场战争中,取得意外的结果。芬兰胜,苏联败。这是来自国际上公认的评价。小国芬兰,又是靠什么击败了苏联?

对于一个小国来说,想要取胜,肯定是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而芬兰当时属于主场作战。这意味着它可以利用好自己熟悉的一切。芬兰的地理环境非常独特。它们属于路少,湖泊、树木多的情况。芬兰当时刚刚独立不久,很多地方,都还没有修上公路。而苏联军队,机动化程度非常高。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这意味着苏联军队的行动速度,跟打击速度会比芬兰快。但同样的,这也意味着,芬兰军队需要一个好交通。湖泊,可不适合坦克的行军。而芬兰到处都是湖泊。而且数目非常多。芬兰人只需要把这些树木砍倒,就能成为阻挡苏联军队行军的天然路障。

除了地理环境,芬兰的气候,也让苏联军队吃了一个大亏。芬兰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比苏联更加寒冷的国家。而苏联进攻芬兰的时候,正是芬兰最冷的那段时间。当时的芬兰,温度可以降到零下三、四十度。这是一个能把人冻成冰棍的温度。

但芬兰人属于土生土长,对这种气候都比较习惯。而且他们都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储备,用来度过寒冬。可苏联人不同,他们虽然有稳定的后勤补给,但大多数的苏联士兵都没有经受过严寒。当时进攻芬兰的苏联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苏联南部的士兵。他们自幼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地区,芬兰的寒冷,无异于一种考验。

而且,当时苏联在准备进攻芬兰之前,犯下了轻敌的错误。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摧毁芬兰。但苏联军队在出战以前,国内曾经历了一场大清洗。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官被流放、被撤职、被杀害。新上任的指挥官,都是一群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他们热血、他们忠诚、他们满怀希望,但他们的错误也同样是致命的。在战场上,苏联军队甚至出现手挽手、高唱国歌,走向战线的场面。这种频繁失误的指挥,迎接的他们,肯定不是掌声,而是子弹。

除了士兵,那些坦克等重装机甲武器,也经受了严寒的摧残,频出故障。在这种严寒的掩盖下,芬兰士兵在一身雪白的伪装下靠近苏军,进行悄无声息的击杀。除了严寒,苏联军队还必须面对黑夜。芬兰是一个靠近北极的国家。每当凛冬来临。长夜必将伴随而至。苏联不仅要提防芬兰狙击手的暗杀,原本被寄以厚望的航空兵,也都成了瞎子。

当然,再坚固的城墙,也需要士兵的守护。在面对苏联入侵的问题上,芬兰人表现得非常团结。即使是那些曾经跟苏联关系不错的芬兰人,也都坚定的跟同胞站在一起,痛揍入侵者。当时的芬兰,并没有得到多少外援。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在面对强敌时,也要吹着口哨,给敌人来一枪。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G. 北欧五国是哪五国

北欧五国一般是指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5个主权国。

一、北欧是个政治名词,定指北欧理事会国家。其中:正式成员主权国5个,分别是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正式成员地区3个:法罗群岛、格陵兰、奥兰群岛;积极合作伙伴3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二、丹麦: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拥有极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日德兰半岛西部是起伏低缓的冰水沉积平原,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这里海风习习,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丹麦网络-北欧

H.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比利时,捷克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挪威:铝等金属产业和渔业

挪威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政府控制主要的经济领域,例如石油工业。挪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森林和矿产等方面,其中挪威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产业及国际油价。

瑞典: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还建立了庞大的纸浆、造纸、家具、林产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业部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

其中针叶树木产品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二,纸浆出口居世界第三,纸业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时政府注重环境保护,每年的采伐量不超过自然生长量,使得瑞典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稳定。

瑞典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同时,优势部门却已转向技术集约度高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目前,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芬兰:制造业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大约与英国、法国、德国或意大利持平。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非常发达,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

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

丹麦: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

丹麦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拥有高科技农业、现代的小规模企业化工业、宽松的政府福利制度、舒适的生活水平、稳定的货币以及对国际贸易的高度倚赖。丹麦是食品以及能源出口大国。虽然丹麦的经济水平远高于欧洲货币联盟所制订的标准,2000年9月举行的全民公决却最后决定丹麦不参加其他11个欧洲国家所使用的统一货币欧元。

比利时:国际贸易

人口稠密的比利时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19世纪初欧洲大陆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比利时拥有完善的港口、运河、铁路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为与邻国更紧密的经济整和创造条件。

比利时经济十分倚赖国际贸易。全国GNP的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国的两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时的出口优势来自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术化、多语言以及高效率的劳动力。比利时主要进口食品、机械、钻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纺织品;主要出口汽车、食品、钢铁、药品、钻石(成品)、纺织品等。

捷克:钢铁、重型机械工业、木林业

捷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酿造均闻名于世。

阅读全文

与芬兰军事工业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崇阳县有哪些工业 浏览:778
四个字的奥迪发动机名叫什么 浏览:125
汽车大灯改装什么好 浏览:19
奥迪edition是什么 浏览:483
奥迪左前门门把手怎么安装 浏览:563
工业区党委委员是什么级别 浏览:62
一辆小汽车什么 浏览:225
宝马m4bbs多少钱 浏览:582
如何用手机知道汽车价格 浏览:56
宝马5系改装空气悬挂怎么样 浏览:25
宝马一系灰色首付多少钱 浏览:222
宝马x5掀背尾门应急开关在哪里 浏览:618
安全舒适汽车有哪些 浏览:785
东莞塘厦坪山188工业区有什么好厂 浏览:559
奔驰s350价格是多少钱一台 浏览:842
宝马溜背轿跑怎么样 浏览:390
奥迪车胎打气在哪里 浏览:564
宝马车车窗的排水口在哪里 浏览:227
重庆工业型材多少钱 浏览:228
华晨宝马两箱x1多少钱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