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 苏北最发达的 县级市 是哪
苏北最发达的县级市:靖江
靖江在长江“龙头”、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带动下,靖江因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厚的经济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青睐和关注,成为长江“龙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993年和2001年两度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1995年进入全国首批80家小康县(市)行列。2001年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县(市)行列,列第65位。目前已连续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为苏中一流强市。江苏省管县之一。
2010年,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发布2009中国县级市城市化率排行榜,靖江以52.5%的城市化率居全省县级市第三名,仅次于宜兴市和昆山市,超过排名第八的江阴市。目前全市总人口6646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5951人。
靖江,是开放开发意识超前的城市。靖江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锡常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
2008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人均GDP达到43900人民币,财政总收入54.1亿元,一般预算20.8亿元。2009年GDP364亿元,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36名。 一、综合 国民经济逆势上行。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4.69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4.33亿元,增长14.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实现55723元,突破5万元,同比增长15.2%。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68.26亿元(含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同比增长2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12亿元,同比增长30.1%。不含江阴园区,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40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38.61亿元,同口径增长21.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3.61亿元,同口径增长25.2%。 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全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2∶58.9∶36.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年末新办民营企业1352家、个体经营户5186家,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35.27亿元,新办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私营企业205家。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09年全市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33.1万吨,同比增长2.5%。夏粮总产12.44万吨,增长4.9%;秋粮总产20.66万吨,增长1.2%。养殖业发展质态良好。水产上,水产品总量9100吨,同比增加605吨,增长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逆势上行。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319.28亿元、销售收入1167.32亿元、利税142.38亿元、利润104.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37.4%、51.6%、83.1%。完成工业开票销售700.8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完成149.67亿元,同比增长33.2%。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9.86亿元,增长16.9%。 大规模企业明显增多。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99家,比上年增加24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比上年增加4家。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83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过亿元企业有12家,比上年增加2家。江苏新时代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新扬子造船利税超10亿元。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共有建筑资质企业128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32家(含专业承包企业)。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资质企业3家,劳务分包资质企业7家。2009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60.48亿元,实现建筑企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26.0%,建筑工程施工总面积达123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1.98亿元,增长32.9%;农村和城镇私人建房投资16.42亿元,增长44.7%。民间投资力度加大,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民间资本累计投入153.80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全社会投资的79.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完成投资120.75亿元,同比增长51.7%,占全部民间投资的78.5%。 五、国内贸易 促消费成效明显。家电、汽车下乡和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消费市场的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4.6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08亿元,增长15.8%。批发和零售业仍保持着市场主导地位。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6.51亿元,增长19.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4.43亿元,增长14.6%。销售“以旧换新”产品9146件,新上牌小汽车5320辆。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类别统计,2009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62亿元,同比增长26.7%;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同比增长80.1%。汽车、家电成为市场中最大的消费亮点。 六、开放型经济 得益于前两年新批的超3000万美元重大项目的落户、建设、投产和增资效应,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个(其中江阴—靖江工业园区4个),批准增资项目11个;注册协议外资6.5亿美元(其中江阴—靖江工业园区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实际利用外资3.15亿美元(其中江阴—靖江工业园区1.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对外贸易难中求进。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9.53亿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进口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8.0%;自营出口额16.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全市拥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76家,对外贸易形成内外资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3.5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81.9%,自营生产企业出口2.3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14.4%;外贸流通类企业出口6048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3.7%。外经合作不断拓展。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4290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402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100万吨,货物周转量13200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89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2910万人公里。水上货物运输量390万吨,货物周转量107600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5152万吨。公路总里程达1308.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4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为100%,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7.15亿元,新增道路面积12万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1.17平方米。 通信手段更为先进。全年邮电业务收入实现5.85亿元,同比增长8.7%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25.4亿元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市有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24家,比上年增加了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0家,代理公司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23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3.0%;人身险保费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34.0%。赔款支出退保金及各种给付金额2.36亿元,其中:财产险0.78亿元,人身险期满给付1.22亿元、死伤医0.36亿元。 九、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976元,同比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26元,增长11.6%。储蓄存款增多,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03.2亿元,比年初增加37.9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3.05万元。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59.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7.8平方米。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57亿元,增长2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751元,比上年增加4313元,增长16.3%。
2. 苏北哪个县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发展最好
盐城大丰区,下图是2015年江苏GDP排名
3. 徐州市的6个县那个最有钱,
铜山县最有钱,2019年总GDP最高,人均GDP达到了112387万。
2019年,铜山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84.3亿元、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8.1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81.8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504.4亿元,增长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387元、增长7.7%。
2019年,铜山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市辖区第28位,继续保持苏北第一,被誉为“苏北第一区”。2019年,铜山区位居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3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26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49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50位。
(3)苏北哪个县工业最强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93年,徐州进行区划调整,将铜山县的大吴、青山泉等七镇划归贾汪区管辖。
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铜山县潘塘镇划归徐州市云龙区管辖。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铜山县大庙镇,大黄山镇划归徐州市鼓楼区管辖。
2010年9月28号,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徐州市九里区、江苏省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将原九里区的义安、利国、张集、垞城、电厂、张双楼、三河尖、拾屯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铜山区管辖。
2018年4月,铜山区成立沿湖街道办事处。
4. 苏北哪个县发展最好
发展好不好,看江苏省gdp排名,苏北最好的是南通(排第四,仅次于南京),其次是徐州,扬州等等
5. 苏北地区哪个市县经济最发达
苏北地区GDP第一市徐州(七千多亿GDP),苏北地区GDP第一县邳州(一千多亿GDP)。
6. 阜宁县和滨海县哪个好
关键得看你如何看待这两个地方,本人经常在这两个县城,两地朋友也比较多.
在此发表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综合相比,本人觉得阜宁比滨海好.原因如下:
阜宁:城市----近几年城市发展速度相当快,高层建筑也比较多,环境也不错,随着金沙湖旅游景点的开发,环境更上一层楼.
工业:主要分为四大工业区,即:省级阜宁经济开发区,省级生态化工园区.阜城工业区,东益开发区.
不同的是经济开发区都是重大投资项目,化工园区主要以澳洋集团为主,位于郭墅镇,原郭墅镇已改名为:澳洋化工园区,离县城约20公司左右.要说污染,哪个地方没有化工厂啊?滨海也同样有化工园区,同样也有那么多的化工厂存在,关键是否能够管理好.
阜城工业区主要面对的投资群体是环保企业,阜宁素有中国环保过滤材料之乡之称.
阜宁不光高层建筑比滨海多,阜宁的GDP也比滨海高.
阜宁的好车也比滨海多,奔驰,宝马那就不用说了.
呵呵,再告诉你一件事,咱们盐城唯一,也是整个苏北唯一的一辆劳斯莱斯也是阜宁人的,是富建集团董事长的座驾:)
7. 苏北的哪个市县经济最发达
全国百强县邳州排30多名,一千亿GDP,也位居苏北第一县/县级市,撤县设市有30年之久。
8. 苏北的县中,沭阳处于什么地位
沭阳在苏北的县级中全国百强县排在邳州、东台之后位居苏北第三县,GDP(生产总产值)位居苏北第三。
9. 苏北哪个县建设最好
沭阳,全国百强县
10. 苏北四大穷县是哪四个
苏北四大穷县是金湖县,灌南县,响水县,灌云县。
金湖县位于江苏中部的淮安市,三个湖泊包围着县域,所以名为“金湖县”,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还有着包括荷花荡在内的多个旅游景点,是经典的湖色水乡风光。当地虽然地域面积广阔,但是劳动人口很少,经济结构也比较单一。目前在江苏四大穷县中经济实力是垫底的。
灌南县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处于灌河下游,县内以农林牧渔等行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但工业发展相对薄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响水县位于江苏盐城市,地处连云港、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虽然经济暂时在省内落后,但近几天大力发展工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了县城经济水平的提高。
灌云县位于江苏连云港市,与宿迁交界,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有山有水的县城趋势,放在全国来看还是不错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