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辣椒病虫害有哪些

工业辣椒病虫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1 04:58:52

1. 种植辣椒主要的病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防护

辣椒喜欢温暖的气温,喜水和喜肥,但高温容易得病,水太多易shi秧苗,肥多易烧根, 所以在整个生长期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管理要求。辣椒疫病的症状表现为辣椒的茎基部和枝杈出出现褐色到褐色斑点。如果田间相对湿度较大,发病部位表明会出现白色的霉霜,叶片上会出现圆形的斑点。说实话的,辣椒病虫害蛮多的,有几十种,即使常见的病害也有病毒病、疫病、猝倒病、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二十多种,常见的虫害有烟青虫、烟青虫、蚜虫、斑潜蝇等十辣椒病毒病这个是由黄瓜叶病毒和烟草叶病毒感染所致,由一些蚜虫附在辣椒叶面携带传播,严重情况会导致叶子坏死、落叶、落果,此病毒传播率高,危害比较大。


2. 辣椒常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辣椒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和调味品,虽然原产自墨西哥,但是在引进到我国后,在我国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辣味食物,市场上对辣椒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菜农却经常为了辣椒发生虫害发愁,因为辣椒虫害比病害还要严重,对辣椒的品质和产量影响颇大,那么辣椒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呢?应该如何防治呢?

3. 辣椒常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表现症状

1、花叶坏死型

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致整株死亡。

2、叶片畸形丛生

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畸形、易脱落。

防治方法

防治辣椒病毒病应遵循“防病先治虫”的原则。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定植促早发,密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小水勤浇,避免缺肥缺水。有条件可以选择目数大于40目的遮虫网,隔离病毒病主要传播媒介蚜虫。

2、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10~15 min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 min,杀死种子内外的病毒;或者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 h,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然后用清水冲净。

4. 辣椒病虫害分别有哪些有哪些常见的防治办法

目前设施蔬菜大棚菜农仍未能很好的掌握辣椒病虫害的防控,基层农资商也未能熟练掌握辣椒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只注重病害的防治,发现病虫害就想着喷药,而忽略了对病害的预防,尤其是不能及时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技术预防病害。同时使用0.1%-0.3%硫酸锌溶液或纽萃锌1500倍液进行喷雾增强抵抗能力,减少病毒病发生。若发病,在发病初期可使用病毒A500-750倍液、康润Ⅱ号1500倍、太抗300-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用药1次。

必须科学栽植,合理施肥。选用抗病毒的优良品种,播种时进行种子消毒;尽量做到不与茄果类蔬菜轮作和重荐种植。做好田间管理把有病害虫的辣椒、病叶及时摘除带出集中销毁或是深埋。有发现病植及时打药防治,防止病菌相互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这种病害在辣椒整个生长期间很常见,病症为:叶片出现很多病斑、斑点,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最终落果。这种情况一般是在长期高温、高湿度、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发生。

5. 辣椒的病虫害有哪些呢

1、辣椒病毒病

症状:辣椒病毒病有两种表现类型,斑驳花叶型和畸形丛枝型。斑驳花叶型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主茎和枝条上有褐色坏死条斑。畸形丛枝型主要表现为叶片畸形丛生,叶脉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增厚,变窄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有时枝条丛生,后期植株矮化,果实上呈现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果实畸形,易脱落。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有时也为害叶片。叶片被害,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长有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边缘褐色。果实被害时,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呈褐色水渍状,有不规则隆起,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边缘出现浸润圈,干燥时病斑干缩呈羊皮纸状,易破裂。

发病条件:露地栽培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积水过多、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发生严重。

6.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辣椒疫病主要发生在结果期,危害辣椒的茎基部,引起茎基部枯死,进而引起整株枯死。晴天白天,植株的叶片出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几天后不再恢复而枯死。拔出病株,可见到茎基部变褐色,并缴缩、干枯,湿度大时,病部上长有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起垄栽培,覆盖地膜栽培,不大水淹没茎基部;不偏施氮肥;定植前,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20倍液浇灌定植沟;发病前,每7~10天用百菌清烟雾剂防病一次,或每周一次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铜等喷洒植株的茎基部;发病初期,选用72.2%霜霉威水剂80~100毫升/亩,或25%嘧菌酯悬浮剂35~48毫升/亩,或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剂35~40克/亩,对水45千克喷雾,7~10天喷1次,交替防治2次~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2)辣椒炭疽病果实发病初期,果面上出现水浸状黄褐色小斑点,进而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部灰褐色,边缘黑褐色,整个病斑凹陷,表皮不破裂,上有隆起的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淡红色的胶状物。空气干燥时,病部干缩成羊皮纸状,易破碎。病果比正常果易红熟,病果内部多组织腐烂,最后干缩于植株上。叶片受害时,初出现褪绿斑点,后发展成中央灰色或白色、边缘深褐色或铁锈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轮生小黑点,病叶容易干缩脱落。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合理密植,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条件;发病前每7~10天用百菌清烟雾剂防病一次。发病初期,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800~1000倍,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3)辣椒疮痂病也称为辣椒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引起落叶。叶片发病,初出现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边缘暗绿色稍隆起,中部色浅,稍凹陷。病斑表面粗糙,呈疮痴状。后期病斑连片,引起叶片脱落。茎和叶柄发病,一般产生不规则的褐色条斑,后病斑木栓化,并隆起、纵裂,呈溃疡状。果实发病,初出现暗褐色隆起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的黑色疮痂状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菌脓溢出。 防治方法:播种前用1000倍的硫酸铜浸种2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不偏施氮肥;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4)辣椒灰霉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呈水渍状软腐,潮湿时生有灰霉。茎、枝发病,产生水浸状暗绿斑,后期变褐并茎湿腐,表皮生有灰霉。病果呈水浸状腐烂,生有灰霉。 防治方法:及时清理田间病叶、病株残体;保护地内尽量提高温度,加强通风,排除湿气;结果期,保护地内每10~15天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药250克熏治;发病初期,交替使用选用25%略菌酯悬浮剂30~50克/亩,或40%嘧霉胺悬浮剂75~100克/亩,对水45千克喷雾,7天~10天喷1次,交替防治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5)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症状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4种。 ①花叶。叶初现明脉和轻微退绿,或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退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甚至形成线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 ②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 ③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 ④畸形。病株变形,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种子先经清水浸2~3小时,再用10%磷酸钠或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20~30分钟);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提高抗病性,或用83增抗剂600~1000毫升/亩加水喷雾;在蚜虫、螨类迁入辣椒地期间,及时防治蚜虫、螨类等。发病初期,选用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15%植病灵60~120毫升/亩加水喷雾,每7天喷一次,共喷3~4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7. 辣椒常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3、辣椒的炭疽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对于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也是综合性的,首先我们在种植管理措施上,在一些发病严重的老棚可以实行轮作种植一茬瓜或者是豆类。

在辣椒定植之前一定要深翻土壤,多施一些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增施一些磷肥钾肥,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辣椒株与株之间不要栽培过密,可以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的生长。在药剂防治上分为前期预防和后期治疗两种方案配合进行,在前期预防上可以喷施一些霉菌之类的保护性杀菌剂。可以进行温室大棚烟剂的熏施。一个棚式按包装分成5~6处,在夜晚的时候闭棚点燃烟熏,效果也比较不错。防治一定要兑水均匀喷雾,一周左右再喷第2次防治效果更佳。

8. 辣椒上有那些病虫害都要怎么防治

辣椒的常见病虫害
1.辣椒猝倒病 属于苗期常见病害,轻者造成幼苗成片倒伏,重者造成育苗失败,应早发现、早治疗。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病菌侵染,茎基部出现水渍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秧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苗床管理不善,低温、高湿、弱光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每方营养土中加入地旺或“重茬灵”500g,进行土壤消毒。②加强苗床管理,做好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③药剂防治:若苗床已发现少数病苗,及时用“露速净+万帅一号”500倍液或可鲁巴600倍液喷洒。若苗床湿度较大,选晴天上午无露水时向苗床筛药土(用苗菌敌20g掺细干土15kg配成),效果较好。
2.辣椒疫病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生产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产量影响较大。该病的特点是发病快,蔓延迅速,病程期短,防治困难,毁灭性大,是我国近年辣椒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为害成株,植株感染疫病则急速凋萎死亡,成为毁灭性病害。茎枝染病多从分枝处开始,病斑初为水浸状引起皮层腐烂,病部以上枝条迅速凋萎,病部明显缢缩变为黑褐色或黑色。主要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多雨高湿季节,特别是大雨之后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发生严重。此外重茬地、田间积水及大水漫灌,定植过密,株间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度过大,勤中耕松土,通风排湿。②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初期用65%“好生灵”600倍液,或80%“好意”(优质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8%“露速净”5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发病后可选用50%“洽益发”(烯酰吗啉)600-800倍,或58%“露速净”600倍,或60%“可鲁巴”500倍液喷洒。
3.辣椒根腐病 该病近年来对辣椒的为害呈现上升趋势,成为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多发生在辣椒定植后至采果盛期,主要为害辣椒茎基部和维管束。染病后,开始病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临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枯死。观察根部,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病茎皮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茎内维管束也发生褐变,病部一般仅局限于根及根茎部(地面以下的茎),病株多倒伏而死。病原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施用未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连作地、低洼地或积水地段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雨后及浇过地之后,及时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②发病初期用60%“地旺”600-800倍液+“万帅1号”5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3-0.5kg,也可用70%“全福”5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也可用60%“可鲁巴”600倍液灌根,每隔7天1次,连用2-3次即可有效防治。
4.辣椒病毒病 每年6月中旬是该病的大发生期,应提前预防。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症状。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和轻微褪绿,或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甚至形成线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病株变形,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高温干旱、强光是发病的主要条件,主要靠蚜虫或接触传播。植株缺肥,生长势弱,也易感病。
药剂防治方法:整个生育期每隔一周,叶片及整株喷洒“健植宝”,价格便宜,成本低,对病毒病防治效果很好。发病初期可选用20%“阡毒令”500倍液或“康润二号2片+万帅一号30g+健植宝30ml”兑水15kg,隔5-7天喷一次,连喷3次,防治效果很好,请农民朋友相互转告。同时注意用70%“吡虫啉”消灭蚜虫,用“螨虫盖特”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等虫害,防止传毒。
5.辣椒枯萎病 属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结果期,对产量影响较大。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后期全株枯死;根系水浸状软腐,木质部变成暗褐色,湿度大时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气温24-28℃,潮湿或水渍田易发病,雨后积水发病更重;主要通过灌溉水传播。
药剂防治方法:整地时用“多菌灵”或“地旺”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处理,发病初期喷10%“世泽”1500倍液或15%“萎病康”1000倍液,此外也可用“青枯灵”600倍液+60%“地旺”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2-0.3kg,视病情连续灌根2-3次。
6.辣椒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造成烂果,影响销售,叶片感病易引起落叶。果实染病,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被害果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小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叶片易脱落。果梗有时被害,产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燥时往往开裂。高温多雨则发病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都会加重发生和流行,成熟果和受伤果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并预防果实日灼。②用“世泽”1500倍液,或“世爱”1500倍液,或“全福”500倍液均匀喷洒病株。
7.辣椒青枯病 辣椒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发病初期中午叶片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最后整株凋萎不再恢复而死亡,露地多发生在雨后,成片或整块田萎焉死亡。植株死亡后仍保持青色,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茎内部维管束变褐色,横切面湿润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有臭味。本病由细菌引起。地温20-25℃,气温30-35℃;连阴雨后骤晴,缺钾肥,连作重茬地和低洼地块均利于发病。化学防治方法:进入发病阶段,用“溴硝醇”1000倍或72%“华北链霉素”3000倍液喷洒根部,每5-7天1次;也可用“溴硝醇”、“青枯灵”1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8.辣椒疮痂病 病害由细菌侵染所致,主要引起落叶,也为害枝茎、果实,减产严重。叶片、茎蔓、果实都能受害,叶片初期出现不规则状的黑绿斑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此病易在高温多雨时发生,借雨滴飞溅或随昆虫传播蔓延。
化学防治方法:及时喷药,在发病前初期开始喷“溴硝醇”1000倍液、“72%华北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卡诺”500倍液、或“椒丰”20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
9.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落叶、早衰、减产严重,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一经侵染,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的叶片大量脱落。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可区别于疮痂病。本病由细菌引起。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叶片伤口侵入。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发病重,雨后易见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①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②采用深沟高畦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大水漫灌。③种子消毒:用“重茬灵”拌种。④采收后及时清理病残株。⑤化学防治同疮痂病。
10.辣椒日灼病 主要发生在果实向阳面上,发病初期被太阳晒成灰白色或浅白色革质状,病部表面变薄,组织坏死发硬,后期腐生菌侵染,长出灰黑色霉层而腐烂。本病属生理病害。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一般叶片遮荫不好、土壤缺水或天气干热过度、雨后曝热,均易引发本病。
防治方法:①栽培上要掌握适时浇小水,尤其应在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为害,浇水应在上午9-12时进行。②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来安排合理的株行距。③间作玉米、豇豆、菜豆等高秆作物,为辣椒遮荫。
11.辣椒脐腐病 发生于脐部,病部变褐,后期腐烂。为生理性病害,土壤缺钙、钾肥过量、高温干旱均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
防治方法:①用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并能减少土壤中钙素等养分的淋失,②进入结果期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或氯化钙、硝酸钙1000倍液整株喷洒,10天一次,连用2-3次。
12.虫害
①棉铃虫和烟青虫:主要危害花、果,也咬食嫩茎嫩叶,造成落花、落果、蛀果、茎叶缺失,用甲维盐1500倍液或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防治效果好。或者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施。
②蚜虫、红蜘蛛和茶黄螨: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防治蚜虫;用螨虫盖特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

9. 种辣椒时,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阅读全文

与工业辣椒病虫害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粘胶都有哪些 浏览:338
奥迪a6和is哪个好 浏览:859
奔驰e插u盘需要什么 浏览:499
奥迪a7和奔驰e200怎么选 浏览:262
恩施至湘潭的汽车票多少钱 浏览:341
旧奔驰车怎么开图解 浏览:295
卖汽车怎么才能更快 浏览:446
04奔驰s500举升模式怎么开启 浏览:774
正品奔驰车多少钱 浏览:766
宝马523如何收藏音乐 浏览:241
大航海时代工业港什么时间有 浏览:44
奥迪亚光膜怎么样 浏览:128
开奥迪的你怎么开车 浏览:527
深圳宝马冒白烟怎么维修 浏览:10
宝马x1和奥迪q3哪个舒适度好 浏览:183
宝马5系油耗显示怎么调 浏览:861
金岭工业园在哪个位置 浏览:171
岑溪坐汽车去哪里 浏览:457
宝马私人飞机有哪些 浏览:659
浙江工业机器人哪些学校招生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