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炸弹工业之父-—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生前的确拥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其中炸药为最为出名的一项。
2. 诺贝尔为什么被称为炸药工业之父
一次,实验室又照例响起“轰隆”的爆炸声,这回,实验炸药一共炸死了5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诺贝尔的亲弟弟,连诺贝尔的父亲老诺贝尔也受了重伤。邻居们都被这不怕死的一家吓坏了,可是,诺贝尔毫不畏惧,继续进行这项危险的研究工作。
由于实验室连连爆炸,周围的邻居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准他再在那里试验,诺贝尔没有办法,只好把实验室搬到一个湖边,在湖中心的一条渡船上,继续研究烈性炸药。于是,一晃4年多的时间又过去了,在这独特的“渡船实验室”里,诺贝尔一共进行了400多次试验,可仍然未能驯服硝化甘油这匹“烈马”。
说来也巧,有一次,一大坛硝化甘油在搬运时破裂了,这只坛子是放在木箱里的,木箱与坛子间塞满泥土,以防止坛子滑动。坛子一破裂,硝化甘油就渗到泥土中去了。诺贝尔拿了一把吸饱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泥土在引爆后能够猛烈爆炸;可是,不引爆,它却很安全,不像纯硝化甘油那样稍受震动就会爆炸。“哈,这下子有了!”诺贝尔感到异常高兴。便开始对此进行大规模的试验,他堆积了大量渗有硝化甘油的泥土,用导火索引爆。没有料到,这一次的爆炸空前猛烈,浓烈的烟雾直冲半空,周围的人们看着冲天的烟雾,都失声叫起来:“完了,诺贝尔完了!他这下子真的玩完了!”
哪知不一会儿,从浓烟中冲出一个满脸鲜血、衣服破碎的人,像个疯子似的跳跃着举着双手,高声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死里逃生的诺贝尔终于成功了!他以这样不怕死的精神驯服了硝化甘油这匹“烈马”,使这种炸药做到保存、运输时很安全,在起爆时能猛烈爆炸。后来,诺贝尔又制成了各种烈性炸药,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3. 人们为什么称诺贝尔是炸药工业之父
因为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硝酸甘油炸药
4. 谁是炸药工业之父
诺贝尔!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 炸药之父是谁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我们刚好教到这课
6. 杂交水稻之父是谁,炸药工业之父是谁,交响乐之父是谁
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炸药支付是诺贝尔,交响乐之父是约瑟夫·海顿
7. 炸药工业之“父”是谁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诺贝尔被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介绍,列入拓展阅读,题为《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8. 现代炸药之父是谁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酷爱化学,经常做炸药试验,兴趣极浓,具有崇高的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心。
1847年,意大利的索布瑞罗制成了一种爆炸力极强的液体炸药——硝化甘油。但是这种炸药令人望而生畏,使用者稍不留神,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然而年轻的诺贝尔却走上了这条险象丛生的道路,立志制服硝化甘油。为了研制新型炸药,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受了重伤,他本人也时时刻刻在和“死神”打交道。在危险面前,他没有屈服、没有退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向这危险的科学堡垒进攻。他先用“温热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使之批量生产,后来又研制了引爆硝化甘油的雷管,使炸药投入实用。可是,这种炸药经不起远途运输的颠簸,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强烈爆炸,各国又纷纷下令禁止使用诺贝尔的新炸药。诺贝尔没有半途而废,又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运输安全、性能可靠的黄色炸药——硅藻土炸药,在现代炸药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随后,他又发明了“炸胶”和“无烟火药”,给方兴未艾的炸药工业增添了新的品种。
诺贝尔
诺贝尔在化学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被誉为“炸药大王”、“现代炸药之父”。
9. 着名科学家诺贝尔,为什么被称为炸药工业之父
研究炸药十分危险,因为炸药的脾气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它就可能爆炸。有一个人却不怕这些威胁,这个人就是诺贝尔。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博物学家。在父母的影响下,青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就醉心于发明创造。他曾到法国学习化学,在美国和俄国的工厂工作。1859年,二十六岁的诺贝尔回到祖国。
后来,他又研制出多种烈性炸药,一生拥有二百五十五项发明专利,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独自创办和与人合办的大工厂共有十五家,专门从事炸药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用于采矿、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为制造杀伤力更大的炮弹提供了条件。
1888年,他的哥哥去世。由于新闻记者的疏忽,诺贝尔读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讣告。讣告中称他是“甘油炸药大王”,是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诺贝尔看了心情更加沉重。把科学发明用于战争,这不是他的初衷,于是他立下了遗嘱,把自己财产中的九百二十万美元作为基金,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奖共五项奖金,从他死后的第五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给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科学事业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着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设立向世人表明:诺贝尔研制炸药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人类造福。
10. 人们为什么称诺贝尔是"炸药工业之父
称诺贝尔是“zhayao工业之父”原因如下: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zhayao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卜福斯)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
补充说明: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zhayao。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zhayao。多年随父亲研究zhayao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zhayao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zhayao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zhayao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zhayao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zhayao,所以硝化甘油zhayao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zhayao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zhayao本身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zhayao,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zhayao,这种被称为黄色zhayao的安全zhayao,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zhayao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zhayao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zhayao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又开始了对旧zhayao的改良和新zhayao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zhayao研制成功。这种新型zhayao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zhayao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zhayao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zhayao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