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山东江苏哪个工业强

山东江苏哪个工业强

发布时间:2022-09-08 11:01:36

⑴ 山东省与江苏省比较

江苏比山东强的
经济:7600万江苏人创造出54000亿GDP,9800万山东人创造50000亿GDP。
教育:国家重点大学江苏11所,国家重点大学山东2所。
收入:2012山东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2012年江苏农民人均收入12000元。
金融:大陆十大金融城市江苏两个(南京、苏州),山东没有。
城建:大陆十大摩天城市江苏两个(南京、无锡),山东没有。
地铁:江苏地铁城市六个(宁、苏、锡、常、昆、徐),山东地铁城市一个(青岛)
民营:全国民营五百强江苏128家,山东46家。

山东比江苏强的
人口:山东9800万,江苏7600万。
体育:上一届奥运会上山东比江苏多获0.5块金牌。
农业:山东每年粮食产量都比江苏高
海洋经济:山东海洋经济一直比江苏海洋经济强。
专科教育:山东专科院校总数比江苏多。

⑵ 江苏.浙江和山东这三谁的综合实力比较强一点

论综合实力个人觉得江苏应该最强吧,最新gdp江苏好像都超广东成为第一经济大省了,从高等教育反面来看,江苏的优势很大,从工业结构来看的
话,江苏应该是最合理的,轻重工业都有,第三产业发展也很好,不过江苏的缺陷就在于苏南苏北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但是这点浙江,山东情况也差不多,个人觉得,江苏最强,在三者之中。

⑶ 中国十大工业省份分别是

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各省份工业增加值数据梳理统计发现,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四川、湖南和河北是工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省份。其中,江苏与广东差距在缩小,浙江有望超越山东,福建一省则超越了东三省之和。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增加值前五的省份,与GDP前五的省份刚好一致。可见工业是决定经济大省地位的压舱石。其中,前四名的省份工业增加值都超过了2万亿元。

(3)山东江苏哪个工业强扩展阅读

西藏贵州福建增速位居前三:

从2010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来看,增速最快的10个省份分别是西藏、贵州、福建、湖北、安徽、陕西、江西、云南、宁夏和江苏。总体上以中西部省份为主,南方省份居多,且前八名的省份增幅都超过了100%。

贵州的工业增加值自2010年来增长了199.69%,位居第二,同时贵州也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这也与工业化快速推进有关。

2010年10月26日,贵州召开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推出“工业强省”战略。同年12月26日,108家央企投资贵州47个项目,总投资达2929亿元。有了央企的推动,贵州的投资驶上了快车道。

与此同时,贵州的特色工业也快速发展。根据遵义市统计局的分析,近年来,中国白酒经过深度调整,逐步走出低谷,迎来上升期,遵义市白酒产业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全省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遵义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工业总量的七成都是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酒的贡献。

⑷ 江苏无锡、山东青岛、浙江宁波哪个经济好,哪个重工业最发达

青岛最发达,城市建设青岛发达,人均宁波发达,

⑸ 中国工业百强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4900.93亿元 增长8.2% 2、北京市 10488亿元 增长9% (京)
3、广州市 8215亿元 增12.3% (广东1)
4、深圳市 7806亿元 增12.1% (广东2)
5、苏州市 6701亿元 增长13% (江苏1)
6、天津市 6354亿元 增16.5% (津)
7、重庆市 5096亿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亿元 增11% (浙江1)
9、青岛市 4409亿元 (山东1)
10、无锡市 4400亿元 (江苏2)
11、佛山市 4300亿元 15.4% (广东3)
12、宁波市 3964亿元 10.1% (浙江2)
13、武汉市 3960亿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亿元 12.1% (四川1)
15、大连市 3858.2亿元 增16.5%(辽宁1)
16、沈阳市 3855亿元 (辽宁2)
17、南京市 3775亿元 增12.1% (江苏3)
18、东莞市 3710亿元 (广东4)
19、唐山市 3560亿元 增13% (河北1)
20、烟台市 3460亿元 (山东2)
21、济南市 3017亿元 同比增13%(山东3)
22、郑州市 3002亿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长沙市 3000亿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尔滨市 2800亿元 增长13.2%(黑龙江1)
25、石家庄市 2770亿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长春市 2588亿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亿元 (江苏4)
29、潍坊市 2500亿元 (山东4)
30、温州市 2430亿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亿元 (山东5)
32、福州市 2296亿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绍兴市 2223亿元 (浙江4)
34、大庆市 2220亿元 (黑龙江2)
35、常州市 2200亿元 (江苏5)
36、西安市 2190亿元 同比增15.6% (陕西1)
37、东营市 2065亿元 (山东6)
38、徐州市 2000亿元 (江苏6)
39、济宁市 2000亿元 (山东7)
40、邯郸市 2000亿元 11.5%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亿元 10% (浙江5)
42、临沂市 1958亿元 (山东8)
43、洛阳市 1919亿元 14.4% (河南2)
44、嘉兴市 1815.3亿元 10.7%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亿元 (山东9)
46、包头市 1700亿元 (内蒙古1)
47、金华市 1681.8亿元 10% (浙江7)
48、沧州市 1678亿元 13% (河北4)
49、南昌市1650亿元14.5% (江西1)
50、合肥市 1664.84亿元 增17.2% (安徽1)
51、南阳市 1620亿元 12.5%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亿元 (辽宁3)
53、盐城市 1600亿元 (江苏7)
54、昆明市 1600亿元 12% (云南1)
55、扬州市 1580亿元 (江苏8)
56、厦门市 1560亿元 (福建3)
57、鄂尔多斯 1560亿元 22.5% (内蒙古2)
58、保定市 1534亿元 11.7%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亿元 增8.1% (山西1)
60、镇江市 1421亿元 (江苏9)
61、中山市 1409亿元 (广东5)
62、德州市 1400亿元 (山东10)
63、泰安市 1398亿元 (山东11)
64、泰州市 1394亿元 (江苏10)
65、南宁市 1300亿元 同比增14.5% (广西1)

66、吉林市 1300亿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亿元 17.5% (内蒙古3)
68、惠州市 1280亿元 11.5% (广东6)
69、江门市 1277亿元 11% (广东7)
70、滨州市 1230亿元 (山东12)
71、茂名市1200亿元10.1% (广东8)
72、聊城市1200亿元 (山东13)
73、岳阳市 1105.7亿元 (湖南2)
74、枣庄市 1100亿元 (山东14)
75、湛江市1050亿元 (广东9)
76、许昌市 1050亿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亿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顶山 1050亿元 (河南5)
80、安阳市 1036亿元 13.1%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亿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亿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1026.56亿元 (湖北2)
84、乌鲁木齐 1020亿元 增长15% (新疆1)
85、襄樊市 1020亿元 (湖北3)
86、漳州市 1010.01亿元 (福建4)
87、榆林市 1010亿元 24% (陕西2)
88、衡阳市 1000.08亿元 (湖南4)
89、珠海市 992.1亿元 (广东10)
90、邢台市 989亿元 10% (河北7)
91、汕头市 977亿元 (广东11)
92、周口市 916亿元 12% (河南8)
93、淮安市 910亿元 (江苏11)
94、株州市910亿元 13.5% (湖南5)
95、桂林市902.6亿元 12.6% (广西2)
96、柳州市900.6亿元 13.2% (广西3)
97、商丘市900亿元 12% (河南9)
98、新乡市 886亿元 13.9% (河南10)
99、信阳市 860亿元 (河南11)
100、赣州市 831亿元 13% (江西2)

⑹ 中国经济,交通最发达,最富有工业,技术产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是哪一个

中国经济前三是广州、江苏和山东。撇开北京和上海,因为北京上海不算省,北京上海经济很发达,但是地区面积小,和省相比还是有所不足。

山东,山东这个省是中国传统经济强省。山东有广州的制造,也有江苏的科技,但是山东制造不如广州,科技不如江苏,互联网基本就是白板,毫无竞争力。山东周边也没有强的经济体,比如上海,香港那样的支撑。但是就是这样的山东,其各行各业发挥很均衡。山东有重工业,有轻工业,有原料产地,有设备生产,比如广州和苏州制造的产品很多的原料和零件都是采购自山东。全国各地如果各自为战,山东可以排第一,因为山东啥都不缺,但是山东啥都不强也是山东的问题所在。说到山东就不得不说山东的熊大熊二,济南和青岛。说到这两个城市,山东人自己都笑了。因为熊大熊二,典型的拖尾车城市,青岛人口非常少,济南靠吞并其他城市发展。两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非常弱。但是山东的其他城市有很强的经济,比如潍坊、临沂、东营、烟台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就交通来说,前三个省,其实交通都很发达。重点说的是山东的过路费比较高。费用比较贵。这也是山东落后其他两个省的原因之一。

人口素质方面,其实中国差不多的。没有说哪里高哪里低,相比之下,南方的人比较精明温柔,北方人比较诚实粗犷。各有各的特色吧。

⑺ 中国山东和中国江苏哪个好

肯定是江苏啊,这还用比吗?整个中国只有3个重点区域。一个是北京天津,一个是江浙沪,一个是珠三角。说到教育,看高考录取率,江苏的南通、无锡、苏州比天津、上海还要高,远高于北京。江苏把题目做难一点,实际是为了掩饰自己考大学最容易的事实!有很多人说过,江苏考题最难,但是江苏考大学最容易。表面看很矛盾是吧?有脑子的人认真分析就懂了!
至于经济、医疗,能跟江苏比的只有京津地区和珠三角。
不过说到海边环境,江苏不怎么样。由于地处黄海,那水不是清澈的,是浑浊的,不能下海。都已经这样了,还要放一大堆化工厂,往海里排废水,真是垃圾!再加上很多渔船,退潮后停在滩涂上,风景非常难看。最可笑的是洋口这个景点,什么都没有,居然有脸卖门票。江苏真正环境好的几个城市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扬州,常州,其他的地方就很一般了。。。要想跟江苏比,最好还是拿广东来比。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佛山,汕头,这些地方环境好,经济,教育,医疗都不错。
山东除了青岛、烟台,其他城市都不怎么样!

⑻ 分析山东和江苏的各自优势

山东发展的优势资源

第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东的自然资源又可划分为人文自然资源和矿产自然资源。山东的人文自然资源的确丰富多姿,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载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厚厚的积淀,黄河、泰山、孔庙、泉城、太白楼、蓬莱海市蜃楼等自然景观,加上历史上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甘德、汜胜之、孙武、孙膑、诸葛亮、辛弃疾、李清照、蒲松龄、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等一大批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书法家的历史遗迹,使得齐鲁大地的文化味道相当浓厚。而山东的矿产自然资源储量总体上也居于全国前列。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8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78%。在已探明储量的74种矿产中,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黄金(岩金)、自然硫(占全国储量90%以上)、石膏(占全国储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储量占全国40%,产量占80%)、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全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另外,由于山东的自然地理位置,山东因濒临海洋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得山东又具备了便于耕种收获的丰饶土壤。

第二是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山东半岛与东亚经济强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隔海相望,众多优良的海港为山东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平台。山东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并且山东沿海港口城市的密度据全国之首。山东沿海现有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0多个,年吞吐能力过亿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龙口、石岛、岚山、东营等8个港口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一类港口。正在施工中的青岛前湾港,建成后将成为年吞吐能力1亿吨的我国东部大港。在改革开放政策框架中快速成长的胶东沿海经济带,使得山东的对外经济联系变得方便而快捷。

第三是相当规模的基础设施。山东在努力发展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相当规模。

无论从天上去山东,还是从地上去山东,到过山东的都说山东的路好。山东也的确以通车里程多、路面等级高而闻名全国。到199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200多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公里,一级公路1600多公里,二级公路11700多公里。山东的铁路网络比较完备,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8条支线与之相连,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400多公里。山东已建机场9个,其中济南、青岛机场被辟为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90多条。

山东的邮电、通讯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光缆通讯,数字传输和程控电话广泛应用,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直拨电话。山东17个市地和大多数县开办了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山东电网是中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一省独立电网。到1995年底,装机总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年底电量730亿千瓦小时。

目前,山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山东将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路、海、空、信息几大通路同时建设,的确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

但是,据山东大学21世纪山东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山东省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报告》指出,山东的经济竞争力在与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不占优势。报告从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科技、国民素质等各个方面与全国11个省市(京、津、辽、沪、苏、浙、闽、豫、冀、鄂等)进行了比较。从反映生产与收入总量及发展水平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社会投资总额、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最终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8个指标最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实力竞争力在12省市中排名第6。另外,山东国际化水平竞争力综合排名在12省市中排名第9,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10,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第4,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名第10,科技排名第8,国民素质山东排名第11位。综合比较,山东的经济竞争力排在第9位,12个省市排名次序依次是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河北、湖北。

另据统计,广东出口占GDP的比重列第一,是山东省的5.9倍;北京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名列第一,是山东的35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12省市中排名第12,表明环保投资较少。另外每十万居民拥有专利数和研究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排名第9和10,说明要加强科技投入;另外,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和每十万居民拥有医疗机构数等排名12和11,说明增加教育投资十分必要。

正如山东省制定的“十五”规划所指出,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山东传统的优势正在弱化,新优势相对匮乏,亟需塑造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主体产业为市场饱和的传统产业,经济竞争力在沿海省份中明显不占优势,在全国专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中等档次。同时,科技教育、市场化程度、政府效率、法治环境、社会信用、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以及人们的观念素质等软硬环境亦不适应提高竞争力的要求。

可以看出,山东的竞争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除了上面所提的几个方面,过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影响了山东人的闯劲和进取意识。

战略取向与组合——陆上山东,空中山东,海上山东,网上山东

一个大省的发展在于其战略的选择是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选择。就山东来说,根据环境、人力资源现状,或许选择“陆上山东”、“空中山东”、“海上山东”和“网上山东”四大战略并举的模式更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陆上山东——基于发达的公路、铁路设施,加大与兄弟省份成分的经济合作,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充分发挥山东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和新兴工业城市的带动作用,释放电子工业、机电、煤炭等工业和山东现代农业的能量。

空中山东——有选择地优先发展胶东地区几个新兴城市,将其目标定位为类似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已有很好的基础,进一步朝国际化城市发展,随着中国北方环渤海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会在华北成为又一个东亚明珠。

海上山东——立足青岛等优良港口城市, 发展海洋和生物产业。21世纪是海洋世纪。山东应抓住机遇发展东部城市的海洋产业和生物产业,力争发展成为中国耕海牧洋的首选基地带。

网上山东——信息产业是当今最具经济活力的产业,也是一个省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立足山东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打造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金桥网络,应是增强山东整个经济竞争力的重拳。而目前山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首次成为山东第一大产业。

四大战略的实施,根本的在人才。而目前山东还没有一所在国内类似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可以培养高水平理工技术人才的名牌大学。没有一所名牌大学做智力支撑,应是实施四大战略的根本制约。

中国地图上,山东地图的形状就象一只振翅出海的雄鹰。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山东,在未来的10年里,蓬勃发展,扬帆出海。

勤劳的山东人, 你们准备好了吗

江苏的优势

五年前,对大多数人来说,“现代服务业”还是一个陌生词汇。去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的召开,使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的鸿篇巨制全面破题。

如今,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以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双轮效应”初展魅力

【镜头实录】如今,在苏州与上海接壤处,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初见雏形。按照规划,这个面积50平方公里的商务城被分为4个功能区:启动区,是商务城的金融、办公、综合服务、企业总部等的聚集区;配套区,重点发展商注酒店、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物流区,规划面积4300亩;控制区,规划面积2.3万亩,作为今后5—10年商贸发展的预留区域。目前,国际商务中心已吸引2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项目进驻,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初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功能。

昆山花桥只是我省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京河西CBD、连云港等另外两个国际商务中心也已初具规模。连云港商务中心的会展、港口服务等功能在逐步发挥。苏州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中心、南京龙潭物流基地、无锡东方国际轻纺城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无锡工业设计园、苏州科技园、南京软件园等服务业集聚区运作良好。这一切,都成为我拾双轮驱动”效应的生动注解。

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新战略带来了新变化。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536.2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创12年来的新高,服务业占GDP比重3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一个以工业化提供增长动力,以城市化拓展就业空间,以市场化注入发展活力,以国际化提升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增强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正在构建。

“加减乘除”的呼唤

【镜头实录】这是发生在无锡工业设计园里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家企业要为英国客户开发一种新型电动车踏脚,经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打样生产,花了3万多元,结果却被对方判为“不合格”。而当他们将任务委托给一家设计公司后,只用三天时间、花了4000元就完成设计,而且样品寄往英国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到了上亿元订单。在这里,100多家设计及自主研发类企业不断制造“灵感反应堆”,将一个个实用创意奉献给社会:“简易停车装置”使汽车可以紧密停放、取车又很方便,解决了停车难问题;“高速公路防雾装置”,让大雾天笼罩下的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产业格局急剧变化,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东移,中国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世界加工厂”,到2010年,江苏省全球制造业比重预计将达到2%左右。但值得关注的是,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出现零增长,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制造业发展必须取得新突破。

抓研发,重设计,争取生产销售更多话语权,是我省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少生产企业主动将服务业和生产制造剥离,走专业化道路,加大研发投入。全省单是外资研发机构就超过了80家。

通过“加减乘除”,调整工业结构,是我省加快产业升级的现实路径。“加法”,就是加快改造提升江苏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发挥近期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减法”,就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高危产业。“乘法”,就是加快实施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产业“双倍增”计划,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除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

推进江苏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型工业化呼唤现代服务业的匹配。积极倡导自主研发、大力发展包括工业设计、物流、营销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是江苏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将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服务业在促进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服务业“反作用”制造业

【镜头实录】由张家港保税区孵化而出的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每天现货价格已成为左右全国化工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作为应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生的一种现代服务业形态,这个化工市场随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化工产业链集聚效应的放大而迅速成长,目前,市场办公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入驻的中外企业538家,通过和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相关网站联网,建立化工品口岸信息平台,每天发布纽约、伦敦交易所石化产品成交价和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的产品价格走势。商品包括原油、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二醇等几十个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品交易市常今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将达250亿元,工商税收超过1亿元。2005年,交易市场被中国化工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化工交易市潮第一名。

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全球经济发展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正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80—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了近400%;2003年,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20%,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

我省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经济国际化提升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优势产业的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匹配。反过来,现代服务业给制造业的发展又拓展了空间。测算表明,只要把现有工业生产物流成本降低10%,全省工业企业就可以新增利润300亿元。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产品交易市场,从丝绸服装到纺织面料,从五金建材到居家用品,从玩具到眼镜……已在更大范围内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还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很多已成长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龙头。部分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开始探索全国生产、全球采购、江苏集散的路子,有效放大了江苏的产业优势。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省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反作用力必将更加显着。我们期待一个以发展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和培育产品交易市尝做大做优软件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应用工商设计平台、发展科技创新投资服务体系、发展全面小康性消费服务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全面形成。

⑼ 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省,是哪三个,有你的家乡吗

GDP总量:1广东、2江苏、3山东、4浙江;

人均GDP:1江苏、2福建、3浙江、4广东;

税收净上缴:1广东、2江苏、3浙江、4山东;

人均个税缴纳:1浙江、2广东、3江苏、4福建;

公共预算收入:1广东、2浙江、3江苏、4山东;

人均可支配收入:1浙江、2江苏、3广东、4福建;

另外广东和浙江比江苏还多一个隐藏优势,那就是互联网和软件产业,因为互联网和软件业对GDP贡献比很低,即便是阿里、腾讯这些世界级巨头,每年的GDP贡献都赶不上江苏一个大型钢铁厂,所以江苏GDP高确实跟制造业占比大有很大关系。广东制造业虽然也很庞大,但占比远低于江苏,反倒是互联和金融这些GDP贡献比较低的行业却远比江苏发达,摊低了GDP却贡献了更多税收,所以广东和浙江的富豪以及驰名品牌远多于江苏是有原因的。当然江苏发展的均衡性也是值得广东和浙江去学习的。

⑽ 山东与江苏谁的经济实力最强谁的发展潜力更大

江苏苏南一块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整体低是因为苏北地区经济较苏南落后较多。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江苏省位处长江三角洲,既是长江的入海口,又十分靠近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科技实力都远远强于山东,仅凭数据来看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而且就山东省来说,人口较多,也是一个较大的农民工输出地,你说,如果当地发展非常好的话,会有那么多农民工出来打工挣钱吗。你见过几个农民工是来自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啊。如果哪天苏北的经济能和苏南抗衡了,那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就绝对会成为中国第一。

阅读全文

与山东江苏哪个工业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岩十院路工业区里有什么公司 浏览:395
奥迪a3二手保养怎么样 浏览:828
奥迪q5夜间如何关闭全部车灯 浏览:209
新能源汽车买什么好 浏览:905
汽车上怎么躺比较舒服 浏览:640
中华小宝马是什么车 浏览:776
国庆汽车哪里买最好 浏览:964
宝马冬天穿什么 浏览:967
肇东到松原的汽车在哪里坐 浏览:419
奔驰梅赛德斯三叉星辉多少钱 浏览:111
工业印油用什么能擦掉 浏览:872
工业类大专有哪些专业 浏览:19
污物工业废水的数值是什么 浏览:952
宝马车要预热多久 浏览:355
宝马到宁波港到湖州需要多久 浏览:681
汽车外表去污和抛光哪个价钱高 浏览:979
18款奔驰v后窗玻璃怎么打开 浏览:105
永州奥迪改装升级店哪里好 浏览:272
奔驰空调压力多少bar正常 浏览:746
汽车小机器人红了是什么情况 浏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