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广谱杀菌剂有哪些

工业广谱杀菌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08 04:59:21

❶ 杀菌剂 抑菌剂有那些

杀菌剂主要分为农业杀菌剂和工业杀菌剂两种,杀菌剂别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杀微生物剂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主要分为农业杀菌剂和工业杀菌剂两种。

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藻剂等亚类。

按照杀菌机理可分为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两大类。氧化性杀菌剂通常为强氧化剂,主要通过与细菌体内代谢酶发生氧化作用而达到杀菌目的。

(1)工业广谱杀菌剂有哪些扩展阅读:

农药说明书都有推荐使用浓度,但最好还是根据当地植保技术部门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使用浓度进行施用。

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当降低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其次,使用杀菌剂时还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次数,掌握好喷药时期的关键是掌握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或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作物病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喷施杀菌剂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杀菌剂的喷洒都是在病害发生的初期进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温天气,稻瘟病发展快,应立即喷药。

❷ 广谱性杀菌剂有哪些

常见的广谱杀菌剂有很多。
三唑酮又称粉锈宁、百理通,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广谱性杀菌剂,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熏蒸等作用。三唑酮的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对锈病及白粉病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如苹桧锈病、毛白杨锈病、菊花锈病、薹草锈病、玫瑰锈病、草坪锈病、黄栌白粉病、月季白粉病、菊花白粉病、海棠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常春藤白粉病等均可防治。

如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常用浓度为3000-4000倍;如用20%的三唑酮乳油喷雾,常用浓度为2000倍。此外,三唑酮对花卉的叶枯病、褐斑病、叶斑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百菌清为一种非内吸性的低毒、广谱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它主要是通过破坏植物表面细菌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命力,来防止致病真菌侵染。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因此具有较长的药效期,一般为10天。但它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根系被吸收,故喷雾应均匀、周到。

通常用75%的广谱杀菌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喷雾,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杨树黑斑病、菊花褐斑病、牡丹褐斑病、橡皮树炭疽病、君子兰炭疽病、樱花褐斑穿孔病等。使用时要注意,百菌清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刺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溶菌灵为近期研制的新型药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具有内吸及特殊杀菌机理的广谱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病前及初期用药,植物叶面迅速吸收溶菌灵,产生保护作用;发病后用药,溶菌灵能将真菌细胞角质膜溶化,干扰其正常代谢,从而控制病情,防止病害继续蔓延。用50%的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喷雾,可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月季黑斑病、月季枯枝病、菊花枯萎病、香石竹灰霉病、仙客来灰霉病、苏铁叶枯病、唐菖蒲枯萎病、草坪白粉病、草坪钱斑病、草坪褐斑病等。

消菌灵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杀菌剂。它可在植物表面及植物体内释放次溴酸,杀灭真菌、细菌,防止致病菌侵入植物体内,阻止病害继续蔓延;释放次漠酸后的母体可形成三嗪二酮,对病毒有防治作用。因此,消菌灵不仅能预防和杀灭细菌,还具有强烈的杀灭病毒的能力。另外,由于生产原料是尿素、钾盐,所以它还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用50%的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喷雾,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月季枯枝病、月季灰霉病、月季根癌病、郁金香疫病、百合叶枯病、菊花花叶病、一串红花叶病、草坪褐斑病、草坪钱斑病、草坪茎腐病以及多种根腐病、茎腐病等。

❸ 杀菌剂有哪些

1.代森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吸潮性强,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热和碱性物质易分解。代森锌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许多病菌有较强触杀作用,但对已入侵到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小,应用时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

毒性

低毒。但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80%、6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叶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绵疫病、褐纹病;辣椒炭疽病、疮痂病;莴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圆葱紫斑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黑痣病等。在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

(2)果树病害:苹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点病、炭疽病、锈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叶病;桃缩叶病、穿孔病、锈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喷药1次,一般喷3~4次。

(3)烟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胫病、赤星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花卉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药剂混用;药剂应贮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锰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高温或潮湿即分解。代森锰锌是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铜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对敏感的人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70%、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炭疽病、轮纹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黄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蓝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萝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葱、圆葱锈病、霜霉病;葱、韭菜灰霉病;瓜类、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隔10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铃疫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湿性粉剂0.5千克,对水15千克,拌棉种100千克,能获得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麦类条斑病、叶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参叶斑病,苹果炭疽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宜与碱性农药或含铜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时,要将药剂袋口封严。

3.福美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原药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可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遇酸易分解。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还可做为忌避剂,施于果树。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拌种:大、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0.5千克拌种。花叶菜、甘蓝、莴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25千克拌种。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8千克拌种。黄瓜、葱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3~0.4千克拌种。

(2)土壤处理:番茄、瓜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烟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性粉剂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克,再加细干土15千克混匀,播种时用药土下垫上覆。

(3)叶面喷雾: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苹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药1次,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药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称:浸种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浅黄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二甲基酰胺,微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室温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该药为非内吸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种传病害。

毒性

高毒。对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剂型

1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线虫病:以2500~5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2)水稻恶苗病、大麦条纹病:以5000~8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注意事项

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较高,使用中应注意个人防护。

5.百菌清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浅黄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强碱性介质中分解。百菌清是1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杀菌作用很小。常规用量下,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高。

剂型

75%可湿性粉剂,45%、10%、2.5%烟剂,5%粉尘。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茄子绵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用7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萝卜黑斑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日光温室和大棚可使用烟雾剂或喷粉,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克或5%粉尘剂1千克,傍晚盖棚后,点燃熏烟或喷粉,翌日早上放风。

(2)果树病害:苹果树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叶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桃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麦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花生锈病、叶斑病,豆类锈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对鱼类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6.敌磺钠

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质与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棕色粉末。极易吸潮。可溶于水及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易光解。敌磺钠属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是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剂型

95%、75%可溶性粉剂,55%膏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220克,拌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500克,拌种。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500~800克,拌种。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150~370克,拌种。

(2)土壤处理:烟草黑胫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350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在移栽时和起垄培土前,将药土撒在烟苗基部周围,并立即覆土。温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4.2克对20倍细土,混匀配成药土,均匀撒施。

(3)其他施药方法:西瓜、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绵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184~368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烂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921克,对水喷雾或泼浇。

注意事项

药液应随用随配,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施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药后要覆土;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钙、铜制剂和抗生素剂混用。

7.三环唑

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对水介质和光照较稳定。三环唑属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剂型

75%、2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叶瘟:用75%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千克,均匀浇于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时后播种,或用2~3克对水0.5千克,均匀浇于(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时后播种。将拔起的秧苗晾干水后整株秧苗或秧叶部分置于75%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药液中浸蘸,取出后堆置半小时后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喷雾,隔10~14天喷第二次。

注意事项

本剂治疗效果较差,应在病菌浸染前喷药;最后1次施药应在收获前21天,喷药次数不应超过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称:粉锈宁、百理通。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碱性介质中稳定。三唑酮属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

毒性

低毒。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家蚕、天敌和有益生物无害。

剂型

25%、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麦类白粉病,对常发田或易发田,在拔节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雾。在晚发田或偶发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50~100千克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麦类锈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75~100千克喷雾,如有感染时喷第二次药。在病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60~80克。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2)拌种:麦类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种。

(3)土壤处理:温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持效期可达2个月以上。

注意事项

用作种子处理时,有时可能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后期生长和产量;安全间隔期为20天。

9.丙环唑

其他名称:敌力托。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油为黄色粘滞液体。水中溶解度为110ml/L,易溶于有机溶剂。丙环唑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病害无效。

毒性

低毒。

剂型

25%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根腐病、颖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2)大麦病害: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

(3)水稻病害:水稻恶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

(4)花生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护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31天。

注意事项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10.叶枯净

其他名称:5-氧吩嗪、杀枯净、惠农精。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金黄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苯。叶枯净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专用杀菌剂,主要影响病菌在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对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药效消失,病菌又复原。

毒性

低毒。

剂型

1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叶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大田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每次喷50~70千克药液,喷药间隔2~3天,喷2~3次。

注意事项

水稻秧苗和抽穗扬花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必须掌握好浓度。重复喷药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均匀喷药;本剂属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操作规程施药。

11.异菌脲

其他名称:扑海因。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甲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不稳定。异菌脲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镰刀菌属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剂型

2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黄瓜、菜豆、莴苣、葱头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喷雾。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间隔期15天。

(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春梢生长初期发病时开始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10~15天后喷第二次,新梢生长期再喷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135克,对水75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葡萄上施药,以开花和幼果期为好;本药剂安全间隔期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称:速保利。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白色颗粒,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除碱性物质外,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烯唑醇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向上传导作用。对病菌具有抑制、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毒性

中等毒。

剂型

12.5%可湿性粉剂,2%拌种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5天喷第二次。小麦黑穗病可采用拌种法防治,每100千克种子用2%拌种剂200~250克,拌种时先用少量水将种子湿润,然后加入药粉并充分拌匀。

(2)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加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均匀拌种。

(3)果树病害: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在初发病时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3~4次。

注意事项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品应存放在阴暗处。

13.多菌灵

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多菌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剂型

50%、25%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对水于小麦扬花期喷雾,可防治麦类赤霉病。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喷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对水65千克喷雾,可防治瓜类白粉病。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盖斑点病、软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蚕豆赤斑病等。25%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可防治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及多种花卉的白粉病。

(2)拌种: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4千克,拌种100千克。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千克,拌花生种50千克。

(3)浸种: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2.5千克,浸棉种12.5千克,浸24小时,其间需不断上下翻搅。甘薯黑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千克,浸薯块5分钟。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制剂混用;水稻收获前30天、小麦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14.稻瘟灵

其他名称:富士一号、IPT。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结晶,略有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光、温度稳定。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稻瘟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与枝梗内,从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菌丝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家禽安全。

剂型

30%、40%乳油,4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叶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稻瘟,在水稻刚抽穗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在正常用量下,对鱼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注意不要在养鱼水田中使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2~3天;收获前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称:速克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易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几乎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属接触型保护性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喷雾,轻病田在盛花期喷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喷1次。

(2)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3~50克,对水喷雾,共喷1~2次,间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发病前用5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温室、大棚用10%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项

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不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和有机磷农药混用;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要长时间放置。

16.萎锈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米色结晶。溶于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烷。萎锈灵属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对鸟类低毒。

剂型

2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麦类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种。高粱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谷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种或闷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种。

(2)叶面喷雾:麦类锈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17.三乙磷酸铝

其他名称: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属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可双向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较安全。

剂型

40%、80%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黄瓜、球茎甘蓝、莴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天,共喷3~4次。

(2)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病害初发生时喷药,间隔7~10天,共喷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共喷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烂铃,油梨根腐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得于强酸、强碱性药物混用;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18.稻瘟净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或棕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能溶于水,易

❹ 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哪些

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

无机杀菌剂(硫磺、硫酸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有机杀菌剂(有机硫类、有机磷类、有机锡类、氨基甲酸酯类、苯并咪唑类、三唑类、杂环类)生物杀菌剂(多氧清(多抗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链霉素)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杀菌剂分类
2、按作用方式或机制可分为:

保护剂(波尔多液、百菌清、代森锰锌)

治疗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三唑酮、腈菌唑、霜脲氰)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杀菌剂分类
3、按使用方法可分为:

土壤处理剂(五氯硝基苯)

叶面喷洒剂(三唑酮、多菌灵、代森锰锌)

种子处理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

❺ 杀菌剂有哪些

目前登记用于生物杀菌剂的有真菌、细菌、抗生素及植物源杀菌剂。

❻ 常见的几种杀菌剂及其特性

一、波尔多液 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配制时,先各用一半的水化开硫酸铜和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倒入生石灰溶液中,并用棍棒搅拌均匀即可。配成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的胶体悬浮液,呈碱性,粘着力强,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有效期可维持半个月左右。波尔多液不耐贮存,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忌碱农药混用。可防治黑斑病、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

二、石硫合剂 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配制时,先将水放锅中煮开,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后,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的2份硫磺粉,边加边搅拌,加毕用大火烧沸1小时左右,等

药液呈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滤去沉渣,即为石硫合剂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须稀释,休眠期喷洒可用波美3-5度,生长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释液。能
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穿孔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还可防治粉虱,叶螨,介壳虫等害虫。

三、百菌清 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四、多菌灵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一般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种和土壤消毒,拌种时,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2-3/1000。

五、托布津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锌 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硫杀菌剂,呈淡黄色,稍有臭味,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极易分解,常用65%的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立枯病等,不能与碱性或含有铜,汞的药剂混用。

七、退菌特 是一种有机砷,有机磷混合杀菌剂,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温及潮湿的环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锈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来特 是一种广谱性的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不溶于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药效期长,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铵 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病。

十、链霉素 为白色粉末,一般用100-200毫克每升浓度喷雾,灌根或注射,防治细菌性病害,霜霉病等。

❼ 常见农药杀菌剂品种,区别你有哪些了解呢

常见的杀菌剂应该都知道,比如百菌清、多菌灵、霜霉威等杀菌剂,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它们是杀菌的,但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比如百菌清和多菌灵的区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杀菌效果,杀菌效果的持续时间,哪个强?




对于内吸剂,即药剂能被作物吸收进入体内而不失效,能引起植物体内的病菌,这种药剂也叫化学处理剂,一般用于植物的发病,但多数内吸剂也有触杀作用。多菌灵就属于这一类。对于消毒剂,它是将消毒剂沉积在植物表面与病原体接触时杀灭或抑制细菌,这类药剂或不能被植物吸收或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分解无效,对植物内部的细菌不产生作用。百菌清就是其中之一。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施用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细菌无法感染。




这类杀菌剂对气传病原体特别有效,如用波尔多液对各种作物的霜霉病;处理植物种子或幼苗可防治种传病害的感染,如三唑酮拌种可防治谷物烟病;多菌灵浸泡甘薯幼苗可防治苗期病害;福美双和多菌灵的土壤处理可防治各种作物的土传病害,如猫眼病和立枯病。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❽ 菌类常用灭菌药剂有哪些

(一)甲醛 又名福尔马林。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标准福尔马林含甲醛37%~41%,有强酸性反应,能与水或酒精以各种比例相混合。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0.1%~0.25%的甲醛溶液,在6~12小时内能杀灭细菌、芽孢及病毒。其杀菌机理为凝固蛋白质,还原氨基酸,属广谱性杀菌剂。性稳定,耐贮存,受有机物影响小。常用于接种时对空气进行熏蒸消毒或对环境喷洒消毒。也用于物体表面灭菌。此外,用1∶9的水稀释液,可作为浸制食用菌标本的固定剂和防腐剂。存放后如有白色沉淀出现,可加数滴硫酸溶解。它对人的皮肤、眼睛刺激性很强,使用时要注意防护。可喷洒25%氨水,用量为甲醛的3/4,10~30分钟后可消除甲醛残余气味。

(二)高锰酸钾 俗名灰锰氧。分子式:KMnO4。暗紫色晶状体,有金属光泽,性稳定,耐贮藏。易溶于水,呈紫红色溶液,其水溶液在酸碱条件下都不稳定,也易为醇类、亚铁盐、磺化物等分解。高锰酸钾是强氧化杀菌剂,240℃分解放氧。

在灰树花生产中,常用0.1%~0.2%的溶液,对床架、器皿、用具和皮肤表面灭菌。因是强氧化剂,其水溶液在酸碱条件下很不稳定,要随配随用。0.01%~0.1%浓度的溶液作用10~30分钟,可杀灭微生物营养体。5%溶液作用24小时,可杀灭细菌芽孢。其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氧化,并使酶失活,导致菌体和芽孢死亡。温度升高可加强杀菌作用,有机物可降低杀菌效果,碘化物和还原剂对其有拮抗作用。本品与福尔马林混合进行熏蒸灭菌,可产生甲醛气体。本品具有腐蚀性,勿以湿手取药。

(三)酒精 化学名称乙醇。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使用优点是作用较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基本无毒;缺点是有效浓度高,不能杀伤细菌芽孢,仅对细菌营养体、病毒与真菌孢子有杀伤作用。60%~70%溶液作用5分钟可杀死细菌营养体,对细菌孢子则需作用30~60分钟。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脱水变性,干扰微生物新陈代谢,抑制其迅速繁殖并有溶菌作用。消毒用酒精配制成70%溶液,浓度低消毒时间长;浓度高可使菌体表面蛋白质脱水凝固而形成保护层,反而妨碍其向深度渗透,降低杀菌作用。配制方法是,量取95%酒精75毫升,加20毫升冷开水即可。一般用于菌瓶试管外表、接种工具及皮肤消毒。

(四)新洁尔灭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杀菌剂。含季铵盐5%。化学名称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分子式:C22H38NBr。为淡黄色胶状体,具有芳香气味,极苦。易溶于水,溶液澄清,呈碱性反应,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耐光,耐热,无挥发性,可长期贮存。高稀释度时能抑菌,高浓度则可杀菌。

杀菌机理是吸附于菌体表面,改变细胞壁的透性。还能降低表面张力,促使物体表面的油脂被乳化而兼起清洁作用。对人体无刺激性,对器械也无腐蚀性,是一种无毒的杀菌剂。在灰树花生产中,常用0.25%的水溶液对双手和器皿揩抹消毒,但有效期时间短,应随配随用。

(五)气雾消毒盒 商品为灰色粉剂。采用国际DCC-NA为主剂,辅以国内烟熏供热剂为载体,利用烟雾的热力及其无孔不入的特性,对接种箱、接种室、发菌室、栽培房等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在室温18℃、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对各种杂菌及病毒均有杀灭作用。本品易燃,使用时点火即产生气雾,含有氯味,对金属有腐蚀性。

(六)硫磺 杀菌剂和杀螨剂,黄色固体,在115℃下熔化成黄色易流动的液体。在160℃下变黑、变黏、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可被水缓慢溶解。除矿油外,可与大多数农药混用。可加工成粉剂,为防止因静电而结球,常加入10%的惰性物质;也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或微粒胶体悬浮剂。在灰树花生产中,常用于接种室、发菌室和菇房等空间熏蒸消毒。无内吸活性。杀菌机理:硫磺粉燃烧后产生SO2,其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附着于菌体细胞,能夺取细胞中的氧,菌体细胞因脱氧而死亡。为此,熏蒸时一定要将培养室喷湿。

(七)升汞 重金属盐型杀菌剂。化学名称为氯化汞。分子式:HgCL2。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和其他重金属盐类一样,对细菌具毒性,杀菌力特强。

杀菌机理是重金属离子带阳电,容易和带阴电的菌体蛋自相吸附,使其变性或沉淀。如汞能与细菌蛋白中的-SH基相结合,使某些以-SH为必要基团的酶类失去活性,而使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严重影响。在灰树花生产中,常用于分离材料的表面灭菌,一般是用0.1%~0.2%浓度的溶液对材料作揩擦或浸泡。

(八)多菌灵 又称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广谱内吸性氨基甲酸酯类杀真菌剂。化学名称:N-(苯鮩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分子式:C9H9O2N3。纯品为白色晶状粉末,工业品为棕色粉末。溶点306℃。对人、畜低毒。小鼠LD50(LD50为致死中量,即杀死50%试验动物所需要的药量)大于5000毫克/千克。残效期10天左右。

多菌灵的杀菌机理干扰菌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对子囊菌类中的某些病原菌以及大部分半知菌类的病原菌有防治效果,对藻状菌类效果较差。市售主要剂型有25%和50%可湿性粉剂,还有40%乳剂。配成0.25%浓度的水溶液进行喷雾,可以防治木霉、轮枝孢霉、疣孢霉及部分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在灰树花生料栽培中,配成0.1%~0.2%的水溶液用于拌料,对防治木霉、链孢霉等多种霉菌污染有较好效果。但不能与铜制剂混用。且对木耳、银耳、猴头菌等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九)苯菌灵 广谱内吸性杂环类杀菌剂。商品为苯莱特,又名苯拉特等。化学名称:甲基-1-(丁基氨基甲酸)-2-苯并脒唑氨基酸酯。分子式:C14H18N4O3。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290℃,微有刺激性臭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等有机溶剂。干燥状态下稳定,在水溶液中可水解生成苯并脒唑氨基甲酸甲酯。对金属无腐蚀性。工业品纯度97%~99%。对多种真菌性病害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但是对子囊菌中的链格孢属、多数藻状菌及担子菌无效。常用作灰树花病害的防治剂。它的毒性较低,大鼠口服LD50大于10000毫克/千克。加工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常稀释为800~1000倍液在菇棚喷雾。

(十)百菌清 有机氯保护性广谱杀菌剂。化学名称:四氯间苯二腈,也称2,4,5,6-四氯-1,3-二氰基苯。分子式:C8CL4N2,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难溶于水,能溶于丙酮、二甲苯等有机溶液。工业品纯度98%,淡黄色、稍有刺激性气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对碱、酸水溶液及紫外线也稳定,无腐蚀性。对人、畜毒性低。大鼠口服LD50大于10000毫克/千克。对皮肤和黏膜有轻微刺激。加工剂型为75%可湿性粉剂。稀释600~800倍喷洒菇床及菇(耳)木,可防治木霉等。在发病初期喷1次,以后每隔7~10天再喷1次。注意眼睛、皮肤防护,避免与石硫合剂混用。

阅读全文

与工业广谱杀菌剂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岩十院路工业区里有什么公司 浏览:395
奥迪a3二手保养怎么样 浏览:830
奥迪q5夜间如何关闭全部车灯 浏览:210
新能源汽车买什么好 浏览:906
汽车上怎么躺比较舒服 浏览:640
中华小宝马是什么车 浏览:777
国庆汽车哪里买最好 浏览:966
宝马冬天穿什么 浏览:967
肇东到松原的汽车在哪里坐 浏览:419
奔驰梅赛德斯三叉星辉多少钱 浏览:111
工业印油用什么能擦掉 浏览:872
工业类大专有哪些专业 浏览:22
污物工业废水的数值是什么 浏览:954
宝马车要预热多久 浏览:357
宝马到宁波港到湖州需要多久 浏览:683
汽车外表去污和抛光哪个价钱高 浏览:979
18款奔驰v后窗玻璃怎么打开 浏览:105
永州奥迪改装升级店哪里好 浏览:272
奔驰空调压力多少bar正常 浏览:746
汽车小机器人红了是什么情况 浏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