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建国来四大老工业基地是什么
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又有国家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不高等。
2、京津唐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有政策扶持。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1)哈尔滨历史有哪些工业扩展阅读:
沪宁杭工业基地依托上海市这个解放前的经济中心,长期左右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九十年代,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上海浦东地区迅速发展,带动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
沪宁杭工业基地地处我国中部,濒临黄海、东海,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航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带动东部地区,长江流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所以,在中国市场上有这么句话,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直至今日,长三角地区也散发着巨大的活力。
2. 哈尔滨都有哪些历史遗迹
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兴起的城市,在兴起缘由有些类似上海,都是因大量的外籍人士,以及便利的交通,作为一个东西方交流的口岸城市,但又有自身独特的风情。
哈尔滨在民国年间作为一个国际性商端口城市,大量的西方人士在此定居,留下了大量西式建筑。
日本军部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动物实验、生化武器研究生产等战争犯罪活动。1936年开始在哈尔滨平房建立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基地。
这一段罪恶的历史,始作俑者却百般逃避。日军在这里做着惨无人道的冻伤、鼠疫等各类实验。其中最让人感到无力恐怖的实验,是一名731军官说的话,“人冻伤之后,最快的治愈方法就是在37摄氏度的温水下浸泡,直到消退为止。”
3. 哈尔滨工业介绍
2008年,哈尔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0.2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7.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00.4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40.7%和51.8%。三次产业结构为13.6∶37.6∶4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012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亿元,比上年增长7%。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亿公斤,达105.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8.1%,创历史新高。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大项目建设成效显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3.1%。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2%,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增幅创1994年以来新高。全年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38个,共完成投资493.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8%。
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1 %,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610.8万平方米,增长7.2%;竣工面积467.3万平方米,下降33.1%;商品房销售面积586.1万平方米,下降21.7%。
消费品市场较为繁荣利用外资规模扩大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75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47个,成交额482亿元;超10亿元的11个,成交额363亿元。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6.4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21.6%。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7.5亿美元,增长11.0%;进口总值19.0亿美元,增长33.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2个,合同外资金额4.4亿美元;直接使用外资金额5.4亿美元,增长22.3%。
4. 哈尔滨有哪些比较好的工业
1、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2、哈尔滨轴承厂 3、哈尔滨汽轮机厂 4、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 5、哈药1-6厂、总厂 6、世一堂制药厂 7、秋林公司 8、哈尔滨电机厂 9、哈尔滨啤酒厂 10、哈尔滨亚麻厂 11、哈尔滨锅炉厂 。。。。。。
5. 东北地区的老重工业基地有哪些
辽宁省:
1、沈阳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风动工具厂
2、抚顺市:抚顺西露天矿、抚顺铝厂、抚顺胜利矿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龙)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阜新电站
吉林省: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厂
黑龙江:
1、哈尔滨: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
2、其他:鹤岗东山1号立井、鹤岗兴安台洗煤厂、鸡西城子河洗煤厂
(5)哈尔滨历史有哪些工业扩展阅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服务业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有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3、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辽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着进展,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改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5、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边和主要城市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提高。
6. 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清朝建立后,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
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哈尔滨历史有哪些工业扩展阅读: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尔滨文庙、极乐寺与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辉。
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温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至-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3-5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 10℃左右。6-8月份为夏季,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 ~ 20℃,最高气温达38℃。
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9-11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
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12-次年2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15℃ ~ -30℃,最低气温曾达 -52.3℃。
7. 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历史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原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地处北国名城哈尔滨,创建于 1952 年,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军民结合型骨干企业。现有职工 6000 余人,占地面积 240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 3 亿元。
公司已通过 ISO - 9001 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同时具有自营出口权。公司现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500 多人,营销人员 100 多人。我公司产品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专用车产品上有:中德、中韩合作的建成通用储运设备制造公司 ,中南合资的哈尔滨建萨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司设有专用车研究发展中心,有着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民品生产还有建成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哈尔滨市建成工业公司。
经过近 40 年的民用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已经形成三大系列民用主产品,涉及焊接、冲压、机加、化工等 20 多学科工种,在同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改装汽车的厂家。产品包括:轻质燃油运油罐车、加油罐车、液态食品运输车、爆破器材运输车、厢式车、散装物料运输车、水泥搅拌车、啤酒车、冷藏车、酒精车、沥青车、豆油车、洒水车、吸污车、垃圾车、军用指挥方舱车等。半挂车有:低栏半挂运输车、鹅颈低平板半挂车、轿车运输半挂车等。底盘采用各类国产和进口底盘,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不同规格产品。我公司改装车产品均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
我公司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愿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优良服务,竭诚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哈市,洽谈业务,同时领略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异域风情。
8. 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地名来源于女真语“阿勒锦”“哈喇宾”“哈喇宾忒”,汉译为光荣、荣誉、名誉等含义。据《金史·本纪卷二》。 近年来,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必经之地。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关于哈尔滨地名由来至今史学界上存在几种争论: 1.天鹅论: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2.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3.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4.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5.“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似乎无从考证。 6.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7.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8.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9.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端口,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8]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48.3万人。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8.96万人。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4.24万人。
9. 哈尔滨的历史谁知道哈尔滨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地处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也是东北部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积56579平方公里,人口455.79万,其中市区人口247.72万,现辖7个区、12个县乡市
哈尔滨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证实,早在两万两千多年前,哈尔滨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哈尔滨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三千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尔滨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十九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从一个古老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居民以汉族为主,还居住着满、回、蒙古、韩鲜等多个民族。19世纪末在现在的哈尔滨地区范围已分布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这一地区的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并为以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在全国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
哈尔滨市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轻工、纺织、医药、食品、汽车、冶金、电子、建材、化工等行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哈尔滨电站集团、飞机制造公司、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工量集团、亚麻集团等是全国同行业中的重点企业,哈尔滨电机有限公司、汽轮机有限公司、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火电站设备,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quot;动力之乡",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生产的Y-12通用飞机首家获得国际认证,精密仪器、仪表、电缆、电线、绝缘材料、继电保护装置等产品。在数量和技术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哈尔滨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它既是一座历史名城,又是一座金融名城,早在本世纪十年代末,金融业已在哈尔滨兴起,改革开放后,哈尔滨金融业迅速发展,到199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已达99家。
1998年松花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及武警官兵的全力支持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战,取得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
哈尔滨——黑龙江天鹅项下的明珠,闻名的冰雪之都,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哈尔滨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最近在哈尔滨,一个关于这座城市历史纪年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李士良提出,哈尔滨城史应该以女真族在阿城建都为纪元,距现在是890年。而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兴盛则认为,哈尔滨城史应该以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行政机构即设治为纪元,那么哈尔滨的历史应该是100年。哈尔滨到底是古老还是年轻,是890年100年?
哈尔滨890年历史之说
哈尔滨其实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890年的悠远历史。
金朝1115至1234年间的都城——今阿城市白城地区
时间可以追朔到公元1115年,那时在北方的女真族已日益强大,并开始逐鹿中原。1月1日,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现今哈尔滨东南约25公里的阿城市白城地区,建国定都。史称金代上京会宁府。他的继承人金太宗吴乞买开始大规模兴建宫殿。到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迁往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2004年北京举行建都850周年就是以此为建都历史的起点。
上京会宁府以今天哈尔滨地区的阿什河中、下游为统治中心,是大金帝国的第一个京师都城,大金国初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今天的哈尔滨在当时则成为金上京的京畿之地。又由于哈尔滨地近阿什河与松花江的交汇点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则成为金上京北部近畿的门户。而且当时的哈尔滨是金上京地区水陆交通最为繁忙地区。
史料记载,金代之后,哈尔滨又经历了元明清三朝,在这阶段,哈尔滨城史经历了文化衰落、停滞和再复兴时期。清末,“哈尔滨”已有村屯数十个,人烟稠密,商品经济发达。后人解说哈尔滨的名称叫“阿勒锦”,还有人说是“天鹅”。但是不管是“阿勒锦说”、还是“天鹅说”,均源于金代的女真语,这也说明早在800多年前,哈尔滨的地名已载入史册。
截至1985年,哈尔滨已发现金代居住址和墓葬址达百余处,城址八处。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哈尔滨市新香坊金代墓群的发掘和近年来被誉为“塞北马王堆”的金代齐国王墓的出土,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惊和关注。
李士良认为,城市的历史纪元,它的上限一般是应从该地最早建城镇的年代开始算起的。城市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多是从城镇形成过程中选择最早一个或有文献或有文物可证的最能显示建城意义的时间,作为起算建城历史的纪元。
以上可以说是哈尔滨有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特别是金代的历史文化的佐证。因此,哈尔滨距今应该有890年的历史。
哈尔滨100年历史之说
原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国家级专家、现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李兴盛认为,2005年10月31日,适值由我国中央政府在没有外国干涉下批准设立的哈尔滨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机构哈尔滨关道设治一百周年,他建议应该将该日作为哈尔滨市设治百周年庆典之日。他认为到2005年哈尔滨的城史纪元应该为100年。
他认为每一座城市,不论是否建有城垣,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纪元,即诞生之日。当然,这种历史纪元,有的已被后人确认而列入庆典,有的因文献失载,记载混乱或存有争议等原因未被后人公认而有待于将来论定确认。确定城市历史纪元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建城之日为准,另一种是以设治之日为准,即以最早由中央政府自主批准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之日为该地之历史纪元。前一种标准,对于曾经建有城垣的城市来讲,自然是首选的方式,但它对于从未建有城垣的城市来讲却不适用,因此又产生了后者。不过,事物是复杂的,曾经建有城垣的城市,并不完全采用前一种标准,也有以设治为准的。可见一个城市的确定城市历史纪元的标准虽然主要有建城与设治两种,但相对来讲,往往以设治为准。
2001年6月哈尔滨关道衙门遗存被世人发现:1905年10月5日,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再次会同奏请添设哈尔滨关道,并奏请以候补知府杜学瀛试署道台之职。10月31日,得到清廷批准。1906年5月11日哈尔滨关道正式启用。杜学瀛上任后,在今道外区北十八、十九道街傅家甸四家子择地开工建立官署。
李兴盛这样认为,1905年10月31日,是当时中国中央政府在没有外国干涉下批准设立的哈尔滨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机构哈尔滨关道设治,也就是哈尔滨市的历史纪元。2005年该日应该作为哈尔滨百周年庆典之日。
关于哈尔滨年轻还是古老的话题,两位学者提出各自的学说,他们也都介绍说,哈尔滨市城市历史纪元,除了金源说、设治说外,还有1898年6月9日的兴工修建或1903年7月14日的竣工之日的中东铁路说,另有1905年12月22日哈尔滨市开端口说等不同观点。
10. 哈尔滨有什么重点企业、工业
进入全国重点企业行列的哈尔滨市企业有7户:1.哈尔滨轴承集团2.黑龙江省龙海集团3.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4.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5.哈尔滨医药集团6.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7.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