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场上有哪些主流的工业机器人品牌
全球工业机器人知名品牌有:日本-发那科(FANUC)、德国-库卡(KUKARoboterGmbh)、日本-那智(NACHI)不二越、日本-川崎机器人、瑞典-ABBRobotics机器人、瑞士-史陶比尔(Staubli)、意大利-柯马(COMAU)、日本-爱普生(DENSOEPSON)机器人、中国-新松(SIASUN)机器人。
发那科(FANUC)——日本
FANUC(发那科)是日本一家专门研究数控系统的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目前占据全球70%的数控系统市场份额。
该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
库卡(KUKARoboterGmbh)——德国
库卡(KUKA)是世界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顶尖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业。
KUKA在全球拥有20多个子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销售和服务中心。共产品最通用的应用范围包括工厂焊接、操作、码垛、包装、加工或其他自动化作业。
那智(NACHI)不二越——日本
那智不二越公司总部在日本,公司成立于1928年,除了做精密机械、刀具、轴承、油压机等外,机器人部分也是其重点产品。
该公司专业做大型的搬运机器人、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的专用机器人,以及精密机器配套的机器人和机械手臂等,应用领域包括航天工业,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加工等。
目前,那智不二越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占该公司全球售额的15%。
川崎机器人——日本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100%投资,并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川崎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售后服务(保养、维护、维修等)、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
川崎机器人在物流生产线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产品,尤其以码垛搬运等机器人种类繁多。
ABBRobotics机器人——瑞典
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由两个历史均达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其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的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精加工、包装和码垛等不同作业环节。
史陶比尔(Staubli)——瑞士
史陶比尔集团制造生产精密机械电子产品,包括纺织机械、工业接头和工业机器人。该公司已开发出系列齐全的机器人,包括SCARA四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应用于注塑、喷涂、净室、机床等环境的特殊机器人,以及控制器和软件等。
针对塑料工业,史陶比尔专门开发了系列机械手臂,并配备相应的VAlPlast塑料工业应用软件,完全实现了注塑机的辅助操作。
柯马(COMAU)——意大利
柯马(COMAU)是一家隶属于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企业,成立于1976年,为众多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车身焊装,动力总成,工程设计,机器人和维修服务。
早在1978年,柯马便率先研发并制造了第一台机器人,并以不断创新的技术,成为机器人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的佼佼者。其研发出的全系列机器人产品,负载范围最小可至6公斤,最大可达800公斤。
爱普生(DENSOEPSON)机器人——日本
爱普生机器人(机械手)源于1982年精工手表的组装线,2009年10月,该公司在中国成立服务中心和营销总部,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爱普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地区推广的产品,主要以4轴工业机器人(机械手)、6轴工业机器人(机械手)为主,同时提供业内通用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附件。
安川电机(YaskawaElectricCo.)——日本
安川电机自1977年研制出第一台全电动工业机器人以来,已有28年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历史,旗下拥有Motoman美国、瑞典、德国以及SyneticsSolutions美国公司等子公司。
该公司至今共生产13万多台机器人,最近2年生产的机器人达3万多台,超过其他的机器人制造公司。
其核心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晶片传输机器人等。
新松(SIASUN)机器人——中国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技术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及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呈产业群组化发展。
该公司现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激光自动化装备和洁净机器人。
Ⅱ 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比较知名常用的有哪些
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比较知名的有:
1、ABB机器人-瑞典
2、库卡(KUKA)- 德国
3、发那科(FANUC)-日本
4、安川(Yaskawa)-日本
5、川崎机器人-日本
6、那智不二越(NACHI)-日本
7、史陶比尔(Staubli)-瑞士
8、柯马(COMAU)-意大利
9、爱普生(DENSO EPSON)-日本
10、新松(SIASUN)机器人-中国
国内用ABB和KUKA的挺多的;当然日本的也有,主要是价格非常便宜。国产的,新松机器人是上市公司,在国产机器人队列里,是做得最大的。
Ⅲ 工业机器人常见的品牌和型号有哪些
移动机器人(AGV)
移动机器人(AGV)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类型,它由计算机控制,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它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纺织、卷烟、医疗、食品、造纸等行业的柔性搬运、传输等功能,也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柔性加工系统、柔性装配系统(以AGV作为活动装配平台);同时可在车站、机场、邮局的物品分捡中作为运输工具。
国际物流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之一,而移动机器人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是用现代物流技术配合、支撑、改造、提升传统生产线,实现点对点自动存取的高架箱储、作业和搬运相结合,实现精细化、柔性化、信息化,缩短物流流程,降低物料损耗,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建设投资等的高新技术和装备。
点焊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空间大、运动速度快和负荷能力强等特点,焊接质量明显优于人工焊接,大大提高了点焊作业的生产率。
点焊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整车的焊接工作,生产过程由各大汽车主机厂负责完成。国际工业机器人企业凭借与各大汽车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向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各类点焊机器人单元产品并以焊接机器人与整车生产线配套形式进入中国,在该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焊接生产线要求焊钳一体化,重量越来越大,165公斤点焊机器人是当前汽车焊接中最常用的一种机器人。2008年9月,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完成国内首台165公斤级点焊机器人,并成功应用于奇瑞汽车焊接车间。2009年9月,经过优化和性能提升的第二台机器人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该机器人整体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外同类机器人水平。
弧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各类汽车零部件的焊接生产。在该领域,国际大型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主要以向成套装备供应商提供单元产品为主。
关键技术包括:
(1)弧焊机器人系统优化集成技术:弧焊机器人采用交流伺服驱动技术以及高精度、高刚性的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器,具有良好的低速稳定性和高速动态响应,并可实现免维护功能。
(2)协调控制技术:控制多机器人及变位机协调运动,既能保持焊枪和工件的相对姿态以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又能避免焊枪和工件的碰撞。
(3)精确焊缝轨迹跟踪技术:结合激光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离线工作方式的优点,采用激光传感器实现焊接过程中的焊缝跟踪,提升焊接机器人对复杂工件进行焊接的柔性和适应性,结合视觉传感器离线观察获得焊缝跟踪的残余偏差,基于偏差统计获得补偿数据并进行机器人运动轨迹的修正,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焊接质量。
激光加工机器人
激光加工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激光加工中,通过高精度工业机器人实现更加柔性的激光加工作业。本系统通过示教盒进行在线操作,也可通过离线方式进行编程。该系统通过对加工工件的自动检测,产生加工件的模型,继而生成加工曲线,也可以利用CAD数据直接加工。可用于工件的激光表面处理、打孔、焊接和模具修复等。
关键技术包括:
(1)激光加工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技术:采用大范围框架式本体结构,在增大作业范围的同时,保证机器人精度;
(2)机器人系统的误差补偿技术:针对一体化加工机器人工作空间大,精度高等要求,并结合其结构特点,采取非模型方法与基于模型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机器人补偿方法,完成了几何参数误差和非几何参数误差的补偿。
(3)高精度机器人检测技术:将三坐标测量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机器人高精度在线测量。
(4)激光加工机器人专用语言实现技术:根据激光加工及机器人作业特点,完成激光加工机器人专用语言。
(5)网络通讯和离线编程技术:具有串口、CAN等网络通讯功能,实现对机器人生产线的监控和管理;并实现上位机对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控制。
真空机器人
真空机器人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中,实现晶圆在真空腔室内的传输。真空机械手难进口、受限制、用量大、通用性强,其成为制约了半导体装备整机的研发进度和整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部件。而且国外对中国买家严加审查,归属于禁运产品目录,真空机械手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设备整机装备制造的“卡脖子”问题。直驱型真空机器人技术属于原始创新技术。
关键技术包括:
(1)真空机器人新构型设计技术:通过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避开国际专利,设计新构型满足真空机器人对刚度和伸缩比的要求;
(2)大间隙真空直驱电机技术:涉及大间隙真空直接驱动电机和高洁净直驱电机开展电机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电机材料表面处理、低速大转矩控制、小型多轴驱动器等方面。
(3)真空环境下的多轴精密轴系的设计。采用轴在轴中的设计方法,减小轴之间的不同心以及惯量不对称的问题。
(4)动态轨迹修正技术:通过传感器信息和机器人运动信息的融合,检测出晶圆与手指之间基准位置之间的偏移,通过动态修正运动轨迹,保证机器人准确地将晶圆从真空腔室中的一个工位传送到另一个工位。
(5)符合SEMI标准的真空机器人语言:根据真空机器人搬运要求、机器人作业特点及SEMI标准,完成真空机器人专用语言。
(6)可靠性系统工程技术:在IC制造中,设备故障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根据半导体设备对MCBF的高要求,对各个部件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评价和控制,提高机械手各个部件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机械手满足IC制造的高要求。
洁净机器人
洁净机器人是一种在洁净环境中使用的工业机器人。随着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很多现代工业产品生产都要求在洁净环境进行,洁净机器人是洁净环境下生产需要的关键设备。
关键技术包括:
(1)洁净润滑技术:通过采用负压抑尘结构和非挥发性润滑脂,实现对环境无颗粒污染,满足洁净要求。
(2)高速平稳控制技术:通过轨迹优化和提高关节伺服性能,实现洁净搬运的平稳性。
(3)控制器的小型化技术:根据洁净室建造和运营成本高,通过控制器小型化技术减小洁净机器人的占用空间。
(4)晶圆检测技术:通过光学传感器,能够通过机器人的扫描,获得卡匣中晶圆有无缺片、倾斜等信息。
Ⅳ 说明FANUC LR Mate200iD系列工业机器人Mate控制柜的作用
属于高性能的达到IP69K密封结构R-30iB Mate控制装置。
即使是在漂浮着粉尘或油雾的环境中也可以放心地使用。在实际作业中LR Mate 200iD系列由于采用了连接多台机器人进行协调作业的ROBOT LINK功能。
能够根据工件的外形来调整抓取位置和角度的SOFTFLOAT功能,能够灵敏地检测出机器人和周围设备的碰撞、从而可以把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
Ⅳ 发那科机器人由哪几个主要部分构成有没有谁知道的
这个发那科机器人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以东莞元一自动化他们的产品来举例吧,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操控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体系、机械结构体系、感受体系、机器人一环境交互体系、人机交互体系、操控体系六个子体系口。具体你可以到官网看下 。
Ⅵ 工业机器人哪家强
工业机器人最强强的有FANUC(发那科),ABB,KUKA,是最强的工业机器人品牌,型号用途多样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最先进的。
Ⅶ 常用的工业机器人类型有哪些
工业机器人种类介绍
1、搬运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是可以进行自动化搬运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早的搬运机器人出现在1960年的美国,Versatran和Unimate两种机器人首次用于搬运作业。搬运作业是指用一种设备握持工件,是指从一个加工位置移到另一个加工位置。
2、码垛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是从事码垛的工业机器人,将已装入容器的物体,按一定排列码放在托盘、栈板(木质、塑胶)上,进行自动堆码,可堆码多层,然后推出,便于叉车运至仓库储存。码垛机器人可以集成在任何生产线中,为生产现场提供智能化、机器人化、网络化,可以实现啤酒、饮料和食品行业多种多样作业的码垛物流
3、焊接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机器人术语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Manipulator),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4、喷涂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又叫喷漆机器人(spraypaintingrobot),是可进行自动喷漆或喷涂其他涂料的工业机器人,1969年由挪威Trallfa公司(后并入ABB集团)发明。喷漆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计算机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液压驱动的喷漆机器人还包括液压油源,如油泵、油箱和电机等。
Ⅷ 说明FANUC LR Mate 200iD系列工业机器人Mate控制柜的作用
主要完全成对工业机器人的供电以及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控制。它的作用是帮助控制柜中的热量散出。
Ⅸ 1、简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特点
瑞士ABB机器人,算法最好,但价格略贵。ABB强调的是机器人本身的整体性,以其六轴机器人来说,单轴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六轴一起联合运作的精准度是很高的。对于机器人自身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运动控制系统,而ABB的核心优势就是运动控制。可以说,ABB的机器人算法是四大家族品牌中最好的,有全面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德国KUKA机器人(库卡),重负载机器人做的更好,操作简单,但故障率较高。相比较ABB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的返修率是较高的。在它主要优势在于它的二次开发做的好,操作简单、上手快。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在120KG以上的机器人中,库卡和ABB的市场占有量居多,而在重载的400KG和600KG的机器人中,库卡的销量是最多的。
日本发那科机器人(FANUC)则是精度非常高,但过载不行。发那科在精度上的优势,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部分机械零部件和精密设备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发那科在机器人的稳定性上,做得不够好,在满负载运行的过程中,当速度达到80%的时候,发那科机器人就会报警,所以发那科机器人的过载能力并不是很好。发那科的优势在于轻负载、高精度的应用场合。
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呢,稳定性好,但精度略差。安川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最大化,安川的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可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说是四大家族品牌中价格最低,性价比较高的。
Ⅹ 工业机器人有哪些品牌
发那科(FANUC)——日本
FANUC(发那科)是日本一家专门研究数控系统的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目前占据全球70%的数控系统市场份额。
该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1.35吨,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
2.
库卡(KUKARoboterGmbh)——德国
库卡(KUKA)是世界工业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领域的顶尖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业。
KUKA在全球拥有20多个子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销售和服务中心。共产品最通用的应用范围包括工厂焊接、操作、码垛、包装、加工或其他自动化作业。
3.
那智(NACHI)不二越——日本
那智不二越公司总部在日本,公司成立于1928年,除了做精密机械、刀具、轴承、油压机等外,机器人部分也是其重点产品。
该公司专业做大型的搬运机器人、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涂胶机器人、高温等恶劣环境中的专用机器人,以及精密机器配套的机器人和机械手臂等,应用领域包括航天工业,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加工等。
目前,那智不二越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占该公司全球售额的15%。
4.
川崎机器人——日本
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是由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100%投资,并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主要负责川崎重工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售后服务(保养、维护、维修等)、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
川崎机器人在物流生产线上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器人产品,尤其以码垛搬运等机器人种类繁多。
5.
ABBRobotics机器人——瑞典
ABB集团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由两个历史均达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
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其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计算机和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的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精加工、包装和码垛等不同作业环节。
6.
史陶比尔(Staubli)——瑞士
史陶比尔集团制造生产精密机械电子产品,包括纺织机械、工业接头和工业机器人。该公司已开发出系列齐全的机器人,包括SCARA四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应用于注塑、喷涂、净室、机床等环境的特殊机器人,以及控制器和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