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c4钛合金价格是多少
价格要更具你的规格来定,规格不同 价格不等 常规的话一般在150-350之间
2. 主要哪些场所需要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
√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随着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激剧增加,目前主要采用空气燃烧的方式人类的生活垃圾,每天通过燃烧垃圾产生的大量含 VOC有毒废气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如采用PSA技术从空气富集氧气(氧纯度可达到93%)替代空气处理城市垃圾,则大大降低了有毒废气的排放量。
工业废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我国主要工业废气,包括燃料燃烧废气和生产工艺废气。我国废气治理的重点是:燃料燃烧(主要是燃煤)废气、生产工艺废气,以及汽车尾气。
燃料燃烧废气
作为一次能源的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特别是不完全燃烧将导致由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的产生,引起大气污染问题,以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z为严重。我国使用的能源燃料中,以固体燃料煤占的比例z大。天然气加工厂回收可液化的组分并在去除硫化氢后方可使用。燃烧天然气一般过量空气率范围为10%~15%,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硫氧化物。
工业生产源
煤炭工业源 :煤炭加工主要有洙煤、炼焦及煤的转化等,在这些加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向大气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主要有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及无机物。
天然气的处理过程:从高压油井来的天然气通常经过井边的油气分离器去除轻凝结物和水。天然气中常含有天然气油、丁烷和丙烷,因此要经天然气处理装置回收这些可液化的成分方能使用。
钢铁工业:钢铁工业主要由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以及其他辅助工序(例如废料的处理和运输等)所组成。各生产工序都不同程度地排放污染物。排入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尘、S02、CO、N0x、氟化物和氯化物等。
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通常指除铁(有时也除铬和锰)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重有色金属在火法冶炼中产生的有害物以重金属烟尘和SO2为主,也伴有汞、镉、铅、砷等极毒物质。生产轻金属铝时,污染物以氟化物和沥青烟为主;生产镁和钛、锆、铪时,排放的污染物以氯气和金属氯化物为主。
建材工业: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其中用量z大z普遍的当属砂石、石灰、水泥、沥青混凝土、砖和玻璃等。它们的主要排放物为粉尘。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其中产量大、应用广的主要化学工业有无机酸、无机碱、化肥等工业。其排放的污染物,由原料,加工工艺,生产环境等方面决定。
化工废气的来源
各种化工产品在每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并排出废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副反应和反应进行不完全所产生的废气。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不同,有一个转化率的问题。原料不ke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这样就形成了废料。一般情况下,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经常还伴随着一些不希望产生的副反应,副反应的产物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则因数量不大、成分复杂,无回收价值,因而作为废料排出。
产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搬运、破碎、筛分及包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
生产技术路线及设备陈旧落后,造成反应不完全,生产过程不稳定,从而产生不合格的产品或造成物料的跑、冒、滴、漏;
开停车或因操作失误、指挥不当、管理不善造成废气的排放;
化工生产中排放的某些气体,在光或雨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也能产生有害气体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3. 压裂用有机锆交联剂
与传统的水基压裂液稠化剂胍胶相比,合成聚合物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与有机金属交联剂交联具有延缓交联的作用,形成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粘弹性能较优且成本低。因此,HPAM与有机金属交联剂交联形成的压裂液将成为水基压裂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氧氯化锆、柠檬酸、乙酸及三乙醇胺为原料,制备了柠檬酸有机锆交联剂和乙酸有机锆交联剂。将制得的有机锆交联剂与聚合物KY-5S溶液交联形成聚合物冻胶,并对不同冻胶的粘度和延迟交联时间进行考察,最终选择性能较优的乙酸有机锆交联剂调制压裂液。将乙酸有机锆交联剂和压裂液添加剂加入到聚合物KY-5S溶液中形成压裂液,并对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粘弹性能、剪切变稀性能、静态滤失性能、破胶性能、携砂性能及岩心伤害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对聚合物冻胶的交联时间、冻胶粘度及交联现象等探讨,进而对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以柠檬酸和三乙醇胺为配体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较优条件为:氧氯化锆的量为5wt%,柠檬酸和三乙醇胺质量浓度分别为2wt%和5wt%,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7,反应时间为5h。以乙酸和三乙醇胺为配体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较优条件为:氧氯化锆的量为5wt%,乙酸和三乙醇胺质量浓度分别为2wt%和3wt%,反应温度为75℃,pH值为7,反应时间为5h。以聚合物KY-5S为稠化剂,以柠檬酸有机锆和乙酸有机锆作为交联剂,探究制得聚合物冻胶性能,比较发现乙酸有机锆交联剂交联时间较优,约为10min,形成交联冻胶粘度也越大。最终选择聚合物KY-5S浓度为0.3wt%溶液,聚交比为60的乙酸有机锆交联剂及压裂液助剂配制压裂液,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压裂液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剪切速率为170s-1下,在140℃下剪切2h后,压裂液粘度保持在100mPa.s以上;在温度为20℃下,在剪切应力为O.1Pa,频率f的变化范围为10-0.1Hz,测得较优条件下压裂液的弹性模量最小为11.6Pa,粘性模量最小为8.54Pa;在温度为90℃下,当破胶剂加量为0.01wt%时,破胶时间最长为3h,破胶液粘度最大为4.05mPa.s,破胶液对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约为13%;在温度为25℃时,在剪切速率为0-170s-1变化范围内,压裂液的粘度保持在200 mPa-s以上,以上性能与“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367-2008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要求相符。
4. 化学工业发展史上值得骄傲的事
自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的化学加工化学加工在形成工业之前的历史,可以从18世纪中叶追溯到远古时期,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就有了残陶片。公元前50世纪左右仰韶文化时,已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等出现(见彩图)。在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文物中,有同一时期的木胎碗,外涂朱红色生漆。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遗址中有漆器破片。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漆器工艺已十分精美。公元前20世纪,夏禹以酒为饮料并用于祭祀。公元前25世纪,埃及用染色物包裹干尸。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用冶炼之铜、铁制作武器、耕具、炊具、餐具、乐器、货币等。盐,早供食用,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已设有掌盐政之官。公元前7~前6世纪,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肥皂。公元1世纪中国东汉时,造纸工艺已相当完善。化学工业发展史
化学工业发展史
化学工业发展史
化学工业发展史
化学工业发展史
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中国由于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对医药进行研究。于秦汉时期完成的最早的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载录了动、植、矿物药品365种。16世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前药物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此外,7~9世纪已有关于黑火药三种成分混炼法的记载,并且在宋初时火药已作为军用。欧洲自3世纪起迷信炼金术,直至15世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15~17世纪为制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虽未形成工业,但它导致化学品制备方法的发展,为18世纪中叶化学工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早期的化学工业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化学工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正在形成,高分子化工处于萌芽时期。
无机化工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是在18世纪40年代于英国建立的铅室法硫酸厂。先以硫磺为原料,后以黄铁矿为原料,产品主要用以制硝酸、盐酸及药物,当时产量不大。在产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它和玻璃、肥皂等工业都大量用碱,而植物碱和天然碱供不应求。1791年N.吕布兰在法国科学院悬赏之下,获取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建厂,制得纯碱,并且带动硫酸(原料之一)工业的发展;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用以制盐酸、氯气、漂白粉等为产业界所急需的物质,纯碱又可苛化为烧碱,把原料和副产品都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当时化工企业的创举;用于吸收氯化氢的填充装置,煅烧原料和半成品的旋转炉,以及浓缩、结晶、过滤等用的设备,逐渐运用于其他化工企业,为化工单元操作打下了基础。吕布兰法于20世纪初逐步被索尔维法(见纯碱)取代。19世纪末叶出现电解食盐的氯碱工业。这样,整个化学工业的基础──酸、碱的生产已初具规模。
有机化工纺织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天然染料便不能满足需要;随着钢铁工业、炼焦工业的发展,副产的煤焦油需要利用。化学家们以有机化学的成就把煤焦油分离为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菲等芳烃。1856年,英国人W.H.珀金由苯胺合成苯胺紫染料,后经过剖析确定天然茜素的结构为二羟基蒽醌,便以煤焦油中的蒽为原料,经过氧化、取代、水解、重排等反应,仿制了与天然茜素完全相同的产物。同样,制药工业、香料工业也相继合成与天然产物相同的化学品,品种日益增多。1867年,瑞典人A.B.诺贝尔发明代那迈特炸药(见工业炸药),大量用于采掘和军工。
当时有机化学品生产还有另一支柱,即乙炔化工。于1895年建立以煤与石灰石为原料,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碳化钙)的第一个工厂,电石再经水解发生乙炔,以此为起点生产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机原料。20世纪中叶石油化工发展后,电石耗能太高,大部分原有乙炔系列产品,改由乙烯为原料进行生产。
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受热发粘,受冷变硬。1839年美国C.固特异用硫磺及橡胶助剂加热天然橡胶,使其交联成弹性体,应用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用途甚广,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时期。1869年,美国J.W.海厄特用樟脑增塑硝酸纤维素制成赛璐珞塑料,很有使用价值。1891年H.B.夏尔多内在法国贝桑松建成第一个硝酸纤维素人造丝厂。1909年,美国L.H.贝克兰制成酚醛树脂,俗称电木粉,为第一个热固性树脂,广泛用于电器绝缘材料。
这些萌芽产品,在品种、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上述基础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在建立起石油化工以后,都获得很大发展。
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至战后的60~70年代,这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一些主要领域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合成氨和石油化工得到了发展,高分子化工进行了开发,精细化工逐渐兴起。这个时期之初,英国G.E.戴维斯和美国的A.D.利特尔等人提出单元操作的概念,奠定了化学工程的基础。它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装置规模,或产品产量都增长很快。
合成氨工业20世纪初期异军突起,F.哈伯用物理化学的反应平衡理论,提出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的催化方法,以及原料气与产品分离后,经补充再循环的设想,C.博施进一步解决了设备问题。因而使德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立第一个由氨生产硝酸的工厂,以应战争之需。合成氨原用焦炭为原料,40年代以后改为石油或天然气,使化学工业与石油工业两大部门更密切地联系起来,合理地利用原料和能量。
石油化工1920年美国用丙烯生产异丙醇,这是大规模发展石油化工的开端。1939年美国标准油公司开发了临氢催化重整过程,这成为芳烃的重要来源。1941年美国建成第一套以炼厂气为原料用管式炉裂解制乙烯的装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化工产品市场不断扩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价有机化工原料,同时由于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甚至不产石油的地区,如西欧、日本等也以原油为原料,发展石油化工。同一原料或同一产品,各化工企业却有不同的工艺路线或不同催化剂。由于基本有机原料及高分子材料单体都以石油化工为原料,所以人们以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有机化工的标志。80年代,90%以上的有机化工产品,来自石油化工。例如氯乙烯、丙烯腈等,过去以电石乙炔为原料,这时改用氧氯化法以乙烯生产氯乙烯,用丙烯氨氧化(见氨化氧化)法以丙烯生产丙烯腈。1951年,以天然气为原料,用蒸汽转化法得到一氧化碳及氢,使碳一化学得到重视,目前用于生产氨、甲醇,个别地区用费托合成生产汽油。
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在战时用于军事,战后转为民用,获得极大的发展,成为新的材料工业。作为战略物质的天然橡胶产于热带,受阻于海运,各国皆研究合成橡胶。1937年德国法本公司开发丁苯橡胶获得成功。以后各国又陆续开发了顺丁、丁基、氯丁、丁腈、异戊、乙丙等多种合成橡胶,各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合成纤维方面,1937年美国 W.H.卡罗瑟斯成功地合成尼龙 66(见聚酰胺),用熔融法纺丝,因其有较好的强度,用作降落伞及轮胎用帘子线。以后涤纶、维尼纶、腈纶等陆续投产,也因为有石油化工为其原料保证,逐渐占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大部分市场。塑料方面,继酚醛树脂后,又生产了脲醛树脂、醇酸树脂等热固性树脂。30年代后,热塑性树脂品种不断出现,如聚氯乙烯迄今仍为塑料中的大品种,聚苯乙烯为当时优异的绝缘材料,1939年高压聚乙烯用于海底电缆及雷达,低压聚乙烯、等规聚丙烯的开发成功,为民用塑料开辟广泛的用途,这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为高分子化工所作出的一个极大贡献。这一时期还出现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如有机硅树脂、氟树脂,其中聚四氟乙烯有塑料王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工程塑料也陆续用于汽车工业,还作为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并逐渐成为塑料的大品种。
精细化工在染料方面,发明了活性染料,使染料与纤维以化学键相结合。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需要新型染料,如用于涤纶的分散染料,用于腈纶的阳离子染料,用于涤棉混纺的活性分散染料。此外,还有用于激光、液晶、显微技术等特殊染料。在农药方面,40年代瑞士P.H.米勒发明第一个有机氯农药滴滴涕之后,又开发一系列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后者具有胃杀、触杀、内吸等特殊作用。嗣后则要求高效低毒或无残毒的农药,如仿生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60年代,杀菌剂、除草剂发展极快,出现了一些性能很好的品种,如吡啶类除草剂、苯并咪唑杀菌剂等。此外,还有抗生素农药(见农用抗生素),如中国1976年研制成的井冈霉素用于抗水稻纹枯病。医药方面,在1910年法国P.埃尔利希制成606砷制剂(根治梅素的特效药)后,又在结构上改进制成914,30年代的磺胺药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等都是从结构上改进,发挥出特效作用。1928年,英国A.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辟了抗菌素药物的新领域。以后研究成功治疗生理上疾病的药物,如治心血管病、精神病等的药物,以及避孕药。此外,还有一些专用诊断药物问世。涂料工业摆脱天然油漆的传统,改用合成树脂,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以适应汽车工业等高级涂饰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丁苯胶乳制成水性涂料,成为建筑涂料的大品种。采用高压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电泳涂装、阴极电沉积涂装、光固化等新技术(见涂料施工),可节省劳力和材料,并从而发展了相应的涂料品种。
现代化学工业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化学工业各企业间竞争激烈,一方面由于对反应过程的深入了解,可以使一些传统的基本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以降低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了精细化工、超纯物质、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规模大型化1963年,美国凯洛格公司设计建设第一套日产540t(即600sh.t)合成氨单系列装置,是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的标志。从70年代起,合成氨单系列生产能力已发展到日产 900~1350t,80 年代出现了日产1800~2700t合成氨的设计,其吨氨总能量消耗大幅度下降。乙烯单系列生产规模,从50年代年产50kt发展到70年代年产100~300kt,80年代初新建的乙烯装置最大生产能力达年产 680kt。由于冶金工业提供了耐高温的管材,因之毫秒裂解炉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了烯烃收率,降低了能耗。其他化工生产装置如硫酸、烧碱、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均向大型化发展。这样,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促进了安全、环保的预测和防护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用化学品6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工业迅速发展,所需电子计算机的器件材料和信息记录材料得到发展。60年代以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产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80年代周期表中Ⅲ~V族的二元化合物已用于电子器件。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气态源如磷化氢 (PH3)等日趋重要。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备过程中,需用多种超纯气体,其杂质含量小于1ppm,对水分及尘埃含量也有严格要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另一种基材为光刻胶,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其集成度和成品率。此外,对基质材料、密封材料、焊剂等也有严格要求。1963年,荷兰菲利浦公司研制盒式录音磁带成功后,日益普及。它不仅用于音频记录、视频记录等,更重要的是用于计算器作为外存储器及内存储器,有磁带、磁盘、磁鼓、磁泡、磁卡等多种类型。光导纤维为重要的信息材料,不仅用于光纤通信,且在工业上、医疗上作为内窥镜材料。
高性能合成材料60年代已开始用聚酰胺(俗称尼龙)、聚缩醛类(如聚甲醛)、聚碳酸酯,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ABS树脂)等为结构材料。它们具有高强度、耐冲击、耐磨、抗化学腐蚀、耐热性好、电性能优良等特点,并且自重轻、易成型,广泛用于汽车、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等方面。60年代以后,又出现聚砜、聚酯、聚苯醚、聚苯硫醚等。尤其是聚酰亚胺为耐高温、耐高真空、自润滑材料,可用于航天器。其纤维可做航天服以抗辐射。聚苯并噻唑和聚苯并咪唑为耐高温树脂,耐热性高,可作烧蚀材料,用于火箭。共聚、共混和复合使结构材料改性,例如多元醇预聚物与己内酰胺经催化反应注射成型,为尼龙聚醚嵌段共聚物,具有高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用于农业和建筑机械。另一种是以纤维增强树脂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所用树脂主要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所用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或碳纤维(常用丙烯腈基或沥青基)。这些复合材料比重轻、比强高、韧性好,特别适用于航天、航空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结构件,以代替金属,节省能量。有机硅树脂和含氟材料也发展迅速,由于它们具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能、优良电性能、耐老化、耐辐射,广泛用于电子与电器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又由于它们具有生理相容性,可作人造器官和生物医疗器材。
能源材料和节能材料50年代原子能工业开始发展,要求化工企业生产重水、吸收中子材料和传热材料以满足需要。航天事业需要高能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由胶粘剂、增塑剂、氧化剂和添加剂所组成。液体高能燃料有液氢、煤油、偏二甲肼、无水肼等,氧化剂有液氧、发烟硝酸、四氧化二氮。这些产品都有严格的性能要求,已形成一个专门的生产行业。为了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1960年美国试制成可以实用的醋酸纤维素膜,以淡化海水、处理工业污水,以后又扩展用于医药、食品工业。但这种膜易于生物降解,也易水解,使用寿命短。1970年,开发了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它能够抗生物降解,但不能抗游离氯。1977年,改进后的反渗透复合膜用于海水淡化,每立方米淡水仅耗电23.7~28.4MJ。此外,还开发了电渗析和超过滤用膜等。聚砜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用于合成氨尾气的氢氮分离及其他多种气体分离。这种膜分离技术比其他工业分离方法可以节能。精细陶瓷以其硬度见长,用作切削工具。197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及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以β-氮化硅 (β-Si3N4)为燃汽透平的结构材料,运行温度曾高达1370℃,提高功效,节省燃料,减少污染,为良好的节能材料,但经10年试验,仍存在不少问题,尚须进一步改进。现主要用作陶瓷发动机、透平叶片、导电陶瓷、人造骨等。陶瓷的主要物系有氧化物系,如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等,和非氧化物系,如碳化物(SiC)、氮化物(BN)、氮化硅(Si3N4)等。80年代,为改进陶瓷的脆性,又在开发硅碳纤维增强陶瓷。
专用化学品得到进一步发展,它以很少的用量增进或赋予另一产品以特定功能,获得很高的使用价值。例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塑料和橡胶助剂,皮革、造纸、油田等专用化学品,以及胶粘剂、防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催化剂等。以催化剂而言,由于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等现代化仪器的发展,有助于了解催化机理,因而制备成各种专用催化剂,标志催化剂进入了新阶段。
5. 青岛有做碳酸钡的吗
青岛这边么,我听我朋友说到过一个叫天尧实业的厂家,他家以电子/精细陶瓷和热喷涂粉体材料为核心,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崇尚科研与精致生产。他家主要的产品有氧化锆; 氢氧化锆; 醋酸锆; 钇稳定氧化锆; 磷酸锆; 硝酸锆等,而碳酸钡就是其中之一。要找专业的厂家的话,这家就很不错哦。
6. 工业香蕉水有什么用途
工业香蕉水是碱碘量法滴定的重要标准,可作为荧光指示剂和络合指示剂。工业香蕉水在橡胶工业常被用来作为防焦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等。工业香蕉水用作配合指示剂、配合掩蔽剂,钛、锆、钨等化学离子的显色剂及防腐剂。
1、工业香蕉水是碱碘量法滴定的重要标准,可作为荧光指示剂和络合指示剂。
2、工业香蕉水在橡胶工业常被用来作为防焦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等。
3、工业香蕉水用作配合指示剂、配合掩蔽剂,钛、锆、钨等化学离子的显色剂及防腐剂。
4、水杨酸中工业香蕉水作为添加剂,可用作电镀或化学镀的络合剂。
香蕉水,又名天那水、梨油等,是一种由多种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因有乙酸戊酯或乙酸异戊酯的香蕉味而得名。
其主要成分有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醋酸异戊酯等,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
7. 商标注册类别怎么选,精细到家的解说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基于尼斯分类第十一版
【含《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以外可接受商品服务项目名称】
有字数限制没办法继续提供了,还想继续了解的话请以后联系,希望可以帮到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2017
商品
第一类
用于工业、科学、摄影、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化学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树脂;未加工塑料物质;肥料;灭火用合成物;淬火和焊接用制剂;保存食品用化学品;鞣料;工业用粘合剂。
【注释】
第一类主要包括用于工业、科学和农业的化学制品,包括用于制造属于其他类别的产品的化学制品。
本类尤其包括:
——堆肥;
——非食品防腐盐;
——某些特定的食品工业用添加剂(查阅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分类表)。
本类尤其不包括:
——未加工的天然树脂(第二类);
——医学科学用化学制品(第五类);
——杀真菌剂、除莠剂和消灭有害动物制剂(第五类);
——文具用或家用粘合剂(第十六类);
——食品用防腐盐(第三十类);
——褥草(腐殖土的覆盖物)(第三十一类)。
0101 工业气体,单质
(一)氨*010061,无水氨010066,氩010082,氮010092,一氧化二氮010093,一氧化二氮010093,氯气010183,氟010302,焊接用保护气体010326,工业用固态气体010328,干冰(二氧化碳)010333,氦010344,氢010359,氪010372,氖010401,氧010413,氡010457,氙010551
※液体二氧化硫C010001,三氧化硫C010002,液体二氧化碳C010003
(二)碱土金属010039,锑010074,砷010084,砹010086,钡010101,铋010125,碳010148,镥010153,铈010161,铯010163,镝010250,铒010276,铕010287,化学用硫华010299,工业用石墨010305,钆010318,镓010321,钬010345,化学用碘010365,工业用碘010368,镧010375,锂010379,汞010387,准金属010390,钕010400,磷010430,钾010447,镨010449,铼010463,铷010466,钐010470,钪010473,硒010479,硅010483,钠010485,硫磺010493,锶010498,锝010516,碲010517,铽010519,稀土010526,铊010532,铥010534,镱010552,钇010553,碱金属010560,化学用溴010585
※钙C010004,工业硅C010005,结晶硅C010006,海绵钯C010007
注:1.本类似群各部分之间商品不类似;
2. 氨,无水氨与0102第(二)部分工业用挥发碱(氨水),工业用氨水(挥发性碱)类似,与第九版及以前版本工业用挥发碱(氨),工业用氨(挥发性碱),工业用挥发性碱(氨水)交叉检索;
3.碱土金属与0601镁类似。
新增非规范:光气(碳酰氯)0101,硼0101,液态氯0101,游泳池用氯气0101
0102 用于工业、科学、农业、园艺、林业的工业化工原料
注:本类似群各部分之间商品不类似;每部分内的商品根据功能、用途确定类似商品。
(一)酸*010014,盐酸溶液010058,亚砷酸010085,硝酸010095,工业用硼酸010135,碳酸010150,盐酸010185,铬酸010191,氢氟酸010304,碘酸010367,无机酸010396,过硫酸010425,磷酸010433,磺酸010501,亚硫酸010502,硫酸010503,钨酸010541
※蓄电池硫酸C010008,氯磺酸C010009,铬酸酐C010010,钼酸C010011
注:本部分为无机酸。
(二)碱010037,苛性碱010038,氢氧化铝010048,碱(化学制剂)010106,工业用苛性碱010489,工业用苛性钠010490,工业用挥发碱(氨水)010558,工业用氨水(挥发性碱)010558
※氢氧化钾C010012,碳酸氢钠C010013,氢氧化锶C010014,氢氧化镁C010015,氢氧化铈C010016,氢氧化锂C010017,氢氧化镨C010018
注:1.本部分为无机碱。
2. 工业用挥发碱(氨水),工业用氨水(挥发性碱)与0101氨,无水氨,0109商品类似。
(三)氧化锑010075,氧化钡010102,二氧化锰010124,氧化铬010189,氧化锂010378,氧化汞010389,氧化铅010441,工业用二氧化钛010536,氧化锆010556,工业用氧化钴010599
注:1.本部分为金属氧化物。
2.工业用二氧化钛与0202二氧化钛(颜料)类似。
(四)矾土010046,铝矾010047,硅酸铝010049,氯化铝010050,碘化铝010051,明矾010052,氯化铵010057,氨盐010060,铵明矾010063,硫化锑010076,砷酸铅010083,苏打灰010100,纯碱010100,钡化合物010104,二氧化锡010118,重铬酸钾010119,重铬酸钠010120,碱式棓酸铋010126,硼砂010134,钾盐镁矾010140,碳酸盐010146,碳酸镁010147,二硫化碳010149,碳化物010151,碳化钙010152,稀土金属盐010162,碳酸钙010172,氯化钙010173,氯酸盐010182,盐酸盐010184,铬酸盐010187,铬矾010188,铬盐010190,蓝矾010225,硫酸铜(蓝矾)010225,氰化物010228,氰亚铁酸盐010229,工业用白云石010248,铁盐010290,莹石化合物010303,岩盐010331,水合物010356,次氯酸苏打010360,连二亚硫酸盐010361,碘盐010366,硅藻土010371,菱镁矿010382,氯化镁010383,锰酸盐010384,汞盐010388,工业用贵重金属盐 010391,工业用盐010397,硝酸铀010405,橄榄石(硅酸盐矿石)010408,氯金酸钠010409,氯化钯010415,过硼酸钠010421,过碳酸盐010422,高氯酸盐010423,过硫酸盐010424,碳酸钾010446,碳酸钾水010448,硝酸钾010469,盐类(化学制剂)010475,原盐010476,正铬盐010477,硅酸盐010481,硫化物010486,煅烧苏打010488, 钠盐(化合物)010491,化学用次硝酸铋010494,重晶石010495,尖晶石(氧化物矿石)010496,滑石(镁铝合金硅酸盐)010506,钙盐010510,榍石010537,硫化剂010549,碳酸钡石010550,氯化物010554,硫酸盐010555,工业用碱性碘化物010559,碱金属盐010561,铵盐010567,硝酸银010569,硝酸盐010572,硫酸钡010574,化学用小苏打010578,硅藻土01063,氯化铵溶液010678,碳化硅(原材料)010689,硝酸铵010700, 甘汞(氯化亚汞)010709
※麦饭石C010019,碳化铌C010021,碳化钨C010022,合成钡C010023,工业用硝酸铋C010024,碳酸氢铵C010025,轻质碳酸钙C010026,镍盐C010027,硅酸钾C010028,硅酸钙C010029,冰晶粉C010031,锆酸钴C010032,碳酸铜C010033,碳酸锌C010034,碳酸锂C010035,钨酸铵C010036,钨酸钙C010037,钨酸锌C010038,氟硅酸钾C010039,锆氟酸钾C010040,硫氢化钙C010041,碳酸锶C010042,氯化钴C010043,氯化镉C010044,硫化铁C010045
注:1.本部分为无机盐及其他金属化合物;
2.氯化铵,硝酸钾,硝酸铵与0109商品类似;
3.尖晶石(氧化物矿石)与0104第(四)部分搪瓷着色化学品,玻璃着色化学品类似,与第十版及以前版本搪瓷或玻璃着色化学品交叉检索;
4.硫化剂与0104第(十一)部分,0108第(二)部分类似。
(五)醋酸酐010010,酐010067,邻氨基苯甲酸010070,苯基酸010110,苯酸010112,焦木酸010133,木醋010133,儿茶010139,胆酸010186,工业用柠檬酸010199,冰醋酸(稀醋酸)010277,甲酸010310,制墨用棓酸010320,脂肪酸010340,乳酸010373,油酸010407,草酸010412,苦味酸010437,焦棓酸010453,水杨酸010468,癸二酸010474,硬脂酸010497,单宁010508,单宁酸010511,酒石酸010515
※冰醋酸C010046,蚁酸C010047,稀醋酸C010048,丙酸C010049,丁酸C010050,
甲基丙烯酸C010051,琥珀酸C010052,已二酸C010053,氯乙酸C010054,环烷酸C010055,石油磺酸C010056,对苯二甲酸C010057,苯醋酸C010058,邻苯二甲酸酐C010059,顺丁烯二酸酐(即失水草果酸酐)C010060,没食子酸C010073,工业用谷氨酸010683
注:1.本部分为有机酸及酸酐类化合物。
2.儿茶,单宁,单宁酸与0114商品类似。
(六)醋酸盐(化学品)*010007,草酸氢钾010123,醋酸钙010171,化学用酒石酸氢钾010219,一水草酸氢钾010410,草酸盐010411,醋酸铅010440,非药用酒石010514,工业用藻酸盐010564,乙酸铝*010565,醋酸铝*010565,工业用酒石酸氢钾010668
※米吐尔C010061,氯化苄C010062,蚁酸钠C010063,醋酸钾C010064,醋酸锌C010065,醋酸钴C010066,醋酸锰C010067,吐酒石(即酒石酸锑钾)C010068,酒石酸锑钠C010069,戊基醋酸盐C010072
注:1.本部分为有机盐类化合物;
2.非药用酒石与第九版及以前版本0104第(十九)部分非医用酒石乳剂交叉检索;
3.工业用藻酸盐与第九版及以前版本0104第(十九)部分非食用藻酸盐(胶化和加压剂)交叉检索。
(七)乙炔010012,四氯乙烷010013,苯衍生物010111,甲基异丙基苯010230,乙烷010280,甲烷010394,萘010399,四氯化碳010528,四氯化物010529,甲苯010538,工业用甲基苯010576,甲基苯010577,工业用樟脑010638,混合二甲苯010711,二甲苯010712,苯010713,粗制苯010714
※乙烯C010074,丁烯C010075,异丁烯C010076,异戊二烯C010077,乙基苯C010078,苯乙烯C010079,异丙苯C010080,苯烷C010081,轻苯C010083,氯乙烯C010084,氯丁二烯C010085,二氯乙烷C010086,环氧丙烷C010087,一氯甲烷C010088,二氯甲烷C010089,工业用三氯甲烷C010090,氯乙烷C010091,三氯乙烯C010092,过氯乙烯C010093,偏氯乙烯C010094,对二氯苯C010095,邻二氯苯C010096,二硝基氯化苯C010097,对硝基氯化苯C010098,邻硝基氯化苯C010099,联苯C010100,间二氯苯C010101,环氧乙烷C010120
注:1.本部分为烃类及苯衍生物;
2.甲苯,工业用甲基苯,甲基苯,轻苯,混合二甲苯,二甲苯,苯,粗制苯与第十版及以前版本0401混合二甲苯,二甲苯,苯,粗制苯交叉检索。
(八)酒精*010040,乙醇010041,戊醇010065,木醇010131,工业用甘油010252,乙二醇010337,酒精010547
※精甲醇C010102,异丙醇C010103,丁醇C010104,辛醇C010105,丙二醇C010106,氯乙醇C010107, 丙烯醇C010108,异丁醇C010109,叔丁醇C010110,已醇C010111,环已醇C010112,一缩二乙二醇C010113,二缩三乙二醇C010114,季戊四醇C010115,糖醇C010116,山梨醇C010117
8. 乙酸锆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乙酸锆
中文别名:醋酸锆; 乙酸锆,碱式
英文名称:zirconium acetate
英文别名:Zirconium acetate solution
CAS NO:7585-20-8
EINECS:231-492-7
分子式:Zr(CH3COO)4
分子量: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