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重庆在九龙坡建立核电站什么时候建成的现在还有吗
重庆乃至四川,从来就没有核电站。目前国内核电站也只有大亚湾、以及秦川等为数不多的核电站,核电并不是中国发展的重点。
你大概想说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的时候,在重庆以及四川等偏远山区搞的一些核工业基地吧?不过也没有在九龙坡啊,最起码都在綦江去了,而且早就废弃转移了。
2. 重庆巫山核工业项目是中铁一局中标吗
沙坪坝区,云阳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川区,江津区,南岸区,万州区,南川区,巫溪县,渝北区,巴南区,重庆巫山核工业项目是中铁一局中标呀。
3. 涪陵816核工厂怎么去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在涪陵新车站坐车直达白涛的车就可以了
工程简介
2010年4月份,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建设队伍进行厂房建设,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需要,该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
地理位置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
编辑本段洞体构造
山体外景
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内部联接
为修建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1公里。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
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到80年代停工,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目前没有人知道洞口的确切数字。
编辑本段核反应堆
主厂房
核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
反应大厅
位于8层的核反应堆大厅,二三十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 816地下核工程大门
[1]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型,支架下诺大的工艺管的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窟窿,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就在反应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
反应大锅
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洞内的三层,走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穿过一个弯着腰才能进入的两寸多厚的铁门,有一个圆形锅状的池子。 该池子的上口直径在20米左右,深有5米,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
中央控制室
位于9层的中央控制室,大厅中央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开关制造厂”的字样,顶上一个19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中间许多电线裸露在空空的铁制架子上,一张发黄的装置显示屏的产品证明书上,写着制造日期:1978年6月30日。几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显示屏上,有各个部位的分布标志。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
编辑本段建造历史
历史背景
1958年中苏决裂,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毛泽东随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中国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选址批复
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 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中央军委特调8342部队担负主要施工任务。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秘密兴建
建厂伊始,816工程便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816当时对外称是“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也绝不 老兵重回816
允许外泄,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 816工程位于涪陵白涛镇,这是乌江边上仅几千人口的一个小镇,为了保密,凡是有“问题”的人一律迁出,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师(“文革”代号“8342部队”)所属三个团入川,承担起西南三线816工程的建设任务。1970年,54师参加抗美援越的一个团和留在酒泉基地的一个团全部归建。国家核能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三个建筑公司,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涪陵区县调配的民工又有1万人左右,加上从全国征调的人才和老厂转调的技术尖子也近1万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里,一下聚集了将近6万人。 1975年,54师完成坑道施工任务,奉命撤离白涛。[2]
停建封闭
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工程”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再后来,“816工程”中的极小一部分洞体被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 停建时工程已完成大半1982年接到缓建指示时,816厂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
解密开放
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
编辑本段工程意义
备战作用
816工程是作为甘肃404工厂(生产"重水"的高度机密的军工企业)的后备核企业而筹建的。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要求靠山进洞。1966年9月,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
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816厂的核反应堆为石墨水冷反应堆,是生产、发电两用的洞内工程。洞体工程除了反应堆部分,还有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核废料处理部分,包括废水、废燃料棒等有污染废物的处理。1975年部队完成坑道施工任务,之后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816厂建设队伍实施。 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3]
观光价值
专家论证,“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4]
4. 重庆的八大兵工企业有哪些
长安、建设、望江、嘉陵、空压、巴山仪表、江陵、长江电工厂。
拓展资料:
抗日战争开始后,西南地区以外的兵工厂、兵器科研机构、兵工专门学术、为兵工生产钢材的工厂相继向四川、云南、贵州3省迁移,主要兵工单位集中在陪都重庆和重庆周围的县,构建起集兵器生产、科研、专业人才培养、原材料生产于一体的重庆兵工基地。这个基地生产的兵器,支撑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兵器生产的发展,催生了重庆这座工业城市。
战争时期,军事工业是敌人打击的重点之一。近代以来、特别是有飞机以来的战争更是这样。日本蓄谋侵略中国,其间谍机关对中国军事工业的情况早就弄得一清二楚;战时军事工业的动态他们也一一掌握。那时中国的军事工业主要是兵器工业,因此日本侵略军将中国的兵工厂、兵器科研机构、兵工署主管的钢铁厂列为轰炸破坏的重点。卢沟桥事变后10天,日军飞机就开始轰炸广东第二兵工厂。
接着对其他兵工厂和钢铁厂也进行轰炸。主要的兵工厂、钢铁厂先后被轰炸10多次。重庆兵工基地的单位在迁入基地前和迁入后被日机轰炸约计73次,炸死员工和家属191人,炸伤343人,炸毁、炸坏的厂房、机器设备、住房和其他设施无法计算。
那时中国的空军很弱,抗战开始后不久就被日军摧毁;防空火力也很弱,敌机肆虐如入无人之境。重庆兵工基地的工厂修建时都采取了防空措施:工厂建在靠山隐蔽的地方,厂房分散修建,尽可能建造地下厂房,开凿藏人的防空洞。比如,第五十工厂建在两山之间的山沟中,地上厂房隐蔽在树林里,地下厂房建在岩壁中。建有生产用防空洞6个,面积12700.82平方米,安装了所有的重要机器设备;掩蔽人员的防空洞14个,面积11363.72平方米,能容纳全体员工和家属。日军大批飞机两次猛烈轰炸这个厂,造成居住区不少房屋被毁和人员伤亡,但厂房和机器设备没有受到破坏,生产没有因此而停顿。其他各厂也有因地制宜的防空措施。“以柔克刚”成为应对轰炸的要策。
敌机的疯狂轰炸,动摇不了兵工员工的抗敌意志。他们掩埋好死者的尸体,修理好被炸坏的机器设备,继续夜以继日地努力生产,没有一个厂因被炸而停工一天。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战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1、重庆市有特色工业园区30个,批准启动区和拓展区用地面积63.4平方公里,园区分布为主城区10个,渝西经济走廊10个,三峡生态经济区10个。
2、进展较快的有:九龙园区(九龙坡)、空港园区(渝北)、茶园园区(南岸)、绅鹏园区(铜梁)、港城园区(江北),5个园区上半年完成投资7.33亿元(累计11亿元),土地整治5平方公里(累计8.6平方公里)。
3、其共同特点是:领导高度重视,管理机构比较健全;资金落实,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招商引资工作抓得紧。
(5)重庆核工业园基地在哪里扩展阅读:
重庆工业园区是各区县(自治县、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形成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体系。
重庆市除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外,现有43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其中,主城及渝西地区26个,渝东北地区11个,渝东南地区6个。到2009年底,全市特色园区实际利用土地面积352.35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网络-重庆工业园区
6. 重庆巫山有没有核工业基地的建设项目
创新工商有没有核工业基地建设项目,这个是没有的。
7. 重庆巫山核工业基地项目土石方工程有哪家公司中标
有那家公司中标,中标单价如此之低
8. 816核工业基地为什么废弃了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核工业基地为什么废弃了。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
价值
据专家论证,816工程是中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交通路线
路线一:重庆高速——走盘龙立交——走南涪路——涪陵南下道右转到沿江公路——白涛镇——816工程景区。
路线二:重庆火车北站(动车)——涪陵北站(乘坐121路公交车)——罗家花园(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
路线三:重庆北站(普快)——涪陵站(乘坐101路公交车)——罗家花园(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
路线四:重庆红旗河沟汽车站——重庆涪陵客运西站(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
9. 816核工业基地
816核工业基地信息如下:
816工程遗址总占地面积45.2公顷,洞内规划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千米,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
建筑特点:816工程遗址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816工程遗址轴向叠加全长20余千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
2009年12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816工程遗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7月2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