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金昌市工业总产值全年多少亿

金昌市工业总产值全年多少亿

发布时间:2022-09-02 21:37:23

❶ 2020年GDP百强城市出炉:6城首入GDP万亿俱乐部,深圳人均GDP全国第一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百万亿元,达到10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是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GDP也相继出炉。尽管,较2019年各地市GDP增速均有所下滑,但与去年一季度经济罕见地大幅下降相比,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并逐季加速度增长。

从地域方面来看,随着我国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中西部城市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小,增速恢复较快,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也全部脱贫摘帽。

相较之下,受海外疫情持续、贸易进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城市经济恢复较缓慢,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增速。

因此,我国的城市经济格局与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变化。


GDP万亿俱乐部增至23城,南京首入GDP十强


随着江苏南通、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福建泉州和福州先后披露2020年GDP突破万亿元的经济数据, GDP万亿俱乐部得以迅速扩容,猛增至23座城市,新增城市数量为史上最多。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23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的经济总量达到38.36万亿元,占中国GDP总量的37.76%,接近四成。 从所在省份来看,江苏省拥有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最多,达到4座,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和南通;其次是广东,分别是深圳、广州和佛山。

从省会方面来看,在2020年新增济南、合肥、西安、福州4座省会城市后,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省会城市数量已激增至11城,“强省会”区域发展格局的越趋明显。其中,成都已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龙头,与重庆一起协同发展;西安则是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支柱。

从单个城市GDP来看,一线城市依然占据榜单前四;天津GDP相对出现了“缩水”,掉出榜单前十;南京则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GDP实现4.6%的中高速增长,首次闯入GDP全国十强。

此外,重庆2020年GDP首次突破2.5万亿元,与一线城市广州的经济总量仅差16.32亿元;苏州2020年GDP首次突破2万亿元,GDP2万亿+城市扩容至6城。


深圳人均GDP首超克拉玛依列全国第一


从城市人均GDP方面来看,以2019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计算, 深圳人均GDP继续保持正增长,由2019年的20.04万元增至20.59万元,首次超越石油之城克拉玛依成为全国第一 ;克拉玛依人均GDP则下滑至19.18万元,位列全国第二;来自江苏的无锡、苏州、南京分列三至五位。

此外,内蒙古煤城鄂尔多斯人均GDP也有所下滑,由2019年的17.27万元降至16.93万元,掉出人均GDP全国前五;广州人均GDP达到16.35万元,进入全国前十;上海人均GDP增速减缓,掉出全国前十。


舟山GDP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增速普遍较高


从城市经济增速方面来看,浙江舟山GDP增速继续领跑全国,达到12%,并创下12年来新高。 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型城市、面朝太平洋,区位优势明显。借助浙江自贸区以及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优势,舟山加快石油贸易及其全产业链的发展,其中,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船舶修造业和水泥及制品业等4个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32.8%、24.3%、21.7%和14.1%,合计产值约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

其后, 甘肃金昌和广西梧州是为数不多全年增速达到8%的两座城市,2020年GDP增速分别为8.7%和8%。 金昌市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镍都的美誉,并围绕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工业增加值逐年递增,其下辖永昌县原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已于2018年10月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梧州市地处广西东部,位于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是广西的东大门,也是西部大开发12个省市区中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城市,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围绕冶金新材料产业,加快钢铁管材、不锈钢、再生资源、陶瓷、钛白、石材、林木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兴建产业园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下辖龙圩区、蒙山县、苍梧县、藤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也全部脱贫摘帽。

此外,经济增速较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在经济Top21座城市中,除浙江舟山、山西晋城、福建宁德和厦门4城均来自中西部地区外,其余均来自西部地区,单广西就有6座城市增速在6%以上。


江苏13城全数进入GDP百强名单


尽管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趋缓,但中东部地区城市GDP依旧强劲,在GDP百强城市占据较大比例。其中, 江苏下辖的13座城市GDP均超过3200亿元,全部进入GDP百强城市 ;山东有11座城市进入GDP百强城市;广东有10座城市进入GDP百强城市。

同时,中部经济强省河南有9座城市进入GDP百强城市;东部经济强省浙江有8座城市进入GDP百强城市。此外,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均入围;海南、宁夏、青海、西藏4个省市区无一城市进入。


2020年GDP百强城市总榜


总体上来看,2020年GDP百强城市与2019年的百强城市名单相差无几,但排名变动较为明显的是广东东莞、河南焦作、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包头。 其中,广东东莞排名下滑5位,跌出20强;河南焦作下滑39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包头分别下滑6位和3位,跌出100强。此外,云南曲靖上升13位进入百强城市;福建龙岩及四川宜宾分别上升8位和7位进入百强行列。

据时代数据统计,GDP百强城市的经济总量达到72.05万亿元,占中国GDP总量的70.82%,超过七成。 同时,2020年GDP百强城市的入围门槛也有所提高,从2019年的第100位2705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第100位2802.12亿元。



❷ 大冢知道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吗

就我个人知道的一些告诉你,这个企业是金昌的市属国企,是甘肃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在甘肃省金昌市的河西堡镇(甘肃工业第一镇),拥有西北最大的合成氨装置,是甘肃省重点扶持的13个大型企业,年产值在20-30亿左右吧,不过企业常年亏损,近两年有所好转,依靠金昌的循环经济试点,给予了重点投资,上马了很多新项目,再细致的我也不太了解了,就这么多

❸ 甘肃省金昌铁业集团怎没样啊那位大哥知道详情

金昌铁业集团是金昌 的重点经济支柱企业,到这儿来不是工资要开多少,关键是你可以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
公元2006年12月18日,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这是河西堡铁厂发展历史上的一件盛事。此时此刻,每一个铁厂人内心都激荡着无限情思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始建于1966年的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酒钢公司河西堡铁厂),是在原东大山铁矿和东方红铁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国有中型企业。铁厂的发展历程,是一段不断克服困难,不懈奋斗进取的历史。40年来,铁厂人历经磨难不言弃,几番风雨终成果,企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曲折历程。

建厂初期,由于工艺装备不配套,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1969年至1981年间共产铁50万吨,累计亏损6822万元。1987年,铁厂划归兰州钢厂管理,在兰钢的支持下,扩建高炉,新上烧结装备,炼铁能力逐步增大,企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基础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善,企业仍然持续亏损。1992年,划归酒钢公司管理后,酒钢的技术和管理给铁厂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借此机遇,铁厂强化管理,深化内部改革,积极推进生产技术革新,依靠自己的能力先后对两座高炉进行了改造性大修,对烧结机实施了三次扩容改造,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技术指标大幅度提升,效益逐年增长,企业从此摘掉了长达27年亏损的帽子,炼铁能力翻了两番。

2004年,根据省政府的决定,铁厂划归金昌市管理,掀开了发展历史上的崭新一页,逐步发展壮大的铁厂开始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和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铁厂人信心百倍,迎难而上,奋起直追,进行技术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几年间,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实施了2号高炉技改项目、烧结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炼铁能力由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初步实现了再造一个铁厂的宏伟目标。

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的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采、选、烧、炼、铸造以及水泥、免烧砖集一体的生产体系。拥有年自采铁矿石15万吨、处理原矿50万吨、产烧结矿75万吨、球团矿20万吨、生铁40万吨、铸铁管0.5万吨、硅酸盐水泥8万吨、免烧砖3000万块的生产线以及相应配套的风、水、电、气、机械加工、汽车运输等辅助设施。主要产品铸造生铁、炼钢生铁远销河北、上海、安徽、山东等十多个省、市;围绕生铁的深加工形成的延伸产品铸铁管、井壁管、铸造件、铸钢件等在省内赢得了广泛的市场;消化吸收工业废料废渣所开发的水泥、免烧砖等产品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金昌市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截至2005年末,企业拥有总资产2.84亿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亿元,利税4768万元,其中利润1008.9万元,排名“甘肃工业100强”第42位。

展望未来,金铁人将继续埋头奋进,以“水平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信誉一流”为目标,全力打造一个现代化冶金企业,力争“十一五”末,年产生铁能力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为金昌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❹ 永昌电厂的简介

1991年6月18日,自1965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几代永电人立足河西,艰苦创业,经历了荒漠创业、连续11年孤立发供电生产、长期满发满供、整治老化腐蚀的设备、集资电厂的建设、安全文明生产达标等奋斗历程,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我国镍都金昌的建设与发展做了不朽的业绩。创建了省一级企业,实现了安全文明达标,获荣了国电公司双文明单位,西北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甘肃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花园式工厂”等等殊荣。
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永昌电厂党政领导带领全厂职工开拓进取、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曾创造了安全生产1003天的长周期记录,根据西北电力的需求,我们对1—5机组进行了技术改造,探索出了一条老厂增效的新路子。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厂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省电力公司和金昌市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工厂。
永昌电厂一千八百多名职工精神振奋、豪情满怀,为创建一流发电企业,为确保甘肃的工农业生产用电不懈地努力着。
在原永昌发电厂改制的基础上。注册资本4000万元人民币,由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75%)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股权25%)共同出资组建。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2007年,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了甘肃节能减排“第一爆”,关停了五台高耗能、高污染的小机组。“上大压小”2×33万千瓦改扩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永昌电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年发电能力约20亿KWH。首台机组于1965年8月投产发电;第二期3×25MW机组于1970年4月投产发电;永昌电厂2×100MW改扩建工程于1990年6月21日立项,总投资4.3亿元。 299MW(2×12MW+3×25MW+2×100MW)历史沿革分三期建成。
一期工程2×12MW机组于1959 年勘测,1960年9月动工,1965年8月23 日第一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投产。随之进行二期3×2.5MW机组建设。1970年2月5台中温中压、总容量9.9MW的中型发电厂建成。自投产后,永昌电厂为发电、供电及调频的孤立发电厂,至1976年7月并入兰州电网,成为甘肃电网西端的支撑电源点。
公司1991年6月18日,由甘肃省与国家按照集资办电政策合资扩建了二台100MW燃煤机组,其中中央投资24.13%,甘肃地方(省投资公司)投资75.87%,总投资48297万元的2×100MW机组建设投产,装机总容量达到了299MW,由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为直属电厂进行经营管理。
省电力投资开发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将永昌电厂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电投集团公司占75%的股权为控股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占25%的股权为参股公司。
2007年5月1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下达了起爆拆除1~5号机组冷水塔的命令后,运行长达42年累计发电221.68亿千瓦时,创造工业总产值14.57亿元,
从1965年首台12MW机组投产发电至70年代相继建成2×12MW+3×25MW,共五台机组。在“立足河西、献身电业、安全经济、开拓求实”的创业精神感召下,永电人扎根戈壁,克服重重困难,边创业边生产,集发、供、调为一体,孤立运行达十一年之久,为甘肃河西走廊工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90年代初我厂又完成了2×100MW机组的改扩建工程并网发电,至此,一座现代化的中型火力发电厂崛起在河西走廊中部。
2002年12月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永昌电厂划归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管理。2004年9月,省电力投资开发 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签订协议,2004年12月10日,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由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管理。6、7号机组因投贷不分,产权不清等原因,截至2004年底负债率达340%,整体亏损6亿多元。
改制后的永昌发电公司面对负债率高、亏损严重、机组容量小、人员多等严峻形势,永昌公司领导班子在甘肃电投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各项决议,按照省委、省政府“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的方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确立了扭亏增盈和进行三项制度深层次改革的奋斗目标,树立了“数字说话、程序办事、制度管人”的企业理念,制定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喊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发展”的呼声。
在企业内部通过不断深化劳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行“6S”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双增双节活动,以及“倡导精细化管理,推行低成本运营”等多种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管理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对外 千方百计有效沟通谋求发展,使永昌公司在2004年亏损6390万元的基础上,2005年减亏5001万,2006年实现了盈利1159万元,2007年盈利突破3120万元,一举甩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创造了“一年减亏,两年盈利”的骄人业绩,被集团公司授予“改革创新奖”光荣称号。同时,全体员工翘首期盼的“上大压小”金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30MW级)改扩建工程取得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项目建设进入规范程序,为永昌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永昌发电公司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号召,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根据省委、省政府“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部署,2007年4月18日,率先关停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永昌电厂#1-5机组,并于 5月16日爆破拆除了#1-5机组的三座冷水塔,打响了甘肃“节能减排”第一爆。#1-5机组关停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300多吨、烟尘排放量90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200吨、废水排放量320万吨、节约标煤22.5万吨、节水1000万方,对于环境污染严重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金昌地区意义重大。
1~5机组总装机容量9.9万千瓦,截至关停日,5台机组已累计发电221.68亿千瓦时,创造工业总产值14.56亿元。此次关停拆除是西北地区关停小火电机组中规模最大的机组,充分体现了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永昌发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坚决关停和拆除小火电机组的决心。
1~5机组关停拆除后,公司节能减排效果显着。每年节约新鲜水1000万m3,由于金昌市是我国21个资源性缺水城市之一,这对改善本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局面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同时每年还可节约22.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300多吨,烟尘排放量9000多吨,NOX排放量3200吨以及减少废水排放量320万吨。为改善本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施完全依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新、改、扩建项目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来设计,贯彻电力建设的基本方针,认真落实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措施,并积极推广应用了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技术。采用了汽轮机直接空冷技术、烟气脱硫、低氮燃烧、灰渣干排等先进技术,是一个集节水、节能、环保为一体的现代化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将实现本地区集中供热,节能、环保这一目标。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5台机组被爆破拆除,成为甘肃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第一爆”。永昌发电公司全体员工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对永昌发电公司全体员工的忧虑、期望和未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❺ 甘肃的第二大城市是哪里

甘肃的第二大城市是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下辖2区5县,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

(5)金昌市工业总产值全年多少亿扩展阅读: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麦积山、伏羲庙、南郭寺、水帘洞、大地湾遗址等着名景点和秦安苹果、花牛苹果、甘谷辣椒、天水呱呱、天水捞捞、天水面皮等特产和美食。

❻ 金昌有多少人口

金昌市 总人口 统计表

发表年份 统计对象 数字 全文快照 来源文献
1985 金昌市 超过32万 1984年,全市人口超过32万,其中城镇接近12万。
来源:祖国的镍都——金昌市,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5年)

1985 金昌市 其中城镇接近12万 1984年,全市人口超过32万,其中城镇接近12万。
来源:祖国的镍都——金昌市,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5年)

1986 金昌市 预计达到44万 二、金昌市“七五”设想到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巧亿元,比1985年翻一番,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年平均递增14.2%,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1.9亿元,年平均递增25.75%;全市人口预计达到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7万人;职工和农民收人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600元,年平均递增9.2%。

1986 金昌市 21.7万 二、金昌市“七五”设想到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巧亿元,比1985年翻一番,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年平均递增14.2%,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1.9亿元,年平均递增25.75%;全市人口预计达到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7万人;职工和农民收人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600元,年平均递增9.2%。 查看
来源:飞速发展中的镍都——金昌,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6年)

1987 金昌市 为352811人 198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2811人,比上年增加7243人,增长2.07%。 查看
来源:明珠镍都更璀璨——金昌市情况介绍,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7年)

1987 金昌市 比上年增加7243人 198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2811人,比上年增加7243人,增长2.07%。 查看
来源:明珠镍都更璀璨——金昌市情况介绍,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7年)

1987 金昌市 增长2.07% 198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2811人,比上年增加7243人,增长2.07%。
来源:明珠镍都更璀璨——金昌市情况介绍, 栏目:金昌市,《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7年)

1993 金昌市 39万 丰扼河西走廊之“蜂腰”南望祁连雄峰,北顾内蒙富的资源,使金昌独具发展有色金属和化工业高原,四周山原丘漠合围,面积9600平方公的良好基础,为金昌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得天里,人口39万.如史料所称:金昌“面祁连雪独厚的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峰,枕金昌之水,云川经其西,涧水绕其东。 查看
来源:镍都金昌——中国西部璀璨的明珠, 栏目:特载,《甘肃统计年鉴》(1993年)

1994 金昌市 40.10万 [自然概况]位里和面积金昌是甘肃省的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始建于1981年,现辖一县一区,即永昌县和金川区,全市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0万人。 查看
来源:自然概况, 栏目:金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甘肃年鉴》(1994年)

1996 金昌市 为416415人 1995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16415人,比上年增加83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6835人,比上年增加6851人。

❼ 关于甘肃金昌市

金昌市位于东经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金昌市人民政府驻金川。 全市总面积8896平方公里。其中:永昌县5877平方公里,金川区3019平方公里。
金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戈壁、绿洲、大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相间排列。按特征可分为三类:西南部祁连山冷龙岭及其支脉,山势雄伟挺拔,有“祁连近天都”之称,冷龙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442米,终年积雪,山间分布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达75%,是金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自古就有“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之说,是久负盛名的天然牧场。中部祁连、大黄、武当、龙首山之间的永昌、清河、三堡等绿洲,海拔在1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东北部海拔在1500米左右,除宁远、双湾绿洲外,其余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金昌市辖1个市辖区、1个县。
金昌市 面积8896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住所地金昌市新华路76号,邮政编码:737100,电话区号:0935。
金川区面积3017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37103。辖6个街道、2个镇。
永昌县面积587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73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辖6个镇、4个乡。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截止2002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1334.3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8.82万亩,林地面积74.35万亩,水域面积17.55万亩,交通用地9.09万亩,园地面积3.0万亩,草地面积257.98万亩,居民点工矿用地26.15万亩,未利用土地797.43万亩。
矿产资源:金昌市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主要以龙首山南侧深大断裂为界,北部为阿拉善台块,南部为祁连山褶皱带,地层出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00年底,共发现矿产地94处(不含伴生矿)。其中黑色金属矿产14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20处,各类非金属矿产49处、能源矿产11处。矿种包括铁、锰、铬、镍、铜、钴、铅、锌、钨、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硒、碲、硫、磷、石灰岩、白云岩、硅石、萤石、玉髓—玛瑙、水晶、粘土、膨润土、水泥配料黄土、建材花岗岩、岩棉原料辉绿岩、滑石、石膏、煤、石油、稀土和铀等38种。根据所探明的储量,有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7个,小型矿床23个,矿点或矿化点50个。镍矿储量丰富,规模巨大,仅次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居世界第二、全国第一位,铜、钴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镍、铂、钯、钴、硒、膨润土、铜、伴生硫以及花岗岩材等20种。镍、铂、钯、锇、铱、铑、碲等矿产储量均占全省100%,钴、硒、膨润土占全省90%以上,铜占全省50%以上。
电力资源:有火力发电厂1家,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34.385万千瓦,年发电量19209万千瓦小时。
光能资源:金昌属多日照区,光能资源充足。市区年均日照时数达2963小时,永昌2884小时,南部山区2210.5小时,市区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80千卡,光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水利资源:金昌干旱少雨,水资源较为匮乏,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8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境内主要河流有东大河、西大河,均发源于祁连山,属河西内陆河石羊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4.76亿立方米。现有中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21619万亿立方米。为此金昌市与1995年开始建设“引硫济金”工程,并与2003年初正式通水。“引硫济金”工程是目前全国海拔最高的引水隧洞工程,该工程的建成通水,有效地缓解了金昌的缺水矛盾。
动植物资源: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220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雪豹、淡腹雪鸡、蓝马鸡3种。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马鹿、麝、猞猁、石貂、黄羊、鹅喉羚、水獭、天鹅8种。境内有乔灌木,药用和食用植物及牧草等各类野生植物250多种。其中有名贵中药材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蓉、羌活、党参等30余种。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主要树木有云杉、松、柏、柳、榆、槐、沙枣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杏等。颇具经济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金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繁多,已发现200余处。有新石器时代的鸳鸯池、二坝遗址;有西汉时期的骊靬遗址,汉、明长城及为数众多的汉墓群;有唐代圣容寺塔;有被誉为“河西中天一柱”的明代永昌钟鼓楼;有以北海子塔为主的古建筑群等风景区,有雪山、草原、松涛、水波相映成趣的西大河风景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气候概况金昌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南北海拔差达3000多米,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地势平坦,干旱少雨,炎热干燥,日照丰富;南部山峦叠加,海拔高而潮湿多雨,气候寒冷,终年无夏。呈现以大陆性沙漠干旱气候为主和南部祁连山高寒气候为辅的特征。金昌自然降水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北部市区平均降水量为119.5毫米,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10.4毫米,南部高山区年平均降水为300毫米以上,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年度和时段干旱常有发生。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65%,5月占8.5%,9月占11%,10月至次年4月只占14%。金昌年均气温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1市区平均气温9.3度,最高年份10.4度,最低年份8.5度;永昌县年平均气温5.3度。市区最高气温42.4度,永昌县35.1度;市区最低气温-28.3度,永昌县-28.3度。无霜期市区为175天,永昌县为135天。 科技发展金昌建市以来,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方力量,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工作,全面提高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
—— 科技计划顺利实施。该市科技计划是以科研、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成果推广和软科学研究等六大计划为主而进行组织实施的。由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发展运行机制,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科技计划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建市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91项,其中农业项目179项,工业项目124项,医疗卫生项目26项、软科学研究项目53项,其它项目9项,其中“九五”实施项目 l43项;共完成264项,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引导、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了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建市以来,已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65项,其中农业98项,工业37项,其它30项,其中“九五”期间55项。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l13项,其中“九五”获奖30项。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6项,以《沿山冷凉灌区油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平川灌区吨粮田试验示范》、《粮食作物综合增产技术试验示范》、《节水灌溉试验示范》、《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年20万亩沿山冷凉灌区粮食作物大面积亩产超千斤试验示范》为主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完成,推进了该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以二次氢氧化钴为原料生产硫酸钴试验》、《年产4万吨低盐重质碱技术开发》、《高浓复混肥生产技术开发》为主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和向生产的转化,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科技试验示范广泛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工作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通过科技试验示范,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应用于科技试验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发挥示范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力地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科技示范乡3个(双湾乡、东寨乡、水源乡),科技示范村6个(金川区的尚家沟村、九个井村、油籽洼村、永昌县的方沟村、三沟村、胜利村),农业科技示范基点3个(金川公司四号果园、永昌县清河制种场、驻金某部日光温室);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3个(金化集团、市钢管总厂、昌兴碳化硅有限公司)。
—— 科技投入明显加大。“九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重视并加大了科技投入,市财政共安排科技三项费拨款430万元,比“八五”期间的234万元增加了近一倍。
—— “科教兴市”八大工程成效显着。“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了把科教兴市战略实施落到实处,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市”八大工程,取得了显着成效,共组织实施子项目102项,投入科技三项费293.3万元;其中已经完成的项目68项,新增产值约2.69亿元,新增利税约1.2亿元,为该市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建市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科教兴市”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七五”末,该市的科技贡献率为24%左右,“八五”末达到32%左右,“九五”末达到40%左右,其中农业方面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 民营科技发展方兴未艾。“九五”以来,民营科技企业象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市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0余家,建立民营科研机构18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 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纽带,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目前,全市科技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科技服务网络,并逐步向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信息网络已在全市建立,信息的搜集、整理、反馈、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科技成果推广、技术开发与改造等已通过科技开发与服务系统直接进入工农业生产领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本着“巩固提高县一级,充实加强乡一级,延伸发展村一级”的原则,抓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个环节,形成了农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病害防治等10大服务体系,为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提供了保证。 教育事业建市以来,该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了显着成效。
全市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市有小学174所,在校学生45403人,有专任教师1969人,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5.9%,其中,永昌县达95.1%,金川区达97.3%。全市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32291人,专任教师1847人;普通高校报名2580人,统考上线人数1805人,上线率为69.96%,被各类高校录取1608人,录取率为62.33%。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115人,专任教师12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0人,专任教师24人;学校占地面积973016平方米,当年新增面积13636平方米。

❽ 中国地级市有多少

地级市293个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2016年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7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0个。据对656个城市和2个特殊区域统计汇总,城市城区户籍人口4.03亿人,暂住人口0.74亿人,建成区面积5.43万平方公里。

参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网页链接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属于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历史前身: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的母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形成过程:1932年,中华民国开始于省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其管理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派出机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1971年又改专区为地区,1980年代,地区与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为今日地级市之肇始。市管县体制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1950年,旅大行署区改为直辖市旅大市,管辖金县、长山县(1953年改名长海县),改制为辽宁省辖市后,继续管辖金县和长海县。1951年,浙江省将省直辖的杭县划归杭州市管辖。1958年,河北省撤销“天津地区”,将武清、静海等12个县划归省辖天津市领导。1959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对市管县体制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直接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1960年,全国已有52个市领导243个县,约占全国县建制总数的八分之一。这次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契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缺乏客观的经济文化基础,随之很快降温。1961年以后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大量市管县县恢复原有体制,河北省恢复了全部专区和专员公署。至1966年全国管辖县的市降至25个,管辖的县数量不到1960年的三分之一,至此市管县体制经历了第一次大起大落。直到此时,省辖市的辖区范围内,仍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且多为省会城市或重要工业城市。1979年,国务院财经委员会派一批专家调研四川省产业结构问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所长刘明夫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的概念。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随后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并把此作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此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且在国家的行政区划序列里,正式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设立标准:

主要分类: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乌海市、南京市、厦门市、莱芜市、武汉市、鄂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口市、三亚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设立类型:就其产生的途径来说,1983年以后的地级市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即:

❾ 请问200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多少

200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156958亿

来自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t20100202_402623360.htm

http://www.stats.gov.cn/tjsj/jisj/
要查季度数据

❿ 全国各省地级市

河北省: 石家庄 保定市 秦皇岛 唐山市 邯郸市 邢台市 沧州市 承德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张家口

山西省: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临汾市 晋中市 运城市 晋城市 忻州市 朔州市 吕梁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包头市 赤峰市 乌海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辽宁省: 盘锦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铁岭市 锦州市 丹东市 辽阳市 葫芦岛 阜新市 朝阳市 营口市

吉林省: 吉林市 通化市 白城市 四平市 辽源市 松原市 白山市
黑龙江省: 伊春市 牡丹江 大庆市 鸡西市 鹤岗市 绥化市 双鸭山 七台河 佳木斯 黑河市 齐齐哈尔市
江苏省: 无锡市 常州市 扬州市 徐州市 苏州市 连云港 盐城市 淮安市 宿迁市 镇江市 南通市 泰州市
浙江省: 绍兴市 温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台州市 金华市 舟山市 衢州市 丽水市

安徽省: 合肥市 芜湖市 亳州市 马鞍山 池州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蚌端口市 巢湖市 安庆市 宿州市 宣城市 滁州市 黄山市 六安市 阜阳市 铜陵市

福建省: 福州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三明市 龙岩市 莆田市 宁德市

江西省: 南昌市 赣州市 景德镇 九江市 萍乡市 新余市 抚州市 宜春市 上饶市 鹰潭市 吉安市

山东省: 潍坊市 淄博市 威海市 枣庄市 泰安市 临沂市 东营市 济宁市 烟台市 菏泽市 日照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莱芜市

河南省: 郑州市 洛阳市 焦作市 商丘市 信阳市 新乡市 安阳市 开封市 漯河市 南阳市 鹤壁市 平顶山 濮阳市 许昌市 周口市 三门峡 驻马店

湖北省: 荆门市 咸宁市 襄樊市 荆州市 黄石市 宜昌市 随州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 十堰市

湖南省: 长沙市 郴州市 娄底市 衡阳市 株洲市 湘潭市 岳阳市 常德市 邵阳市 益阳市 永州市 张家界 怀化市

广东省: 江门市 佛山市 汕头市 湛江市 韶关市 中山市 珠海市 茂名市 肇庆市 阳江市 惠州市 潮州市 揭阳市 清远市 河源市 东莞市 汕尾市 云浮市

广西省: 南宁市 贺州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玉林市 钦州市 百色市 防城港 贵港市 河池市 崇左市 来宾市
海南省: 海口市 三亚市
四川省: 乐山市 雅安市 广安市 南充市 自贡市 泸州市 内江市 宜宾市 广元市 达州市 资阳市 绵阳市 眉山市 巴中市 攀枝花 遂宁市 德阳市

贵州省: 贵阳市 安顺市 遵义市 六盘水

云南省: 昆明市 玉溪市 大理市 曲靖市 昭通市 保山市 丽江市 临沧市

西藏: 拉萨市 阿里

陕西省: 咸阳市 榆林市 宝鸡市 铜川市 渭南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延安市

甘肃省: 兰州市 白银市 武威市 金昌市 平凉市 张掖市 嘉峪关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天水市

青海省: 西宁市

宁夏: 银川市 固原市 青铜峡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市

(10)金昌市工业总产值全年多少亿扩展阅读: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阅读全文

与金昌市工业总产值全年多少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V260喇叭怎么调节大小 浏览:144
16年的进口宝马x3什么配置 浏览:725
比亚迪电动汽车一次能充多少电 浏览:805
汽车用什么喇叭最好 浏览:759
奔驰车门升降电机坏了怎么拆玻璃 浏览:445
汽车纽扣可以做什么 浏览:442
一般开奥迪a7的人是什么身家 浏览:720
汽车抽油管插到底壳哪里 浏览:457
美国最早形成的是什么工业区 浏览:294
宝马电动x5电池是什么型号 浏览:25
汽车拉丝机多少钱一台 浏览:340
工业锂电池能承受多少度高温 浏览:49
工业区哪个店比较好 浏览:218
奥迪a61怎么拆装左前门 浏览:852
奔驰amg在中国唯一一家4s在哪里 浏览:728
花都汽车维修哪里实惠 浏览:42
中国汽车国企哪些可以去 浏览:456
长春汽车开锁哪里招学徒 浏览:951
2009款宝马x6蓝牙怎么连接 浏览:438
宝马x5国产什么时候可以预定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