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业控制系统种类分为哪三级
工业控制系统种类分为三级:现场级,设备级,系统级。此三级构成工业控制系统的本体,无论从生产功能还是安全防护功能考虑,都要在此三级中管理和设计。
我们依据工程控制论思想,设立设备级、现场级以及系统级等三个层级的工控本体,利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各级本体中工控个体的防危机制实现主动防御;通过分析工控组成个体的属性及其关系,建立用于协同防御的关联模式;通过对事件的态势分析,实现工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和生产功能。
‘贰’ 常用的工业控制软件有哪些
1、WinCC,SIMATIC WinCC(WindowsControl Center)--视窗控制中心,它是第一个使用最新的32位技术的过程监视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2、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ble 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2)工业设备运行中控系统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程控制软件的一些特点:
实时性:工业控制系统中有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要求工控软件能够及时地处理随机事件。
周期性:工控软件在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后,随之进入主程序循环。在执行主程序过程中,如有中断申请,则在执行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后,继续主程序循环。
相关性:工控软件由多个任务模块组成,各模块配合工作,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人为性:工控软件允许操作人员干预系统的运行,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
‘叁’ 什么是DCS中控系统
DCS是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国内一般习惯称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DCS具有以下特点:
(1)高可靠性 由于DCS将系统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结构采用容错设计,因此某一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不会导致系统其它功能的丧失。此外,由于系统中各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比较单一,可以针对需要实现的功能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软件的专用计算机,从而使系统中每台计算机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2)开放性 DCS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系统中各台计算机采用局域网方式通信,实现信息传输,当需要改变或扩充系统功能时,可将新增计算机方便地连入系统通信网络或从网络中卸下,几乎不影响系统其他计算机的工作。
(3)灵活性 通过组态软件根据不同的流程应用对象进行软硬件组态,即确定测量与控制信号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从控制算法库选择适用的控制规律以及从图形库调用基本图形组成所需的各种监控和报警画面,从而方便地构成所需的控制系统。
(4)易于维护 功能单一的小型或微型专用计算机,具有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当某一局部或某个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在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更换,迅速排除故障。
(5)协调性 各工作站之间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各种数据,整个系统信息共享,协调工作,以完成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和优化处理。
(6)控制功能齐全 控制算法丰富,集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批处理控制于一体,可实现串级、前馈、解耦、自适应和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并可方便地加入所需的特殊控制算法。 DCS的构成方式十分灵活,可由专用的管理计算机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记录站、现场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等组成,也可由通用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 处于底层的过程控制级一般由分散的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等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到生产监控级计算机。生产监控级对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数据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如各种优化计算、统计报表、故障诊断、显示报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DCS可以按照需要与更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更高级的集中管理功能,如计划调度、仓储管理、能源管理等。
‘肆’ 中控系统包含哪些中控类型
XUNWEI 中控系统包含:可编程中控系统,多媒体中控系统,会议中控系统,智能中控系统,电教中控系统,会议中控系统,无线触摸屏等
‘伍’ 中控系统运行方式
中控系统运行方式主要有触摸式以及物理按键控制两种方式。当我们设计中控系统时,我们经常需要一个中央控制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指令分发。设备节点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执行者。一旦智能中控系统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智能中控系统包括三个模块: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器和智能服务器。
中控系统结构
智能中控系统由于内置了物联网芯片,这些设备节点都有世界上唯一的地址,所以不需要通过服务器就可以自行通信,这就是所谓的分散化。智能中控系统还支持用户通过RGB调光执行器、开关光执行器、窗帘执行器等与丰富的智能执行器无界任何增减设备产品。
快速将设备添加到智能中控系统中,而不需像过打开接口就可以使用新的设备。当系统添加新的时,就可以在不需要添加任何边界的情况下发到每个设备中。
‘陆’ 有谁知道中控系统是怎么组成的
中控系统的构成:1. 用户界面;2.中央控制主机;3.各类控制接口;4.受控设备。中控系统是指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它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指挥控制中心、智能化家庭等。用户可用按钮式控制面板、计算机显示器、触摸屏和无线遥控等设备,通过计算机和中央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投影机、展示台、影碟机、录像机、卡座、功放、话筒、计算机、笔记本、电动屏幕、电动窗帘、灯光等设备。
‘柒’ 中控系统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有什么
中控系统是指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它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指挥控制中心、智能化家庭等。
中控是多媒体会议室和多媒体电教系统设备,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RS232、RS485、红外、网络等协议来控制周边设备,比如投影机、大屏幕电视、音响、摄像头、电动吊架、灯光、窗帘等。
中控系统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
简易中控
一般常用在小学多媒体教室,主要是控制设备比较少地方;
智能中控
一般常用在大中学的多媒体教室,能控制比较多设备;
网络中控
一般常用在安装多台中控的学校,主要是方便管理和控制;
可编程云端中控
一般常用在多展馆或多教室交互控制,主要是方便大型中控网络管理和控制;
会议中控
一般常用在多功能会议室,一般都是常用无线触摸屏控制;
会议室中控系统是讯维结合当今世界多媒体与控制领先技术,为各类应用多媒体的场合提供的一种综合性演示与控制 系统。如:学校的多媒体电教室、学术报告厅、机关宾馆的会议室、会议厅等。综合了各种多媒体控制系统的 特点,不但能完成对各种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还能对演播环境的照明、温度及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控制,以使 演播达到最佳效果
系统功能特性
会议室中控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面板、无线液晶触摸屏、控制计算机、遥控器、遥控接收器等模块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国际标准模块设计:
单个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模块构建自己的系统,经济实用。
符合个性化和适用性的操作方式:
强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支持:
包括远程教学节目(远程会议系统)、实况转播教学节目(摄像机)、点播校园网 络视频教学节目(VOD)、本地实物展示台、多媒体PC演播CAI节目、VCD/DVD模式的教学节目、录像机教学节 目等,上述节目源无需进行格式和媒体转换,直接可以接入本系统。
高度可扩充性: 系统可将多种现代演播设备融为一体,简单操作即可尽显其能,同时系统具有的通讯功能可实现远距离教学、远距离会议、远程控制。
独有的授课发言功能:
系统允许操作者随时发言而不影响其他受控外设的工作状态。该功能特别适应于学术交流教学、讲演及产品展示等场合。
卓越的红外学习功能:
强大的智能型红外遥控学习功能,免除繁琐的遥控器操作。具备8种设备、每种设备32个功能按键的学习能力,存储容量大,几乎支持所有带遥控器的AV设备。
结构简单,接口标准:
系统采用嵌入组合式结构,所有控制及输入输出接口均采用中文及图标标识,美观生动、简洁大方,无需专业技能和专业培训即可轻松操作。
支持对多种辅助设备的控制:
包括电动幕布、电动窗帘、电源和灯光调节等功能,配合在用投影机播放媒体时进行适当的操作,以达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扩展通讯接口,2路可编程RS-485接口,1路RS-232接口。
保护电源控制输出:
系统带有两路220V电源输出,其中一路为投影机电源,在关闭该路电源时系统自动延时5分钟后再切断电源,以保证投影机电源正常关机。
‘捌’ 中控系统的系统分类
中控是多媒体会议室和多媒体电教系统设备,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RS232、RS485、红外、网络等协议来控制周边设备,比如投影机、大屏幕电视、音响、摄像头、电动吊架、灯光、窗帘等。 一般常用在多功能会议室,一般都是常用无线触摸屏控制;
会议室中控系统是讯维结合当今世界多媒体与控制领先技术,为各类应用多媒体的场合提供的一种综合性演示与控制 系统。如:学校的多媒体电教室、学术报告厅、机关宾馆的会议室、会议厅等。综合了各种多媒体控制系统的 特点,不但能完成对各种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还能对演播环境的照明、温度及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控制,以使 演播达到最佳效果
系统功能特性
会议室中控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面板、无线液晶触摸屏、控制计算机、遥控器、遥控接收器等模块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国际标准模块设计:
单个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模块构建自己的系统,经济实用。
符合个性化和适用性的操作方式:
强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支持:
包括远程教学节目(远程会议系统)、实况转播教学节目(摄像机)、点播校园网 络视频教学节目(VOD)、本地实物展示台、多媒体PC演播CAI节目、VCD/DVD模式的教学节目、录像机教学节 目等,上述节目源无需进行格式和媒体转换,直接可以接入本系统。
高度可扩充性: 系统可将多种现代演播设备融为一体,简单操作即可尽显其能,同时系统具有的通讯功能可实现远距离教学、远距离会议、远程控制。
独有的授课发言功能:
系统允许操作者随时发言而不影响其他受控外设的工作状态。该功能特别适应于学术交流教学、讲演及产品展示等场合。
卓越的红外学习功能:
强大的智能型红外遥控学习功能,免除繁琐的遥控器操作。具备8种设备、每种设备32个功能按键的学习能力,存储容量大,几乎支持所有带遥控器的AV设备。
结构简单,接口标准:
系统采用嵌入组合式结构,所有控制及输入输出接口均采用中文及图标标识,美观生动、简洁大方,无需专业技能和专业培训即可轻松操作。
支持对多种辅助设备的控制:
包括电动幕布、电动窗帘、电源和灯光调节等功能,配合在用投影机播放媒体时进行适当的操作,以达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扩展通讯接口,2路可编程RS-485接口,1路RS-232接口。
保护电源控制输出:
系统带有两路220V电源输出,其中一路为投影机电源,在关闭该路电源时系统自动延时5分钟后再切断电源,以保证投影机电源正常关机。 一般常用在大型会议室,控制设备比较多,可以提供程序编写界面;
中控实际应用:
实际使用当中,有些设备是不能直接控制的,比如投影幕布、窗帘和投影机电动吊架。那就要用到电源控制器,通过中控主机发指令指挥继电器的通断来间接控制幕布和吊架的升降或窗帘的开合,对于灯管的开关也是如此原理。上面这个只是涉及到电灯的开关,假如在会议进程当中,觉得环境灯光亮度太高影响到投影图像的显示质量时,就要用到调光器了。但是,调光器不能调节荧光灯管的亮度,只能控制白炽灯。因为调光器有个别称叫做“硅箱”。节能灯和荧光灯属于电感性负载的用电器,里面不是有电感(镇流器)就是有其他电子电路,要在标准的220V、50/60Hz的交流电下才能正常使用,由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电器特性,当然就不能用于调光了。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工程实施当中,天花板里的筒灯里面一般是装白炽灯,可以调光;而隐藏光圈才是用强电控制器来控制开关,当然,我们还可以搞一些梅花间竹式的排列,灯光效果就更为美观和适用于会议室的投影环境了。
下面说到音响的控制。有的功放是有红外遥控器的,那我们就可以用红外端口直接控制它,但是还有很多的功放是纯后级的,我们就要用音量控制器(或称音量卡或音量盒)来进行数码调音啦,整个会场的音量就在于触摸屏上的轻轻一触,简单快捷。至于投影机和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控制,我们一般是用中控主机的红外控制或者是RS232C控制端口,相对而言,232控制比红外控制更为方便,特别是显示通道选择这方面。
假如,某一会议室里面还有视频会议功能的话,比如装有讨论表决视频跟踪会议系统,我们还可以通过摄像头的预置位和中控主机的联动功能实现视频跟踪功能,即是发言者一按下话筒的发言按键,会议系统主机就发一串代码给中控,中控根据收到的代码立即调动摄像头对准发言者进行自动调焦,并把图像切换到投影幕布或者大屏幕电视画面上,也可以经过网络视频设备传送到另一端的与会人员面前,方便与会人员更好的融入会议氛围当中。
往往在会议室当中,多位列席人根据会议进程和内容要将的自己笔记本电脑切入投影画面,而投影一般只有一个VGA端口,不可能每要显示一台笔记本的画面就要拔插一次,那样会严重影响会议的效率和严肃性。
综上所述,会议室的智能化,其实是离不开中控设备的,它是整个会议系统所有设备的神经中枢,特别是拥有更多现代化设备的会议室。没有中控,只能在开会过程当中疲于奔命,由此可知中控的作用不可或缺。
‘玖’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包括哪些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包括: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Fieldbus)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随着工业电网的日益复杂,人们对电网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必将取代过去的控制方式而应用在电力自动化中。
无线通讯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因其不必在厂区范围内进行繁杂、昂贵的布线,因而有着诱人的特质。位于现场的巡视和检修维护人员借此可保持和集中控制室等控制管理中心的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此外,无线技术还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使用、通过远程链接可实现远方设备或系统的可视化、参数调整和诊断等独特功能。无线技术的出现及快速进步,正在赋予电力工业领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并由此在电力流程工业领域及资产管理领域,开创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纪元。
信息化技术:
在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中小型机、微型计算器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器的比例很高。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机构建设不断健全。目前,电力工业正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各电力企业通过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发电安全可靠性、采用较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以及更合理的营销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安全技术:
电力是社会的命脉之一,当今人类社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已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是运行的安全性,但这个问题在全世界均未得到很好解决,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的概率小但后果极其严重,我国电力系统也出现过稳定破坏的重大事故。我国电力系统也出现过稳定破坏的重大事故。美国在近100年内发生过六、七次大范围灾难性的严重破坏停电事故。这就告诫人们要更加关注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电力工业将会继续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随着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国必将出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
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