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管理体制几经变化。
1951年4月-1952年8月 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1952年8月-1954年9月 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
1954年9月-1958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
1958年2月-1960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
1960年9月-1963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四局
1963年9月-1982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
1982年4月-198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
1988年4月-1993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1993年6月-1999年6月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9年7月-2008年11月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2008年11月至今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950年
1月5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与中国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意见》,建议成立航空工业建设委员会、航空工业管理局以及设立研究院等。
1951年
4月17日~29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以聂荣臻、李富春、刘亚楼、何长工、段子俊、马文为委员。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4月29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文件,正式批准航空工业局成立,局址在沈阳。
1954年
7月3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南昌飞机厂试制的初教-5(雅克-18)教练机首飞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日,毛泽东主席为此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8月18日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爱姆-11(M-11)发动机成功。10月25日,中国毛泽东主席也给该厂亲笔签署了嘉勉信。
1956年
9月8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米格-17)由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经中国国家鉴定验收,成批生产交付部队使用。该机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入喷气时代。
1958年
7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首次试飞成功。8月4日,叶剑英元帅参加了在沈阳飞机厂举行的庆功大会。
12月14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7吨级直-5直升机在哈尔滨首飞成功。
1963年
9月23日,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首飞成功。歼-6是1960~70年代中国空军主力战斗机。
1964年
第一代霹雳-1空空导弹,经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入小批生产。
1965年
6月4日,南昌飞机厂自行设计的超音速强击机--强-5飞机,首飞成功。
1966年
1月17日,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第一种两倍音速歼击机--歼-7,首飞成功。
1969年
7月5日,中国自行设计、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第一种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首飞成功。
1970年
12月25日,西安飞机厂试制的运-7飞机,首飞成功。
1974年
12月25日,西安飞机厂制造的运-8飞机,在阎良机场首飞成功。
1980年
9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的运-10大型客机首飞成功。这也是第一架飞越世界屋脊的中国制造飞机。
1998年
3月23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飞机首飞成功。歼-10于2004年7月19日被批准设计定型。
1999年
10月3日,由中美合作生产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的MD-90-30干线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10月28日通过FAA适航审查。
12月,中国制造的歼-11(J-11A,为进口俄罗斯苏-27散件组装)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 。
2000年
3月12日-14日,新舟60飞机给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表演,被认为是适合中国支线航空运输的飞机。
2000年
6月,中国民航适航部门批准新舟60(MA-60)飞机型号合格证,同时正式批准将改进后的运7-200A飞机定名为“新舟60“(MA60),列为产品型号。8月3日,首架“新舟60”飞机交付四川航空公司,8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
2003年
12月26日成都飞机厂制造的歼-10双座战斗机,首飞成功。
2007年
2月27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歼-10飞机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2月21日 ,ARJ21-700新支线飞机首架试飞机按计划如期完成总装下线。
2008年
6月29日,中国制造新型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0飞机在西安总装下线。
10月10日,新舟600飞机在西安首飞成功。
2009年
8月31日,中国设计研发、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种舰载重型歼击机--歼-15,首飞成功。
2011年
1月11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发、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第一种隐形重型战斗机--歼-20工程验证机,首飞成功。
2013年
1月11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发、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种重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多年来,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发达国家在役航空装备性能相当的航空器。以歼-10为代表,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跨越;以“太行”发动机为代表,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跨越;以预警机等特种飞机装备为代表,航空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
❷ 谁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瓦特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它使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美国人爱迪生为电器发明作出重要贡献。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世界上第一辆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飞机并试飞成功。
工业化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
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
❸ 中国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产于什么时候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冯如设计制造。
内容介绍:
冯如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1906年,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实施飞机制造计划。经过努力,1909年9月,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驶着飞机,冒着强风,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3)飞机工业化多少年扩展阅读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号鼎三,广东恩平人。 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这一天,冯如驾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120英尺,东南行约5英里。冯如意欲使飞机飞得更高,将两手所持之机关一抽,不意用力过猛,该机直上,头高尾低,飞机不幸坠落。冯如的头、胸、腿等处均受重伤,一代英才最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9岁。
❹ 飞机的发明使人类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它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展起来的。工业化开始之前,美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英国及欧洲需要的粮食和其他农业原料。绝大部分工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大多数制造品依赖从英国进口。
政治前提: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工业化问题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国际环境:美国远离动乱的欧洲,南北有弱国为邻,东西有两大洋保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使美国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平安定局面,较少遭受战争破坏,有助于工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条件打着中立国的旗号,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
资本积累: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金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是奴隶贸易;第二是掠夺印地安人的土地;第三是西部土地投机;第四是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
美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国内市场,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而西部的开发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劳动力: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外国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据统计,1790—186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500万人。其中不少人是熟练的手工业者,美国第一架水力纺纱机就是英国人斯莱特制造的。
契机: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契机。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艺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早期棉纺织业、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1859年,美国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达3600万美元。铁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进步。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得特别迅速,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
再有就是是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补充: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其次,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多年的还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更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都无法比的。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各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这也是鸦片战争得一个原因。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的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使世界由手工制作解放,标志着机器时代的来临。②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③冲击旧制度、旧思想。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⑤巩固了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统治基础。⑥世界出现两大对立阶级,矛盾升级。⑦掀起 自由主义 思潮。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❺ 中国的工业化是从1949年算起也只用了72年对吗
不对。应该73年。
❻ 中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发明,为什么中国在灿烂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没有发明出第一架飞机
飞机是工业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发明和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工业化的标准,因为中国只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
❼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点: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简单机械,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日益精进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联系了起来,工业中的生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人类在这个时代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并且在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得到了实现。
(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958年,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卫星成为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卫星。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70年代以来,空间活动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飞出太阳系。
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宇航空间技术迅速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宇航大国之列。
1981年,美国第一个可以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并于2天后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飞船、飞机等3种特性,是宇航事业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45年,美国成功试制原子弹。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1946年,出现第一代计算机为电子管计算机。
1959年,出现第二代计算机为晶体管计算机。
1964年,出现第三代计算机为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发展为第四代计算机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机。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
时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比较模糊,2010年7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把工业确定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没有覆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规模。我们现如今应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的过渡期。
特点:在《高技术战略2020》中,德国政府希望在未来10-15年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承担核心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会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实现“无人工厂”。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极致,但是有关于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在具有“思维”后会对人类产生不利企图的担忧也随之而来。
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家电、人机交互、3D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资源整合、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制造、大数据革命、机器自组织、云计算、高度数字化
❽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怎么时候诞生的
清朝末年(1909年9月),由冯如设计制造。
内容介绍:
冯如1884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1906年,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实施飞机制造计划。经过努力,1909年9月,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冯如1号”。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冯如驾驶着飞机,冒着强风,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❾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具体时间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
1、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
2、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
抽水马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将水的势能转换为水的动能,从而裹挟着排泄脏物进入下水管道。
3、1796年——塞尼菲尔德发明了平版印刷术。
平版印刷术是制版印刷方法的一种,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相对而言。平版印刷的文图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利用只有图文部分才能着墨、着色的原理进行印刷。
4、1781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
5、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5、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