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天津北辰区规上工业多少家

天津北辰区规上工业多少家

发布时间:2022-08-14 19:02:59

㈠ 天津有几家焚烧工业垃圾处理厂

摘要 三家

㈡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吗

不对,天津是我国近代工商业基地,在无果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南有上海北有天津,这是当时(民国初期)的我国工商业的格局。北方的制造业基地在唐山,总部在天津。例如:开滦煤矿、启新洋灰、机车制造等。

㈢ 天津发展工业的优势以及现状的情况

天津本来就是重工业城市。 现状吗,你看看滨海新区。国家砸进去老多钱,来发展
(一)天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1、总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进入90年代以来,天津市工业呈现出不断加快的发展态势。1993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5年后1998年突破2千亿元,4年后2002年突破3千亿元;此后,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突破4千亿元,2004年突破5千亿元,2005年突破6千亿元;2006和2007年更是一年跨越两个台阶,分别突破8千亿元和1万亿元(见表1)。在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同时,2007年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也突破千亿元,使得工业总量和效益共同迈上新的台阶。

2、形成以滨海新区为龙头,以区县工业为骨干的“雁形”工业布局

随着天津市工业嫁接、改造、调整,工业战略东移的实施,天津市工业布局发生明显的变化,滨海新区成为天津市工业最大的增长点。2007年滨海新区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到四分之一(24.4%)的单位数,完成全市近60%的工业总产值(58.7%),滨海新区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就像领头的大雁,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特别是中心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县工业的发展。2007年,除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9.7%,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9.4%,比重近30%,逐步成为天津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3、建立起以支柱行业为骨架的“弓形”产业结构

近年来天津市工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确立起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2007年这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2.3%。在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形成了一批支柱行业和骨干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2010.74亿元,超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488.29亿元,为天津市工业第一大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544.95亿元,超过1500亿元,增加值501.9亿元,为天津市工业第二大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51.37亿元,超过1000亿元,增加值186.45亿元,为第三大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707.97亿元,超过700亿元,增加值462.49亿元,为第四大行业。2007年这4个行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2.8%,增加值占62%,是目前天津市工业第一板块的4个主要支柱行业。除这4个主要支柱行业外,近年来天津市工业的其他一些行业发展也不断加快,产值规模逐步增大,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581.88亿元、增加值97.31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583.39亿元、增加值119.98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418.94亿元、增加值92.69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值418.98亿元、增加值109.09亿元)、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379.31亿元、增加值109.09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334.8亿元、增加值58.39亿元),这6个行业2007年产值规模均超过300亿元,产值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7%,增加值占19.6%,为天津市工业第二板块的骨干行业。第一板块的4个支柱行业和第二板块的6个骨干行业,产值和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工业的80%。这10个行业有如弓弩的骨架,支撑着全市工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4、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结构

进入90年代以来,天津市工业企业改革改制的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结构。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是目前比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中,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达到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46%,两者合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近九成。私营工业企业迅猛发展,2007年私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080.8亿元,比2000年增长14.2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0.7%,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除在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占有较大比重外,在全市工业中的份额已明显缩小,2007年天津市国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8.5%,不足10%,较2000年回落5.3个百分点。中小型工业企业也快速发展。2007年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98.8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27.4%,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60.5%,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5、部分重点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电子、冶金、汽车制造等一些重点产品在全国占有较高市场占有率。2007年天津工业生产移动通信设备(手机)9778.77万部,占全国总产量的16.1%;天然原油1924.2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3%;轿车45.43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9.2%,光通信设备占42.3%,自行车占26.1%,焊接钢管占24.9%,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占21.2%,热轧窄钢带占15.1%,无缝钢管占14.8%,照相机占8.3%。特厚板、中小型型钢、热轧薄板、厚钢板、冷轧薄板、大中型拖拉机、发电设备、家用吸尘器、缝纫机、空调、氢氧化钠(烧碱)、碳酸钠(纯碱)等重点产品产量均占全国的5%以上。

(二)天津工业发展与建成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尽管近年来天津市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为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但从全国看,天津工业发展还不够快,同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时提出的天津发展要“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以及中央对天津要建成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天津工业总量规模处在全国第二板块位置

尽管2007年天津市工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从全国看,总量还不大,增速还不快。2007年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2644.79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4位,处在全国第二板块中。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河南、上海、辽宁、河北、四川和福建等10个省市工业增加值总量规模依次排在全国的前10位,增加值总量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处于全国第一板块。2007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18.5%)低0.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经济总量相近的省份,在全国排第21位,比2006年后退两位,导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比2006年下降三位,被湖北、山西、湖南三省超过。目前比天津市工业增加值总量低的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工业增加值增长迅猛,大有赶超天津市之势,需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2、区县工业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天津近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07年创造的工业总产值有10000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亿元;而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的产值为22000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3亿多元,比天津市高出2倍多。目前天津市18个行政区县,平均每个区县的工业总产值为500多亿元,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区县仅有塘沽区和西青区,产值分别为3038.18亿元和1853.43亿元;而上海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19个行政区中,平均每个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多亿元,是天津市区县平均水平的两倍。2007年上海就有6个区产值超千亿元,其中,浦东新区4689.38亿元,松江区3440.96亿元,闵行区3020.68亿元,嘉定区2132.15亿元,宝山区2075.31亿元,金山区1122.3亿元,产值接近千亿元的还有南汇区和青浦区。上海每个区县的土地面积大体为天津市各区县的一半,而创造出的产值却是天津市各区县的两倍,可见,天津市区县工业发展潜力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行业竞争力还不强

尽管目前天津市工业已形成了一批支柱行业,但从全国来看,天津市支柱行业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在全国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作为天津市最大的支柱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整个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6.2%,远低于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主要支柱行业占全国的比重为4.6%和3.9%,比重也比较低,不足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从天津市工业行业结构看,发展也不平衡,支柱行业偏少。全市36个工业行业中,主要依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10个行业支撑,这10个行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80%,其中产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行业也仅有3个。其他26个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0%,服装鞋帽制造业、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20个行业产值规模都不足100亿元。

4、“天津制造”效应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天津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总量和效益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天津制造”的整体效应还没有显现,“津产”名牌产品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产品更少。2006年天津市的名牌产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比重和贡献率还比较低。而国际国内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日本制造业在50、60年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菱、索尼、日立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品牌,70、80年代韩国崛起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三星、现代、浦项制铁等一批制造业名牌。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也都形成了很多像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海尔、澳柯玛、海信等一批制造业品牌。而天津市制造业品牌除“TPCO”石油套管、“海鸥”手表、“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等品牌外,自己培育出的知名品牌相对偏少,影响力还不大,没有形成“天津制造”的整体效应。

二、加快天津工业发展的几个条件

工业是创造物质财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产业,也是由不发达阶段向发达阶段转变的发展基础。工业化发展程度如何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9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这9个地区中除上海和四川两地二产比重为47.3%和43.7%,不到50%外,其他七个地区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从这9个地区的发展轨迹看,工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天津工业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就是要在目前天津工业快速增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构筑新的发展优势,成为全国工业增长的排头兵,为尽快壮大天津综合经济实力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天津工业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工业投入的大量增加

在全国各地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的快速增长首先必须要有投入的大量增加,每年都要有一大批产业层次比较高,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项目投入做保障,使工业投入强度高于其他地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07年天津市筹划了四十项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额2649亿元,全市各区县又筹划了包括工业在内的145个重大项目。

但从全国发展的形势看,天津工业投入的总量还不大,增速还不够快,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形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7年天津市城镇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总量规模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居第24位,增幅居第14位。安徽、河南两个省2007年工业投资增幅超过50%,吉林、西藏、湖南、陕西、重庆、江西、宁夏、福建等8个省市工业投资增幅都在40%以上,山东工业投资总量更是突破7000亿元大关,江苏、河南、浙江、辽宁、广东等5省工业投资总量在3000亿元以上,河北、四川、安徽和内蒙古等四省区工业投资额在2000亿元以上。相对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相对于中央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要求,天津工业的投入还远远不够,需要筹划更多更好的项目。高强度的投入光靠天津自身实力远远不够,必须要眼睛向外,向国际、国内宣传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机遇,宣传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来津投资,在国际和国内掀起投资滨海新区、投资天津的热潮。

(二)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加快发展就是要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要有生产要素做保障。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除了要有投入增加作为原始动力外,还要使生产要素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

土地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国内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发展空间缩小、土地成本攀升的矛盾,天津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但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天津的发展空间要大一些,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天津的滨海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荒地,开发成本远低于中心城区,这使得天津的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天津市要特别注重利用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的良好机遇,积极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为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劳动力成本看,由于天津市的人均劳动报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全国来看优势不明显。而另一方面天津人均劳动报酬水平低造成的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劣势,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却更为明显。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劳动力资源,更需要形成人才优势,人才优势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够更好、更多地吸引人才是天津工业加快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资本方面看,充沛的资金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保障。深圳、浦东开发开放之初都曾出现全国的资金向这两个地区汇聚的趋势。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以来,也开始出现资金流动向天津市汇聚的征兆。2007年天津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15.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实际到位52.78亿美元,增长27.8%,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31.2个和3.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内资超过600亿元,达612.05亿元,增长41.7%,增幅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资金的吸引。对资金流的吸引要靠利益驱动,只有投资利润回报率高才会对资金流有吸引作用,这就要求天津市要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利机遇,加快包括金融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在内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优势

加快天津市工业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必须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形成技术创新优势。近年来天津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07年,全市6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771家,比上年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2%;有R&D活动的企业535家,增长0.2%,占8.4%;有新产品开发的企业605家,增长3.8%,占9.5%;有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318家,增长11.2%,占5%,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不足以确立技术创新的优势。相反,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天津市技术创新还存在不小差距。标志着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R&D经费占GDP比重,2007年天津市为2.3%,比北京和上海分别低3.3和0.3个百分点。目前天津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仍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主要靠外资企业支撑,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

加快技术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央对滨海新区先进制造基地定位要求的关键环节,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动,尽快形成天津市工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要建立健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优化企业创新环境;积极搭建重大产品研发平台,推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要建立促进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的政策机制,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形成企业产品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大名牌战略实施力度,尽快培育一批知名企业,使科技创新、名牌产品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能。

(四)制度创新优势

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国务院在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滨海新区要成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基地,其目的就在于从制度方面探索推进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条件。天津市工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好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机会,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终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加快推进企业体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土地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要在企业体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把加快企业组织机制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推进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现代企业集团,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二是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来滨海新区发展创业。三是要特别重视创新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资本、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尽快培育出一大批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好、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市场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中小企业。

三、深刻认识天津工业发展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工业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得益于三资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天津工业发展的一些条件有所改变。

首先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而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向多极化转变,世界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而另一方面,由于美元汇率不断走低,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以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使得我国过去那种“两头在外,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近两年来,广东等地出现的民工荒、山东青岛等地小型韩国企业外逃,部分跨国公司将投资和在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等一些现象,都说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天津工业发展的外向度比较高,加工贸易更是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全球通胀形势加剧,包括原油、铁矿石、铜等主要原材料在内的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食品、食用油等消费价格趋升,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新变化,天津工业必须加快转变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形成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保持天津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其次从国内情况看,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而立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之年。中国对外开放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向纵深扩展,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产业结构也开始由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向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等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在前10位的全部是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另一方面,投资和消费等内需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采取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投资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消费需求明显提升。2008是党的十七大后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第一年,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尽管企业成本有了明显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依然较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231894个,比上年增加2793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增长28.7%。在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后,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改善,农村消费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消费需求有望超过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㈣ 天津市北辰科技园企业名录

发思(天津)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镇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6991375

发思(天津)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镇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1375

天津华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制造;安装;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五金;机电产品;化工原料;木型加工。
地址:北辰区宜兴端口镇村南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6313823

天津康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安装燃气具的远距抄表监控设备、自动 收费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与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
地址:天津市北辰经济开发区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973366

天津克莱门特热泵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制造;销售;安装;维修;五金交电;民用建材;机械设备;计算机及软件。
地址:北辰科技园区兴中路9号193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3522197

天津力信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修理;加工;机械设备;五金;机械工程技术开发;转让;服务。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七街工业区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5752

天津仕名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粉体成套设备及备品配件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
地址: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北辰科技工业园兴中路9号198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15520

天津市北辰区成强焊接设备厂
焊接设备及配件制造。
地址:北辰区柳滩制锁五厂院内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622914

天津市北辰区恒丰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食品;化工设备;常压容器;金属构件制造;加工。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村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6848917

天津市北方盛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照明器材;金属结构件;阀门设备;纺织机械配件制造;加工;机加工。
地址:北辰区宜兴端口南纸箱二厂内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6312188

天津市长龙链式输送机厂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南王平乡南王平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4988

天津市长龙链式输送机厂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南王平乡南王平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6994988

天津市泛亚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专用设备;机械设备制造;维修;调试;五金交电;劳务服务;汽车货运。
地址:天津市北辰科技园区宜兴端口工业园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9586

天津市海德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净化设备;过滤器材制造;空气净化设备;水净化设备安装;金属容器;仪器仪表。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花园南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6313589

天津市宏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木制品制造;冲压件加工;机加工;静电喷涂。
地址:北辰区大张庄镇大杨庄村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1658

天津市鲁克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床设备;水泥设备;阀门设备制造;机电产品;五金交电;仪表阀门;化工产品。建筑材料;金属材料;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水暖安装。
地址:北辰区津保公路南侧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667985

天津市荣安泰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供水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水处理设备;电器开关技术开发;咨询;制造;安装;五金交电;金属材料;纺织品;装饰材料;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商品展览展示服务。
地址:北辰科技园区汾河南道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79219

天津市双环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焊接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加工;修理。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青光工业小区 邮编:300401 电话号码:26656139

天津市顺发科工贸有限公司
物流设备;模具;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制造;加工;五金;包装器材;电子产品;液压气动元件;通讯器材;办公用品;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维修。
地址:北辰区天穆镇马庄村北大堤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811029

天津市天马锅炉辅机厂
锅炉辅机;锅炉配件制造;锅炉附机修理;五金加工;机电产品;五金;锅炉代购代销;汽车货运;D级压力容器安装。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京津公路欢颜南里1号底商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341323

天津市天水给水设备厂
给水设备;管道工程机械;管道配件;电动;液压工具制造;机加工。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柳滩东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634468

天津市鑫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制造;安装;机械零件;工装器具;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
地址:北辰区延吉道延吉东里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821343

天津市依萨钢品设备有限公司北辰分公司
焊割设备制造。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张献庄村南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995655

天津市永兴高频热盒设备厂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镇三街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301366

天津市永兴高频热盒设备厂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镇三街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6301366

天津市宇通北方阀门控制设备厂
阀门控制装置制造;加工;机械加工;阀门;五金电料;建筑材料;电线电缆。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宜兴端口东马路与外环线交口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6310208

天津市占德工贸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制造;加工;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电机维修。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183号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575025

天津小护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服装;针棉织品制造;加工;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化妆品;五金交电;化工原料。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工业园淮河道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84940104

天津扬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专用工装夹具;模具;机械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用液压;空压管设备;管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修理;机械设备用电气线路设备;制造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园兴中路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87894330

天津益德晟工贸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五金制品;建筑器材租赁。
地址:北辰区双街镇郎园村郎园引河旁 邮编:300400 电话号码:26971329

天津卓达管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道技术服务;转让;供水设备;机械设备;自来水管件制造;五金工具;金属材料;装饰材料;机械维修;管道安装。
地址:北辰区宜兴端口津围公路77号 邮编:300402 电话号码:26713284
其中一些,参考

㈤ 天津近代工业发展

天津近代工业,始于洋务运动中清朝政府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此后,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在海河北岸建设河北新区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业企业。包括周学熙等实业家在天津创办了一批“官督商办”性质的大型产业。到20世纪初期,中国民间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永利碱厂,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和证书,证书中称其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的象征”。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天津租界的建设促使天津在近代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以及中国第二大工业和金融商贸城市。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日占时期等四个阶段。由于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繁荣,天津市在三岔河口修建了天津近代工业博物馆。

萌芽期
天津近代工业的萌芽期是开端口后的洋务运动时期。从1866年开始,受洋务运动影响,清政府在天津及周边地区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军工产业。为应付对外通商事务,清政府又于天津设置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天津成为李鸿章北洋基地的核心地区,这一时期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初期。
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业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开始兴办近代以军工产业为代表的官办产业。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城东18里贾家沽道附近觅得土地22顷,在周围挖壕沟,建造长1500余丈的围墙,建成天津机器局东局,是天津机器局火药厂,俗称为“东局子”,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早、最大的军工产业。该局为北方诸省提供军需的枪支、弹药,在北洋水师建成后,又负责提供北洋舰队所需的军需物资。在崇厚之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主持天津机器制造局,使其迅速发展成为机器制造、金属冶炼、铸造、热加工、基本化学、船舶修造等规模可观的大型军工企业。天津机器局的东局子被称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机器局之一。
清政府为加强海防,又于1880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创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大沽船坞是近代中国北方第一座船坞,与旅顺军港、威海卫刘公岛并称北洋水师的三大基地,用于修理北洋水师的军舰,1890年始造军火。
“官督商办”产业的创办
为配合近代军工产业的发展,清政府在天津修建了最早的电报线和中国第一条自主型标准轨铁路,并创办开平铁路公司和开平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大型煤矿,以保证军工产业所需要的能源物资。 1878年由李鸿章委派买办唐廷枢创办开平矿务局,起初原拟官办,后因清政府财政支绌,才改为官督商办。 1879年,以直隶总督府为起点,经天津机器局东局子及紫竹林租界和招商局,至大沽炮台及北塘兵营之间架设电线之间的电报线,是中国最早的电报线。此后又铺设了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后在天津设电报总局,下设电报东局、电报北局、电报南局三个分局。天津电报局虽是“官督商办”,但凡洋务、军务电报,均为“头等官报”,发报顺序又定为“先官后商”。
而始建于1880年的唐胥铁路,后经李鸿章建议,延长至大沽及天津,主要用于开平煤炭的运输和北洋海防调兵运输军火。1887年李鸿章将开平铁路公司更名为中国天津铁路公司(又称津沽铁路公司)。津唐铁路建成后,李鸿章考虑到北洋防务,以天津为中心,修筑了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除上述为军工产业服务的“官督商办”近代产业,为方便南北贸易往来李鸿章早在1872年就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总局在上海,设津局位于天津的紫竹林南。
早期的外资企业
外资在天津最早经营的近代企业是1874年英国的大沽驳船公司,但比李鸿章筹办的轮船招商局要稍迟一些。外国资本是在1871年才获准在天津经营驳船运输业务,须经清政府规定试办年限。1874年5月,英商集资兴办的大沽驳船公司成立了,资本为33000美元。1889年9月大沽驳船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50万两。”至1900年天津共19家外资企业,英、德两国占16家。在19家外资企业中,以对外贸易的企业为主,其中打包厂有11家。此外,其他早期的外国资本多为小型民用工业。
民间资本产业的创办
天津的民间资本产业较外资产业还晚,1878年由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在1900年以前,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每年获利六七千两,此后又有民间资本添没三四家,每家每年仍可得利六七千两,足见销路日旺。这些在19世纪90年代新设的机器磨坊,缺乏具体的历史记载,目前可以明确考证的有大来生机器磨坊、天利和机器磨坊和南门外瑞和成机器磨坊3家。
1884年,广东商人罗三佑创办的德泰机器厂是天津第一家民间资本创建的铁工厂。机器制造产业方面,天津还有1886年天津英租界内开办的万顺铁厂。此外,德泰机器厂、万顺铁厂都设在毗邻租界的海大道(今大沽路)一带。20世纪初,这里又设有炽昌铁工厂等。因此与当时天津租界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海大道一带是天津早期民族资本机器制造业的发源地。天津早期民间资本创建的机器加工产业,还有三条石大街1897年建成的金聚成铁厂。其他的产业则如1886年成立的天津自来水公司、1897年创办的北洋织绒厂、1898年创办的北洋硝皮厂,都是当时的着名买办吴懋鼎在天津投资兴办的,也是当时天津乃至北方同类行业中最早的。
天津近代工业初始期重要产业有三十余家,十九家为外资企业。其余十七家家民族工业中,六家为官办或官督商办产业,这六家产业多与军事相关,即使为官督商办性质,也多为官僚所控制。民间资本产业投资较晚,规模较小,类型也并不多。天津早期的近代工业主要以军工产业为主、规模较大,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具有开创性价值。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天津机器局东局;中国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北洋电报学堂;第一条自主型标准轨铁路、第一条电报线——“北塘—大沽—天津”军用电报线;中国北方第一座船坞等都与天津息息相关。

发展时期
主条目:河北新区
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期是从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至中华民国成立初年。1902年前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袁世凯在天津大力推行“新政”,至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期,突出表现在河北新区的建设、近代工业教育的繁荣以及民间资本产业的发展。
“官督商办”产业的发展
20世纪初袁世凯在天津推行的“新政”为天津近代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902年,周学熙受袁世凯之托创办北洋银元局,取得成功后又于1906年创建了北洋劝业铁工厂等重要的官督商办产业,河北新区一度成为重要的工业区。同时,河北新区还创办了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考工厂、实习工场等教育机构,成为重要的工业教育基地。
周学熙又于1906年接手唐山因产品质量差而倒闭启新洋灰公司,该公司前身为1889年唐廷枢创办的唐山细棉土厂,是李鸿章委派招募民间资金创办的。周学熙接手后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水泥生产设备——丹麦史密斯公司的干法水泥回转窑,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创了中国水泥工业的先河。
军工业的转型
主条目:大沽船坞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天津大型的官办军工产业受到侵略军的严重破坏。天津机器制造局的东局子被八国联军占领,后被用作法国兵营,天津机器制造局的西局子海光寺机器局则被完全破坏。在1901年被日军占领,西局子的旧址被作为日本兵营之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于1900至1902年被俄国占领达两年之久。1906年,大沽船坞作为北洋劝业铁工厂大沽分厂投入生产,并将原大沽船坞的炮厂划为宪兵学堂之用,大沽船坞此时已成为官助商办的产业。
商办产业发展
“新政”时期天津的民间资本得到了发展,河北新区的建设,天津造币总厂、直隶工艺总局、北洋劝业铁工厂等相继建成,加上天津的机器工业本身具备一定的基础,三条石大街一代逐渐发展成机器制造工业的中心。同时,工业区的范围由河北新区沿三条石大街向天津旧城西部蔓延。从1902至1911年,天津出现过的工业企业总计为139家,涉及矿业、水泥、机器制造、纺织、化工、食品等行业,其中纺织行业居首41家,化工行业(含火柴、皮革、化妆品、榨油)居次31家,食品加工行业(含烟草)居三20家,天津的支柱产业结构初步形成。着名产业如大红桥附近的天津造胰公司建于1905年,纪钜汾1908年创办卷烟公司。这一时期的稳步发展为辛亥革命后民间资本工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兴盛时期
民国初至日军侵占这段时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兴盛期,这段时期主要表现在商办产业的兴盛。面粉、火柴、纺织、化学、制革等类型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天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工业中心,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纺织业
自“北洋新政”期间起,周学熙作为北洋实业的奠基人,创办了直隶工艺总局,并倡导“大兴工艺”并大力开办工厂和工业教育。1904年,实习工场下设织机、染色、提花等科目,开始了机器织布工业。此后,天津及周边地区兴办了数十家机器织布工厂。1915年由周学熙创办的天津第一家机器纺纱厂直隶模范纺纱厂建成,1916年章瑞廷创办恒源帆布有限公司,后与直隶模范纺纱厂合并,改名为恒源纱厂。1916年,周学熙退出北洋政府后,致力于实业,创办新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建成天津华新纱厂,又在青岛、唐山、卫辉三地设分厂。1918年至1922年间,裕元、裕大、北洋、宝成等纱厂相继建成。六大纱厂初具规模。此外,天津市区还有单织厂87家。至此,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近代棉纺织业的中心。1931年仁立毛织厂在津建成,1934年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建厂投产,天津近代毛纺织工业自此开始形成。仁立、东亚是天津驰名的两大毛纺厂。东亚毛呢纺织公司的取“抵制洋货”谐音的“抵羊牌”毛线成为中国第一个国产毛线着名品牌,也是当时实业救国的代表。
粮油加工
1878年,天津已经出现使用机器磨面的磨房。1915年,中日合资在天津意租界内创办寿星面粉公司,产品旺销。直到1919年,“抵制日货”活动兴起,该公司因有日资介入遭抵制而停产。1925年,该公司重组,更名为寿丰面粉公司,后逐渐发展成华北规模较大的面粉企业,下设三个分厂。大丰面粉公司建于1921年,为二分厂,民丰面粉公司建于1923年为三分厂。其他较为着名的面粉企业还有福星面粉公司,建于1919年,生产“蝙蝠牌”面粉,嘉瑞面粉公司建于1924年,生产“牧牛牌”面粉。
海洋化工
主条目:天津碱厂、久大精盐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天津地区古代就有盐业,属“长芦盐”。但传统的食盐制作粗糙、质量较差,精盐制作已成必然趋势。1914年在北洋政府的允可下,在盐务专家景韬白的支持下,集资在塘沽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得到了众多社会名流的大力支持,发起及赞助人有梁启超、范源濂、李思浩、王家襄、景学钤、胡浚泰、刘揆一等。
范旭东从日本采购机器,购地建厂。起初购盐为原料,后自置盐田,作为原料。使用重结晶法工艺生产出精盐,产品商标为五角形的海王星。纯碱和硫酸的生产水平是20世纪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指标之一。范旭东另一贡献就是创建了永利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进口碱的数量急剧下降,中国人民只能食用“土碱”,并且许多以纯碱为原料的工厂也被迫停工。范旭东等人决定采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苏尔维制碱技术生产纯碱,1917年着手创办永利制碱公司,于1923年完成碱厂基本建设,于1926年6月29日生产出雪白的纯碱,定名“红三角牌”。精盐和纯碱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外国企业的垄断,填补了中国化学工业的空白。同时,“红三角牌”纯碱使中国生产的化工产品的首次出口海外。早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和证书,证书中称永利碱厂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
制革工业
1898年吴懋鼎在天津创办北洋硝皮厂后各地纷纷设厂,到民国9年农商部统计全国有新式制革厂3l家。1931年统计天津有新式制革厂11家,以裕津为最大,华北、鸿记为次之。裕津厂虽为中日合资产业,但厂内主要权力归日本人,产量占天津皮产量半数以上,主要产品有花旗、法兰、箱皮、马具皮等。华北厂在天津是华商经营的最大皮革厂,初期以马皮为主,年产约2万张,后来专心研制花旗,法兰两种皮革。鸿记厂建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有花旗、法兰、鹿皮3种产品,是天津的名牌产品。利生厂是中国第一家皮革制球工厂,该厂从制革开始,自己缝制篮球、足球等皮制球类产品,后逐步增设木工部、制革部、制弦部、营业部,是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天津制皮作坊约有三、四十家,主要集中在西南城角、太平庄、南开大街、南大道、华家场一带。
机器加工业
清末机器加工业就开始萌芽的三条石地区经过“新政”时期的发展,到1914年这一地区有铁业作坊、工厂17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到1937年前,三条石地区从事铸铁和机器制造的工厂已达300家左右,成为当时有名的“铁厂街”。三条石地区鼎盛时期较为着名企业的有1918年建成的郭天祥机器厂,在当时已经注册了商标;以及1926年建成的福聚兴机械厂。
其他工业
主条目: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电灯房
天津近代民族资本产业在兴盛期除了纺织业、粮油加工、机器加工、海洋化工等的大型规模产业外,还有很多类型和着名产业品牌。如天津丹华火柴公司,是1917年华昌公司与北平丹凤火柴厂合并形立的,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柴厂。丹华火柴公司与同时期的天津北洋、中华、荣兴等三家较大的火柴公司共同占领了国内各地主要市场。1921年周学熙创办的耀华玻璃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玻璃企业,董事会和总事务所设在天津,由中方出股本,由比利时方出专利权,工厂设在秦皇岛。1929年,陈调甫等人创办天津永明油漆厂,首先制成酚醛清漆“永明漆”;1931年以后,经研发陆续生产醛酸纤维素漆、硝基纤维素漆;1948年又研制成功醇酸树脂漆,即可刷、可喷、可烘的“三宝漆”。天津油漆工业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仅1912至1928年,天津民营资本厂家就有2471家,总资本额约8242.7万元,涉及66个行业。其中,纺织1407家,总资本额为2687万元,占当时天津民族工业资本额的30%,无论是厂家数,还是资本额均居首位;化工企业有280余家,资本总额1100余万元;食品工业130余家,资本总额855万元。从1900至1937年间外资企业在天津也得到发展。1901至1928年,外商在天津设厂约90家,资本总额约3000万元。1928至1937年,共有11个国家在天津投资建厂217家。其中较为着名的外资企业有1904年建成的比利时的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法国电灯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等。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及华北后,成立专门统筹华北地区内城市建设事务的华北建设总署,多次制订“华北开发计划”并强调资源的开发与交通运输事业建设两大原则。而天津在计划中被规划成向日本本国输送物资的交通枢纽。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侵华战略为适应战争需要发生了改变,天津除了作为交通枢纽的作用之外,也成为华北进行长期工业建设的城市之一。为此,日本先后在天津制订了《天津都市计划大纲》、《塘沽都市计划大纲》和《大天津都市计划》等规划。1939年华北建设总署都市局向天津特别市公署下达的《天津市都市计划大纲》,其方针是使天津成为华北贸易大港、商业都市和工业基地。
在天津沦陷后,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启新洋灰公司等一大批工业企业被日本侵华军队占领。永利碱厂、久大精盐拒绝与侵华日军合作,永利公司总部被迫由天津暂迁香港,工厂便带领技职人员和工人技术骨干撤往四川。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被日军占领后,变成“军事劳工监狱”。日本侵略者在天津先后成立了塘沽运输公司、天津船舶运输会社等机构,其造船部在大沽有东、西两厂。东厂系新建,西厂即是大沽造船所,为军管工厂委托经营。天津六大纱厂先后被官僚资本和日资所兼并。恒源纱厂和北洋纱厂分别于1925年和1936年被官僚资本的诚孚信托公司接管。裕大纱厂和宝成纱厂先后于1933年和1935年被转卖给日资东洋拓殖会社和伊藤忠商事会社合组之大福公司。裕元纱厂和华新纱厂也于1936年被拍卖给日资钟渊纺绩株式会社,分别改为公大六厂和公大七厂。此外,日资在天津又新建成裕丰、上海、双喜、大康等4家纱厂。
在抗日战争时期天津成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为提供军事侵略所需物资,日本因此在天津建设了部分与军事相关的企业,如日商华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日商中山钢业所等6家钢铁企业。在此期间,日本设立的重要企业还有北支自动车株式会社、日商东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汉沽工厂等。侵华日军占领时期,天津机器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业结构,提高了技术构成。直到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时,天津已有300余家机械厂。
日后,这些工厂以及下属的研究机构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商中山钢业所解放后更名天津钢厂,日商东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汉沽工厂更名为天津化工厂,日商华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今天的动力机车厂。原日本在华的纺织企业被接收后成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永利制碱公司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日后,将社中一切财产和所有工作人员并归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㈥ 天津市北辰区有那几个乡镇啊 !那个乡镇工业多啊

北辰区现辖4个街道、9个镇(不是3个了):
果园新村街、集贤里街、普东街、佳荣街
天穆镇、北仓镇、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宜兴端口镇、小淀镇、大张庄镇、西堤头镇。

以工业论,比较强的是天穆、宜兴端口、双街,当然还有北辰开发区

㈦ 天津市北辰区有哪些工业园

北辰区鹏安工业园
地址:鹏安工业园鹏安路18号临附近

北辰区宜兴端口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王庄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双街工业园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勤俭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京宝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华辰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凖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鹏安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十街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三千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津隆鑫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津重机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铁东都市工业园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骄都市工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穆镇都市产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津市天穆镇都市产业园
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天穆镇都市产业园南仓园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示范工业园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红光工业园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

㈧ 北辰区有哪些工业

两个,一个南科技园区,一个北科技园区

㈨ 天津高新区的发展规划

一、经济发展概况
南开科技园管委会2002年在市、区政府的决策下完成组建,2003年顺利实现了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区的体制调整和企业接转。在此基础上,科技园管委会对职能范围内约12.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发展空间进行了不断的产业引导与提升,逐步确立了“以科贸为先导,以研发为后盾,以工业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建立起以“IT圈”(信息技术产业群)凝聚“CBD圈”(中央商务区),以优势工业企业领军特色产业园,以东、西部区域相互价值拉动为产业空间特征的我市中心科技新城区的经济体系。
在这一经济体系的有序、良性运转下, 南开科技园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稳定和快速发,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2884 户(项),引进资金52.6亿元,累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60.4亿;地区生产总值95.81亿元;工业总产值344.65亿元;出口产品销售收入10.66亿美元;利润15.75亿元,税金18.94亿元。其中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均增幅达到了30%以上。(见附表1: 02年-07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二、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格局
南开科技园区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按照经济发展结构可细分为15个小块状区域,即以红旗路为界东部7个区域,西部8个区域(见附表2:南开科技园发展规划图),这一结构中,东部区域科研、教育、科技商务与商业发达密集,土地与房产价格高企,产业价值大量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增值服务;西部地区原为大量国有、集体企业所在地,历经数年来的企业不断整合,土地厂房资源不断盘活,渐次形成现代都市科技工业的发祥地和扩张地,产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低能低耗、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科技工业在中心城区发展与壮大。多年来,在国家级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经济特区模式的扶植与服务下,科技园内的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各具特色,高速发展。
(一)工业发展状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量化指标
2007年南开科技园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有126家,实现营业总收入97.7亿元,占企业总量的52.61%;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到企业总量的51.35%;工业总产值95.6亿元,占到企业总量的91.71%;实现利润3.1亿元,占企业总量的77.51%;上缴税金3.3亿元,占企业总量的51.14 %;出口产品销售收入2.8亿美元,占企业总量的90.3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出口企业27家,累计完成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占企业总量的90.3%。其中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家,其出口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额的92.9%。
2007年纳入定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汇总主要产品9项,涉及自动化仪表、光学仪器、机械配件、化工新材料、通讯设备等多种产业门类,共计产量82万台(套)、770吨。
2、特色工业格局
2.1咸阳北工业区、中试基地和南开工业园(西四区、西三区和西一区,见附表2)。三个区域内已逐步形成了天津爱普生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12.5亿元)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天津欧波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1.6亿元)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2.16亿元)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三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2007年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达到51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4亿元,工业总产值58.9亿元,利润1.3亿元,工业GDP1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产值、利润、工业GDP的61.8%、61.6%、41.9%、83.3%。
2.2南开工业园(西一区,见附表2)。该区域总占地面积46.5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是目前市中心城区内的最完整的科技工业园。经2002年以来的不断建设,尤其2006年南开区政府出资近千万元,对园内展开综合整治,使之软硬件环境全面提升,最终达到物理界限明显,全封闭物业管理的都市工业示范园标准。至2007年底,完成建设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引进、培育企业279家,引入资金5.5亿元,累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33亿元,创税5.1亿元,孵化成长起来一批像九安医疗电子、特变电工、久荣车轮、安琪尔集团、鑫茂集团、天大天发、精工医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光电子类企业超过30家,光电子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1、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量化指标
2007年南开科技园收入超100万元的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390户,营业收入35.89亿元,实现利润0.55亿元,上缴税金1.42亿元,分别占园区总量的19.32%,13.75%,21.95%。这些企业主要涉及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业、商业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集中度较高,共计294户,07年实现收入27.61亿元,利润0.43亿元,创税0.95亿元,分别占园内规模上现代服务业比重的75.38%,76.93%,78.18%,66.90%。其中计算机服务业收入4.14亿元,软件业收入2.22亿元,专业技术服务业收入10.98亿元,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收入13.32亿元,分别占园内规模上现代服务业收入的11.54%,6.20%,30.59%,37.11%。
收入过千万的企业有34户,虽不足企业总数的10%,但实现收入13.39亿元,营业利润0.36亿元,税收0.54亿元,分别占南开区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的37.31%,65.45%,38.03%,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企业。
2、特色现代服务业格局
天津科贸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一区,见附表2)。 该区域由2.6公里长的鞍山西道和2.9公里长的白堤路相交而成,因地处市内科技研发和高等教育最密集区域,科贸街汇聚了天津市最具活力的大批研发、初创、服务型科技企业。自2002年开始,国内连锁科技卖场的三大着名品牌赛博、百脑汇、颐高数码广场相继进入科贸街,进一步提升了科贸街的人气、商气,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号召力。目前科贸街拥有三大品牌市场(赛博、百脑汇、颐高)4.3万平方米,7个专业科技卖场 (中环、创元、百豪等) 2.05万平方米,配套高、低端写字楼,创业孵化器近60万平方米,进驻企业5000余家(含个体经营),年总营业额超过150亿元。同时,科贸目前在建与拟开工项目8个,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全部为科技卖场、写字楼与配套设施,其中即将开业的科贸时代广场为科贸街首个复合业态的大型综合科技市场,建筑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即将经营的万兆慧谷科技总部大厦为科贸街首个5A级写字楼,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定位于高端科技商务;刚刚竣工的农科大厦,主楼2.4万平米全部用于农业科技相关行业的科研、创业配套用房。
经科技园多年来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动,现在的科贸街现已逐渐结束分散经营、沿街为市、低端配套的初级经营业态,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产品物流集散、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服务、信息与通讯技术品牌经营的IT特色产业链为主线,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农业科技、创意设计、咨询服务等朝阳产业孵化成长为辅线的多元发展态势,2007年被列为天津市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三、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与布局
(一)发展定位
到2020年,力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动和精心培育,南开科技园将成为科技人才集聚高地,高新技术产品集散中心,金融投资活跃地区,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以科技贸易、信息服务、设计服务为特征)为主体、以科技型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中试、小批量生产为特征)为依托、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龙头的服务我国北方地区,有相一定响力的科技新城区。
(二)空间布局
科技园在目前土地与空间实际利用、规划控制初步成果,政策扶植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聚集程度、示范企业影响能力等综合基础上,将进一步优化东、西部区域的空间布局,优先发展战略核心区,重点规划产业集中区,定向提升特色拓展区。
1、战略核心区(一横、两纵、三区)
一横(鞍山西道及规划延长线),两纵(白堤路,红旗路〈雅安道至复康路段〉),三区(科研基地,天拖科技总部商务区,南开工业园),可利用面积约4平方公里,该区地处科技园核心位置,拥有科技园范围内人才储备、成果转化、科技研发、孵化集群、创新创业、科贸商务、地产投资、品牌号召等绝大部分天然资源,优势独特,战略位置特殊,尤其适合现代服务业与高附加值都市科技工业聚集,是科技园东、西部区域经济要素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最佳空间位置。
该核心区内建设与发展方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1天津科贸街、科研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一、东二区,见附表2)
科贸街、科研基地区域面积按照自然地界重新规划后,可利用土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规划建设科技产品卖场17个,建筑面积32万平米,科技商务写字楼、科技孵化器52个,建筑面积145万平米,配套公寓和还迁住宅67万平米,预计总面积建筑约24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0亿元,建成后的集聚区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投资优势、高教、科研优势和品牌优势,形成中心商务与贸易、生物医药、科技转化、创意产业、综合服务、教育转化等六大功能区域,同时配置建设饮食娱乐、特色文化与国际名品三大生活配套服务带,实施后科贸街地区经济总量将达到年营业总收入600亿元,税收35亿元。
1.2天拖科技总部商务区(西二区,见附表2)
天拖地区以原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所在地块为改造主体。该地块划范围东至红旗路,西至简阳路、南至保泽道、北至天拖北道(鞍山西道延长线),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9.3公顷。地块东西两侧紧邻中环线、城市快速路和地铁六号线,交通便捷;地块北边界与天津市最活跃的天津科贸街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直接相连,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地块西北部毗邻天津侯台风景区和湿地公园,外部自然环境良好;同时由于地块周边聚集有16所高等院校、60个科研院所和3000余家科技企业,因此是科技园乃至市、区内重点发展科技地产项目,产业优势极其明显。项目总建筑规模约150-1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中,不低于60%用于建设商贸办公、都市工业、科研及科技孵化器。规划功能定位为: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产业孵化器和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相结合的都市新兴产业创业园,预计总投资额达到100亿元,对整个科技园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1.3南开工业园—光电子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园
南开区政府与天津市科委签署协议,借力南开区科教优势、天大南大光电子学科优势、激光研究所产业孵化技术优势,在南开工业园东部投资22亿元,扩建占地247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光电子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区。项目功能定位为:集光电子产业生产、研发、孵化、光电子产品配套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工业园,建设周期4-6年,预计2013年基本建成,届时将有约1000余家企业入驻,技工贸总收入约150亿元,年创利税约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至2020年,基本建成总占地1008亩,光电子产业聚集的都市生态工业园,中国“北方光谷”。
2、重点规划产业集中区
科技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多数分布在西三、西四区域内(见附图2),该范围地理位置偏离中心区域,土地厂房成本相对低廉,交通便利,与东、中部地区产业互补性较强,易于科技园形成合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比重,是科技型工业企业成长与扩张的较佳选择,是主导科技园支柱产业的优质企业的培育基地,是科技园重点规划的产业集中区,根据目前规划成果,该区域可利用土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进一步划分为两种产业工业区。
2.1中试基地工业园
区域范围黄河道以南,向阳路以东,宜宾道以北,咸阳路以西,可用面积约0.5平方公里。该区域为优质成长型企业聚集区,在新一轮土地与空间规划控制的指导下,部分企业将稳步扩张规模,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
(1)天津华丰汽车装饰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企业,位于长江道南侧,红日南路和向阳路之间,占地约30亩,2007年销售收入87364.8万元,下一步通过整合其周边的长芦盐业(约10亩)、防寒服厂(约10亩)、无线电二厂(约20亩)、塑料集团皮革厂(约40亩)等土地资源,打造汽车装饰工业园。
(2)天津柯雅美术材料有限公司
中英合资企业,位于长江道与咸阳路交口西南侧,占地约16亩 ,2007年销售收入23631.2万元,下一步通过整合其周边的汽车工业集团汽车桥厂(约15亩),扩大高级美术颜料的生产,扩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3)天津宜药印务有限公司
位于咸阳路,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13198平方米。2007年销售收入6340.6万元。依托医药研究所、中新药业集团、力生制药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声誉的医药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研发优势,延伸医药产业链条。
(4)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
拥有机械工业部四院、五院两家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型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的科技型企业,是国机集团汽车服务贸易板块的骨干企业。位于长江道以南,温江路以东,冶金路以西,南面为天房住宅小区。占地35亩,一期工程位于建设基地西部辅助研发区内,主要功能为科研实验室及科研办公,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二期建设设计科研大厦与综合楼,与一期合计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2.2机电产业工业园
区域范围为:黄河道--芥园西路--陈唐庄铁路支线--密云一支路—延安路—南泥湾路,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处科技园界限西北端,接壤外环线与快速路,是较大型为优质规模企业聚集区,在新一轮土地与空间规划控制的指导下,部分企业将进一步扩张规模,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科技园扩展经济量能。
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
⑴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
位于南泥湾路3号,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2007年销售收入2716.5万元。下一步通过整合其周边的自行车零件二厂(约20亩)、特精液压(约20亩)等地块建设特变电电器设备产业基地。
⑵天津市久荣车轮技术有限公司
位于密云路三峰客车厂区内,占地约18亩,建筑面积8132平方米,2007年销售收入5564.5万元。通过其周边地区厂房资源整合,打造轮胎专用检测设备基地。
3、定向提升特色拓展区。
此类产业聚集区占地不大、规模较小、位置分散,一般由一个优质企业集团引领局部优势产业,有利于科技园整合产业影响力,形成多元特色产业共同发展形势。
3.1第二冷冻厂
位于保山道,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2006年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1.6万平方米冷冻食品智能交易市场和5000平米配送冷库,建成后这将是其华北地区最大的低温冷冻仓储加工物流园区。
3.2仪表集团、有色金属集团地块
地块总占地面积约170亩。位于临潼路,长江道和渭水道之间。该地块位于长江汽贸街沿线,紧邻红旗路,地理位置优越,适宜发展成为仪表特色创意产业园和服务外包基地。
3.3天津市中环计算机有限公司
位于红旗路214号,占地约17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工业小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市级绿化先进单位。依托中环电子先进的科技产业,发挥其产学研一体的优势,努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进程,将其打造为自主创新工业园典型。
3.4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复康路11号,占地约110亩,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为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块手表诞生地,现机械手表机芯精密加工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适宜发展成为手表特色创意产业园和服务外包基地。
四、急需解决的几个难题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作为中心城区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虽然有了明显增长,但据我市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的奋斗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主要由于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区域,没有在土地规划力度,整理成本控制和产业政策导向上形成投资吸引力,严重影响产业与品牌聚集。
(二)产业聚集效应和关联度不强。表现在:一是缺少大型“航母”企业,至今没有一家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企业。二是缺乏产业链的关联效应,目前除华丰汽车、小泉精密仪器、天空滤清器等汽车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和郁美净集团及其所属公司为化妆品产业链影响较大外,其他产业链影响力还较小。三是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做大困难,缺乏科学管理,加之以家族企业为主的特征,缺乏吸引、使用人才的科学性,制约了其发展步伐。
(三)用于土地整理、中小型企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科技园企业发展的瓶颈仍没有打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缺少与金融投资机构的交流,往往是有项目无资金或资金到位不及时,延误了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规模化的时机。
(四)发展空间供给仍严重不足,尤其表现在工业用地、用房上,直接导致用地、用房需求较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无法成功引进,目前留存的工业企业因发展受限而生外迁意向。
(五)建立天津高新区整体功能定位,资源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
目前,天津高新区各政策区、产业区、辐射区之间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各自为政,功能定位体系尚有待完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现象偶有发生,建议高新区管委会整合资源,明确定位,促进各政策区、产业区、辐射区合作共赢。如整合土地、房产资源及产业链条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对外选商引资;再如制订优惠奖励政策,鼓励南开科技园每年孵化的新兴工业企业转化到产业区发展壮大等等。
五、发展规模预测
科技园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全面适应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要求,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科技贸易、信息资讯、设计服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同时拓展横向联合,使更多的大集团、大企业、大财团的商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总部、设计中心落户南开科技园,形成科技型都市工业新优势,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中心城区高新产业新格局。
据此次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布局测算,2008-2010年、2011年至2015年、2016年-2020年科技园分别可引进或投入资金45亿元、100亿元、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40亿元、90亿元。
预计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科技园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分别可达300亿元、660亿元、1500亿元;工业总产值分别可达150亿元、240亿元、380亿元;服务业收入分别可达70亿元、320亿元、900亿元,就业总数分别可达8.6万人,18.6万人,42.9万人。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八日
附表1:科技园2002年-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单位:万元 出口额:万美元 年度 实现税收 工业总产值 GDP 利润 技工贸总收入 出口收入 2002 881 1.1 0.4 0.3 2.8 0.1 2003 15000 245137.2 56537 16000 403013 12097.8 2004 25218 407338.9 150439 25615.6 709608.6 16375.1 2005 35796.9 845514.8 194086.2 36332.9 1093977.3 19980.9 2006 50023.2 922857.5 229711.1 39366.8 1540032.4 26785.3 2007 62443.9 1025685.7 327311.1 40153.6 1857321.6 31342.9 附表2:南开科技园发展规划图

㈩ 天津工业区问题!

一、西青区
1、泰达微电子工业区:主要是三星啊,富士通啊之类电子的。
2、大寺工业区
3、南河镇工业园
4、中北镇工业园
5、海泰
6、华苑
7、海滨园区
8、鑫茂
9、张窝镇工业园
10、王稳庄镇工业园
11、天祥工业园
12、腾达工业园
二、塘沽区
1、田庄工业园
2、保税区海汇通用
3、海洋高新技术园
三、津南区
1、八里台工业园
四、南开区
1、中欣工业园
2、新技术产业园区
五、武清
1、武清开发区
2、逸仙科学工业园
3、上马台工业区
4、高村工业园
5、金博自行车工业园
六、北辰区
1、鹏安工业园
2、北辰科技园
七、东丽区
1、东丽开发区
2、无瑕街工业园
3、金桥工业园
八、汉沽
1、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2、新能源产业基地
3、茶淀镇工业园区
4、软件产业基地
5、汉沽工业园区
九、大港区
1、石化工业园
2、海洋石化园区
3、石化科技园
4、太平镇工业园
十、津南区
1、微电子(津南)工业区
2、环渤海工业园区
3、双港工业园区
4、北闸口工业园区
5、葛沽镇工业科技园区
6、小站工业园区
7、辛庄工业园区
8、咸水沽镇工业经济园区
9、长青科工贸园区
10、双桥河镇工业园区
11、台湾科技工业园区
十一、红桥区
1、红桥工业园区
十二、河北区
1、张兴庄工业园区
2、河北区意式工业园
十三、宝坻
1、潮南工业园
2、京津新城工业园
3、九园工业园
4、天宝工业园
5、宝坻经济开发区
十三、蓟县
1、意大利工业园
2、骏达纺织工业园
3、新型建材工业园
4、绿色食品加工园
5、蓟县经济开发区
十四、宁河
1、造甲城镇工业经济园区
2、贸易开发区
3、宁河经济开发区
十五、静海
1、静海经济开发区
2、欧洲工业园

这是一下主要的,还有好多小的,那就多了去了。主要还是都集中在四郊五县,你要是在河东就主要考虑北辰、东丽和塘沽吧,当然是离市中心越远租房越便宜了,不过大的企业都有宿舍的。

阅读全文

与天津北辰区规上工业多少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瓶工业车辆充电机怎么样 浏览:552
如何申请更换汽车电瓶 浏览:891
开奔驰的女星有哪些 浏览:528
汽车发动机排放系统故障有哪些 浏览:855
宝马屏蔽颗粒捕捉器保养需要什么机油 浏览:925
汽车自检要多久 浏览:137
工业企业火灾风险有哪些 浏览:118
工业园区怎么航拍 浏览:209
风冷工业制冷机哪个品牌好 浏览:5
单招汽车维修学校有哪些 浏览:10
宝马车大灯透镜是什么型号 浏览:488
奔驰如何打开发动机舱盖 浏览:792
山东胶州工业怎么样 浏览:460
别克gl8es和奔驰威霆哪个好 浏览:974
汽车干电瓶充电要多久 浏览:235
玉林到博白汽车多久到 浏览:343
为什么不能在汽车上看书 浏览:970
奥迪左右转弯时补光叫什么 浏览:914
奔驰e手动挡如何用 浏览:494
选择奔驰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