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日本工业化时代有哪些

日本工业化时代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2 18:35:39

①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工业化的特征是什么

(1)日本的工业化是在专制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发展起来的。
(2)工业化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同步进行。
(3)通过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来促进工业化的开展。
(4)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处于同步进行的状态。
(5)轻工业的发展为日本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军需工业的过度膨胀造成了日本工业化的畸形发展。
(7)日本工业化是在有限制地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前提下完成的。

② 日本什么时候有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明治维新之后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1]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2]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③ 日本工业化何时开始

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④ 日本工业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日本的工业化是在政府的推动和对外军事侵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也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动工业化在日本表现得更加明显。日本的工业化从开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明治政府通过发行“金禄公债”,设立“创业基金”和“劝业基金”,增加财政信贷以及“处理”国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尤其是那些与政府关系非常密切的官商,从而形成了日本工业化中的私人资本和国家权力之间的特殊关系。在日本,财阀对政府是有依赖性的。明治政府在工业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兴建了有利于军事工业的社会基础设施。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为日本工业化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情势,所以其工业化道路和欧美国家有很多不同。英法等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尤其是纺织业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开始,在这些行业的机械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在扩展到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日本的工业化过程则要相对复杂。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现代化是相互交错进行的。对于私人资本而言,工业化是从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开始的,然后扩展到造船、机械机器等重工业部门。对于国家资本来讲,因为已有幕藩体制下的军工企业基础,所以一开始就从军事重工业开始着手工业化。 第三,日本的工业化是通过移植西方近代产业和外国的技术装备实现的。当日本进行工业化的时候,西方的欧美国家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样一个情势,使得日本可以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业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组织形式和各种制度安排。引进大量的技术设备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但是由于国内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军事工业,所以使得日本的机器制造业较为落后。基础的薄弱和产业结构的畸形使得日本对外国技术装备的依赖加深,从而导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都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化的目标选择。 第四,日本的工业化是非西方的工业化,其中蕴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着名的经济史学家戴维路S路兰德斯认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他说:“任何类型的经济发展都是复杂的,而且包括种种相互影响的因素。其中还常有机会成分。但在对这些偶然事件,或随机事件,或由地理引起的问题作一最终分析时,‘文化’则被广泛使用。[1]” 弗朗西斯路福山也认为:“现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却不足以构成现代繁荣和社会安康的充分条件,它们还必须与某些传统和道德习俗相结合。[2]”日本将其精神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日本没有基督教的传统,“无意对创世作猜测或崇拜一个滋生万物之神,注重自然现象,甚至敬畏出类拔萃的山川鸟兽。这种种专着于刻下环境之事物,有意受自然力量之感召,不沉湎于抽象观念的习惯,不可能与日本人经常在技术工作中表现精研独到的能力及个人行动易于协调没有关系。[3]”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等级制思想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武尚美的独特性格。这种性格和加上岛国的约束使得日本人经常有侵略意识。在日本重工业化的过程中,日本人正是通过战争掠夺到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日本人善于学习,而且非常彻底,表现在它的制度变迁上。历史上,当中国经济独步于世界的时候,那么它学习中国的官僚组织架构。但是由于没有异族侵略的威胁,所以日本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中央集权制,日本的战国时代时间很久。在西方崛起以后,日本人很快便选择“脱亚入欧”,开始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日本人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借鉴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借鉴学习,从而融合到自己的经济发展大计当中,并且成就了自己的工业化

⑤ 两次工业革命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日本还处于德川封建无直接影响,西方列强在第一次解放了生产力后向日本殖民扩张间接影响日本,使日本天皇推翻德川幕府开始明治维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发展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道路,崛起为亚洲第一资本主义强国,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

工业革命使之生产力大大发展日本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大大提高,军国主义崛起,先后对亚太的国家发动战争进行殖民统治,成为仅次于美、德、英、法的第5强国。

(5)日本工业化时代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与西方国家不同,英国的工业革命引领资产阶级走上舞台,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因为他们的社会已经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

工业革命的推动自然而有效,民间的经济基础变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革新。但对于亚洲国家来说,赶上工业革命得走捷径,建立现代国家不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是开始。

因为由政府领导的资源集中才能推动没有完成积累的民间资本进行改革。如邓小平所说,一部分先富,才能带动其他人。

日本“殖产兴业”的政策便是典范。由政府出面置办工厂等现代产业,再低价卖给民企,由此达到民间快速转型的目的。

⑥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1、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而英国工业革命是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

2、日本发展工业是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并完成的,而英国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再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

3、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推动大型工业建设,覆盖面不广;而英国工业革命是各行各业,资本渗透,工业化全面而精细。

(6)日本工业化时代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伦敦成了让英国人最为骄傲与自豪的“全球城市”,它的现代性和由它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的英国现代化,已无城市能够望其项背。

最起码,在第一次技术还处在简单的蒸汽机时代的工业革命甚至之前的那段历史时间里,伦敦的全球地位,不曾动摇过。

在工业化进程中,属于英国的帝国时代,便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它的工业革命的征程。

对于英国来说,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中,有着最大主动权的时代便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短暂时期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期。

也是在这几个时间阶段里,英国对于后来者居上的国家来说,便有着最大的借鉴意义,也因此与它们形成了最大的竞争关系。

⑦ 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化

国的工业化过程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迟于英国约半个多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长期统治,直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地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国外的军事侵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经过很短的时间,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
日本的工业化过程 日本工业化进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统治阶级收入的85%来自农业,15%来自商业和手工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1880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植下,出现了开办企业的高潮,到1885年,产业革命已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使其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资本家加强了对本国工人和农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资本主义列强也加强了对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发展。

⑧ 日本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

十八世纪下半期,日本丝织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陆续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但是仍然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抑制。从1854年开始,美、英、俄、荷、法陆续侵入亚洲各国,并先后与日本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公元1868年,日本爆发了倒幕运动,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政府统一全国政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行会制度,摹仿欧美社会制度,输入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为了摆脱遭受外国奴役的危险,日本政府希望尽快加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日本工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

日本纺织工业最先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到1877年,日本只有三家棉纺织厂,产值约二十万日元,而这时候进口的棉纱及棉织品则达到一千万日元。为改变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新办模范工厂,从外国输入机器,并鼓励私人投资。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棉纺织业发展很快,从1895年起,日本便由棉纱输出国变为棉布输出国。

早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就提出“求知于世界”的口号,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到熟练的科技专家。其中,对于英国和德国的技术利用得最多。英国技师多半指导创建纺织、造纸、矿山、造船、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德国专家则多聘请设置化学研究所、化学工厂、水泥、炼铁及其他金属工业,尤其是创设兵工厂。此外,日本国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到西方国家去学习与考察。

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满清政府,不仅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还逐步取消了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利用对清政府战争的胜利,日本进一步侵略朝鲜、霸占台湾,拓展了在东亚的市场。近代以来,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却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还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

日本的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与欧美工业革命的典型模式有别。首先,工业革命在西方各国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才输入到日本,结果早期工业革命和晚期工业革命的特征交织在一起。其次,日本工业发展的速度极为迅速,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生产出剩余工业品,同时海外市场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再次,国家的力量在日本工业革命中起到异乎寻常的作用,日本政府介入实业与金融领域的广度和范度,比西欧及美国要深刻得多。

最后,虽然日本工业总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重工业领域兴建了一些大型工厂,但是,日本绝大多数工厂的规模还是很小。即使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工业劳动力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人,在不多于五人的小厂里工作。并且,小工厂通常并不独立,而是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控制。

阅读全文

与日本工业化时代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e手动挡如何用 浏览:493
选择奔驰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浏览:38
昆山有哪些食品工业园区 浏览:1
奔驰车刹车如何操作 浏览:656
吉利汽车有哪些工厂 浏览:27
美洲工业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什么 浏览:934
海口q2l奥迪落地多少钱 浏览:691
海南省重工业分布在哪个城市 浏览:794
15奥迪a4l耳朵怎么拆 浏览:435
现代汽车内饰全套多少钱 浏览:633
汽车玻璃除雾器多少钱 浏览:651
汽车贴膜属于哪个类别 浏览:944
奥迪车用什么离合器 浏览:242
奥迪试驾注意哪些方面 浏览:902
汽车销售怎么介绍车 浏览:205
宝马高速开什么挡 浏览:299
工业汽油对人有什么危害 浏览:844
宝马x9车型有哪些 浏览:534
太原工业学院三本有哪些专业 浏览:661
奥迪a6后视镜有磨擦声怎么解决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