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读“环渤海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
(1)辽中南;京津唐 (2)山东 (3)B (4)华北平原;大连;天津 (5)①环渤海地区铁矿、石油、天然气、海盐、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优越;多优良海港。③交通发达、便捷。 (6)水资源 (7)西南方向,无论吹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不会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 |
Ⅱ 环渤海经济圈有我国哪两大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Ⅲ 渤海沿岸的工业基地有 [ ] A、沪宁杭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地
BD |
Ⅳ 什么是环渤海经济发展圈
环渤海经济发展圈: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京津冀为中心、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包括河北、山东、辽宁、山西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五个省区加上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密集城市带。
Ⅳ 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 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也有观点认为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占全国28.2%。
虽然两者关于环渤海经济区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理优势
地理区位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自然资源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海陆空交通
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工业和科技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骨干城市群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济南、沈阳、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Ⅵ 图中环渤海地区的两大重要工业基地是()A.沪宁杭、珠江三角洲B.沪宁杭、京津唐C.辽中南、京津唐D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其中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两大重要工业基地是辽中南、京津唐.
故选:C.